第106章 準備上朝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3      字數:3210
  完成謁陵後,趙君虎便迫不及待打道回宮,打算早點體驗一番上朝親政、號令天下的滋味,可惜被潑了一盆冷水。

  按百官的說法,即位之事舉足輕重,此時已過正午,應推遲到明日卯時上朝,頒布聖旨昭告天下。這不是時間的事情,重點在於我的心情,你們懂嗎?

  趙君虎隻能暗中嘀咕,沒有表示絲毫反對,生怕中間又弄出點什麽變故,得不償失。

  快到下馬坊的時候,他聽見一陣叫喊聲,加快腳步,原來是吳亮留下的一隊士兵正在和幾人廝殺。

  他定睛一看,大喜過望,連忙喝住雙方,原來是李岩、張鵬翼等人,他們接到史可法的親兵傳令後,執意不肯出城,擔心皇帝孤掌難鳴,匆匆趕了過來。

  吳亮的士兵接到的命令是不許放一個人進來,又不認得他們,兩邊便打了起來,所幸剛動手皇帝就來了。

  李岩等人見皇帝已成功登基,連忙跪下行禮,被趙君虎攔住,“你們活著就好,這位是高將軍吧?”

  “末將參見……陛下。”高宗亮傷勢已經痊愈,想起自己能逃過一劫,全仰仗皇帝感化李岩,極為感動。

  戶部尚書高弘圖隻認得王永吉,趁皇帝和這幾人說話的時候,悄聲問起史可法其餘幾人的來曆,又有不少官員見皇帝似乎極為看重這幾人,大是妒忌,也豎起了耳朵。

  聽見張鵬翼、高宗亮、傅青主三人,眾人反應平平,待到聽說李岩時,便是大吃一驚,其中一人便要說話,被同夥用眼神製止住。

  史可法也沒多想,馬士英卻目光如炬,將眾人的反應看在眼裏,細細思量。

  一行人從內城的正陽門而入,早有官兵驅趕人群讓道,迎接皇帝入城,無數的人在兩旁駐足觀看,發現看見皇帝並非朱由崧,聽人說是崇禎,連忙下跪參拜。

  趙君虎騎在馬上,看著四周的百姓大呼萬歲,不免也有些心情激動,像喝醉了酒一般,這一路上擔驚受怕、出生入死總算是值得的。

  “陛下,永王和公主到了。”王承恩興衝衝跑了過來。

  趙君虎大喜,隻見一群人浩浩蕩蕩過來了,鞏永固和倪元璐等人圍著朱慈炤和長平公主,江寒雪帶著一群宮女,關寧鐵騎和一些明軍在後麵警戒。

  分開多時,終於再次相聚,趙君虎分外激動,不過也有些意外,不想馬士英這般痛快,將人質全部放了。

  朱慈炤和長平公主撲到趙君虎懷裏喜極而泣,鞏永固和倪元璐等人一進南京便被軟禁,一直以為皇帝凶多吉少,待到王承恩帶人喝令放人,聽說皇帝已登基,還有些不敢相信,直到親眼所見,方才放下心來。

  “微臣有負聖恩,沒能保護好殿下和公主,請陛下責罰。”鞏永固和倪元璐十分慚愧。

  “都過去了。”趙君虎不以為意,看見王家彥等一張張熟悉的麵孔閃過,呂一飛果然沒有騙自己,本以為路上必定損失不少,想不到都平安回來了。

  他還看見了江寒雪,比以前曬得有點黑,大概是責任重大,憔悴了許多,此時不方便說話,便朝她微笑示意。

  “都是陛下洪福齊天,我等才能平安無事。不過……”鞏永固皺了皺眉頭。

  “不過什麽?”

  “奇怪的是,微臣總覺得一路上有人在暗中協助,好幾次咱們都是擦著李賊的人馬過去。如果沒有那人暗中提示,恐怕沒這麽順利。”

  趙君虎暗暗吃驚,一時也猜不到是什麽人和呂一飛作對。

  他忽然發現沒有金鉉,一番詢問,得知經過天津附近時,金鉉出去打探消息,便失去了蹤跡,易海峰雖派人搜尋,卻一無所獲,不敢耽擱太久,隻好先行南下。

  趙君虎有點可惜,不過也無可奈何,有了這些忠心耿耿的舊部,在南京施展拳腳就方便多了。

  進城不多時便到了皇宮,這南京皇宮與北京的皇宮的建築格局大致無二,也是坐北向南,宮殿的中軸線與全城軸線重合,凸顯皇權至高無上、神聖威嚴。

  整個皇宮分為外皇城和內宮城兩部分組成,皇城最南端的洪武門,與最北端的玄武門遙遙相對。左右兩邊分布著五軍都督府、六部、欽天監、翰林院等軍政機構,後麵是五座石橋,稱為外五龍橋。

  外五龍橋後麵有一條長長的甬道,將外皇城和內宮城連接起來,中間還有承天門和端門,左右兩邊是社稷壇和太廟。

  內宮城俗稱紫禁城,開了六道門,從正南午門而入,又是五座石橋,稱為內五龍橋,一直往前走依次是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左側有武英殿和武樓,右側有文華殿和文樓,統稱為“前朝”。

  之後便是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左有柔儀殿等東六宮,右有春和殿等西六宮,加上禦花園,統稱為“後廷”,合稱“朝廷”。

  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趙君虎邊走邊看,感覺十分不好,與京城相比,這紫禁城顯得破舊不堪,昔日的金碧輝煌不再,地上雜草叢生,與其說是宮殿樓宇,倒不如稱之為斷壁殘垣,太廟和社稷壇甚至被燒成了一堆廢墟,到處透著一股衰敗的氣息,如同這個大帝國一般,經曆了萬國來朝的光輝與榮耀,如今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史可法已將明日早朝的消息傳了出去,百官在午門見過皇帝後自行散去,一路陪著皇帝的關寧鐵騎和幾百明軍被史可法安置到皇城的五城兵馬司暫且住下,隻有倪元璐等人還留在皇帝身邊,偌大的紫禁城更顯得冷冷清清。

  王承恩理所當然接管了紫禁城的內務,和江寒雪帶著一眾宮女太監四處張羅。

  忙了一上午,趙君虎早已饑腸轆轆,本打算叫倪元璐等人一起吃飯,商議明日上朝的事情,忽然心中一凜,叫上倪元璐等人一起悄悄出了皇城。

  南京內城十分熱鬧,趙君虎隨意進了家酒樓,要了間清靜的雅座,待小二上齊酒菜後,吩咐掌櫃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一行人方知皇帝要宴請自己吃飯,鞏永固和倪元璐等人還好,易海峰和李正陽不敢就座,見皇帝執意如此,才勉強坐下。

  鞏永固奇道:“陛下為何不在宮內設宴,要來這家酒樓?莫非此地有些不同?”

  趙君虎笑笑,說了吳三桂府內有人暗中下毒的事情,一眾人大驚,倪元璐道:“難道皇宮中也有韃子的奸細?”

  “何止是韃子,朱由崧有沒有同夥還不知道,南京估計也有人對朕不滿,都有可能行刺朕,還是小心點好。”趙君虎喝了一口酒,雖知道自己可能有些疑神疑鬼,不過經過這麽多磨難才當了皇帝,萬一被人下毒害死那可真太冤枉了。

  鞏永固怒道:“這幫奸賊如此可恨,陛下放心,我等必定全力護衛陛下。”

  趙君虎道:“這也是朕找各位要商議的第一件事,後廷的安全暫且由王承恩全權負責,所有太監宮女全部清查一遍,這前朝的安全就要駙馬和易海峰盯著了。”

  三人欣然允命,倪元璐道:“這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就是明日上朝的事情,南京一眾臣子拉幫結派,黨同伐異,朕想做點事恐怕不會太容易,尤其是東林黨,各位要有準備。”

  王永吉道:“陛下深謀遠慮,微臣佩服。臣以為,史大人身為兵部尚書,在南京地位極高,此次又出力不少,有他相助,陛下施政定能減少許多阻撓。”

  “史可法忠心可嘉,不過與東林黨頗多牽扯,還要再看看。”趙君虎其實還有個原因,史可法的能力的確不太適合做兵部尚書,不過卻不方便說。

  倪元璐期期艾艾道:“東林黨崇尚氣節,為民請命,廉正奉公,不知陛下何以如此痛恨東林黨?”

  趙君虎笑道:“朕忘了倪愛卿也是東林黨人,你說得都沒錯,但是時值亂世,朕需要的治國之能臣,隻靠氣節可打不垮李自成和多爾袞。”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受教。”淩義渠答道。

  “更可恨的是,其中還有一部分人與江南豪紳富商沆瀣一氣,為了一己私利,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煽動民眾對抗朝廷。倪愛卿以為呢?”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絕不敢與東林黨同聲共氣。”倪元璐冷汗涔涔。

  一眾人也不知道皇帝如何對東林黨了如指掌,暗暗稱奇。

  “萬一東林黨死不悔改,不知陛下有何對策?”李岩大開眼界,不想大明朝廷還有這種事情,不免有些擔心。

  “先進行思想改造,實在不行,隻好……”趙君虎做了個砍頭的動作。

  一眾人覺得思想改造十分新鮮,不過聽後半句,估計朝廷之上又要掀起腥風血雨,一時無言。

  “這便涉及到第三件事,朕如今手上靠得住的就是關寧鐵騎等幾百人,要盡快擴充,此事便由張鵬翼和高宗亮負責。”

  淩義渠等人看大家都有任務,不禁有些急了,連忙道:“那微臣呢?”

  “放心,朕還有很多事情讓大家做,就怕以後大家忙不過來,”趙君虎哈哈大笑,忽然一拍桌子,“來,朕敬大家一杯,大明的中興便由今日這餐飯開始。”

  一眾人感動不已,隨皇帝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