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南京兵部尚書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2      字數:3141
  趙君虎並不意外,早已猜到那中年人的身份,看見王承恩更是像看見親人一般,顧不上敘舊,讓他們起身後道:“朱由菘人呢?”

  “福王已率文武百官趕去祭拜明孝陵,待謁陵完成,便完成了登基儀式,再回宮接受眾臣朝拜。”史可法好奇地看了呂一飛一眼。

  “帶朕去明孝陵。”趙君虎翻身上馬。

  “萬萬不可,明孝陵被忻城伯趙之龍帶人重重圍住,陵內守衛森嚴,陛下還是先隨臣回府,等臣聯絡好其他重臣,再去與福王理論。”

  趙君虎氣笑了,都火燒眉毛了史可法居然還想著講道理,果然如史書所言,氣節有餘,能力平平,本想罵醒他,不過自己勢單力薄,暫且先忍耐住,冷冷道:“朕記得五軍都督府應該是你指揮才對,即刻調兵,趙之龍不聽話便殺了。”

  他以前看過一點資料,明朝在南京複製了六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軍都督府、翰林院、國子監等政府機構,但不設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揮司三司,這三司執行的職權便由南京六部負責,所以京城各部以吏部為首,而南京以兵部為尊。加之南京並無首輔一職,這兵部尚書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可謂位高權重,故有此一說。

  史可法大是為難,猶豫道:“馬士英帶著三萬大軍駐紮在城外,他一來便接管了五軍都督府,臣已沒有調兵之權,剛才外城那些士兵是臣以前的舊部,才賣了臣一個麵子。”

  趙君虎本來以為有史可法支持,扳倒朱由菘便不在話下,不免大失所望,“你身為兵部尚書,指揮不了一個趙之龍?”

  “趙之龍是南京守備,他還有守備太監韓讚周,與臣一起負責處理南京政事,並不受臣節製。這兩人早早響應馬士英擁護福王即位。陛下此去,恐怕凶多吉少。”史可法生怕皇帝一意孤行,繼續勸說一番。

  趙君虎心涼了一截,“你不會連一個手下也沒有吧?”

  “臣府上還有一百多名親兵,但與明孝陵的守衛一比便是杯水車薪。”

  “讓他們全部趕去明孝陵待命,朕倒要看看這兩個守備是不是長了三頭六臂?”趙君虎話雖這麽說,心裏也有些忐忑,一百多人遠遠不夠,但此時別無選擇,隻能一條道走到黑。要知古代王朝最講名分,一旦福王登基,自己的勝算更少了。

  史可法吩咐義子兼副將史德威去傳令後慨然道:“臣願隨陛下一起去聲討逆賊,就算是死,臣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史書所載果然不假,趙君虎對他的看法有了些改觀,畢竟忠心難得,能力還可以慢慢培養,正打算誇他兩句,史可法下一句話讓趙君虎險些暈倒。“昔日文天祥丞相英勇就義,青史留名,今日臣能效仿,不亦快哉!”他一臉悲壯,深深沉浸在壯烈犧牲的想象中。

  趙君虎估計他連就義之前的口號都想好了,不對,應該是一首類似“人生自古誰無死”的詩,雖然他很懷疑史可法寫不寫得出來。

  “朕希望你能多學學衛青。”他不合時宜地喚醒了史可法的美夢。

  史可法一臉懵懂,見皇帝打馬疾馳才反應過來,找士兵牽了幾匹馬,帶上王承恩和幾名親兵直奔明孝陵。

  在路上王承恩簡單說了他們分別後的情況,原來那日趙君虎被趙世傑帶走後,他和王永吉、李岩、張鵬翼三人第一反應便是去趙府找人,自然一無所獲,隻好聽皇帝的話,先去南京輔佐永王即位。臨行前,李岩接走了高宗亮,一行五人快馬加鞭,比皇帝早幾天到了南京。

  到了南京時皇帝在山海關身亡的消息已經傳得滿天飛,而朱由菘此時已得一眾大臣的支持,就任監國,倪元璐和永王一行人如泥牛入海,毫無音信。

  他們摸不清情況,不敢貿然暴露身份,眼看朱由菘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有些束手無策,還是王承恩在南京有些熟人,探聽到史可法大權旁落,判斷出史可法靠得住,便暗中和他取得聯係。一番詢問,方才得知倪元璐和永王一行人早已落入馬士英之手,被嚴密看守起來。

  雖然他們知道皇帝身亡的消息是假的,但也不確定皇帝落在趙世傑手上後果如何,得知朱由菘即將登基,急得團團轉。

  直到前幾日南京城有人在高價賣一顆夜明珠,傳得沸沸揚揚,王承恩本不在意,忽然想起皇帝也有一顆夜明珠,便去碰碰運氣。

  他試探著說了瀟湘別院四個字,那人立馬神色大變,驅散眾人,正是傅青主,便知道皇帝在平原縣,他幾人分頭和史可法的一些親信在南京外城各城門一直守著,等皇帝現身。

  而皇帝還活著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南京,引起朝堂之上一片爭議,朱由菘登基的事情便延緩了下來。

  不過有馬士英等人的支持,加上皇帝遲遲未能現身,朱由菘登基之事還是成了定局,正是今日。

  “叫這幾名親兵傳令王永吉等人先離開南京。”趙君虎盤算一番,覺得自己奪位把握不大,擔心這幾人可能性命不保。

  “一個親兵也不留,那萬一沿途有些風吹草動?”王承恩想起這裏離明孝陵還有些距離。

  趙君虎看了看呂一飛,示意王承恩放心。

  明孝陵坐落於外城的紫金山下,朱元璋和馬皇後便合葬在此地。明朝以孝治天下,明孝陵曆來被視為龍脈所在、國之根本,每逢皇室有大事,皇帝便要親自己祭拜,燕王朱棣奪位後,也是謁陵後才完成登基大典。

  幸好一路沒什麽事,在山水環繞的清幽環境中,一大片氣勢恢宏的紅色建築慢慢映入眼簾。

  趙君虎加快速度,又走了一陣,看見了明孝陵的入口——下馬坊,這下馬坊由青石造就,坊額上刻著“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字,後麵便是神道,直通陵墓的主建築。

  下馬坊前已聚集了一大片士兵,看規模並不是史可法的親兵。

  其中一名將領看見他們,怒喝一聲,“什麽人,竟敢在此喧嘩?”他著一身黑黃相間的明光鎧,盔甲上麵的刺繡十分精美,威風凜凜。

  趙君虎勒住馬匹,巍然不動,隻見黑壓壓的一片人圍了過來,做了幾下深呼吸,平靜下心情,是當皇帝還是成為階下囚,便在此一舉。

  史可法喝道:“住手,本官在此。”

  那將領打量著趙君虎等人,目光在呂一飛的麵具上停留幾秒,隨意拱拱手道:“末將陳同揚參見尚書大人,不知尚書大人來此何事?。”

  史可法道:“本官前來隨福王謁陵,請將軍放行。”他左思右想,始終不敢說出皇帝的身份,怕被這些士兵一刀殺了,打算先混進去再找朱由菘講理。

  陳同揚冷著臉道:“福王殿下早已率百官開始祭拜,不知史大人為何此刻才來?”

  “本官有些公務處理,故來得遲了。”

  “儀式已開始,末將便不能容你中途進去打擾。”陳同揚十分淡定。

  “事出突然,還請將軍通融。”史可法隻得好言相求。

  “末將奉趙大人之命在此駐守,做不了主。有什麽事請大人和趙大人說。”

  史可法見他油鹽不進,也有些怒了,“本官是兵部尚書,你一再阻撓,誤了大事,可擔當得起?”

  “祭拜太祖皇帝是國之大事,史大人身為兵部尚書,是百官之首,便應以身作則,卻如此兒戲,以後怎能服眾?”陳同揚一點都不害怕,反而氣勢洶洶質問史可法。

  史可法氣極,指著陳同揚道:“你……”

  趙君虎早已等得不耐煩,暴喝一聲,“你是個什麽東西,什麽時候輪得到你來教訓兵部尚書?”

  陳同揚並未被趙君虎鎮住,不服氣地反問道:“你又是個什麽東西,什麽時候輪得到你來教訓老子?來人,給我拿下。”

  趙君虎一臉沉靜,看著他的眼睛道:“朕乃當今天子。”

  一眾士兵立馬呆住了,相互竊竊私語,不敢上前。

  “是陛下,快回來,你不要命來了。”

  “這人穿得破破爛爛,看起來不像。“

  “那福王是怎麽回事?”

  陳同揚大吃一驚,回過神來笑道:“你要是當今天子,老子便是玉皇大帝。拿下!”便有一些士兵朝趙君虎走了過來。

  王承恩擋在皇帝前麵,怒道:“大膽,竟敢對聖上無禮!”

  史可法見皇帝主動表明身份,早已嚇得一頭冷汗,連忙道:”陳將軍,萬萬不可衝撞聖上。”他說的話無人敢不相信。

  陳同揚看見史可法對趙君虎畢恭畢敬,心裏已明白確是崇禎無疑,臉色一變。

  趙君虎看在眼裏,趁熱打鐵,“史愛卿,這人是什麽人,敢如此驕橫?”

  “中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陳同揚。”

  “難怪敢這般放肆,原來是個二品大員,不過對朕無禮便是死路一條。”趙君虎倒沒想殺他,隻待嚇唬他服軟即可,搞不好這些人還能反過來幫自己。

  卻聽陳同揚笑道:“陛下不會派人將老子拖出去砍了吧,咦,怎麽沒看到陛下的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