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有心殺敵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2      字數:3125
  趙君虎看見一名年輕的騎士被一支箭矢正中胸膛,撲通一聲跌下馬,一股熱血直衝頭頂,腦袋裏亂糟糟的,什麽都思考不了,隻有一個聲音異常清晰:冷靜下來,不能慌!

  他搖了搖頭,深呼吸幾下,竭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看過的中外戰爭在腦海裏一閃而過,隻是一時半會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但絕對不能再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列陣!”他大喝一聲,往李岩和張鵬翼身邊衝去。

  這時不知從哪裏射來幾支冷箭,他聽見風聲,忙用手緊緊護住頭臉,擋開箭矢,對他們二人吩咐一陣。

  李岩和張鵬翼麵色凝重,領命而去。

  隻聽一聲令響,兩名士兵各自將大順的軍旗和大明的軍旗來回搖晃,所有騎兵放棄了追趕,齊齊向軍旗集結。

  兩支部隊匯在一起,便如鐵拳一般,殺散了東羅城外餘下的韃子騎兵,在距城門外五十餘步的地方列成四排人牆。

  第一排的騎兵齊齊舉起弓箭,身後的一排全是持刀的騎兵,麵對城門,形成一個半圓弧。

  另有兩排的人馬配置與他們完全一樣,隻是背對城門,如一個反弓的圓弧,遠遠看去像一個大圓圈,如同釘子一樣將多鐸的人馬截斷開來。

  韃子的輕騎兵來去極快,正殺得興起,看見對手放棄追擊,列陣穩住陣腳,心知不是什麽好事,回身衝了過來,想一舉衝垮他們。

  剛衝到弓箭有效射程之內,趙君虎大喝道:“放箭!”

  箭支嗖嗖飛了出去,這些騎兵射術雖比不上韃子,也不容小覷,何況他們穩穩站在原地,以不變應萬變,精準程度大為提高,十箭竟有七、八箭射中,韃子在衝鋒途中便倒下一大片。

  有些幸存的韃子衝到第一排附近,第二排的騎士早已出陣結果了他們的性命。

  其餘的韃子不信邪,又衝了兩三次,發現除了多了些屍體外毫無作用,餘下的人再也不敢上前,隻好遠遠地放箭騷擾。

  城中的韃子更慘,他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與吳三桂的人馬激烈廝殺,後背完全暴露出來。

  麵向城門的騎士拚命放箭,也不用瞄準,隻往人多的地方浪射一氣,韃子毫無還手之力,紛紛倒下。

  有些人見勢不妙,返身想衝出來,隻是城內空間狹小,哪有地方給他們轉身,剛一動作,便被箭雨射倒。

  好不容易轉身衝過來的,也被第二排的騎兵攔住,殺得幹幹淨淨。

  另有一隊人,空隙之餘便四處從屍體上搜集箭支,不停補充給射手。

  大順軍和關寧鐵騎雖第一次聯合作戰,卻也配合得天衣無縫,一舉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麵。

  韃子後方一陣騷亂,士氣有些低落,吳三桂知道援兵到了,又看見一些大順軍夾在中間,心裏暗暗稱奇,皇帝倒是有些手段,居然能將李岩的人馬忽悠過來幫忙!

  關寧鐵騎精神大振,拚命往前衝,隻待裏應外合,全殲多鐸等人。

  多鐸大驚失色,本以為已經得手,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後方部隊傷亡慘重。

  他自知再這麽打下去,便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一刀砍死一名惶恐不安的韃子,大喝一聲,“誰敢後退,這便是下場!給本王殺!”

  恩克伊咆哮連連,舉起狼牙棒打死兩名明軍,不要命的衝了上去。

  多鐸揮舞著長刀,忽覺肋部一疼,顧不上查看傷口,一刀將偷襲的明軍斬落馬下,忍痛往前衝殺。

  周圍的韃子見主帥血染征袍,猶自不退,哪敢畏縮不前,搶在多鐸前麵如潮水一般,攻擊的勢頭一浪高過一浪。

  關寧鐵騎人數越來越少,漸漸抵擋不住,終於被洶湧而至的韃子騎兵淹沒。

  吳三桂長歎一聲,被逼得一步步退回鎮城,東羅城就此失守。

  雙方短兵相接,鎮城的城門根本來不及關上,韃子騎兵殺出一條血路,跟著他們又湧入鎮城。

  鎮城比東羅城開闊許多,韃子一進城立即散開,見人就射,明軍還沒來得及反應,便有不少人中箭倒地。

  更有一些韃子將箭頭點燃,往民宅、府邸射去,此時天幹物燥,一點就燃,鎮城中很快燃起衝天大火,到處有人奔走哭嚎,死屍躺了一地。

  這是多鐸早就布置好的戰略,進城後不急於與對手拚命,隻是保存有生力量,鬧得山海關一片大亂即可,再拖上一時三刻,多爾袞大軍的先頭部隊便要到了。

  明軍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將韃子趕出城去,三三兩兩展開了廝殺。

  這一戰從中午打到下午,雙方人馬不停消耗,難得的沒有崩盤,不過韃子到底技高一籌,明軍已出於下風,四萬大軍僅餘下一千人,多鐸這邊卻還有七八千人之多。

  趙君虎這邊還三千餘人,他顧不上東羅城外散落的韃子騎兵,也帶人衝進了鎮城。

  剛一進城,一群韃子怒喝著衝了過來,李岩和張鵬翼等人連忙迎上前,護衛皇帝。

  混亂之中,仍有一人呼的一刀斬向趙君虎。

  趙君虎看見雪亮的刀光迎麵而至,心底陡然生出一片恐懼之情。

  他穿越以來,已慢慢習慣了殺人的日子,德勝門下激戰一場,對手都是步兵,還不怎麽害怕,但這是第一次在馬上與人正麵交手,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尤其是雙方對衝,衝擊力給人的視覺極為震撼。

  而且馬戰比一對一地麵單挑危險多了,四麵八方全是人和馬,任你武功了得,隻要落馬便會被無數的馬踩踏而死,強如呂一飛,那日在德勝門遇見騎兵,也隻能早早溜之大吉。

  他本能的揚起碎玉劍格擋,按易海峰所教的,身子迅速伏低。

  隻聽鐺的一聲,那人手中的刀斷成兩截,斷刀借著一衝之勢,擦著他的頭皮過去了。

  趙君虎摸了摸頭發,心有餘悸,回頭看去,隻見那人早已被身後幾名騎士砍死,恐懼感卻似揮之不去,要不是身邊有人護衛,恐怕忍不住便想逃命。

  李岩見皇帝麵色有異,殺退兩人,仗劍擋在趙君虎身前,大叫道:“保護聖上!”

  趙君虎緩過神,努力不去想可怕的後果,冷靜下來,眼見韃子密密麻麻,關寧鐵騎星羅棋布,事到如今,隻能寄希望出現奇跡。

  擒賊先擒王!

  “殺了多鐸!”趙君虎發出了新的指令,打算待韃子群龍無首,趁機擊潰他們。

  騎士們迅速散開,在鎮城中搜尋目標。

  吳三桂正和多鐸殺得難解難分,他又急又氣,苦心經營的山海關,想不到今日便要落在敵手,關寧鐵騎是自己稱王稱霸的本錢,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戰一敗塗地,都是源於自己一個小小的疏忽,如果自己再醒得早一點,如果……他沒有再想下去,像瘋了一般殺向多鐸,打算來個釜底抽薪,殺了此人,韃子自然大亂。

  多鐸不慌不忙招架一番,這場血戰他已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勝券在握,打起來更是氣定神閑。

  殺了一陣,周圍又倒下了一片關寧鐵騎,吳三桂的心便如手上的大刀一般越來越沉,他自恃勇武過人,想不到多鐸足智多謀,武功卻也不弱,自己竟拿他毫無辦法。

  幾名韃子騎兵已團團圍住他們,恩克伊殺了幾名明軍,回來見他們還在打,大不耐煩,正要動手,卻被多鐸喝住,“誰也不許幫,讓本王親手了結此人!”

  吳三桂已初露敗像,越戰越慌,遠遠看見皇帝,心裏一動,猛然向多鐸砍去。

  多鐸橫刀一架,誰知吳三桂竟是虛招,兵刃還沒接觸,趁機打馬便奔向皇帝,順勢砍死一名追兵。

  多鐸哪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在後麵窮追不舍。

  趙君虎見吳三桂已深陷重圍,帶著人馬衝過來想助他一臂之力。

  吳三桂剛走出幾步,恩克伊已拍馬殺到,一棒子從後麵砸了過來。

  聽見風聲,吳三桂知道這一棒非同小可,不得不回身迎戰,用刀勉強架住,頓覺雙臂一陣酸軟,恩克伊力氣太大,如泰山壓頂般壓得他動彈不得。

  這緩得一緩,多鐸已飛奔過來,長刀揮出。

  吳三桂毫無防備,胸膛頓時被刺穿,力氣陡然全部消失,狼牙棒直直地落下,又將他的右肩胛骨打得粉碎。

  這人力氣好大!他閃過一個念頭,搖搖晃晃一個跟頭跌下了馬。

  “大帥!”張鵬翼怒吼著衝上來,與恩克伊戰在一起。此前他有些不齒吳三桂首鼠兩端,但吳三桂歸順皇帝後,他已放下恩怨,便要為主帥報仇。

  恩克伊哈哈大笑,狼牙棒在他手上如同小孩子的玩具一般,舉重若輕,殺得張鵬翼險象環生。

  李岩見張鵬抵敵不過,也加入了戰團,勉強打個平手。

  其餘的明軍見吳三桂下場如此慘烈,悲憤之下,將附近的韃子展開了殊死搏殺,不斷有人倒下。

  韃子雖占優勢,這片區域人卻不多,很快被清理幹淨,當然明軍和大順也犧牲不少。

  多鐸和恩克伊勢單力孤,殺了一陣,不敢糾纏,轉身便跑,李岩等人哪裏肯放,在後麵緊緊追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