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危機四伏
作者:水金書生      更新:2021-12-25 10:02      字數:3118
  山海關總兵府內室,吳自得掩飾不住臉上的笑意,“大帥,這便是攝政王的使者騎都尉圖薩大人。”

  “久聞大帥之名,今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這是攝政王的親筆書信,請大帥過目。”圖薩雖是滿人,卻文質彬彬,除了身材略微有些結實外,看上去像個讀書人。

  為掩人耳目,他臨時剪去辮子,剃成光頭,帶著一頂帽子,身後兩名滿清侍衛也是如此打扮。

  吳三桂這幾日坐立不安,既擔心多爾袞拒絕借兵,被李自成一鍋端,又擔心借兵之事讓王永吉等人知道。聽見京城方向已有部隊往山海關進軍,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如今總算等到吳自得回來。

  “大人過譽了。”吳三桂接過書信,多爾袞的回複很簡單,同意借兵五萬,如果戰局不利,他將親率大軍全力支援吳三桂,開出的條件是白銀兩百萬兩,具體細節由圖薩全權代表。

  “本帥這次得貴國相助,他日必定報以重謝。”吳三桂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對韃子的實力了如指掌,憑借山海關之險要,五萬八旗兵對抗李自成勝算很大。

  圖薩道:“我國雖同意了借兵,但士兵長途跋涉,十分辛苦,這糧草軍餉需由大帥承擔。”

  “這個自然!”吳三桂大手一揮,心想兩百萬兩白銀,莫說老子沒有,有也不給你,等打敗大順軍後便不認賬,到時你們打得兩敗俱傷,又能拿老子怎樣?

  “如此甚好!”圖薩微微一笑,心想等我五萬大軍進了山海關,就由不得你了,隻是演戲演全套,按多爾袞的意思,當麵再提一遍糧草軍餉,免得給吳三桂瞧破。

  兩人同時哈哈大笑。

  吳自得哪想得到兩人心懷鬼胎,他將借兵的密信送到後,多爾袞當場便答應下來,隨即修書一封,派親信圖薩隨他回山海關。

  不僅如此,他一個小小的隨軍參謀受到多爾袞的熱情款待,多鐸、阿濟格、範文程等重臣親自作陪。

  多鐸還向他敬酒,誇他對山海關了如指掌,實在是難得一見的智將,就差說他是諸葛再世了。

  想那多鐸是何等的人物,在清國比吳三桂的地位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他一時興高采烈,喝了不少酒。

  不過範文程有些不相信,言語間似乎在說多鐸誇大其詞,他瞧著這蓄著豬尾巴的小老頭著實不順眼,忍不住將山海關的兵力部署和地形情況說了一些,那範文程果然啞口無言,連連向他賠禮,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

  酒醒了之後,他想起這事心裏有些忐忑,不過臨行前,多爾袞賞了他十兩黃金,囑托他照顧好圖薩,待兩方聯手擊敗李自成之後,必定另有重賞,他的心便踏實了。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攝政王如此看重於他,他受寵若驚,一到山海關,便帶著圖薩找到吳三桂邀功。

  此刻見兩人相談甚歡,隻道這事成了,想起吳三桂和多爾袞兩份賞賜加起來怕是不少,心裏樂開了花。

  “貴國的大軍何時能到?”吳三桂隨口問道。

  圖薩道:“戰事緊急,攝政王擔心被李賊搶了先機,命多鐸親王率領三萬騎兵做先鋒部隊,明日便可到達山海關。請大帥及早開關,以便我軍休整,迎擊賊軍。”

  吳三桂大吃一驚,“這麽快?”

  “看大帥樣子,似乎不需要我軍援助?”圖薩佯裝不解。

  “本帥隻是驚訝於親王行軍這般快速,八旗精兵果然名不虛傳。”吳三桂敷衍了幾句,有些猶豫。

  他借兵主要目的是利用清國對付李自成,自己坐收漁人之利。山海關是他稱霸一方的本錢,清國雖是他的老對手,顧不得許多了,就算王永吉那個老頑固反對,這事也要幹,隻是這話不便和王永吉明說。

  不過他想多觀察幾天,看看李自成來了多少人,再決定放不放清軍入關支援。但是多鐸明日一到,入關之事便不能拖延。否則惹怒了多鐸,借兵便成了泡影,不僅如此,多鐸還可能配合李自成兩邊夾擊山海關。

  但開關之事非同小可,他一時還下不了這個決心。李自成如果來了,自然另當別論,閉著眼睛開關便是。

  問題是李自成還沒來,放清軍入關嗎?他有些猶豫,想想道:“大人即可放心,待明日親王一到,本帥自有安排。”

  圖薩何等精明,看他臉色便猜到吳三桂有些不放心,他眼睛裏閃過一絲寒光,拱手微笑道:“想必大帥早有安排,在下便靜候佳音。”

  “吳自得,代本帥招呼好三位!”吳三桂拍拍手,三名美貌的歌姬走了出來。

  圖薩等三人眼睛一亮,摟著她們大笑著出去了。剛出門口,便做出各種醜態,發出一陣****,吳自得跟在後麵,隻作不見。

  這時郭雲龍一臉焦急地走進來,正好碰到他們。

  他狐疑地看了這幾人一眼,拱手道:“大帥……”

  吳三桂擺了擺手,待圖薩他們走遠後方道:“什麽事情搞得這般慌張?”

  “陛下已到山海關!”

  “什麽?”吳三桂驚訝地上前幾步,崇禎跑出京城,不回江南,來山海關做什麽,“此事當真?來人真是皇帝?”

  “錯不了,他還帶著王公公和張總兵。”

  “叫所有將領跟本帥去迎接陛下。”吳三桂如旋風一般出了內室。

  趙君虎四人離開山穀到撫寧後,早有山海關的哨兵認出張鵬翼,得知是皇帝後,忙派出飛騎向吳三桂稟報,又派人保護皇帝前往山海關。

  “臣王永吉參見陛下。”王永吉得知消息帶著幾名官員等候多時,看見皇帝騎著馬緩緩走過來,跪在地上大呼萬歲。

  趙君虎麵無表情,打量了他一番,冷冷道:“吳三桂呢,為何不來見朕?”

  王永吉心裏一震,他印象中的皇帝遇到煩心事習慣於大喊大叫,這般冷冰冰的樣子並不多見,便低下頭不敢回話。

  話音剛落,隻見一名中年將軍匆忙帶著一群軍官黑壓壓跪了一片,“微臣吳三桂接駕來遲,望陛下恕罪!”

  這位遺臭萬年的曆史人物終於出現了,放到昨天,趙君虎一定很有興趣了解下此人的事跡,看看他是否真如史書所言,孝聞九邊、勇冠三軍。

  但是現在,他已經徹底融入到這個時代,一言不發,微有怒意。

  城門下一時安靜異常,隻聽得見風吹過的聲音。

  這些人其中不乏拎著腦袋玩命的亡命之徒,見皇帝身上沾滿血跡,不難猜到這一路上必定經過慘烈廝殺,預感到這山海關怕是有事發生,便有些戰戰兢兢。

  吳三桂瞥見皇帝臉色,震驚程度不亞於王永吉,看見張鵬翼孤身一人,諸多疑問湧上心頭,難道皇帝來山海關要殺我,陳圓圓到哪裏去了……

  他離皇帝最近,不知道是不是錯覺,隱隱感到皇帝身上散發著殺氣。

  天威難測,他不由自主想起這幾個字,心底升起一陣寒意。

  “吳三桂,你可知罪?”趙君虎果然爆發了,以他性格,本應謀定而後動,可不止為何,一見到吳三桂,便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張鵬翼和王承恩大驚失色,怎麽都想不到在吳三桂的地盤上,皇帝竟這般大膽,萬一惹怒吳三桂,隻怕屍骨無存。

  吳三桂的幾名親信將領麵色不善,隻待吳三桂一聲令下便砍了皇帝。

  郭雲龍等一些將領知道吳三桂的凶悍,也捏了把汗,決意等場麵一亂,便保護皇帝衝出去。

  吳三桂嚇了一跳,轉念一想,我手握重兵怕他作甚,微笑道:“微臣愚鈍,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趙君虎剛說完便反應過來,看見人群有些騷動,心裏一陣後怕,放緩語氣,“李自成不日便要進攻山海關,朕聽說你去找了韃子,不知可有此事?”

  他隻知道吳三桂會聯係滿清,但不知道實施沒有,便說得有些含糊。

  在吳三桂聽來,自然而然想到的便是自己借兵一事,這不可能啊!吳自得帶著那三人前腳剛到,皇帝怎麽這麽快就知道了,除非他是神仙。

  他起了各種念頭,不過看起來皇帝也無真憑實據,決定先試探一番,“近來關外形勢緊張,韃子十分狡猾,在關內四處散播謠言動搖軍心。微臣深受皇恩,絕不敢通敵賣國,望陛下明察。”

  趙君虎故意不看吳三桂,“王大人,吳將軍所言是不是真的?”

  “吳將軍所言句句是真,此前我等商議軍情時提到此事,但我大明豈能與韃子為伍,吳將軍便否決了此事,想來有些奸惡小人胡言亂語,蒙蔽聖上。”王永吉還蒙在鼓裏,出於同僚情誼,說了幾句好話。

  趙君虎微笑道:“原來如此,朕就放心了,差點中了韃子的離間計。”

  “陛下英明!”吳三桂暗自慶幸,原來是誤會,幸好剛才沒翻臉。

  “都平身,帶朕去總兵府,然後看看這天下第一關!”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簇擁著皇帝興高采烈往城中走去,一個人影遠遠瞧見他們,連忙閃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