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紀家大宅
作者:糖罐小潤      更新:2021-12-24 11:25      字數:3239
  而在蘇以漾和封曇深究當年謎團之際,對於藏在背後的“那些人”,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光景。

  他們彼此間的較量,也像是從未停息過。

  京耀大劇院坐落在s省,這是一處別具特色的景觀勝地,也是省會池北市相當知名的地標性建築,但凡有外地遊客前來s省,都會特意打卡似的在大劇院門前拍照留念,要是有機會還得親自進去看一台演出,才算是不虛此行。

  以一言以蔽之就是,知名度相當高。

  不過京耀大劇院確實對得起這樣的知名度,但就建築本身設計來說,就已經極為成功了。劇院的主體結構外圍用漂亮清透的單向玻璃做成水晶形狀,門口環繞著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裏邊種著清水芙蓉的嬌嫩睡蓮,外圍還有大麵積的綠地、樹木和花卉,布置得典雅高貴,分明位於北方,卻讓遊客們猶如置身江南園林,每處細節都透著說不出的漂亮。

  更遑論除了風景名勝這一層意義以外,這裏更是藝術領域的淨土。

  要是論起各位藝術工作者心目中的至高聖地,京耀大劇院絕對是排得上號的,全國各大劇團都以在京耀大劇院演出為榮,把能在這裏演出當成行業內水準的一大衡量標準。

  要是一台劇目全國巡演到了s省這一站,能有幸在京耀大劇院進行演出,那就是對這個劇團和這台劇目相當高的肯定與憑證了。

  更有甚者,如果兩個劇團私底下明爭暗鬥互相比較,其中一個冷嘲熱諷地說:“聽說你們的台柱子是個名角?在京耀唱過幾場啊,演出的時候給重點推薦位了嗎?”

  那另一個定然會唇爭舌戰,立即回擊一句:“怎麽著,你們團這麽厲害,唱過京耀的新年演出季了麽,沒唱過跟我在這兒裝什麽大瓣蒜呢啊?”

  因為背後有京耀大劇院作為依仗,紀家代代地位穩固,穩坐京劇界龍頭之一。

  畢竟紀家人祖孫幾代的心血在這裏,從紀穆楠的爺爺開始管理京耀大劇院,再到父輩紀廣帆接手,讓這個劇院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現如今,京耀大劇院的各類設施已經相當權威和完善,行業內地位也相當穩固。

  可以說隻要京耀大劇院還在,紀家就不可能倒。

  而凡人大抵貪婪而不知足,在不滿足於s省的市場膨脹之後,紀廣帆開始把念頭打在演出市場同樣發達的b省,這也是他授意紀穆楠把私人劇團梨園堂開在b省的原因——明麵上,這是世家公子哥突如其來的小興致,其實卻是紀家欲意擴張商業版圖的一次試水。

  紀家大宅也在s省,距離b省算不上遠,隻有幾小時的車程。

  不過再臨近畢竟也算是外省,回去一趟多少有些折騰,所以除了逢年過節等特殊日子,紀穆楠隻有每月月末才會回去一趟,跟自家老爺子匯報梨園堂近期發展的諸多事由,商定接下來的發展路線等等細節,順帶著跟家人吃一場久違的團圓飯。

  這算是紀穆楠和紀廣帆約定俗成的小習慣,所以這次紀老爺子親自打電話,把紀大少急三火四地叫回去,連周末都等不到,想必是事態已經非常緊急了。

  那麽,到底是事出為何呢?

  開車的時候,紀穆楠手指輕扣著方向盤,不由得陷入了思索。

  從幾天之前紀穆楠突然接到自家老爺子的電話,讓他立即拿著《驚夢》的演出項目去和李氏的燦然集團談的時候,他就覺得有點不太對勁了。

  ——這些年來梨園堂的整體發展方向是由紀廣帆把控不錯,可是劇團內部的大事小情,上至商業規劃,下至演出劇目開發,幾乎都是由紀穆楠自己決斷的。

  他隻需要在事情談妥之後,直接跟家裏匯報獲得的成績就好了,被這麽態度強硬地安排必須做什麽,還是確確實實的頭一次。

  當時紀穆楠正在翻著被鍾子逸退回來的項目犯愁,紀廣帆一個電話直接打到梨園堂的辦公室,字字句句言簡意賅,言語間都是不容拒絕的威嚴。

  “穆楠,你拿著《驚夢》的項目去找李宣慈,不管你怎麽磕,一定要把合作談下來。”

  掛了電話之後,紀穆楠沒多想,直接讓手下策劃部去修改演出方案,隔天就給燦然集團的李千金遞了過去。之後的洽談都算順利,燦然集團那邊不過三天就給出了明確的合作意向,而當他把這些事匯報給紀廣帆的時候,自家老爺子則是直接讓他回家裏一趟。

  然後,就是這次突如其來的s省之行了。

  工作日高速路不算堵車,紀穆楠一路開得都很順暢,他把車窗搖開了些,透窗而入的風中夾雜著空氣裏的淡淡塵埃味,也將他額前淩亂的劉海微微揚起起來。

  此刻紀穆楠正微眯著眼,仔仔細細地複盤著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開發《驚夢》這個項目去找鍾家大少,順帶著拉攏背後的蘇以漾,這些都是紀穆楠的意思。b省的演出市場就那麽大,而論及蘇大少在b省演出界的地位,那完全是各位後起之秀心目中不可逾越的大山,有著高不可攀的地位。

  非到不得已,紀穆楠並不想得罪他,隻可惜諸多拉攏成效甚微,現如今生生逼到了對立麵。

  這次的《驚夢》並不是紀穆楠第一次給蘇以漾遞過橄欖枝。

  早在蘇大少幾年前回國,才剛開始接手蘇氏集團偌大產業的那會兒,紀穆楠就看中了蘇家的勢力,想要與之達成合作。既然是主動拋出橄欖枝,紀穆楠遞過去的敲門磚,當然是那種互惠互利,有十足的油水可撈的一塊肥肉。

  他想著但凡是個商人,都沒有跟錢過不去的道理,更何況梨園堂在b省口碑地位都很不錯,背後還有紀家這樣強硬的靠山,多條朋友多條路在商戰場上從來都是製勝法則,蘇以漾怎麽說都沒有拒絕的道理。

  可是那次的合作,卻是沒有任何緣由地就被蘇大少拒之門外。

  紀穆楠所有的談判技巧都沒用上,給出的好處像是完全不入蘇以漾的法眼,以至於到了最後,紀穆楠完全隻剩下一頭霧水,自己都有些覺得納悶——他和蘇以漾遠無怨近無仇,甚至早前連麵都沒見過,怎麽給蘇大少得罪成了那樣。

  然後這還不算完,這次紀家本來想要借著鍾子逸這個傻小子作為跳板,搭上鍾家手上那些官方旅遊業的資源,結果也被蘇以漾的三言兩語給攪合了,沒算計到鍾子逸不說,還徹底斷絕了紀家在b省開拓演出市場的一半後路。

  以至於紀穆楠越想越憋屈,實在是咽不下這口邪火。

  紀穆楠覬覦蘇家勢力是不錯,想要拉攏蘇以漾也是不錯,可平心而論,蘇家和紀家勢均力敵,一個是演出界的龍頭,一個是京劇界的泰鬥,說到底都是響當當的人物,沒有誰見了誰就立馬認慫,爭都不敢去爭就直接低頭的道理。

  尤其是現在蘇以漾放著實景演出不做,反過頭來折騰京劇小劇場,在紀大少看來,這就是赤裸裸在打他的臉麵,過分得寸進尺了。

  紀穆楠心說,怎麽著啊蘇以漾,我來b省開發演出市場,給你三分薄麵主動想要結識,你完全不給機會,我三請三顧遞上橄欖枝,想要一起站著把錢賺了,你理都不理。然後反過頭來,還要在我的地盤爭上一爭,搶飯碗搶到這種程度,簡直像是故意膈應別人。

  這是正常人類能辦出來的事情嗎,當我們紀家都不要臉麵的?

  既然你蘇大少做人這麽不道義,那紀家於情於理都沒有繼續放之任之的道理,對於強勁的對手,如果不能成為同盟,自然就是眼中釘肉中刺,要想盡辦法讓他出局了。

  想到這裏,紀穆楠的思路已經漸漸清晰了。

  想必紀廣帆授意自己結識李家也正是這個意思,這次紀家爺倆想到一處,想要借著李家的勢力,把眼前那座大山撼動,將b省京劇市場的執掌權重新奪回來。

  而這時候,紀穆楠還不知道自己隻猜到了很小的一部分。

  蘇以漾幾次三番的拒絕並非事出無因,紀廣帆的有所行動也不僅僅是因為爭奪b省的市場,紀家和蘇家的恩怨糾葛,遠不止表麵展現出來的這些,那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遮掩了十幾個年頭......

  眼下,卻是再也藏不住了。

  幾番思索之間,車已經進入市區一路開到了胡同口,紀穆楠收回思緒,找了個停車位把車停好,然後踱步朝紀家大宅的方向走去。

  紀家是幾大京劇世家發展最好的一個,把祖上的產業保存得相當完整,不同於北平嶽家在戰亂中淪落到住宅變賣,現如今的紀家大宅還是坐落在胡同一處僻靜院落內,在外看隻是一個不大起眼的小四合院,推開那道朱紅色的大門之後,院內卻是別有洞天。

  院落中種著應景的花卉和一小片青竹,還特意在進門位置辟出了一塊人工水池,裏邊養著幾尾遊得肆意的錦鯉,古色古香中又透著幾分典雅來。

  紀穆楠在院口停住腳步,然後推開大門,慢悠悠地晃蕩了進去。

  紀老爺子原本正在給院子裏種著的牡丹澆水,聽到腳步聲便知道是自家臭小子回來了,還未轉過身過,便已經先一步開了口。

  “你這磨磨蹭蹭的性子什麽時候能改,怎麽這麽遲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