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者:楠知北      更新:2021-12-21 19:14      字數:3678
  賢文帝登基的第四年三月,立春剛過,臨安城從天而降一場小雨。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依依楊柳,青瓦白牆被水煙籠罩,遠遠望去好似一幅精美絕倫的潑墨山水。

  少頃,蒙蒙白霧中晃出一排黑影,於粼粼車馬聲中拐進平昌街,駐足在薑府門前遠遠地張望。領頭的是個青衫小夥,說話口音帶江南腔調,一聽便是臨安本地人。

  “瞧見沒有——”小夥帶人藏身於一尊巨大的石獅身後,指著那處碧瓦飛甍的高門大院,“這便是臨安活財神的府邸,半條平昌街都是他們家哩。”

  此情此景,初來乍到的外鄉人眼睛都瞪直了,唏噓:“薑財神爺就住這裏?早聽說薑財神不喜外出,原來是家宅太大累的。這麽大的宅院,走一圈至少半個時辰吧。”

  “何止,我估摸著一個時辰都懸。”

  “可惜薑財神常年不在臨安,咱們也隻能瞧瞧他的家宅沾點財運了。”

  ……

  臨安是貿易之城,此處水路四通八達,每日天南海北的商客來往不斷,再加上氣候適宜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謀生。近些年,更是處處寸土寸金,馬廄大小的屋舍能賣出上千兩白銀。

  人人都嚷著臨安吃住樣樣貴,但還是擋不住外鄉人紛至遝來的腳步。而每個初到臨安的外鄉人都會做一件事:到平昌街瞧一瞧。

  此舉不為別的,隻想沾點財神爺的福氣圖個好彩頭。

  他們口中的這位財神爺可不是文武財神,而是大梁首富,最好博施濟眾的大善人——薑懷遠。

  這不,今日又來了幾位沾福氣的外鄉人,朱小巴大清早帶人蹭薑府財氣,隻睡了兩個時辰,收錢辦完事便要溜,不想還有好奇心重的人拉住他問東問西:“小郎君,薑大善人有無兒女?”

  此話意圖太顯,馬上有人譏笑:“吳廉君打的什麽主意?莫不是想借姻緣攀上高枝,也分一份家產?”

  眾人哈哈大笑,那位被稱作吳廉的男子眉頭緊蹙,終是壓住怒氣又問了一遍。

  朱小巴見這人軸的很,大有今兒不說就不放手的架勢,隻得拍拍袖子,笑答:“兒女雙全,不過奉勸諸位盡早死心。薑小郎君不近女色,城裏媒婆說爛了嘴也沒成一樁婚事。至於女兒嘛,薑大善人說了不嫁女兒隻招贅婿。”

  一聽贅婿,眾人果然悻悻收了念頭。即便本朝已有律法保證贅婿的平等地位,但架不住人們的刻板印象,總認為贅婿在妻家受氣,因此獨身漢子常有,而贅婿不常有。

  有人可惜:“薑大善人心懷天下,在女兒婚事上怎就如此小氣,非要招贅婿這不是壞人姻緣麽。”

  “大戶人家疼女兒的都招贅婿。”

  看完薑府,三五人結伴離去,朱小巴跟在身後搖了搖頭:他們哪裏知道,薑府那位身嬌體貴的二姑娘是個傻的,乖乖巧巧不怎麽說話,人送木頭美人稱號。好在木頭美人有個腰纏萬貫的爹,早為閨女做好打算輪不到外人操心。

  他正走著,吳廉又湊上跟前問:“方才聽說平昌街一半是薑府,那另一半呢?”

  聞言朱小巴不自在地摸摸鼻頭,長長沉默一陣:“那個啊,本朝唯一的異姓王沅陽王,聽說過麽?”

  “自然聽說過。沅陽王與薑府既然是近鄰,關係肯定很好吧?”

  “恰恰相反,兩家仇恨大著呢。”

  ……

  孟春,天氣陰冷且潮。丫頭茯苓挑開瓔珞珠簾,放輕步子走進一處閨房中。二姑娘薑鶯平日溫柔起床氣卻特別大,被吵醒能碎碎念上一整天。

  屋內香氣氤氳花團錦簇,炭火燒的通紅,絲毫感受不到外頭的寒氣。拔步床上隱約傳來女子的囈語:

  “走開,走開——大狗狗不要追我——”

  猛然間,床榻上彈坐起一名少女。少女鬢發如雲自肩頭披散開,潔白素衣之下嬌軀顫抖得厲害,就連眉間也覆著一層薄汗。

  “姑娘做噩夢了?”見薑鶯醒了,茯苓用金鉤掛起明燦燦帳幔,輕聲哄道:“做了什麽噩夢說與奴婢聽聽,說出來就不怕了。”

  鼻息間香氣縈繞,頭頂流蘇輕搖。薑鶯把碎發拂至耳後,露出瑩白如玉的小半張臉。

  她這會剛醒,人還有些迷糊,哼哼唧唧地鑽回被窩裏隻露出個小小的腦袋,委屈道:“是那條大狗,它又想搶我的芙蓉糕了。”

  說起來,自從二姑娘十歲那年被鄰居欺負過,夢裏就總出現條追她的大狗,有時搶她的芙蓉糕,有時弄髒她的珍珠繡鞋……每每逼的她眼淚要落不落才威風離去,當真是氣人。

  薑鶯說完,身子縮成圓圓的一小團又要再睡,茯苓上前跪在床榻上耐心說:“二姑娘不能再睡了,昨兒積正說要帶你放風箏可還記得?”

  一聽放風箏,薑鶯漂亮的眸子霎時亮了,那是她春天最喜歡的活動。她滾了個軲轆從床上爬起來,一路哼著歌兒步子輕快地進了浴房。

  “二姑娘,趙嬤嬤來了。”

  趙嬤嬤是老夫人經常打發跑腿的人,這會來沉水院,想必是老夫人有所吩咐。

  屋外二等丫頭話音剛落,遠遠的趙嬤嬤便喊開了:“二姑娘,喜事!天大的喜事!”

  一個身著青灰色夾襖的婆子,甩著素娟咚咚咚直奔沉水院而來。進了院果然見她滿臉堆疊笑意,似乎真有什麽高興事。

  茯苓素來不喜趙嬤嬤咋呼的性子,當然趙嬤嬤是老夫人的人,即便不說話她也喜歡不起來。

  她掀開簾子將興致衝衝的趙嬤嬤攔在屋外,虛虛應付道:“什麽風把趙嬤嬤吹來了,大清早的雀鳥都不及您殷勤,嬤嬤有何好事?”

  趙嬤嬤一拍大腿,推搡著茯苓:“二姑娘有福,這樁喜事容老奴親自稟報……”

  說著又要往屋裏鑽,茯苓哪會讓人如願。二人一番你來我往,便聽屋內一陣宛若珠玉相撞的聲音:“茯苓,讓嬤嬤進來。”

  聽聞這聲,茯苓手勁頓鬆:“嬤嬤,二姑娘有請。”

  “哎,得嘞!”

  甫一進屋,趙嬤嬤渾身一陣暖意,骨頭都酥了。趙嬤嬤並非頭一回進二姑娘閨房,但每一回都跟初進城的鄉婦似的,看哪都覺著新鮮。隻怪二姑娘院中好東西太多,許多稀罕物件老夫人那兒都沒有。

  她由茯苓引著穿過明晃晃的帷幔,穿過珍珠鑲嵌的梳妝案幾,待站定抬眼,透過一方金漆點翠透明屏風,瞥見一抹明麗的倩影。女子雪肌膩理,青絲如墨般低垂,羅裘輕紗半掩春光,瞧著比那畫中仙還嬌豔幾分。

  美人鬢洗紅妝的綺麗畫卷入眼,趙嬤嬤不自在地別開了目光。

  即便和沉水院不對付,趙嬤嬤也必須承認薑家這位二姑娘姝色無雙,這樣的美人臨安城隻怕找不出第二個。用金子銀子養了這麽些年身子嬌媚,一顰一笑宛若驚鴻,她一個老嫗都覺得惹眼。

  可惜再美有何用?不過是個傻子罷了。

  “嬤嬤有何喜事要說與我聽?”薑鶯從浴房出來正由茯苓伺候著梳妝。

  “二姑娘,程家郎君高中了!今日鄉試放榜,解元正是程意。”

  郎君高中,金榜題名。

  趙嬤嬤說的眉飛色舞,卻見薑鶯隻是眼睛睜的大大的望向自己,那副茫然的表情就差把不知所雲四個大字寫臉上了。也是,一個傻子,哪裏知道什麽是解元,她又何必多費口舌。

  瞬間,趙嬤嬤便失了耐心,笑意淡下幾分:“程夫人來了在慈安堂與老夫人說話,使老奴請二姑娘過去。”

  薑鶯性子溫吞反應慢,茯苓卻不好欺負,當即讓人送客就連賞錢也沒給。

  送走趙嬤嬤,薑鶯才慢半拍想起什麽,仰頭一臉懊惱地問茯苓:“程意哥哥有什麽喜事?我……沒太聽懂。”

  這也不怪薑鶯。兩年前意外受傷,薑鶯反應就比別人慢一些。性子溫溫柔柔,再加上不愛說話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顯得有些癡傻。

  其實薑鶯並不是傻,隻是遲鈍。同樣的話別人一聽就懂,但薑鶯不行,她得歪著小腦袋想一想才能明白。

  就像現在,茯苓耐心解釋一番薑鶯就懂了,霎時笑起來唇邊勾起一道淺淺的梨渦,“那確實是喜事,怪不得趙嬤嬤這麽高興,我要穿一身漂亮的衣衫去見他。”

  慈安堂有人等著茯苓不敢怠慢,手腳利索地幫薑鶯梳妝完畢,還依她的心意選了一條緋色百褶裙,搭配一雙潔白的串珠玉鞋。薑鶯自小愛美,出門必從頭到腳收拾的漂漂亮亮。

  從沉水院出來,走過疏風亭恰好碰見娘親孟夫人,也是往慈安堂去的。

  母女二人挽手同行,薑鶯一蹦一躍看得出心情不錯,孟瀾卻鬱鬱。孟瀾是繼室,薑懷遠的原配秦氏死後她從泉州遠嫁過來,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已是弱冠跟隨薑懷遠在外,她在府中麵上獨掌大權,實則也是舉步維艱。

  主持府內中饋艱辛無需多言,這兩年最讓孟瀾操心的還是女兒薑鶯。自小聰明伶俐的姑娘,落水傷了腦袋就笨笨的,看上去雖與常人無異,但孟瀾還是頗為擔憂。薑鶯及笄時便與薑懷遠商議招婿入府,有她在日後總不會委屈了寶貝女兒。

  隻是她與薑懷遠又能護她到幾時?薑鶯已與程意定親,那孩子看著也是個靠得住的,但孟瀾就是放心不下。

  一早聽聞程意中了解元,孟瀾眼皮就突突地跳,她總覺得有什麽不好的事要發生。

  再說那程意,年二十,是薑鶯及笄時定好的夫婿。程家父輩曾是臨安知府的幕僚,後來家道中落日子一日不如一日,全靠薑懷遠接濟程夫人才能養大一雙兒女。

  當時程意與薑鶯訂親,孟瀾就覺得程家是報恩居多,如今程意中舉,往後說不準還能中進士,程意還會一心一意對她的鶯鶯嗎?

  身側的姑娘專心走路,乖巧的模樣甚是讓人憐愛。

  走了一段路過花園,迎春正開的嬌俏,朵朵淡黃林立枝頭。薑鶯上前,踮起腳尖摘下一朵舉到孟瀾跟前:“送給娘親。”

  這種哄人的小招數薑鶯百用不厭。每每察覺身邊人情緒不好,薑鶯便尋花送人。

  孟瀾接過,寵溺地捏捏女兒鼻頭。罷了,她的女兒這麽好,誰會不喜歡。

  ※※※※※※※※※※※※※※※※※※※※

  拖了好久,終於決定開新文了,第一章評論區送十個紅包,但願能有十條評論吧哈哈哈哈。

  排雷:1、年齡差8歲,嬌嬌小富婆 x 外冷內熱異姓王 2、女主前期就是有點笨,後麵會好 3、這是一個失憶的小白兔找郎君,以為找到的是郎君其實是狼君的故事

  4、架空不要考究哈

  其他的想到再補充,求收藏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