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張巨鹿被誅九族,黃龍士道破天機(2)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7      字數:3195
  一個臉頰被日頭曬得紅撲撲的少女蹲在地上,隨手翻開那些書籍,不是看得津津有味,而是眉頭緊皺。看了眼她的背影,男子莞爾一笑,伸了伸懶腰,瞥見一個巨大身影坐在天井邊緣日光與陰影交錯的台階上,默不作聲。男子的愉悅心情浮起一抹陰霾。這個魁梧巨人拜訪範家的方式極其震撼,沒有遞交名帖也沒有叩響門扉,而是從天而落,砸在了範家後院的池塘中。當時範長後正與人下棋,陷入殫精竭慮的長考,對弈之人讓他把那個訪客帶來,範長後叮囑家內聽聞聲響的下人不要聲張,然後這個魁梧如天庭神人的家夥就跟那一老一小形影不離,從不說話。

  正是範十段範長後的男子走到老人身旁。老人坐在一條小板凳上,身前擺放了一張金絲楠木棋盤,手邊有一小盞白鹽,一碟脆生生的白蘿卜,一碗白米飯。在那個肌膚金黃的魁梧客人出現後,老人就擺出了眼前這局殘棋,然後也不落子,不言不語。除非是那個少女跟老人說話,哪怕是範長後說什麽,老人也都懶得搭理。範長後此時站在老人身後,對著那副大勢已成的官子局,心中滿腹狐疑。黑白棋子犬牙交錯,是典型的鬥力之局,很不講究棋形,但以範長後的眼光來看,這局棋遠遠不值得老人如此用心對待。

  要知道他範長後在世人眼中是無師自通,且公認材質魯鈍,僅就天資而言,與少年成名的吳從先相差十萬八千裏,隻是靠著一股韌勁才得以大器晚成,在前幾年終於得以跟吳從先旗鼓相當。但是範長後當然是有師父的,而且還是春秋棋甲的黃龍士,若非如此,他範長後的“大器晚成”肯定要再晚二十年。當今天下,圍棋以九段最高,那幾位身在帝王身畔的棋待詔頂尖國手,都是毋庸置疑的強九。鄉野高人也有些具備九段實力的高手,卻未必當得一個“強”字。而在上陰學宮求學而揚名的北涼郡主徐渭熊有“徐十且十三”的說法。“徐十”是說這位女子實力遠超九段高手,是當之無愧的十段大國手,“徐十三”則是說她往往能下出十三段一般神鬼莫測的卓絕妙手,故而跟西楚曹官子算是同一流的圍棋聖手。範長後自認範十段的稱號勉強擔當,但對上徐渭熊和曹長卿還要差很多,有著一子之差的巨大距離。至於跟眼前這個師父相比,嘿,這次驚喜的師徒重逢,授業恩師讓他兩子,範長後依舊是十戰皆負。

  老人盯著棋局,抓起一撮鹽撒在蘿卜上,開口問道:“月天,還記得當年我跟你下第一局棋的時候,我說了什麽嗎?”

  字“月天”、號“佛子”的範長後畢恭畢敬答道:“師父說了兩句話,一句話是真正功夫在棋外,一句是棋下得再好,也就那麽回事,會下棋和會做人,有天壤之別。”

  春秋第一魔頭黃龍士嗯了一聲,嚼著清淡寡味隻有些許鹹意的蘿卜,“所以我除了教你下棋外,更要你不可耽擱了做學問。現在吳從先在京城一舉成名,你不爭什麽,反而比吳從先更出名,將來離陽朝廷不管誰坐龍椅,是姓趙還是姓什麽,都會有你的一席之地。”

  範長後輕聲問道:“師父為何要我跟燕剌王世子殿下交好?是因皇帝殺首輔張巨鹿而失望嗎?”

  黃龍士笑著反問道:“月天你難道覺得碧眼兒不該殺?”

  範長後不敢跟師父故弄玄虛,坦白說道:“就算皇帝要為太子趙篆鋪路,殺張巨鹿一人足矣,誅九族,火候則太過了。”

  黃龍士笑了笑,“先不說火候大小,你先說說看碧眼兒為何是必死之局。”

  範長後走到棋局對麵,正襟危坐,沉聲道:“首輔張巨鹿大興科舉,為寒門子弟打開龍門,且門下永徽公卿出現了殷茂春、趙右齡之流,不但是能臣,而且在張巨鹿的庇護下,得以在廟堂上順風順水浸淫官場多年,越發熟稔帝王心思和朝堂規矩。既知道如何明哲保身,又知曉如何養望蓄勢的同時賺取青史留名。這等臣子,比起春秋之中那些君要臣死臣情願赴死的骨鯁‘忠臣’,不一樣了。即便君要臣死,臣可以不死,心底也不願輕生。以後不斷湧現的寒士重臣,既然出身市井,幾十年積攢的家底丟了便丟了,在某些時刻,不似根深蒂固的門閥子弟,要更富有舍得一身剁的氣概。張巨鹿是永徽之春的締造者,更是滿朝寒士穿紫黃的始作俑者,這是一死。”

  黃龍士抓起一捧白米飯塞入嘴中,緩緩笑道:“遠遠不夠。”

  “太子趙篆要登基,不出意外,會是一位太平盛世皇帝,身無軍功,但是朝堂上若是文有張巨鹿、武有顧劍棠,新帝趙篆便極難服眾。當今天子對首輔大人不斷下出‘試應手’,晉蘭亭的彈劾,大將軍楊慎杏對薊州忠烈韓家的舊事重提,破格提拔柴郡王的女婿陳望,召齊陽龍進京,重新啟用中書省、門下省用以抗衡尚書省,諸多手段,一直在步步緊逼首輔。張巨鹿看似從頭到尾都是選擇步步後退,自行裁撤張廬勢力,接連舍棄趙右齡、殷茂春和白虢,僅留下公認最無宰輔器格的王雄貴,甚至在張廬最後一根棟梁的戶部尚書王雄貴被貶為廣陵道經略使離開京城後,張巨鹿依然沒有出聲。”

  範長後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但是,但是隻要張巨鹿不死,哪怕自己‘引咎’辭官,這位文官領袖丟了官後返鄉隱居山林,那麽本來就是用作抗衡張巨鹿作為過渡的大祭酒齊陽龍,就會很尷尬。而且張巨鹿是幾歲,齊陽龍又是幾歲?到時候天下格局一有風吹草動,不在廟堂而在江湖的張巨鹿,反而會有機會成為眾望所歸的救世之人。今時今日張巨鹿和齊陽龍的懸殊待遇,以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屆時恰好就要顛倒過來。皇帝陛下豈會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豈會留給太子一個爛攤子?若是僅有此論,沒有我先前所說的張巨鹿第一死,還可以作為君王駕馭臣子的製衡術,可是既然將來是一個沒有大戰事的王朝,加上朝中越來越人才濟濟,皇帝的祥符之春,比起張巨鹿的永徽之春並不差,趙家留你張巨鹿有何用?!”

  黃龍士點點頭,“張巨鹿這二十年,是雪中送炭,不能殺。以後就隻能做些錦上添花的勾當,尾大不掉,確實可以早點殺。這也算是一死。兩死了,你繼續說。”

  範長後顯然胸有成竹,打好了早有定論的滿腹草稿,沒有什麽停滯思索,娓娓道來:“先前兩死,是當今天子要考慮的身後事,此時涼莽大戰和平定廣陵則是迫在眉睫的眼前事。張巨鹿生前四麵樹敵,其中三麵死敵分別是皇室勳貴、門閥文臣、地方武將。這三者一直對首輔大人憋著口滔天惡氣。皇室宗親這二十年過著過街老鼠一般的苦日子,當初原本以為離陽趙室先帝一統天下,他們都是功臣,又是趙姓人,理所當然可以與皇帝共享江山,不料被徐驍和張巨鹿兩個人一文一武就分走了全部功勞,如何能忍?有張巨鹿這顆攔路石站在廟堂一日,那些世族身份的臣子如何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張巨鹿越是大公無私,這群人為家族謀取利益就越難下手。當時張巨鹿要大刀闊斧治理胥吏、鹽政和漕運三事,磕磕碰碰,工部老尚書不惜冒著惹怒首輔大人也要替人出頭從中作梗。老尚書為誰出頭?自然是為這一大幫家族盤踞地方的文臣。文武之爭是曆朝曆代的慣例,張巨鹿可以憑借手腕擺平黨政氣焰,但是用廣陵靖難的陽謀,借機不斷削藩和抑武,閻震春,楊慎杏,幾大藩王,都成為實力折損的棋子,那些手握兵權的武將亦是不能忍的。皇帝殺惡人張巨鹿,為三方勢力出一口惡氣,可謂一箭雙雕,事後由新天子來安撫眾人,便可算一舉三得了。”

  黃龍士臉色平靜道:“這也是一死。不過有件事你沒有點透。這一死的必死之處在於,張巨鹿在權勢巔峰時若是被罷官,那麽張巨鹿積怨已久的三個死敵胸中那口惡氣,也算吐出大半。氣易出而難聚,以後他們再想跟這位碧眼兒爭鬥,也就很難再有不死不休的決心了。抱著這種心態跟碧眼兒鬥,就算新皇帝給他們撐腰,肯定還是會被張巨鹿隨手弄垮青黨一樣分而治之。”

  範長後正色肅然道:“徒兒受教!”

  黃龍士伸手去抓所剩無幾的蘿卜,瞥了眼這位贏得棋壇佛子名號的徒弟,問道:“這就沒了?那比你在襄樊城的那個小師弟可要差了太多。”

  範長後微笑道:“張巨鹿不結黨自斷羽翼也就罷了,還故意跟最大臂助的坦坦翁分道揚鑣,徹底淪為孤家寡人。若非如此,那些無知士子哪裏有膽子在張巨鹿門口投擲罪狀書,來沽名釣譽?這幅景象,跟當年是個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就得罵上一罵人屠徐驍,如出一轍啊。若是桓溫堅定站在首輔身側,別說他們這幫一腔熱血的讀書人,就是晉三郎也沒這份氣魄。少了桓溫的張巨鹿,又是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