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徐鳳年東海收劍,新武帝收徒三人(3)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6      字數:2614
  老人也不跟兩個原本注定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的孩子刻意籠絡,不過內心深處委實羨慕這得了兩個天大幸運的娃兒,他們也許暫時不知道這份機緣是有多大。

  離陽王朝權柄最重的藩王,北涼王。

  更是親手做掉王仙芝的武人。

  老人沒來由低聲唏噓道:“如坐琉璃屏內,四布周密猶有風意。這些年,真是難為咱們這位大將軍的嫡長子了。”

  王生是沒聽見老人在嘀咕什麽,呂雲長耳尖,忍不住蹲下身問道:“劉老爺子,講啥呢,給說道說道?”

  老人轉為雙手搓著泥土,望向遠方,不冷不熱說道:“相遇最巧,領趣最難。小子,記得惜福,你這樣的好運氣,天底下都找不出幾份了。”

  呂雲長默不作聲,盤腿而坐,把大霜長刀扛在肩頭,雙手隨意搭在刀鞘上,眼神堅毅。

  之後便是徑直往西北行去,一路上沒有誰敢觸這個大黴頭,許多當地一流江湖門派的大佬都主動給三輛馬車保駕護航,頂多就是在路邊畢恭畢敬站著,見到那輛馬車上的年輕藩王後,抱拳作揖,不論年數是否花甲高齡,都以晚輩身份做足江湖禮儀,隻當混個熟臉。

  馬車駛入河州之時,王生身上已經捆綁上了八柄劍,如同一隻刺蝟,相當滑稽。

  今日徐鳳年坐在劉姓諜子那輛馬車上,聊著有關春秋戰事的閑話。本名已經棄用半輩子的年邁諜子,當下看著已經十分陌生的西北風致,輕聲笑道:“都已經是三簸箕黃土有兩簸箕壓在身上了的人,真沒想到還能活著回來,聞一聞這兒的風沙味道。年紀一大,即便能做夢夢見這邊,舊人舊物也變得模糊。”

  徐鳳年平靜道:“武帝城那邊已經不是東南諜報的重心所在,接下來北莽很快就要南侵,這邊更需要你們。”

  老人點頭道:“退一萬步說,隻要能死在這裏,比什麽都強。”

  徐鳳年笑道:“師父生前經常提起你。”

  老人感慨道:“東南多青山綠水,雖熱腸卻多冷,倒是西北這邊,天寒地凍,卻不覺冷。”

  徐鳳年微笑道:“難怪師父總說你喜歡掉書袋子,私下稱呼你為‘賣酸翁’。”

  老人愣了一下,捧腹大笑。

  老人突然神情肅然,徐鳳年擺了擺手,說道:“你們繼續走,不用等我。”

  驛路上出現一名清瘦老者,兩手空空,但是劍意之重,幾近再入陸地神仙的李淳罡。

  徐鳳年下了馬車,緩緩前行,三輛馬車則與那名相貌並不顯眼的老人擦肩而過。

  徐鳳年走到兩者相距十丈左右的時候,老者有意無意主動後退了一步,徐鳳年也順勢停下。

  徐鳳年開口問道:“塚主沒有帶劍?”

  神情恬淡的老人沒有說話,隻是盯著這個把江湖翻江倒海的年輕人。

  老人終於緩緩說道:“你在走下坡路。”

  徐鳳年淡然道:“情理之中的事情。塚主不愧是挑了個好地方好時候。”

  老人笑道:“還有挑了一個好對手嗎?”

  徐鳳年沒有言語,嘴角有些冷笑。

  吳家劍塚,當代家主,天下名劍第二素王劍的真正主人,吳見。

  一位一輩子幾乎從未跟枯塚外高手一較高下,卻成為當之無愧劍道大宗師的老人。

  真正算起來,徐鳳年跟老人還沾親帶故,隻是當年娘親舍棄劍冠身份,違背了吳氏族規,劍侍姑姑的那張臉龐就被劃下無數道劍氣,這才不得不覆甲在麵。徐鳳年對這個娘親說過喜歡年複一年去劍塚山上數劍洗劍磨劍的老人,沒有絲毫好感。

  李淳罡曾經去劍塚取得佩劍木馬牛。

  鄧太阿是吳家私生子,也曾在劍山上自生自滅,最後自立門戶,自己養出飛劍,成為桃花劍神。

  兩代世間劍客魁首,都沒能繞開那座埋葬了無數成名劍客的枯塚。

  也許因為有李淳罡在前,鄧太阿在後,驛路上的老者都稱不得劍道第一人,但絕對沒有幾人可以掉以輕心。

  以前唯獨王仙芝可以。

  當初勝過王仙芝裹挾大勢的徐鳳年自然也可以,隻是當下已經無法做到。

  老人氣機內斂,沒有半點高手風範,笑眯眯的,就像是在跟晚輩嘮家常一般,和顏悅色問道:“你問我為何沒有帶劍而來?”

  徐鳳年皺了皺眉頭,很快釋然。

  老人終於向前踏出一步。

  人至即劍至。

  有無素王劍又何妨?

  三輛馬車奉命遠離風波,但沒有就此遠去,最有江湖經驗的老諜子很快停馬下車,王生和呂雲長不明就裏,但都老老實實照做,一老兩少三人並肩而立。呂雲長看到王生大汗淋漓,嘴唇泛起青紫色,身體止不住顫抖,正要開口嘲笑這小子的膽小怯弱,結果看見她身上捆綁的七柄劍各自悄悄出鞘寸餘,尤其是王生前幾日最新背上的那把“鵝兒黃”,橫係於腰間,兩股淡黃色劍氣分別透出劍鞘兩端。呂雲長見多識廣,在武帝城中知曉眾多光怪陸離的江湖奇聞,大致猜出神仙公子哥為何要王生每隔一段時間就添劍一把,是要這個記名徒弟浸染劍氣,循序漸進,爭取與那些劍胎通神,多多益善,以此磨礪出一份天然的渾厚劍意,可謂用心良苦。

  老諜子沉聲道:“王生,盡量去以自身神意壓抑住鵝兒黃的劍氣,要練上乘劍,就得做到是人在馭劍,而不能被劍所馭,被劍變客為主。”

  麵無人色的王生竭力點頭,可惜力所不逮,鵝兒黃的劍氣越發濃重,光華縈繞於王生腰間,少女就像係了一根黃玉帶子。劉姓諜子皺了皺眉頭,知道這些名劍是為那驛路老人氣機牽引,王生才初涉劍道,自然無法克製。老諜子本以為在這裏停腳,既能在最短時間內給年輕藩王送去兵器,又有足夠距離抗拒老人的劍意。老諜子心中歎了口氣,委實是那劍道宗師太老辣,王生則太稚嫩了。

  呂雲長好奇問道:“劉老爺子,那瞧著六七十歲的家夥是誰啊,值得我和王生的神仙師父出手?當時可是連柴青山都客客氣氣的,一點都不敢擺江湖前輩的架子。”

  老諜子嗤笑道:“柴青山不論劍意劍術,哪裏能跟眼前那一位媲美,更不是什麽花甲古稀,是個九十多歲的老不死!”

  呂雲長震駭道:“王朝東南第一人的柴青山都比不上?世間有幾個劍客能這麽嚇唬人,那老頭兒瞧著也不像是桃花劍神鄧太阿啊,聽說鄧劍神很年輕,就算沒拎桃花枝,可多半會騎頭小毛驢走江湖。”

  老諜子語氣沉重道:“是吳家劍塚的塚主。論輩分,你們師父還得喊老人一聲太姥爺才對。”

  呂雲長最煩武林中那些練劍的,一練就是幾十年還未必有大出息,哪有手起刀落人拖走的氣概,耍刀才爽利痛快,不過吳家劍塚對於江湖而言,那個地方雲遮霧繞,少年隻聽說那兒坐了一大群半死不活的枯劍士。

  老諜子說話間一直在打量王生,見她的道行到底還是太淺,不僅沒能壓下鵝兒黃的劍氣勃發,除了蠹魚、茱萸、野鶴、銜珠四劍還算安靜,小暈和少年遊兩把新負之劍,都有了徹底出鞘的動蕩跡象。老諜子心中有些遺憾惋惜,這孩子第一次機緣巧合下的磨劍,就沒能做到迎難而上,對於將來的修行尤為不利。老諜子等了片刻,不希望王生人劍之間的意氣之爭就此一潰千裏,打算出聲後撤。就在此時,王生似乎大為惱火,低下頭凝視著那柄最不安分的鵝兒黃,斥責道:“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