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徐鳳年擊殺黃巢,新武帝援手救人(2)
作者:烽火戲諸侯      更新:2021-12-21 12:16      字數:4763
  幾位扛著靖難旗幟的藩王,就屯紮在邊境上,他們大多愛惜羽毛,麾下親兵還算秋毫無犯,隻是一些手握雞肋兵權,卻又無法第一時間參與戰事的二三流將領,就嗅到了大腥味。馬無夜草不肥,邊境四周多有賊寇渾水摸魚,有幾樁揭竿而起的逆反行徑是不假,可絕對沒有當地官府駐軍上報的那麽嚴重泛濫,如此一來,先是小規模的動亂,勉強有了匪過如梳的亂世景象。緊接而來就是剿匪的官兵聞風而動,這才是真正的兵過如篦,讓許多完全有力自保的富戶莊子叫苦不迭,最後連那些眼饞的州郡官府主事人,膽子也驀然肥壯了,顧不得吃相,大肆派遣心腹幕僚去找姻親之外的士族富賈,名義上是分發護身符,許諾賊寇遊掠時官府定會出兵保境安民,要他們安心。誰也不傻,隻得乖乖擠出笑臉,送上一箱箱的黃金白銀,權當破財消災,現如今連許多根腳在京城那邊的大錢莊銀票都不管用,隻要實打實的金銀,後者也隻能私下憤懣大罵一句“官過如剃”。

  現在要去東海武帝城,除非兜一個大圈,否則就隻能穿過廣陵道,而且還隻能走最東邊的“野路”。成為馬夫的徐鳳年已經過了邊境,期間也見過幾次趁亂生財的齷齪事,都發生在西邊“大楚”和離陽廣陵王趙毅之間的兩不管地帶,其中一股三十幾人的賊寇,竟是可以人人騎馬個個披甲,兵器雖然大多生鏽,可板上釘釘是舊廣陵道的兵庫器械無疑,足見以往二十年那些作為外來戶的離陽官員,在境內是如何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刮民脂膏。

  不過等徐鳳年到了東邊之後,形勢就有了好轉,他起先本是徒步而行,後來在山路遇上一股凶悍賊寇,正追殺一戶遠離是非之地的富裕人家。當時十幾個青壯護院家丁都死得七七八八,徐鳳年就宰了幾名正要對婦孺下手的匪人,又殺了幾個衝暈頭腦的,也未追殺殆盡,隻是由著賊人遠遁。當時一個有功名在身得以身穿儒衫的少年,眼神陰沉地盯著他這個算是救命恩人的遊俠,說是願意出資黃金百斤,請他殺盡歹人為族人報仇,徐鳳年沒理會。十三四歲的少年,是朝廷正兒八經的舉人,卻尚未登科,以前大概是當地的神童,在族內自然深受器重,都眼巴巴等著他去光耀門楣,因此就難免養出一股子居高臨下的傲氣。少年見這個行走江湖的年輕賤戶沒有俠義風骨,自己又遭逢慘劇,就口無遮掩,說了幾句極為難聽的話語。徐鳳年懶得跟一個孩子計較,繼續行路。不過這支小士族的當家老人倒是不失厚道,連忙上前,斥責嫡長孫的無禮,送了一輛馬車做報恩舉措,小心翼翼附贈了一小摞銀票。老人本是想請徐鳳年幫著護送到更南邊的安生地方,一番試探之後,就不再勉強。其實馬車也好,那三四百兩銀子也罷,都是身外物,何況充當馬夫的護院家丁死了那麽多,有幾輛馬車反倒成了累贅,本就要舍棄。徐鳳年也沒有拒絕,這才有了眼下的家當。之後也有些不長眼的小股草寇水匪上前騷擾,也都給輕描淡寫趕走。這讓心不在焉的徐鳳年想起了許多舊人,比如一點都不像山賊的青城山那一大幫子老小,至於江湖俠士,則記起了騎馬去春神湖給嗬嗬姑娘報信的賀鑄。徐鳳年覺得走過幾次江湖,所謂的女俠也見了不少,但數來數去,可能也就魚龍幫的劉妮蓉,以及結識顧大祖順帶認識的周親滸,更符合心目中的女俠印象。她們武功平平,容貌也算不得驚豔脫俗,而她們如果更早時候碰上,跟自己少年時所憧憬的江湖仙子,實在相去甚遠,小時候總以為女俠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無外乎是白衣飄飄,不食人間煙火,感覺一輩子都不用吃喝拉撒,更不會放屁拉屎,如今徐鳳年絕對不會這麽天真地想當然了。

  徐鳳年一開始堅持認為西楚複國,不過是曹長卿一個人的逆流而為,注定無法贏得天下大勢,隻能暫時偏居一隅,孤掌難鳴,然後淪為離陽新一代青壯將領的功勞簿,以及幫助春秋老將退出廟堂前綻放出一抹璀璨餘暉。可這一路行來,見到許多忍辱負重二十餘年的老一輩西楚遺民,暫時仍是閉口噤聲,但徐鳳年知道他們隱忍越多,離陽官兵壓榨得越厲害,曹長卿作為主心骨的新楚,未必就真的那般不堪一擊。

  戰火硝煙一起,會死很多人,但注定也會有一小撮人冒尖出頭,最終在青史上牢牢占據一席之地。現在關鍵就看是西楚更多還是離陽更多了。直覺告訴徐鳳年人數上是後者多,但是西楚自古易出巨梁大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不定就能夠出現一兩個繼承曹長卿衣缽的年輕俊彥。

  馬車在廣陵道東北邊境地帶暫作停歇,此時廣陵道四周已經徹底關閉了進出門戶,這裏是廣陵道最後一個隱蔽的出口門戶,許多有江湖背景又有關係門路的人物,都由此擁入武帝城避難。藩王趙毅一員心腹愛將在此把守,大概是得了主子授意,不懼言官彈劾,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有人想要離境,不狠狠掉一層皮是絕無可能,保守估計,趙毅的春雪樓在短短兩旬內,就有了兩百來萬兩白銀入賬,更別提那些不計其數的古董珍玩字畫,都是一車子一車子往廣陵江尾運去。

  大概是有三千兵強馬壯的精銳趙家輕騎把守,這邊道路上擁擠歸擁擠,但不亂,至於家底厚薄一望便知。有底氣的,隻要有足夠數目的銀子,手握三千騎的春雪樓年輕名將宋笠甚至可以讓人進入驛道趕路,銀子不夠的,也不礙事,隻要家中有姿色不俗氣的女子,雙手奉上即可。廣陵道上下皆知風流儒將宋笠喜好女色,生平不愛死物,再價值連城的貴重器物,也是說送人便送人,唯獨嗜好收藏美豔女子。不過而立之年的宋笠,哪怕已經醉臥於一位胭脂評女子的美人膝,仍是不知足,傳言家中豢養絕色不下二十位。有流落民間的春秋亡國皇室女子,有出身江湖大派的年輕俠女,更有世族門閥出身卻願意為他紅杏出牆的婦人,而這些女子之中,無疑又以新胭脂評上位列第六的柳蕉鹿最負盛名。這柔弱女子可謂命途多舛,原本輾轉於多人之手,不過所幸總算沒被世人冠以“紅顏薄命”四字。

  宋笠的來曆向來含糊不清,給人感覺像是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廣陵道軍機重地春雪樓的新貴紅人,不過之後一直深受藩王信賴,跟世子殿下趙驃更是兄弟相稱,更匪夷所思之處在於趙驃這般聲名狼藉的趙家王孫,對上宋笠家中環肥燕瘦的美人,竟能心平氣和,甚至對上了柳蕉鹿,都能畢恭畢敬稱一聲嫂子。而且春雪樓分為兩個陣營,已經入京升官的盧升象、張二寶等武將是一係,跟那個因為相貌醜陋而仕途坎坷的首席幕僚一直不對付,宋笠卻能左右逢源。

  徐鳳年在軍鎮一座不起眼的客棧住下,價錢已經翻了不知幾番,一天就要三十兩銀子,而且還住不上二等房,更因為人來人往過於頻繁,清洗馬虎的被褥都能聞到濃重的汗酸味,拉車馬匹的馬草,都得另算銀錢,比起其他道上的入住客人的正餐都來得昂貴,不過仍是沒有人敢有怨言。徐鳳年那間屋子在二樓廊道盡頭,狹小陰暗,過境途中,最初那筆銀票都要對折算價,且早已花光,之後從一股流寇身上刮下些真金白銀,大抵可以應付過境之資。徐鳳年如果想要更快到達那座已是無主的東海武帝城,輕而易舉,不過目前時機不對,如果想要真正成事,去得早不如去得巧,也就顯得優哉遊哉,而且他也想趁著這段時光,多看幾眼西楚民生。

  黃昏時分,徐鳳年下樓去湊合了一頓晚飯,細嚼慢咽之後,就要了一壺茶。店小二嘴上說是今年的春神湖明前新茶,可杯中茶水泛黃,實在是不堪入目。樓內多是高談闊論的外鄉豪客,飲酒飲茶都有,徐鳳年發現幾乎沒有紮根西楚的遺民背井離鄉往北而行。平定春秋的離陽疆土本就遼闊,因為又有那麽多權柄在握的藩王在先帝手上封疆裂土,許多不輕不重的消息都會受到地域阻隔,但是仍然會有一些朝野上下都感興趣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有著還算暢通的郵驛支撐,傳遞得極為迅猛,比如三年才出一次的殿試三甲是何方人士,至於武評、胭脂評就更不用多說。但是這一月來離陽最讓人翹首以盼的,僅有兩件事:一件是西楚何時起兵造反,再一件則是何時聽聞北涼年輕藩王的死訊。這個死訊,當然會是個天大的喜訊。在許多百姓看來,北涼即便是姓徐姓了二十來年,可既然人屠徐驍死了,那就幹脆讓給眾望所歸的兵仙陳芝豹,才算萬事大吉。在世人看來,新涼王才是鳩占鵲巢的無賴貨,蜀王陳芝豹大可以一王領兩地,離陽西線自可太平無事,好過給那浪蕩子徐鳳年平白無故揮霍了三十萬雄甲天下的鐵騎。

  這會兒客棧內就都在議論第二件事,畢竟客棧眾人多沾有草莽氣,西楚複國不複國,隻要不給殃及池魚,也就那麽回事了,可不用一兵一卒就有封土的王仙芝,那可是與趙家皇帝“並稱為帝”的老怪物,聊起這位武帝城主,人人來勁。客棧內有一桌神態不同於江湖人士的豪客,肅穆而負殺伐氣,大多佩刀,而且樣式一致,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一桌有著官家身份,何況店外門口有數位佩刀相同的扈從,眼神淩厲,看誰都是一種人看狗的傲慢眼光。那桌人三男一女,女子低頭進食,偶有抬頭,姿色尋常,隻是有一雙讓人見而忘俗的靈氣眸子,尤其是顧盼之時,足以為她增添了太多顏色。她身邊坐著一個身材矮短結實的三十來歲男子,其餘兩位佩刀,一老一少,老者錦衣華服,聽到了客棧內的誇誇其談,忍不住滿臉譏諷,大概就是井口之人譏諷井底之蛙的神情。

  也許是實在受不了那群門外漢自以為是的聒噪,年輕人狠狠翻了個白眼。他佩有一柄綠絲纏繞的廣陵刀,仿北涼第三代徐家刀,鋒銳程度輸給第一代徐刀,輕便則輸給第二代,相對而言最似第三代徐刀,有平庸之嫌,但兵法行家都清楚天底下沒有最好的戰刀,隻有最適合本家甲士駕馭的戰刀,就像王朝西北一帶的兵源,往往身高臂長,膂力出眾,廣陵道這邊就要遜色一籌,這是先天劣勢,非人力財力可以更改。趙毅不論名聲好壞,不論養士手腕,起碼養兵之術確是藩王中的佼佼者,否則這頭肥豬臉皮再厚,也不至於無恥到去跟北涼爭搶天下第一精兵的名頭。廣陵道有著離陽王朝最嶄新的甲胄戰馬,也悄無聲息出爐了最新式的廣陵刀,隻是尚未大規模投放下去。年輕人所懸佩的這柄,就是沒有公之於眾的新刀,命名會在春雪刀和毅樓刀之中選一個,可見此刀被趙毅和廣陵道高層將領寄予厚望。年輕人正要出聲,卻給那個既不佩刀也無附庸風雅的男人瞪了一眼,立即噤聲,悶悶不樂地捧碗飲酒,沒法子一吐為快,真是遭罪。

  一名扈從匆匆走入客棧,在貌不驚人的男子身邊耳語,男子點了點頭,起身後徑直走到徐鳳年桌旁,春風和煦溫顏說道:“這位公子可有功名在身?若是不嫌多,不妨來我這邊做事,除去跟了我的女人舍不得送,宋某一向什麽都可以送出手。”

  徐鳳年問道:“可是春雪樓橫江將軍宋笠?”

  這男子愣了一下,似乎沒有想到自己的身份被一眼看穿。他身邊的華服老者方才曾說此子氣韻不俗,要麽是深藏不露的一品高手,要麽就是重意不重術的養氣好手,這讓男子不得不嘖嘖稱奇。須知向來眼高於頂的老人在廣陵道與昔日的東南第一人柴青山並肩齊名,劍道宗師柴青山不僅劍術入神,就輩分而言,亦是東越劍池宗主宋念卿的師叔,先前依附藩王趙毅,礙於門派清譽名聲,被東越劍池不得不忍痛“驅逐”出去,現在宋念卿出奇身死,柴青山已是被恭請回了劍池,主持事務。如此一來,他身邊的老扈從就是當之無愧的廣陵道第一高手。老人的名字很普通,叫王福,但用刀早已臻於化境,甚至要揚名於顧劍棠之前,可以說顧劍棠躋身天下十人之列,此後再未掉出過武評,曾經正是踩著這個老人的肩頭走上去的。老人珍藏名刀“咳珠”,綽號“腕下鬼”,幾屆武評指點天下用刀之人,都是差不多的認知。刀法真正得意者,屈指可數,其中顧劍棠居首,甲子高齡之後依然老當益壯了將近二十年的南疆人氏毛舒朗,已經徹底封刀,加上後繼無人,逗弄花草魚蟲去了,王福無形中就順勢上升一位,排在了棄刀多年的北涼袁左宗之前。這位武林巨擘之所以沒有進入武評,實力稍遜僅是一小部分緣由,更多在於此人年輕時候就武德奇差,遇上高手便避戰怯戰,遇上同境之戰,從來不知道風度為何物,什麽陰險招數都使得出來。當年為了擾亂敵人心境,大戰之前讓人綁架了那人的妻兒,露麵之時拋出了那敵手幼子的一根大拇指,刀意從來中正平和的敵人沒了心境支撐,最終死在王福刀下。年老之後依舊為老不尊,性子邪乎得厲害,刀法路數在詭道這一條道走到黑,宰殺那些天資卓著的江湖後輩尤為勤快,幾乎是見一個痛下殺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