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一 新火炮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8      字數:3699
  由於結實耐操,火力凶猛,而且製造工藝很簡單,T-34是蘇聯紅軍裝甲部隊絕對的主力,總產量達到驚人的84000輛,這個數字稱得上是喪心病狂,可憐的德軍就是讓T-34洪流活生生給淹沒的。二戰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是T-34餘威猶在,幾萬輛這個驚人的數量就像一股在東歐平原上蓄勢待發的的洪水,隨時可能淹沒荷蘭,淹沒比利時,淹沒法國……這樣的情景,光是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不過,歐洲人並不知道的是,蘇聯正在迅速更新自己的裝甲洪流,他們恐懼不已的T-34洪流很快就會成為過去式了。

  其實蘇軍對T-34並不滿意。它當然是一代經典,真正做到了火力、防禦、機動方麵的完美平衡,稱它為二戰最優秀的坦克也不為過,但是,中坦畢竟是中坦,對上虎式和豹式,它的防禦、火力都不能讓蘇軍滿意。T-34/76那門76毫米坦克炮隻能給虎式撓癢癢,換上85毫米坦克炮後在近距離勉強能擊穿,但前提是它們得有能力靠近,每擊毀一輛虎式,他們得損失好幾輛T-34,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三千的慘勝,蘇軍真的不想再試一次了。而在漠北風暴中,他們終於有機會接觸到了世界最頂尖的坦克了,紅色軍團那種總重跟T-34相差無幾,然而防禦能力卻強悍得讓人難以置信的“坦克”讓蘇軍為之震驚,發出驚歎:“原來中坦也可以如此強悍!”而在柏林之戰,麵對德軍那些裝有57毫米口徑速射炮的中型坦克,蘇軍更是付出了血的代價,他們意識到,T-34已經沒有繼續改進的價值了,再怎麽改進,遇上紅色軍團的80式自行高射炮也隻有被打成篩子的份!所以二戰還沒有結束,蘇軍新一代坦克的研究計劃已經立項,就以繳獲的德軍長57毫米坦克炮中型坦克的底盤和紅色軍團提供的穿甲彈技術為核心,在最短時間之內研製出一款足以與80式自行高射炮匹敵的坦克來!

  蘇聯軍工專家表示壓力山大。中國同誌提供的鋼芯脫殼穿甲彈和100毫米口徑高壓滑膛炮技術難度實在太高,跨度太大了,想要在幾年之內仿製成功,談何容易!別說現在的蘇聯,哪怕是幾十年後的日本,也沒有辦法研製出一門合格的高壓滑膛炮來,金屬配方、冶煉工藝、身管自緊、電渣重熔……光是這些就已經能難倒強大多數國家了,就連號稱精密加工技術世界一流的日本也不例外。傳說中日本每一根自來水水管截下來都能當炮管用,而事實的真相卻是他們自產的120毫米高壓滑膛炮都得從德國進口炮胚,否則沒法造。日本也嚐試過將從英國進口的105毫米線膛炮擴膛成為120毫米高壓滑膛炮,具體做法就是將膛線鏜掉……他們成功地製造出了第一門屬於日本的120毫米高壓滑膛炮,成為世界上少得可憐的幾個能生產高壓滑膛炮的國家之一!然而這門炮隻能看,不能用,因為隻要裝上炮彈擼上一發,準炸得跟喇叭花一樣。連幾十年後的日本都搞不定,現在的蘇聯就想搞定100毫米高壓滑膛炮,未免也太天真了一點。但是在鋼鐵大叔關注之下,相關的工程學是鋪開了,毛子們拿出了迎難而上,哪怕撞了南牆也不會頭,直接用頭把牆撞穿繼續走的蠻勁,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爭取在最短時間之內拿出成績來!

  可這樣一來,蘇軍裝備的那幾萬輛T-34就得想辦法處理掉一些了,不然等新坦克出來了往哪放啊?所以現在蘇軍正著手給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進行大換裝,用T-34將這些小兄弟通通都武裝起來。不過這些國家的軍隊規模都不算很大,不足以消化這麽多退役的裝備,蘇聯隻能把目光投向自己的鄰居。

  紅色軍團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對蘇軍的重型武器裝備表達出濃厚的興趣,比如說S-100突擊炮,他們就很感興趣,一口氣下了兩千五百輛的訂單。SU-100突擊炮是蘇軍在裝甲對戰中的得力助手,蘇軍當然不可能從現役抽調賣給他們————雖說德國佬是死得不能再死了,但歐洲還不太平,SU-100解甲歸田為時尚早。那怎麽辦呢?好辦,不是有一大堆T-34/76要退了嘛,把炮塔什麽的拆掉,將底盤騰出來裝上D-10T型100毫米口徑線膛炮,一輛嶄新的SU-100就新鮮出籠了!另外中國同誌也對T-34的底盤很感興趣,又下了一千五百個的訂單。要底盤不要坦克,這讓人很納悶,不過蘇聯表示人家有世界頂級的坦克,自然看不上T-34啦,要底盤不要坦克那不是很正常嗎?把那些要報廢的T-34/76拆了,底盤翻修翻修給中國同誌送去!正因為有這麽多訂單,蘇聯很多軍工廠並沒有隨著二戰結束而減慢多少生產速度,相反還得加班。

  就是不知道如果蘇軍得知紅色軍團準備這麽多SU-100突擊炮,就是為了防他們的,他們是否還笑得出來。沒錯,這些突擊炮真的是為了防禦蘇聯而準備的,雖說現在中蘇關係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鬼才知道蘇聯會在什麽時候翻臉?土鱉很清楚自己的底子有多單薄,爆坦克海是絕對爆不過蘇聯的,買回來的兩千輛59雖然強悍,但也敵不過潮水般湧來的蘇軍裝甲洪流,而生產難度較低、成本較為低廉的突擊炮就成了最好的選擇。SU-100突擊炮一大優勢就是,它那門炮跟59式坦克那門100毫米線膛炮是同一型號,彈藥是通用的……也就是說現代中國軍火庫裏那堆積如山的100毫米口徑坦克炮炮彈,它都能用。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了提高59式坦克的戰鬥力,土鱉可是花了大力氣為100毫米口徑線膛炮研製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並且大量生產的!這些脫殼穿甲彈的威力放現在恐怕是不值一提了,比如說100毫米鎢頭穿甲彈,穿深不過兩百毫米,而86式鎢合金脫殼穿甲彈,勉強能擊穿T-72的正麵裝甲,放現在不值一題。問題是,技術一旦錯位,後果就非常嚴重了,在現代不值一提的技術拿到五六十年代,那是要嚇死人的!試想,如果蘇軍剛研製出T-64就發現對麵不用主戰坦克,用SU-100突擊炮都能輕鬆幹死自己的王牌坦克,會是什麽樣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至於那些T-34的底盤,就是拿來搞140毫米自行迫擊炮的。自行迫擊炮是個好東西,火力非常猛,而且幾乎全無死角,是步兵的最最值得信賴的夥伴,今天140毫米自行迫擊炮在試驗場上的表現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隨後又進行了秘密實驗,用140毫米迫擊炮發射激光製導增程炮彈,在偵察兵的製導之下,增程炮彈長了眼睛似的飛向十三公裏外的外的目標,九發全中,偵察兵甚至先製導一發炮彈在一個工事頂部鑿開窟窿,然後讓第二發炮彈從窟窿裏鑽進去,在工事內部轟然爆炸……從表麵來看,工事還是完整的,但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裏麵早就螻蟻無存了。

  前來參觀的軍方領導人興奮得一拍大腿,跳起來握住兵器城負責人的手大叫:“這種炮太出色了,這正是軍隊所需要的!馬上著手安排改進和完善工作,最遲年底,我希望能有一百輛交付給軍隊!”

  負責人鬥誌昂揚:“是!保證完成任務!”

  領導人又說:“對了,你們可以先生產一批交給我們作實戰測試,我們會把在實戰中遇到的情況詳細地記錄下來並且交給你們的!”

  兵器城負責人求之不得。有點常識的都知道,一件武器的設計、製造周期其實並不長,但測試周期卻很長,各種極端的環境和條件都要進行反複測試,在它列裝部隊之前盡可能多的挑出毛病來進行改進,上了戰場再來改進就遲了!測試曆來是最耗時間和金錢,同時風險也是最大的,所以不少國家並不重視,所以釀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比如說阿三,他們設計的英薩斯步兵從紙麵數據和靶場數據來看,是一支優秀的步槍,但跟巴基斯坦開扁後手裏握著英薩斯步槍的士兵才發現這玩意兒竟是如此的不靠譜,被坑死的印軍士兵著實不在少數。比如說英國,L-86自動步槍精度一流,然而敢用它的每一名士兵都是響當當的勇士,因為這破玩意兒順利打完一個彈匣不出狀況的難度不亞於A股接連一個月都是漲的,至於45級驅逐艦就別提了,說多了都是淚。美軍也有過這方麵的教訓,M14和M16都沒有作嚴格的極限環境測試就匆匆裝備了士兵,M-14還好,最多就是因為太長太重射威力過剩不適合叢林戰,M16可就不一樣了,天知道有多少美國大兵是在試圖排除M16的故障的時候被打死的!不過軍隊在戰場上測試新武器的效率也非常高,戰場就是最好的測試場地,有什麽缺陷很快就會在激烈的戰鬥中完全暴露出來,大大縮短了試驗進程,為軍工廠節省了成本。現在軍隊願意先拿一批過去測試,兵器城自然是求之不得。

  另一個測試場地,一門裝在卡車上的迫擊炮以迫乎平射的角度猛烈開火,一分鍾之內將七八十發炮彈給砸了出去,那火力,把大家都給看傻了。這是82毫米迫擊炮,不是重機槍啊!什麽時候迫擊炮也能打出重機槍的射速了!

  好吧,這是某個毫無節操的家夥從現代采購的82毫米速射迫擊炮,理論最高射速達到每分鍾一百二十發,真的跟一挺特大口徑重機槍差不多。

  隻是第一輪測試,軍方首長便滿意得不得了,當場拍板:“先訂購三十門送到越南去,如果表現良好,再加大訂購量!”

  換句話說,還是拿在越南的法軍當小白鼠。中南半島戰火越燒越旺,這片被熱帶雨林覆蓋的土地已經變成血海,對於中南半島人民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可怕的災難,但對土鱉來說卻不是這麽回事,土鱉正為找到了一個極好的武器試驗場開心著呢。有什麽新型步槍、火炮、炸彈,隻管送到那邊去在實戰中測試,好用的就列裝,不好用的就拿去騙銀子,有好幾個國家當試驗場,就是這麽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