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七 新的生活4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8      字數:3493
  土鱉表示不修堡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們這幫臭蟲實在太能鑽了,往山溝溝裏一鑽,我們挖地三尺都找不著,最好的辦法還是堅壁清野,鐵壁合圍,逼得你們不得不主動跳出來向我們進攻,然後像割草一樣將你們通通割掉!

  所以,這堡壘還是要修的。

  要怪就怪這種輕鋼結構的堡壘實在太輕巧了,一個可以容納十名士兵的中型堡壘也就五六百公斤重,一個班的士兵再加上兩三頭騾子就能拉著它滿山跑,到地頭了再卸下來,三兩下組裝好,打下螺栓固定好,就大功告成,根本就不費什麽事,不大修特修才是怪事!不光是在豫西,在陝西、河北、安徽、山東、蘇北、山西、寧夏,凡是有大批土匪活動的地方,都有大量鋼鐵堡壘冒了出來,一步步往土匪的老巢推。麵對這種堡壘戰術,土匪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留在山上啃樹皮,然後等著堡壘群推到自己老窩來。就算他們能跳出包圍圈也沒鳥用,昔日那些老實巴交的、懦弱的農民現在全造反了,紅腦殼們將繳獲的日式軍械和彈藥分發到每一戶,手把手的教他們怎麽瞄準射擊,怎麽構築工事,怎麽布雷,怎麽投彈……所以,隻要他們再下山進村,等待他們的絕對不再是地主保長誠惶誠恐的招待和瑟瑟發抖的花姑娘,而是火辣辣的槍彈。土匪之所以能橫行一方,說到底,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農民對這些亡命之徒的畏懼,如果農民再也不害怕他們了,每一個村莊都有大批敢於跟他們死磕的民兵了,土匪的好日子也就過到頭了。

  土匪們自然不甘心就此等死,各省都有土匪聯合起來,攻破一些村莊,然後放手大殺,殺得雞犬不留,試圖用血淋淋的屠殺嚇住那些農民。但是此舉卻收到了反效果,農民知道村莊一旦被攻破,全村都得死,所以抵抗反而更加頑強了。最要命的是他們的暴行激怒了野戰軍,野戰軍出動精銳部隊對他們窮追猛打,參與屠村的土匪有一個算一個,要麽當場擊斃,要麽被俘虜之後押回縣城組織公審,然後絞死,那一具具懸在半空的屍體告訴仍然不肯投降的亡命之徒,跟新政權作對,跟人民作對將是什麽樣的下場!

  剿匪戰役從初秋打到深秋,再從深秋打到寒冬降臨。土匪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不僅僅是因為野戰軍對他們追殺越來越緊,越來越適應他們的戰術,更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在一次次跟他們作戰中積累了經驗,變得越來越難對付了。最要命的是,他們的武器彈藥也是有限的,每次交戰都要損耗掉一批,打了這麽久,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那幫泥腿子的彈藥卻近乎無限的————幾十萬日軍投降留下來的彈藥,豈是那麽容易用完的?現在不是土匪們仗著手裏有家夥去欺負農民,而是農民仗著自己槍多彈藥多來找他們的麻煩了。

  更讓土匪們憤憤不平的是,野戰軍似乎玩膩了這種貓捉耗子的遊戲,不再繼續進攻,而是維持封鎖線,同時給民兵升級裝備,高射機槍、迫擊炮、九二步炮、七五山炮、火箭筒……不要錢似的發下去,手把手的教他們怎麽用,雖說這些裝備仍然是以日械為主,性能真不見得有多好,但是……那也很要命了好吧!更加恐怖的是,野戰軍純粹就是想搞事情,居然給一些比較幹旱的地區配備了57毫米高射炮,並且派人過來教他們怎麽用!原因?原因就是這一帶太旱了,必須得人工降雨啊!人工降雨要用什麽?高射炮啊!每次要人工降雨,讓部隊自己拖著高射炮過來開火,降完雨又拖回去就太麻煩了,幹脆教會縣民兵隊怎麽用,到了旱季撥一些幹冰彈過來,然後他們就自己找準時機實施人工降雨得了。不過現在是冬季,不會有人工降雨的機會,所以民兵們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為這些高射炮找到了更好的用途:

  用來轟土匪。

  華北、西北、東北的基本情況就是,家家戶戶有步槍、手榴彈和地雷,高射機槍迫擊炮配備到村,九二步炮配備到鄉,七五山炮和57毫米高射炮配備到縣,像徐州、洛陽、鄭州、北平、天津這些大城市的民兵甚至裝備坦克和飛機,當然,坦克是日軍留下來的豆丁,飛機則是木頭做的用來撒肥料和農藥的農用飛機,不過打急眼了也是可以裝上好幾挺航空機槍飛到土匪頭頂去瘋狂掃射的,如果手頭上正好有50公斤或者100公斤級炸彈,也可以裝上去給土匪們一個驚喜。現在這些土匪算是徹底傻眼了,我操你媽啊,哪國的土匪有這麽耐打,要飛機坦克大炮一起伺候的!?

  你們這是在準備打世界大戰對吧?你們一定是在準備打世界大戰對吧?

  一看就知道你們想搞事!

  其實這幫土匪真的冤枉了土鱉,土鱉壓根就沒有打世界大戰的打算。大練民兵並且將民兵推上剿匪的主戰場,是因為中國的老百姓軟弱得太久,麻木得太久,已經忘記了先民一漢當五胡的勇武豪邁。我們的祖先是何等剽悍,以一支據地不過一縣的弱小部族走下黃土高原,披荊斬棘,與蠻夷進行了長達數千年的血戰,終於打下了這個遼闊的版圖,將無數自詡勇武的民族輾成齏粉,或者攆到漠北甚至歐洲去,讓他們望風逃遁,讓他們在塞外的煙沙中掙紮求活,看著塞內的錦繡山河垂涎三尺,卻不敢輕舉妄動,因為這裏有一個可怕的民族,如果他們敢把爪子伸進來,就隻有死路一條。然而從宋朝開始,這一切就改變了,我們的民族從勇武豪放變成了內斂文弱,豪放的邊塞詩篇被悲春傷秋的小詞代替了,同樣能駕馭烈馬馳騁疆場的女子纏上了裹腳布,民間武風漸衰,“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成了主流。然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真的靠讀書,靠道德文章便能強盛嗎?到了近代,列強用槍炮給出了答案:不行!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抗戰勝利,一百年裏我們一次次被按在地上狂扁,被反複輾壓,輸得太多了,便打心裏認為自己天生就打不過人家,然後也就麻木了。麻木地生活,麻木地忍受軍閥的盤剝,土匪的掠奪,麻木地接受日軍的血腥統治。現在野戰軍幹掉了那些跟土匪串通一氣的土豪劣紳,分給他們土地,發給他們槍炮,教會他們怎樣作戰,將他們推上剿匪的主戰場,就是要用那些土匪的血告訴他們,我們並不弱,隻是睡得太久了,別人都把我們當成病貓了而已!現在我們忍夠了,該露出獠牙和利爪了!

  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也確實露出了獠牙利爪,持續幾個月的血戰,他們死傷不在少數,但一步都沒有反退,相反還一次次將土匪趕回山裏啃石頭。到了冬季,土匪連石頭都啃不成了,因為人民政府對一千多名民憤極大的土匪頭子下達了必殺令,野戰軍不準插手,由民兵進山圍剿匪,生擒或者擊斃都可以,幹掉一個,獎勵一千元!幹掉一個排名前一百的,獎勵五千元!如果能幹掉排名前七的……親,你缺錢花嗎?你還在為沒錢買房找老婆而頭疼嗎?現在機會來了,在華北、西北山區藏著七顆龍珠,找到任意一顆就可以召喚神龍,滿足你在金錢方麵的需要————獎勵三萬元!注意,這可不是那些擦屁股都嫌糙的法幣,而是一塊錢就能買好幾斤肉的人民幣!重賞之下勇夫成堆,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都掀起了一股進山剿匪的狂潮,好多人居然是拖家帶口進山,頂風冒雪在深山老林裏追殺土匪,這鬼天氣,石頭都能凍裂,他們居然能在山裏一呆就是十幾天!別說鄉下農民,就連城裏的也心癢難耐,紛紛組隊下鄉進山搶怪,這可都是錢哪!萬一一不小心把哪個榜上有名的匪首給做了,不僅能得到一大筆獎金,還會被當成英雄登上報紙,這樣的好事上哪找!

  大批城裏的民兵蜂擁而來,讓鄉下民兵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脅,紛紛派人去守住路口:這片地盤是掩們的,這一地區的土匪歸俺們了,你們不準過來!有些機靈的鄉長、村長向城裏來的民兵出售證明,一塊錢一份,拿到這份證明就可以在他們的地盤上參與剿匪……這……這可真的是掉盡節操了,人家自備幹糧武器下鄉幫你打土匪,居然還要買一份準入證才能參戰,操!令人崩潰的是,這種生意居然還挺紅火,市民嘛,多少都有點積蓄的,多了不敢說,一塊錢還拿得出來。但那也是好幾斤肉的錢了,掏錢掏得肉痛的市民嗷嗷叫,逮著土匪往死裏揍,那叫一個狠!

  那幫山大王驚喜地發現,自己越來越受歡迎了————到哪都有無數民兵嗷嗷叫著撲過來,其中不乏年輕漂亮的妹子,那種狂熱,比任何明星的腦殘粉都要恐怖……當然,如果她們手裏沒有拿槍,腰間沒有揣著手榴彈,大腿上沒有別著準備用來割腦袋的匕首,那就更加完美了。沒辦法啊,上山剿匪已經成了華北、西北、東北廣大人民群眾在這個冬天最為喜歡的運動,連昔日身輕體軟易推倒的妹子也拿起槍加入到這場狩獵大賽中去了,而且她們當中還出了很多女神槍手、女獵手,死在她們槍下的土匪著實不在少數!以至於土匪見了她們就跑,說這幫臭娘們太恐怖了,比男人還狠,惹不起,真惹不起!

  就算惹得起也不敢惹,打死或者打傷了一個女民兵,整個縣的民兵都衝過來跟你玩命,搞不好連野戰軍也會出手,誰敢惹?

  一股股的剿滅,一個個的擊斃,不斷有惡貫滿盈的匪首落網。

  一大幫在北方工作的老外眼看著挺嚴肅的剿匪作戰居然演變成了異常歡樂的群眾性運動,一個個都目瞪口呆,驚呼:“好可怕的民族!我們……我們以前是怎麽打贏他們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