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九 吃飯問題1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7      字數:3232
  戰爭年代,不管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最大的受害者始終是老百姓,蘇聯、德國、英國、日本、中國……莫不如此。大家隻知道日軍在中國戰場橫衝直撞不可一世,但估計很少人知道日本國內的老百姓其實也是在勒緊褲腰帶苦熬,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連米都買不到,不得不用橡子、楱子這些堅果磨成粉充饑,那滋味就可想而知了。而中國老百姓的日子則更加難過,解放區還好,日占區很多人餓得去撿日本軍馬拉的大糞,拿到河裏篩,挑出裏麵沒有消化掉的大麥、豆子充饑,餓死人?那再正常不過了,這一情況在北方尤為嚴重,北方的氣候決定了這裏不能像南方那樣一年兩熟,糧食產量比起南方來就少了一半,再加上日軍的瘋狂掠奪,那簡直就活不下去了。現在日軍被消滅了,如何解決山西、河南、山東三省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就成了當務之急。

  “在戰前日軍為了籌集軍糧,在占領區瘋狂搶糧,導致老百姓被迫以糠菜紅薯為食,極其困難……本擬消滅日軍之後奪取糧倉放糧,但日軍在戰敗前縱火焚燒糧倉,指戰員奮力搶救也沒能搶出多少糧食。現在南陽、洛陽、郾城、許昌、開封、鄭州等地的百姓均陷入饑餓之中,雖已大力籌糧,仍無濟於事,希望中央能調撥一批糧食到河南來,解燃眉之急!”

  山東同樣向中央叫苦:“由於戰前日軍大肆搶糧,濟南、德州、日照、泰安、濱州、臨沂等城市居民都陷入了無食物果腹的困境……小麥收獲季節未到,糧倉內存糧被日軍焚毀,籌糧困難極大,希望中央給予指示!”

  “給予指示”差不多就是“拉我一把”的意思了。亂世中,糧食始終是最緊張的,尤其是對中國這麽一個人口眾多但農業技術還相當落後的國家而言,更是緊張得不得了。本來河南、山東、山西的老百姓就在挨餓了,日軍一輪瘋狂的搶奪,把占領區內老百姓的活命口糧都給搶了過去,戰敗後又一把火燒了,這三個省的糧食供應馬上出現了巨大的缺口。要說打仗,這些老帥一個個都身經百戰,經驗豐富,但是讓他們搞糧食……那真的是難倒他們了,真沒法從地裏變出糧食來啊!

  大量城市人口變成了沉重的負擔,幾百萬張嘴在嗷嗷叫餓,讓他們焦頭爛額。從根據地調糧也是不現實的,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得到六月下旬小麥才能收上來,根據地老百姓自己能吃飽就算不錯了,哪裏還有餘糧接濟城市?買糧?上哪買喲,這可是幾十萬噸糧食的缺口,上哪買這麽多糧食?

  隻能向中央開口了。

  解決老百姓吃飯問題居然比消滅日軍還難,土鱉怎麽淨遇上這種操蛋的事情?

  所以我們必須用更少的土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人口……簡單的說就是別慌,咱從別的根據地給你們調糧!

  其他同誌一口老血噴了出來。從蘇北根據地調糧還過得去,蘇北確實能擠出點糧食來,但是從陝甘寧根據地調糧……你確定你老人家不是在逗我們玩?

  早在三月份,便與第八戰區就隴海鐵路的使用問題展開磋商。隴海鐵路陝西境內的路段控製在國軍手裏,國軍不點頭,他們是沒法利用這條鐵路進出陝西的。重慶政府當然不樂意,如果土鱉可以使用隴海鐵路,就意味著他們對延安的封鎖徹底失敗了,那還玩個毛啊?但現實就是,就算土鱉沒法靠近隴海鐵路西安站,他們對延安的封鎖也徹底失敗了……談了兩個月,最後延安提出用繳獲的日式裝備換取陝西境內鐵路的使用權,又經過美國的協調,最後雙方終於達成了協議,延安方麵向第八戰區提供兩萬支三八式步槍和三十門步炮、山炮,兩千萬發子彈,四千發炮彈,第八戰區交出隴海鐵路西安站的控製權。現在這條鐵路要發揮作用了,延安一聲令下,大批貨車排成一條長龍,從延安一路煙塵的開了過來抵達火車站,隨之而來的還有好幾輛輪式起重機!

  火車站附近的老百姓和國軍士兵都跑來看熱鬧,這是什麽玩意兒?

  然後他們就看到那些起重機伸出巨大的吊臂,將裝著幾十噸貨物的集裝箱抓起來放到火車上……轉眼之間,一車貨物就裝卸完了,卡車一身輕鬆的往回跑,消失在一路煙塵之中。幾輛起重機同時作業,一集集裝箱一個集裝箱的往車上吊,很快,幾十個集裝箱搞定了,火車一路轟鳴著駛出車站,朝河南方向駛去……

  原本想到車站來找點活幹,討口飯吃的苦力們大失所望之餘也對這些力大無窮的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壯著膽子湊上去問:“這是什麽呀,力氣這麽大?”

  穿迷彩服的士兵對老百姓都很客氣,有問必答:“這個呀,起重機。起重機,懂不?專門吊起重物的那種,輕輕鬆鬆就能吊起幾十噸上百噸重的貨物,它這輕輕一吊,頂幾十人上百人幹一整天。”

  “這麽厲害!有了它,以後我們這些賣力氣討飯吃的可怎麽活啊。”

  “想靠賣力氣換飯吃是不行的啦,不過你們可以試著去學學開車,學學開起重機,學會了這些技術,到哪都不愁沒飯吃……想學?到那邊報名吧,不收學費,不收住宿,不過得先參軍,而且學會之後得服從軍隊的安排!”

  這些巨大的起重機甫一露麵就在西安引發了轟動,越來越多的人跑來看熱鬧,不少國軍士兵也在看熱鬧之列。看著那些起重機晝夜不停地往火車上吊裝集裝箱,他們直咧嘴,我的娘,土鱉真的是鹹魚翻身了啊,居然變得這麽洋氣了。有人好奇地問集裝箱裏裝的是什麽東西,回答是麵粉,這幾天幾夜裏裝的都是麵粉。西安市民和國軍情報人員都目瞪口呆,那破地方什麽時候可以產出這麽多麵粉了!?不是說那邊很窮,連飯都吃不飽的嗎!?

  確實是麵粉,火車抵達洛陽後,在洛陽的部隊打開集裝箱,立即就確認了這一點。沒錯,集裝箱裏那一大袋一大袋的,全是麵粉,而且都是雪白而精細的上好麵粉,跟亂七八糟的雜糧麵完全是兩碼事!對了,每一條口袋上麵還印著“南泥灣麵業”,瞧瞧,這些麵粉可都是南泥灣出產的,貨真價實!

  與此同時,蘇北、膠東也有一列列火車運載著集裝箱開往徐州、濟南等嚴重缺糧的城市,打開集裝箱,裏麵都是一袋袋麵粉!這下大家都傻眼了,原來中央說要從陝甘寧邊區和蘇北調糧是動真格的啊!可問題是,邊區和蘇北哪來這麽多糧食!?

  答案隻能到根據地去找。

  在陝甘寧,在蘇北,在膠東,這些全境光複得比較早,日軍死活打不進來的根據地,那一片片肥沃的土地上,大批農民在田間揮汗如雨,挖開地穴從裏麵掏出一個個碩大肥美的塊莖……沒錯,就是馬鈴薯啦。由於肥料充足,管理得當,馬鈴薯獲得了大豐收,畝產量普遍越過一噸,讓負責收獲的農民笑農顏開。

  這些馬鈴薯被挑到田間公路,稱重然後給農民記工分,完事了,一車車的拉往鎮上的土豆加工廠。到了加工廠,馬鈴薯被分批倒入清洗機,反幹淨上麵的洗土,然後粉碎,澱粉與殘渣分離,再沉澱,然後風幹,再送入烘幹機……烘幹就裝袋,一大袋一大袋土豆麵就這樣被加工出來,再與麵粉按比例混合,然後分袋包裝,裝上車運往火車站,效率那叫一個高!這不是大家所熟悉的小麥麵粉,加工起來比較難,口感也稍遜一籌,但是……這年頭誰還管這個?有口吃的就不錯了!

  看著收獲的土豆堆成一座座小山,撿起一個拳頭大小的土豆掂著,笑說:“好家夥,畝產得有兩三千斤吧?”

  “比較差的錢畝產兩千斤,好的畝產三千斤左右,有些甚至達到四千斤,大豐收喲!還從來沒有見過田裏能長出這麽多糧食的!”

  “這也是肥料和農藥充足才有的好事……按照這個收成,邊區擠出十萬噸餘糧支援河南不成問題吧?”

  “完全不成問題。當然,受戰爭影響,今年小麥的收成可能會比較差,缺口也大,但是收獲之後補種一季土豆,應該能解決問題了。”

  “化肥產量還要提高,農藥產量也是!沒有這兩樣,再好的地也不可能有多好的收成。接下來我們可是要搞工業呢,大量人口脫產投身到工業建設中去,這就需要我們用更少的人口生產出更多的糧食,一兩百公斤的畝產想喂飽這麽多工業人口,那簡直就是開玩笑!”

  “山西那邊一座年產三十萬噸尿素的煤頭尿素廠開始動工了,河南、山東、河北、淮北等地也在緊張謀劃,如果這批尿素廠能夠順利投產,我們的尿素年產量將提高到一百五十萬噸,這是一個飛躍啊。”

  “就算是一百五十萬噸也太少了……不過也沒辦法,缺人才啊!”歎了口氣,把目光投向山上。

  山上,一塊塊梯田裏,種滿了一種類似木薯,但樹葉卻酷似鹿麻的作物。再過幾個月這種作物也要收獲了,不知道它能不能徹底解決解放區老百姓的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