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四 末日挽歌3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6      字數:3458
  一隊B-29轟炸機沿著公路公路嘯而,數十公裏的路段火光衝天,烈焰火牆拔地而起,大地顫抖,風雲變色。當火焰消失之後,公路多了一排排深深的彈坑,一眼望不到頭,坦克如果陷進去,就很難開得出來了。

  遠處,一座橫跨大河的橋梁橋身上騰起數團狂暴的桔紅煙雲,數枚2000磅重的航空炸彈命中橋身,將它給炸成了幾截。

  凱塞林望著在爆炸餘波中轟然倒塌的大橋,神色陰霾到了極點。

  打從萊茵蘭軍團離開堅固的防線火速東調開始,盟軍的轟炸機群便追著他們猛炸,B-17、B-24、B-29、蘭開斯特、蚊式、小獵犬……甚至是從航空母艦起飛的F-4U、F-6F,能飛的戰機都跑到他們頭頂來拉屎了。防空部隊用高炮紡織出一張稠密的防空火力網,裝有無線電近炸引信的高爆炮彈給予轟炸的盟軍機群沉重打擊,將那些瘋狂的戰機成串的拍下來,短短一個多星期以來,盟軍已經被揍下了三百多架戰機。然而盟軍也學乖了,盡量不去觸萊茵蘭軍團的黴頭,集中火力猛炸公路和鐵路,遲滯萊茵蘭軍團的推進。萊茵蘭軍團的防空部隊再怎麽強大,也不可能將連綿千裏的公路、鐵路都保護起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支軍隊能做得到的,所以不管萊茵蘭軍團走到哪裏,迎接他們的都是一望無際的彈坑,工兵隻能投入到艱苦的修路工作中去,寶貴的時間就這樣被白白地消耗掉了。

  與時間一起消耗掉的,還有德軍的士氣。

  凱塞林心急如焚,柏林危在旦夕,他們卻寸步難行,後麵還有盟軍百萬大軍在窮追猛打,再這樣下去,萊茵蘭軍團別說增援柏林,自身都難保!他多次請求空軍給予掩護,但空軍表示無能為力,他們的戰鬥機已經所剩無幾,哪裏抵擋得住鋪天蓋地的盟軍機群?沒有空軍掩護的結果就是盟軍空軍想炸哪就炸哪,萊茵蘭軍團進展緩慢,而身後的盟軍大部隊離他們越來越近。

  大橋被炸掉了,工兵隻能架設浮橋。好在工程車輛沒有受到損失,高炮部署好之後立即展開作業,一個個浮箱被工程車卸入水流相對較慢、河堤平緩的河段,工兵劃著小船將浮箱連接到一起再一段段的對接,進展很快,幾個小時之內就能架起一道可以通過虎式坦克的浮橋。現在萊茵蘭軍團五個工兵團同時作業,每個工兵團負責架設兩道浮橋,以便於大軍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還有一些工兵則乘船接近大橋的殘骸,在橋墩上安裝炸藥,一連串爆炸巨響後,大橋的殘骸消失在滾滾激流之中————以美軍強大的作業能力,利用大橋殘骸可以輕鬆架起一道可供大部隊通過的鋼架橋,但德國佬表示這條橋我們用不成,你們也別想用!

  後方不斷傳來火箭炮的呼嘯聲,130火箭炮正在往後方發射布雷火箭。火箭彈在十幾公裏之外炸開,反坦克地雷和反步兵雷被拋撒出去釘入地麵,形成大麵積的雷區,以阻止盟軍通過。幾天來萊茵蘭軍團一直是在用這種戰術遲滯盟軍的推進,而這種戰術也確實非常有效,但付出的代價卻是布雷火箭彈在飛速消耗。

  古德裏安擰著眉頭說:“不行,不行,再這樣下去,我們在到達柏林之前就被盟軍消滅幹淨了!”

  凱塞林非常無奈:“沒有辦法,我們跑得再快也快不過盟軍的轟炸機,他們甚至不需要對我們實施轟炸,隻要一直轟炸公路和鐵路就能讓我軍崩潰!”

  古德裏安看著湛藍的天空:“就不能再像北萊茵蘭反擊的時候那樣人為地製造一場暴雨,抵銷掉他們的空中優勢嗎?”

  凱塞林搖頭:“我問過了,氣象學家說未來幾天都是晴天,濕度很低,並不具備人工降雨的條件。”

  古德裏安隻能歎氣了:“看樣子上帝並沒有站在我們這一邊啊。”

  說話間,盟軍的機群又殺到了,對渡河地點實施轟炸掃射,炸彈落入河中,濁浪滔天。德軍用稠密的防空火力歡迎他們,20毫米和57毫米高炮向空中揮出一道道火鏈,狠狠地抽打著囂張的盟軍戰機,100毫米高炮以每分鍾十五發的射速在空中打出一片片火雲,飛濺的彈片切割著機體,好些戰機被生生切成兩段。憤怒的德軍怒吼著用STG-44突擊步槍和MG-34通用機槍對著從空中飛過的戰機狂掃,不少戰機被打得渾身冒煙。在萊茵蘭軍團猛烈的防空火力打擊之下,盟軍接連有二十幾架戰機被擊傷擊落,而萊茵蘭軍團付出的代價是一個高炮陣地被炸平,兩道浮橋被炸傷,效率大減。

  凱塞林衝通信兵吼:“向空軍發報:我們距離柏林隻剩下不到兩百公裏,但如果空軍再不給予我們支援,這兩百公裏我們永遠也無法跨越!”

  發泄完怒火,他又發狠的向工兵下令:“等我們過河後你們就往河裏布設水雷!一百公裏範圍內,每一個適合渡河的地點,都給我布上水雷!”

  這道命令得到了執行,等萊茵蘭軍團過河之後,工兵立即往河裏投放大量水雷,不是一枚兩枚,而是好幾百枚。這種水雷也是用黃金買來的,每枚重一百五十公斤,用玻璃纖維製成殼體,落水後便沉入水中,呆在水下數米甚至十幾米深處,由於它身上的金屬非常少,掃雷設備難以發現。這玩意兒最缺德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身上有一套聲呐探測裝置,當探測到大噸位船舶、車輛通過的噪聲之後就會啟動,底座連接雷體的鐵鏈斷開,水雷浮出水麵朝聲源猛撞過去,然後就是火光衝天。在意大利戰場,凱塞林便讓空軍在馬耳他、西西裏島乃至被盟軍控製的地中海航線投放了三千枚這種水雷,短短幾個月裏炸深炸傷盟軍艦隻近百艘,讓盟軍恐懼地驚呼:“德軍的水雷把地中海變成了死亡之海!”這玩意兒凱塞林手裏還有四百枚,帶著也是累贅,幹脆全用上了。

  兩天後,盟軍大部隊趕到,德軍早已拆掉浮橋撤退了,盟軍在瞪著斷橋殘骸咒罵一通空軍之後,也展開了駕橋作業。十幾個小時後,近二十道浮橋架設成功,盟軍的坦克部隊作為開路先鋒,駛上了浮橋,嘎吱嘎吱地向對岸開過去。坦克行駛時引擎的轟鳴激活了蟄伏中的水雷,方圓一公裏內的水雷紛紛脫離底座的束縛,浮出水麵,一個小型噴射裝置自發啟動,推動著水雷以三十節的速度向浮橋猛撞過來!

  轟!

  轟!!

  轟!!!

  河麵火光衝天,鋼鐵碎片在爆炸高溫中變得通空以爆速四下飛濺,盟軍還沒弄明白是怎麽回事,浮橋便一道接著一道的被炸斷,正在緩緩通過的坦克在乘員駭然尖叫中落水,濺起大片水花然後沒了蹤影。有那麽幾枚水雷居然活見鬼的衝向河岸————那裏有大批車輛在活動,等著駛上大橋。水雷撞上河堤,五六十公斤烈性炸藥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盟軍士兵和車輛當成紙片撕得粉碎,輕型裝甲車被生生掀翻,裏麵的士兵七竅流血,被活活震死了,渡口一下子成了屠宰場。盟軍還以為遭到重炮轟擊,亂作一團,胡亂呼叫炮兵,卻又不知道該往哪裏還擊,隻能亂打一氣。

  混亂持續了好幾個小時,各個渡口才恢複秩序,盟軍再次展開艱苦的架橋作業,好不容易把浮橋架了起來,大軍開始渡河。然而當他們開始渡河之後,又有水雷冒出水麵朝浮橋猛撞過來,將浮橋炸得粉碎,過河的車輛、坦克全部落水,沒被炸死的水兵在激流中掙紮呼號……重複了幾次,盟軍總算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往自家的河流裏布設水雷?凱塞林,算你狠!

  排雷肯定來不及了,鬼才知道河裏有多少這種要命的鬼玩意兒,盟軍隻能繞過可能有水雷存在的河段,另尋安全的渡口渡河,隻是,當他們渡過大河的時候,已經浪費了五天時間了。

  就是在這五天裏,蘇軍攻下了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席卷整個不萊梅哈芬,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三個集團軍攻下了基爾軍港,越過邊界向據守在丹麥的德軍發動排山倒海的進攻,大有將紅旗插到日德蘭半島去之勢。而他們也確實是做到了,留守丹麥的德軍勢單力薄,裝備短缺,麵對三個武裝到牙齒的蘇聯集團軍,根本就無力抵抗,短短三天,丹麥境內所有德軍全部向蘇軍投降,蘇軍占領丹麥全境。搞笑的是,蘇軍所遭遇的最頑強的抵抗居然是來自丹麥民眾————蘇軍攻入丹麥後,丹麥政府號召老百姓團結起來,抵抗蘇聯的入侵!

  斯大林表示真他娘的日了狗了,德軍入侵的時候你們隻抵抗了四個小時就投降,老子去解放你們你們倒是全民皆兵一致把槍口對準了我們!這他娘的是皮癢呢還是犯賤呢?

  蘇軍橫掃不萊梅哈芬和基爾、挺進丹麥的舉動在西方引發了一場地震,因為按照雅爾塔會議,這些地盤都應該由盟軍占領的,換句話說,蘇軍撈過界了。杜魯門和丘吉爾向斯大林提出了嚴重抗議,斯大林的回應是向丹麥方向增派兩個師的內務部隊。蘇聯必須拿下丹麥,因為這個國家扼住了波羅的海艦隊進出大西洋的咽喉要道,不將其拿下,蘇聯海軍就沒有辦法進退自如地進出大西洋!德軍一係列針對盟軍的猛烈反擊迫使盟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比利時和萊茵蘭,無暇顧及丹麥,這就給了蘇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蘇聯果斷抓住了這一機會,在盟軍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便橫掃了丹麥,把戰旗插到了日德蘭半島。至於丹麥人的反抗神馬的……對於斯大林來說這都不算事,無非就是殺多少人的問題而已。

  武力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能夠消滅製造問題的人,鋼鐵大叔深諳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