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三 兩份大禮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6      字數:3525
  “中國同誌的采油技術非常先進……是的,在實際操作方麵他們還不夠成熟,熟練的技術工人缺口相當大,管理也不夠到位,所以在開發油田的時候出了不少事故,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技術非常先進。像延長油田、長慶油田,都是低豐度、低滲透、低產出,開采極為困難,但他們硬是通過超前注水、精確注水、複合壓裂等一係列技術,把這些產油條件惡劣得令人生畏的油田變成了高產油田,三個油田的年產量很輕鬆就突破了十五萬噸,直逼三十萬噸大關,放在蘇聯,簡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他們的鑽采設備也非常先進,每一個零部件加工都非常精細,鑽頭的質量極佳,遠勝於蘇聯和美國,能輕易鑽穿堅厚的岩層……打個比方,在同等的地質條件下,如果用蘇聯的鑽頭能鑽到兩千米,用他們的鑽頭就能輕鬆鑽到三千米甚至更深。同樣,操作體係也很先進,一些隻有中學文化水平的工人經過兩個月的培訓便能熟練地使用如此龐大而複雜的設備了。”

  “他們煉油的設備同樣先進。延長、長慶兩個油田產出的,都是粘稠度很高的重質油,煉化是相當困難的,但是他們的煉油廠卻可以輕鬆解決一係列技術難題,將這些質量相當差的重質油加工成他們急需的油品和石油副產品……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在原油煉化加工技術方麵,中國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聽到這裏,斯大林忍不住插嘴了:“他們的技術到底來自哪裏?美國、英國?還是法國?”

  拉夫羅夫搖頭:“都不是,那些設備放哪個國家都是絕密,絕不可能拿來出口,更不可能出口給中國這麽個貧窮落後的國家。”

  斯大林用指尖敲擊著桌麵,笑:“來曆不明卻領先全世界的石油鑽采、加工設備……我們的中國同誌身上的秘密越來越多了啊!”

  拉夫羅夫說:“這些都不算什麽,最可怕的是他們可以根據搜集到的數據迅速建立數學模型,然後不斷完善自己的開發方案……斯大林同誌,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呢?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合理的開發方案和精密的開發技術,最大限度地將石油從地底榨出來!如果一塊油田地下儲存著四十億噸石油,我們最多能采出十幾億噸,而他們卻可以開采出三十億噸以上,一個油田的產量頂我們兩個!”

  斯大林神色一動:“他們是怎麽做到的?”

  拉夫羅夫說:“計算機!”

  斯大林失聲叫:“計算機?就那種運算起來慢騰騰,還非常容易壞掉的玩意兒?”

  拉夫羅夫搖頭:“當然不是!我參觀過他們的計算機,他們的計算機總重不過半噸,一個小房間就能放下,每秒鍾可以進行數十萬計運算,還可以儲存數據、繪畫,他們正是利用這種計算機為自己的油田建立了數學模型……”

  這次斯大林真的跳起來了:“每秒鍾可以進行數十萬次運算!?拉夫羅夫,這種事情是不能拿來開玩笑的!”

  斯大林的失態不是沒有原因的。現在世界各國還在用機械計算機……說白了就是手搖的,計算速度慢得要死,效率差得要命。最先進的就是圖靈計算機,這可是個龐然大物,得一幢大樓才塞得下,而它的功能也僅僅是破譯德軍的電文密碼而已。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得再過一年才能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那是一個重達數十噸的巨無霸,而每秒鍾運算速度才區區幾千次!聽說中國同誌手裏居然有每秒鍾運算速度達到數十萬次的計算機,斯大林下巴幾乎脫臼!

  這他妹可是科技發展的倍增器啊!

  這他妹可是不折不扣的軍國利器啊!

  哪個國家如果有一兩台這玩意兒,那技術還不得像火箭一樣狂飆式的發展啊?

  這等軍國利器就在中國同誌手中,而中國同誌隻是用它來管理油田……

  一想到這裏,斯大林就有種將中國同誌按在地上打屁股的衝動,有你們這樣糟蹋軍國利器的麽!?

  拉夫羅夫說:“斯大林同誌,請相信一位地質學專家所作出的保證。這種計算機我見過,我甚至向中國同誌申請了一個星期的使用時間,利用這一個星期的時間做完了過去兩個月都做不完的事情,沒有哪個蘇聯人能比我更了解這種計算機的性能!”

  斯大林的腦子已經有點兒不夠用了:“他們……他們居然允許你接近它,還將它租給你用一個星期!?”

  拉夫羅夫點頭:“是的,中國同誌非常慷慨。而且他們說了,如果蘇聯有需要的話,他們願意賣兩台給蘇聯,不過他們希望蘇聯用五倍重量的黃金去換……這是他們的原話。”

  斯大林冷笑:“五倍黃金是吧?”衝門口吼:“貝利亞!”

  貝利亞應聲出現:“有什麽吩咐?斯大林同誌。”

  斯大林說:“你馬上挑選一批電子專家,把他們送到延安去,參觀中國同誌的計算機!你再從國庫裏調六噸黃金出來,如果電子專家確認情況屬實,你親自帶隊,帶著這批黃金到中國去,換兩台計算機回來!”想了想,又說:“不夠,兩台不夠!拉夫羅夫同誌,你等一下跟延安聯係,就說我們對他們的計算機非常感興趣,希望他們能賣給我們四台,至於價錢,隨他們開!”

  斯大林受夠了蘇聯那落後的電子工業,拉夫羅夫的報告讓他意識到有一個機會可以讓蘇聯的電子工業水平大幅提升,連帶的整個科研體係都能大大的往前推進一步,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抓住這一機會。不就是黃金麽?蘇聯窮是窮,黃金還是有的!再說了,黃金再珍貴也不過是一堆冰冷的金屬,能跟這等軍國利器相提並論麽?

  貝利亞不敢怠慢,立即著手安排。

  斯大林端起紅茶猛喝幾口,壓抑住內心的激動,沉吟片刻,對拉夫羅夫說:“拉夫羅夫同誌,這次我出於先歐後亞的戰略考慮,在漠北問題上選擇了對中國讓步,軍中意見很大,認為我對中國讓步實在太大了。你在延安工作了那麽久,沒有人比你更了解延安,我想向你請教一下,中共崛起已成定局,蘇聯該采取怎樣的策略才更符合我們的利益,甚至將利益最大化?”

  拉夫羅夫不加思索:“扶持他們,幫助他們,向他們敞開胸懷,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不要因為領土糾紛而跟他們發生衝突,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將圖瓦還給他們,以維護中蘇之間的友誼。”

  斯大林下意識的皺眉頭:“連圖瓦都可以還給他們?”

  拉夫羅夫說:“是的,如果這是跟他們成為好朋友必須付出的代價的話,我建議蘇聯爽快的交出圖瓦。我們失去的隻是一塊寒冷荒蕪的土地,卻可以得到一個充滿活力的、有著無限潛力的朋友,在軍事、政治上得到他們的全力支持,同時還能分享他們從秘密渠道獲得的技術……斯大林同誌,請相信我,這條秘密渠道必將讓蘇聯受用無窮,中蘇之間的親密友誼更會給蘇聯帶來無窮的利益!”他拿出一份地圖遞到斯大林麵前,“這是中國同誌送給蘇聯的一份大禮,一個遠景儲量達到四百億噸的超級大油田!”

  斯大林看了一眼,上麵是蘇聯地圖,被圈出了一個紅圈,表示油田在這裏。他有些詫異:“秋明州?”

  拉夫羅夫說:“是的,那位獨具慧眼,在荒涼的大西北一口氣找到了三個儲量巨大的油田的中國同誌認為秋明州就是一塊漂浮在石油海洋上的島嶼,如果秋明的石油資源能夠開采出來,必將成為蘇聯的經濟支柱。我在分析了秋明地區的地質條件之後,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一個儲存著四百億噸石油的超級大油田在等著我們去發現!”

  斯大林徹底不淡定了:“四百億噸……四百億噸石油!”真的淡定不下來啊,現在蘇聯一年才產多少石油?一千多萬噸,照這樣的開采速度,秋明的石油夠蘇聯開采到世界末日哇!

  拉夫羅夫望定斯大林,鄭重的說:“斯大林同誌,我請求你批準,組織幾支地質勘探隊,對秋明地區的油氣資源實施一次最全麵的勘探,我親自帶隊!”

  斯大林壓抑住內心的激動,冷靜地問:“你就沒想過對方可能在騙你?”

  拉夫羅夫淡然一笑:“我相信中國同誌,就像他們相信我一樣……再說,就算被騙,我們也不過是損失一點時間和盧布而已,在地質勘探工作中,這種情況實在太正常了。但如果他說的是真的,我們等於是為蘇聯發現了一個聚寶盆,那裏的石油資源可以為蘇聯帶來無窮無盡的財富,這個險,值得冒!”

  斯大林咬咬牙,說:“好,我組織五支最精幹的地質勘探隊,由你統一指揮,石油工業部會全力配合的,馬上對秋明進行最周密的地質勘探!如果能找到那個油田,我親自給你頒發蘇聯英雄勳章!”

  拉夫羅夫激動地站了起來,叫:“保證完成任務!”

  送走拉夫羅夫之後,斯大林坐回沙發裏,叼著煙鬥陷入沉思。

  別洛博羅多夫和拉夫羅夫的報告,前者帶給他的是驚駭,後者帶給他的則是驚喜。別洛博羅多夫帶回來的情報告訴他,蘇軍在漠北要麵對的是一支裝備最為精良的鐵血勁旅,遠東軍沒有多少勝算,而拉夫羅夫帶回來的情況則告訴他中國同誌手裏有很多好東西,隻要蘇聯願意付出一定的代價就能從中分享到很多好處,每秒鍾可以運算數十萬次的計算機,還有遠景儲量達到四百億噸的秋明油田,就是中國同誌借拉夫羅夫之手送給蘇聯的大禮,也可以視作是他們對漠北行動作出的補償……

  打一耳光給兩紅棗,這套中國同誌挺熟的嘛。

  兩份截然不同的情報,讓斯大林聽懂了中國同誌真正想要對他說的話:

  我們無意與蘇聯為敵,如果我們合作,蘇聯會得到巨大的好處;如果大家翻臉,蘇聯必將付出可怕的代價!

  這幫家夥,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