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零 搗亂3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5      字數:3483
  凱塞林醒來之後,剛吃了點東西,元首就派人來找了,說有急事。凱塞林不敢怠慢,立即前往狼堡。

  戒備森嚴的狼堡顯得有點陰森,而元首的麵色則更加陰沉,在巨大的地圖和同樣巨大的沙盤之間來來回回的踱步,嘴裏不停的念叨著,顯得有些神經質。看到凱塞林進來,他迎了上去,臉上硬擠出微笑:“阿爾貝特來啦?沒有影響你的休息吧?”

  凱塞林說:“我的元首,我休息得很好,精神飽滿呢。”掃了周圍一眼,吃驚地發現早已失寵的古德裏安上將居然也在,他心頭一震,掠過一個可怕的念頭:

  隻怕德軍又在前線遭到重創了!

  元首把他拉到沙盤前,說:“阿爾貝特,我本來打算讓你的集團軍群休整一段時間再上戰場,徹底粉碎盟軍在安特衛普的最後抵抗,結束這場戰役的,但是現在,形勢已經不允許你們休息了。”他把手指向沙盤:“在這裏,一個小時前,萊茵蘭集群司令報告說他們的防線已經崩潰,美第9集團軍和法國第1集團軍先頭部隊強行渡過了萊茵河,建立了橋頭堡,他已經沒有能力摧毀這些橋頭堡了。”說到這裏,他憤怒地揮舞著手臂,聲音尖厲地咒罵:“該死的美國佬,不敢在安特衛普跟我們正麵對決,隻會在我們背後捅刀子,一群婊子養的雜種!”

  凱塞林看著沙盤,好幾麵代表著美軍和法軍的軍旗已經插到萊茵河東岸來了,相信隨著時間推移,會有更多軍旗插到這裏來,因為在萊茵蘭地區的盟軍可不止這麽一點。巴頓的第3集團軍很快就會跟進,英國的裝甲部隊也會跟進,德國的腹地,很快就要徹底暴露在盟軍的兵鋒之下了。越過萊茵河就是德國工業的聖地,魯爾工業區,一旦魯爾工業區淪陷,後果不堪設想。他打了個冷戰,說:“我的元首,我們必須阻止敵軍推進!”

  元首說:“這點我知道,但是現在我手裏的戰略預備隊隻有你這麽一支了!如果將C集團軍群調往魯爾,我手裏就沒有戰略預備隊了!”他煩惱的揪著自己的頭發,不停地咒罵著:“該死的美國佬,婊子養的雜種,隻會竊取勝利果實的小偷!”

  古德裏安沉聲說:“元首,我們必須趁盟軍在萊茵河東岸立足未穩將他們趕回去,否則萊茵蘭集群的失敗將演變成一次可怕的災難!”

  元首無奈的歎氣,對凱塞林說:“沒有辦法了,阿爾貝特,你去吧,隻能是你去了。我手裏還有一個裝甲師,都交給你,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將敵軍打回去,然後回來,俄國人給的壓力是越來越大了,沒有一支戰略預備隊我不放心!”

  凱塞林咬牙說:“行,我這就去!”

  元首問:“你們的技術裝備足夠嗎?”

  凱塞林說:“C集團軍現在有四百五十輛坦克,大口徑火炮也有八百多門,足夠了。不過我希望元首能撥一些203毫米榴彈炮炮彈給我,這類炮彈我手頭上已經沒多少了。”

  C集團軍群手裏有四十八門203毫米榴彈炮,這些榴彈炮在意大利戰場發揮了極大的傷用,被盟軍恐懼地稱為“奧丁之錘”。不過意大利戰役打得太激烈,彈藥消耗太大,現在C集團軍群手裏真沒多少這類炮彈了。希特勒有點為難,現在德軍正在安特衛普苦戰,203毫米榴彈炮是德軍步兵最為依賴的利器,各個集團軍都在搶炮彈配額,這些威力巨大的炮彈本來不寬裕,現在C集團軍群又要分一份,就更加緊張了。但他很快就作出了決定:“可以,撥給你六千發,不夠的話,魯爾工業區製造的203毫米榴彈炮炮彈你也可以優先調用一部分。”

  凱塞林說:“那太好了!不過,元首,我還需要一位優秀的裝甲部隊指揮官……”

  元首望向古德裏安:“上將,你去吧,配合阿爾貝特,保住魯爾工業區!”

  古德裏安愉快地答應了下來。他現在的職務是總參謀長,隻是他的看法跟元首總是大相徑庭,他的建議元首根本就聽不進去,雙方頻頻爆發爭吵弄得很不愉快,估計元首也是受夠他了,一腳將他踢到西線去。這正中他的下懷,在前線指揮裝甲部隊與敵軍廝殺,怎麽也比留在狼堡裏跟元首天天吵架強一點。

  計劃就這樣定下來了。元首迅速為C集團軍群補充了三萬兵員,將編製補滿,使得從意大利撤回來的C集團軍群恢複到二十一萬兵力、五百輛坦克、八百門大口徑火炮的規模,裝甲實力尤為雄厚。按元首的安排,裝甲部隊由古德裏安指揮,而魯爾地區的步兵和空軍則由凱塞林指揮,同時凱塞林擁有指揮全局的權力。這樣的安排無疑很操蛋,古德裏安的資曆、聲望比起凱塞林來強出不知道多少倍,讓凱塞林來指揮古德裏安,那不是添亂嗎?好在凱塞林和古德裏安都是胸襟廣闊,再加上現在形勢危殆,也沒有心情去計較這麽多,再加上凱塞林在意大利戰場所取得的勝利舉世囑目,古德裏安對他也是讚賞有加,而凱塞林對這位德國裝甲兵之父也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所以這兩位很快就達成了默契。

  C集團軍群迅速開往魯爾工業區。在那裏,這支歸師將締造第三帝國鐵騎最後的輝煌。

  得知C集團軍群向魯爾工業區開進之後,盟軍司令部一片嘩然。對這支在意大利戰場給了盟軍終生難忘的教訓的勁旅,盟軍將領都有點怵,僅僅一個月英國第8集團軍和美國第5集團軍就大部被趕進了俘虜營,餘部被迫退到西西裏島,這樣一支裝備精良、鬥誌昂揚的精銳,任何一位將軍都不願意正麵硬碰。得知C集團軍群返回德國本土之後丘吉爾和羅斯福便一個勁的催著蘇軍發動攻勢,打算讓蘇軍去碰這支精銳之師,但蘇軍一直按兵不動,現在好了,C集團軍群直奔萊茵河而來,要跟他們死掐了!艾森豪威爾上將和布萊德雷上將不禁火冒三丈,怒吼:“蘇軍到底在幹什麽?為什麽還不動?難道非得等到我們都死光了他們才肯進攻麽!”

  這兩位火氣真不小。

  沒法子不火大,在兩個月內盟軍損兵折將超過五十萬,到現在這一數據還在飛速刷新,好不容易在萊茵蘭取得了突破,馬上又冒出了一支他們不願意硬碰的勁旅,換誰都火冒十八丈的。

  羅斯福和丘吉爾也吃了一驚,迅速致電斯大林,質問:“為什麽蘇軍遲遲不動,任由德軍從容調動?蘇聯還有沒有一點作為盟友的責任感?”

  斯大林的一再拖延耗盡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耐心,現在這兩位在跟斯大林說話的時候是越來越不客氣了。

  莫斯科的回電透著一股嗆人的火藥味:“在質問我軍按兵不動之前,能否解釋一下中國軍隊在漠北地區的軍事行動?按照雅爾塔協議,漠北地區劃歸蘇聯的勢力範圍,為何中國軍隊會無視雅爾塔協議的約束,出動大軍悍然進入漠北?”

  什麽!?

  羅斯福一頭霧水,丘吉爾一臉蒙逼,中國軍隊挺進漠北,跟蘇軍懟上了?什麽時候的事情!

  歐洲方向屍山血海的戰事吸引了三巨頭絕大部分的精力,斯大林固然對遠東地區關心不夠,一再從遠東抽調兵力加入烏克蘭第2方麵軍以增強該部的實力,導致遠東兵力空虛給了中國可剩之機,而丘吉爾和羅斯福則幹脆就當遠東不存在,羅斯福眼裏隻有菲律賓、硫磺島、衝繩島等一串島嶼,而丘吉爾眼裏隻有東南亞和印度,遠東?沒什麽值得他們關注的。結果一不留神遠東那邊就爆出了個大新聞,找人一問才知道,就在昨天,十幾萬中國軍隊以追擊日軍的名義挺進漠北,已經控製了達蘭紮德嘎德、烏魯蓋、賽音山達等地區!日了,他們雖然很樂意看到中國跟蘇聯爆發衝突,但也要分時候!現在正需要蘇聯出力,遠東那邊卻爆出大新聞,給了蘇軍繼續按兵不動的借口,這就不合時宜了。

  羅斯福表示:“這隻是一次合情合理的軍事行動,隻針對日軍,不應該成為蘇軍按兵不動的理由。”

  斯大林表示你不在乎老子在乎:“漠北地區關係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安危,而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安危關係著整個遠東地區的安危,蘇聯無法等閑視之!在明了中國軍隊的企圖,並且退出漠北之前,蘇軍不能分心西顧!”

  羅斯福簡直就要破口大罵了。你要是真這麽緊張漠北地區,就從國內調一個集團軍過去啊,甚至從匈牙利方向、羅馬尼亞方向,從哪個方向抽調兵力都不成問題,關集結在維斯瓦河-奧得河地區那四個方麵軍蛋事!別告訴我這四個方麵軍是用來應對遠東局勢的,這話說出去,隻怕人都能笑出豬叫聲來,十幾萬中國軍隊,用得著四個方麵軍來防?無恥的見多了,這麽無恥的倒沒見過。

  斯大林咄咄逼人,反過來質問羅斯福:中國軍隊的行動是不是美方授意的?

  他的質問倒是合乎情理,中國現在可是美國的小弟,是美國提供的物資讓中國挺住了日軍一輪輪猛攻,沒有美國授意,中國敢在漠北采取行動?隻是羅斯福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他現在已經讓安特衛普方向的戰事弄得焦頭爛額了,哪裏還有心情在遠東搞事!但是不管他怎麽解釋,斯大林都不相信中國敢撇開美英單方暴走,在漠北給蘇聯一個大大的驚喜,至於暴走的是重慶政府根本就指揮不動的八路軍這一事實,被鋼鐵大叔無視了,他現在的態度就是:這事十有八九是你們支持中國搞出來的,它讓我很緊張,你們不把這事擺平,我就不動,繼續讓德軍去揍你們!

  羅斯福和丘吉爾自然知道斯大林是在借題發揮,但他們毫無辦法,現在是美英有求於蘇軍呢,隻能捏著鼻子致電重慶,質問中國:為什麽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搗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