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八 顧頭不顧腚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5      字數:3482
  在克裏姆林宮忙著分析八路軍突然停止對日軍攻擊的動機的時候,日軍夜以繼日,拚盡全力,總算在對岸獨立混成第9旅團的配合之下架起了一座浮橋。

  紅色空軍這次很給麵子,居然沒有跑過來轟炸,所以日軍的架橋行動進行得還算順利。隻不過這種倉促之間搭建起來的浮橋質量比較差,重型裝備是過不去的,日軍辛辛苦苦才保存下來的汽車、坦克、重型火炮都隻能丟棄了。事實上,就算過得去也必須丟棄,因為汽車和坦克油箱裏隻剩下不到一茶匙的油,重炮也沒幾發炮彈了,帶著隻能是累贅。

  三四萬日軍一隊接著一隊通過浮橋,踉踉蹌蹌的走向對岸,浮橋在他們腳下彎曲,隨時有折斷的可能,那也不管,過去,以最快的速度過去!

  八路軍還是沒有發動攻擊,隻是日軍偵察兵報告說八路軍同樣在下遊架設了浮橋,正在快速過河。這一消息讓日軍高度緊張,這意味著他們要跟八路軍搶時間,如果八路軍搶在他們前麵先行全軍渡過黃河,切斷鐵路,他們哪怕渡過了黃河,也隻能繼續被困死,而且死得更難看!

  第8師團的師團長橫山靜雄中將默然良久,歎息:“看樣子我們的老對手是打算趕盡殺絕啊,哪怕我們都轉進到黃河北岸,他們也沒有半點要收手的意思!”

  第36師團的師團長佐佐真之助中將有些困惑:“既然如此,他們為什麽還要讓我們渡過黃河?他們明明有能力將我們徹底困死在黃河南岸的!”

  想起被圍困在黃河南岸,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那些日子,橫山靜雄便沒來由的打了個冷戰。那絕對是第8師團有史以來打得最為悲慘的一仗,他們沒有油料,沒有食物,彈藥匱乏,就連最基本的防炮工事也沒有,好幾萬人窩在灘頭被動地承受著飛機重炮一輪輪狂轟濫炸,每一排炮彈砸下來他們都是血肉橫飛……他們吃光了一切能吃的東西,最後隻能把發綠的目光投向傷兵,每天都有傷兵被殺,然後割掉大腿肉,那情景真的跟地獄沒什麽兩樣。最恐怖的是士兵們大概是覺得傷兵骨瘦如柴不好吃,不時有綠油油的目光投向師團長……跟這些瘦成閃電的傷兵比,腆著個啤酒肚的師團長閣下油水似乎更足一些……不難想象,要不是八路軍停止進攻,給了他們逃生的機會,中將早晚會被餓瘋了的士兵們架到燒烤架上烤得滋滋冒油。這也是他很困惑的地方,日軍已經被逼入絕境,全軍覆沒是可以預見的,為什麽八路軍要放任他們渡過黃河?停止地麵攻勢還能用部隊疲憊、彈藥不足來解釋,放任他們架設浮橋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卻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因為以紅色空軍的本事,摧毀浮橋隻需要幾枚炸彈,隻要幾枚炸彈日軍就徹底完蛋了啊,為什麽他們一點動作都沒有?

  中將說:“別想這麽多了,趕緊過河吧。隻要渡過了黃河,我們就能獲得補給,不管支那人玩出什麽樣的花樣,我們都可以從容應對!”

  佐佐真之助說:“也隻能這樣了。”他望向那上萬名傷員,皺著眉頭問:“這些傷員怎麽處理?”

  橫山靜雄說:“沒時間處理他們了,就放在這裏,能不能活下去就看他們的命了。”

  本來按照前線司令部的指示,傷兵能夠轉運過河的盡量轉運過河,實在沒法帶走的就處理掉,免得落入敵軍之手,挫傷士氣。但是橫山靜雄中將可沒有心情卻管傷員了,殺?殺掉上萬傷兵可得花不少時間呢,還得浪費很多子彈,劃不來;沉入黃河倒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問題是餓得搖搖晃晃的日軍沒力氣幹這種體力活了。至於說大批傷兵落入八路軍之手會挫傷士氣……在中將看來根本就不算個事,貌似綏遠大戰打到現在,向八路軍投降的日軍都超過六千了吧?煙台戰役又有千餘日軍投降,鹽城戰役更是有近兩千日軍向新四軍投降,如果大批士兵被俘會打擊士氣的話,那麽現在日軍的士氣也被打擊得差不多了。現在的中將在對待士兵被俘問題的態度有點像站街女,一回兩回可能還有點兒緊張,次數多了就沒感覺了,無所謂了。而且你八路軍不是口口聲聲說優待俘虜嗎?現在我就把一萬多傷兵扔給你,如果你真的優待俘虜,就得拿出海量的藥品和人力去救治、照顧他們,搞不好整個野戰醫療係統都會崩潰;如果你們不肯收容這些傷兵,那隻能證明你們所謂的優待俘虜隻是一句空話,請自己掌嘴!

  按照中將的建議,日軍拋棄了所有傷兵,一個都沒帶,隻顧著自己渡河。傷兵們發出絕望的哭喊聲,哀求戰友們給他們一槍,或者給他們留一枚手雷,但沒有人答理他們。現在日軍武器彈藥十分匱乏,不能浪費在傷兵身上。留在這裏,去消耗八路軍的糧食、藥物,或者成為橫山靜雄中將打擊八路軍的武器,就是這些傷兵最後的價值了。

  上萬條人命,隻值這個價。

  日軍動作很快,三四萬人馬隻用了兩天時間便全部渡過了黃河,隻留下一萬傷兵躺在對岸,晝夜詛咒哀號。

  八路軍的動作同樣很快,日軍前腳剛走,第139步兵師後腳就趕到了浮橋附近。看著躺滿一地的傷兵,偵搜營營長眉頭大皺,用電台向張宗遜報告:“日軍已經全部逃過到了黃河對岸,把上萬名傷兵扔給了我們,怎麽辦?”

  張宗遜顯得很惱火:“媽的,小鬼子,打不過就玩損的是吧?別讓我再逮住你們,否則我連皮都給你扒三層下來!”

  營長看著那些像僵屍一樣躺在地上,隻比死人多一口氣的傷兵,頭疼萬分:“怎麽辦?總不能把他們扔在這裏不管吧?這可是上萬條人命啊!”

  張宗遜說:“你們在那裏建立警戒,我立即向上頭報告,調集汽車、藥品、醫療人員過去救治傷兵……真他媽見鬼!”

  將軍發這麽大的脾氣是有原因的。日軍冷不丁的來這麽一下,扔給他們的俘虜居然跟第139師的總兵力差不多,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幾天第139步兵師啥都不用幹了,光照顧這一萬傷兵就夠了!最可惡的是,明知道鬼子是想將這個累贅甩給他,他還不得不接著,不然八路軍的勝利會因為大批傷兵的死亡而在政治上大打折扣,這是不允許的。

  偵搜營隻派出兩個排在這一帶搜索,嚴防日軍埋伏,主力則拿出自己的急救包幫那些傷兵包紮。值得一提的是,偵搜營裏有不少日軍戰士,他們在被俘後接受思想教育,然後自願加入了八路軍,作戰極為英勇頑強,比被俘前還要英勇頑強……不知道他們的上司知道後會不會吐血。現在這些日籍戰士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用日語高聲向日軍傷兵宣傳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有幾個還現身說法,脫掉衣服露出傷疤解釋說自己是在戰場上受了重傷然後被俘的,八路軍不僅沒有傷害他,還用最好的藥救治了他們。一些日軍傷兵本來還想拚盡全力反抗的,被這些日籍戰士這麽一折騰,對死亡的恐懼消散了,被拋棄的委屈和對前途的迷茫一並襲來,一個個放聲大哭,尤其是八路軍救護車隊帶著大批藥品和醫生護士趕到後,他們哭得就更加厲害了。

  傷兵實在太多了,第139步兵師不得不幫忙在灘頭一帶搭建帳篷,傷勢略輕的用車輛轉運到東勝去,傷勢較重的則就地救治。要救治這麽多人,藥品消耗是非常嚇人的,血漿、嗎啡、青黴素、雲南白藥、生理鹽水、葡萄糖……一車車的運過來,一車車的用光,就連繃帶、羊腸線、紗布這些物資,都是按車消耗的。人手實在太緊張了,在先前一係列的戰事中被俘的數千名日軍隻是簡單的教育一下就被派過來幫忙,學過戰場救護的拿起手術刀和注射器去救人,沒學過的則去照顧傷兵,反正別想閑著。不得不說,有這些日軍戰俘照顧,傷兵的情緒真的穩定了好多,連帶的,戰俘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了,因為他們都知道,八路軍確實不會傷害俘虜,對他們而言,戰爭已經結束了。

  隻是第139步兵師的情緒就很不穩定了。這上萬傷兵牽扯住了他們絕大多數的精力和人力物力,短時間內他們無法采取任何軍事行動了。眼看著其他部隊陸續渡過黃河,繼續去刷人頭,自己卻隻能留在這裏照顧傷兵,第139步兵師全體上下都是哀聲一片,有位團長陰陽怪氣的說:“好嘛,我們成了全軍俘虜日軍最多的一個師了!”張宗遜則給第129步兵師師長打電話,帶著哭腔叫:“看在當年我背著你爬過雪山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回答就一個字:“滾!”

  其實第139步兵師大可不必如此沮喪。他們放棄進攻全力救治日軍傷兵的事跡傳開後,侵華日軍為之震動,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越來越多的日軍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主動投降,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死撐到底,可以說,如果不是有第139步兵師停止前進救治日軍傷兵的仁義之舉,後麵一係列的戰事隻會更加殘酷,中國軍隊傷亡隻會更加慘重。他們可能失去了消滅幾千日軍的戰果,卻在無形中為八路軍減少了至少數萬人的傷亡,這個功勞可是夠大的了。最神奇的是,這近萬日軍和先前被俘的六千多日軍後來大多都加入了八路軍,成為八路軍中一支特殊的、戰鬥力異常強悍的部隊,五個月後,正是這支部隊第一個將紅旗插到了哈爾濱。

  屢屢作出聰明之舉,贏得了眼前的小利益,卻損失了長遠的利益,正是日本人的痼疾。橫山靜雄利用八路軍優待俘虜的政策,用一萬傷兵成功拖住了八路軍一個師,卻間接的送了一個師給八路軍,不知道這算不算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