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 詭異的形勢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4      字數:3248
  德國沒有生產過203毫米口徑榴彈炮,他們的軍級和集團軍級單位裝備的是一種口徑更大的榴彈炮:Morser18型榴彈炮。這玩意兒的口徑達到驚人的210毫米,但射程隻有十六公裏多一點,著實有點兒對不起它那嚇人的口徑。這種重炮伴隨德軍走完了整個二戰曆程,從低地國家到東線的冰天雪地,從風景如畫的法蘭西到黃沙飛揚的北非,每一個戰場都響徹它震天動地的怒吼。但是隨著交戰各國軍備不斷升級,210毫米榴彈炮射程不足的短板日益暴露,麵對越來越強大的蘇聯炮兵和美國炮兵,它已經力不從心。德軍急需一種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軍級重炮來打開局麵,但資源窘迫到極點的德國對此無能為力,有限的資源必須用來製造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師級火炮等裝備,誰還顧得上這個?

  凱塞林正為此犯愁呢,有人就給他送來了一份大禮。測試了一番後,他對某個智障軍火商提供的203毫米榴彈炮可謂滿意到了極點:重達十七噸,射速為每分鍾一發,最大射程……五十公裏!而且那威力也是喪心病狂級的,隻要是地麵工事,在它麵前都是西瓜級,一砸就碎!精度也非常高,十六公裏內基本上是指哪打哪,但超出了二十公裏精度就比較差了。沒有辦法,沒有精確製導技術,炮兵要打擊二十公裏外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打上十發都不見得有一發能夠命中。但是203毫米榴彈炮豐富的彈種解決了這一問題:打擊二三十公裏外的點目標就不要想了,那是浪費炮彈的,但是要對二三十公裏外的目標實施炮火增援卻好辦得很,可以用雙用途子母彈和榴霰彈嘛!這兩種炮彈都是一炸一大片,尤其是榴霰彈,轟的一下近兩萬平米內的敵軍士兵非死即傷,效果拔群呀!這是一款極難得的好炮,最難得的是這個智障還賣出了個超低價,一噸黃金一個營,我日!

  凱塞林立即向元首報告,請求再撥十噸黃金過來。不用多,隻要十噸黃金,他就能弄到一百二十門射程超過五十公裏,重量卻隻有十幾噸的榴彈炮!

  元首很快回複:“運送三十噸黃金的運輸機群已經起飛,幾個小時後就能抵達————再給我訂購十個營!炮彈越多越好!”

  於是又增加了十個營的訂單,使得訂購總量達到了二百四十門。

  而神通廣大的麵罩男這次同樣沒有讓他們失望,拿到黃金僅僅三天之後就將整整一百門203毫米牽引式榴彈炮連同三萬六千發炮彈交到了凱塞林手裏,並且承諾剩下那一百四十門將在兩個月內交付完畢。凱塞林不由得感歎:有這麽個神通廣大、交付能力極強的供貨商真的是太幸福了!他從C集團軍群抽調大批210毫米榴彈炮炮組,組建了三個203毫米榴彈炮營,剩下六十四門203榴彈炮則裝上火車運回國內,準備投入到阿登反擊戰中。

  現在的歐洲戰場形勢有些詭異,按原來的曆史,此時的阿登戰場早就打得天崩地裂了,但是現在不管是阿登戰場還是意大利戰場都風平浪靜。意大利戰場的盟軍已經筋疲力盡,彈藥、士兵的體力和士氣都消耗巨大,無力再發動進攻,而阿登戰場突出部的盟軍則在忙著準備過聖誕節,同時謀劃來年規模更大的攻勢,在阿登戰場突出部的美軍四個師都放鬆得很,而對麵德軍也沒有任何動靜。蘇軍倒是想盡快打進柏林去,但是惡劣的雨雪天氣席卷東歐,空軍無法出動,炮兵也因為能見度太低而有力難施,蘇軍隻能放緩攻勢。當然,放緩攻勢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蘇軍都在等一種新型武器:仿製的63式自動步槍。蘇聯軍工在槍械製造方麵的積累創造了奇跡,拿到63式自動步槍後不到三個月他們就造出了一批樣槍,各項數據都讓人非常滿意,最多再過兩個月就將投入大規模生產,取代蘇軍手中的波波沙衝鋒槍和莫辛納甘步槍,主宰戰場,換裝自動步槍之後的蘇軍戰鬥力必定大增,到時候打柏林就更有把握了。

  當然,蘇軍放緩進攻並不僅僅是等新槍和天氣惡劣,最根本的原因是嗅覺特靈的蘇聯情報部門早早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跟嚴重依賴破譯德國高層電報和打入德國高層接近大人物以搜集重要情報的美英情報報門不一樣,蘇聯情報部門更為依賴在戰前便潛伏在德國的幾千名蘇聯特工所搜集到的情報。蘇聯的特工走的是中低端路線,他們潛伏得更深,也沒有什麽名氣,因此更難被發現,而正是這些特工從德軍物資運輸數據和前線德軍補給品數量的變化中發現了反常現象。他們向克裏姆林宮報告:“以前是德國瘋狂向意大利輸送物資,現在變成了意大利瘋狂往德國運送物資,最多的一天從意大利發往德國的軍列達到了驚人的三百五十到三百六十三列……在這種反常現象發生之前,德國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頓等城市物資供應緊張,人民衝鋒隊和民兵能得到的最好的武器就是一枚火箭彈,但是在這種反常情況發生之後,德軍開始將大批繳獲的武器裝備下發給這些準軍事組織,一百二十個營的人民衝鋒隊都得到了基本的武器彈藥。前線德軍的補給品也極大地豐富起來,以前午餐肉罐頭是德軍最為歡迎的補給品,但是現在他們甚至吃上了更為美味的牛肉、雞肉罐頭,藥品、被服的補給也變得極為充足,滿載彈藥和油料的車皮更是絡繹不絕地發往各個戰線……”山窮水盡的德軍居然獲得了比戰前還要充足的補給,被美英坑怕了的蘇聯領導人很快便想到了一種可怕的可能性:會不會是美英在通過見不得人的渠道為德軍提供援助,讓德軍繼續跟蘇軍死磕,讓蘇聯在戰場上把血流幹?不然的話為什麽他們在西線遲遲不發動新的攻勢?盡管這種可能性很小,但蘇聯早就習慣了作最壞的打算,放緩攻勢也就成了最佳選擇。

  德國迎來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蘇軍放緩攻勢的舉動引起了美英的不滿,在他們看來,他們是戰場上的自由人,想什麽時候進場就什麽時候進場,而蘇軍則是歐洲戰場的守門員,必須堅守陣線,一刻都不能鬆懈,你們怎麽能放緩攻勢呢?不行不行,你們必須加緊攻勢,跟德國佬死磕!為此,12月22日,羅斯福致電斯大林,委婉地提出希望蘇軍加強攻勢,盡早解決德國,然後轉頭對付日本以結束戰爭的要求,他用近乎悲憫的語氣說:“這場戰爭讓全世界血流不止,每拖延一天,歐洲和亞洲就要多流上千加侖的鮮血,而我們有能力結束這一切……盟軍在西線即將粉碎德軍的防禦體係,蘇軍在東線也快要打到庫斯特林了,結束這一切,隻需要一次猛攻!”

  斯大林反問:“全世界每天都在流血?難道蘇聯就沒有流血麽?”

  鋼鐵大叔的態度異常強硬,眼下形勢如此詭異,搞不好一個巨大的陷阱正等著我們,想讓蘇聯紅軍傻乎乎的一頭紮進去找死?沒門!羅斯福反複強調這場戰爭給全世界造成的災難和盡快結束這場戰爭的必要性,斯大林則反複強調蘇聯紅軍目前所麵臨的困難,潛台詞是:出場費該加點了!最終這次電話會議談了一個小時也沒有談出個鳥來。斯大林不急,他看得出,美英也很希望能拿下柏林,但此時美英軍隊距離柏林足有六七百公裏,而蘇聯紅軍距離柏林隻剩下一百多公裏了,要急也是羅瘸子和丘胖子急,他急什麽?

  丘吉爾對蘇聯紅軍放緩攻勢則有著不一樣的解讀。在他看來,這應該是蘇聯紅軍後繼乏力的表現,正如斯大林預料的,他很希望由美英聯軍攻下柏林,以最大程度的保住英國在歐陸的影響力。在美蘇首腦電話會議結束後不久,他便給羅斯福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寫道:“蘇軍已經拿下波蘭、巴爾幹半島、匈牙利、西裏西亞,同時即將拿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他們在西歐的占領區已經超出了這場戰爭的必要性,如果再讓他們攻克柏林,是否會使克裏姆林宮產生一種他們才是這場戰爭勝利的主要功臣的錯誤認知?我認為,隻要有把握,美英都應該盡全力將柏林拿下!”

  斯大林對美英的警惕不是沒有道理的,有丘胖子這個以攪屎為己任的陰謀家在,蘇聯紅軍想安心跟德國佬死掐都是一種奢望,他必須拿出一半的精力來防著這個死胖子。羅斯福回複丘吉爾:“由美英拿下柏林更符合自由世界的利益,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跟蘇聯紅軍展開一場以柏林為目標的賽跑。我們已經落後他們近六百公裏,是否能趕上?我對此並不樂觀。”

  丘吉爾對此倒是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德國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美英聯軍隻要渡過萊茵河,攻占魯爾,德軍的西部防線就將蕩然無存,柏林,唾手可得!

  丘吉爾和羅斯福都萬萬沒想到,兩天之後,美英將迎來一場堪比蘇德戰場基輔會戰的可怕災難,有近十萬美英士兵注定是活不到勝利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