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 出油了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3      字數:3975
  不僅是蘇聯,因為蘇北一戰,全世界都注意到了東方戰場的異樣。雖然新四軍一直在低調處理,完全把風頭讓給國軍,甚至恨不得將所有戰果都推給他,但是誰都知道國軍在此戰中投入的那點飛機根本就不足以取得如此大的戰果。蘇北一戰,新四軍四個師又一個旅共計七萬人的兵力迎戰日軍一個師團一個旅團又一個聯隊近四萬人以及偽軍一個師,取得了斃傷俘虜日軍一萬一千人,基本全殲偽軍第28師,並且擊沉日軍重巡洋艦一艘,驅逐艦一艘,擊落戰機近四十架的戰果,而自身的傷亡不到五千人,這樣的戰績確實有點兒嚇人,哪怕是武裝到牙齒防護到褲襠的美軍,對上死硬死硬的日軍也很難打得出這樣的戰損比的!再聯係蘇北戰役結束之後日軍倉皇放棄鹽城、連雲港的舉動,答案便不言自明了。此戰新四軍所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和數量眾多的新型武器裝備,都引起了眾多國家的興趣,美國一個勁的向重慶詢問著此戰的具體細節,英國則對蘇北會戰有疑似噴氣式飛機出現的痕跡極感興趣,甚至提出新四軍戰鬥力如此強悍,能不能抽調幾個師的兵力投入到緬甸方向來?很顯然,英國對於中國遠征軍的戰鬥力並不滿意,遠征軍將士打得是很英勇,在地勢險惡、氣候多變的滇西與擁有堅固陣地的日軍殺得血肉橫飛,死不旋踵,戰事之慘烈,讓英軍咋舌。但指揮中國遠征軍的將領……有相當一部份純粹就是人頭豬腦!比如說李彌,鬆山這麽重要的製高點,這哥們連戰前偵察都沒有,直接就撲了上去,一通昏天黑地的廝殺下來,遠征軍的屍體鋪滿了鬆山,日軍傷亡……我都不好意思說了!隻有不足一千名作戰人員據守的鬆山,到現在已經打了三個月了,還是啃不下來,英軍當然不滿意,想換個能打的來。

  但是,英國佬明顯對新四軍了解得太少,他並不知道“幾個師”對於新四軍而言意味著什麽!一個師三四萬人哦,你抽調幾個過去試試!

  對於英國佬的提議,不管是重慶還是延安都表示濃厚的沒興趣!重慶方麵是怕那幫紅腦殼搶了他們的風頭,擴大了政治影響力,而延安……到現在仍然奉行悶聲發大財的政策,能不出風頭盡量不去出風頭,打牢基礎要緊。

  打基礎包括:

  第一,建血庫。蘇北之戰,擁有防彈陶瓷插板和防刺服的新四軍戰士陣亡並不多,但很多戰士在負傷之後由於缺乏血漿,失血過多在手術台上停止了呼吸,這種情況實在讓人痛心。第12軍報告說至少有一百五十名原本能夠康複的戰士因為沒能及時輸血而犧牲,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延安不打算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了,所以在交給薛劍強的采購清單裏就包括至少一百個移動式采血站和十個大型血庫,用以搜集、儲備血漿,以確保在戰略反攻的時候戰士們有足夠的血漿用。這些設備很快就到位了,在八路軍和新四軍控製的地區,很快就展開了獻血宣傳活動,每天都有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的女醫護兵在士兵們的護送下,隨同采血站一起到各大城鎮去,號召那些身體健壯的青年為了抗日事業獻血,並且為每一名獻血者發放補品和紀念品。這項工作開展並不容易,這年頭的老百姓比較迷信,總覺得讓人活生生的從自己身上抽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對此頗為抵觸。地痞、流氓、缺錢花的偽軍和頑軍士兵反倒成了獻血的主力軍,不過,是要錢的。對此八路軍和新四軍也很看得開,不就是錢嗎,爺給得起,隻要你的身體沒毛病,從你身上抽的血能用就行了!不過隨著宣傳的深入,老百姓意識到捐血也是在為打日本鬼子出力,從他們身上抽一點血對他們的身體是沒有危害的,而且還能在戰場上救一名勇敢的戰士的命,獻血活動漸漸步入正軌。

  第二,加大麻醉藥品的產量。現代對麻醉藥品的管製是非常嚴格的,薛劍強也隻是鑽空子弄到一批,這種運氣不是天天都有,所以還是得靠自己。因此在延安、膠東、淮北,八路軍和新四軍開始大量收購鴉片膏,用於製造嗎啡。當然,設備還是薛劍強提供的,這家夥搞到的設備沒別的特色,就是先進!

  第三是加快技術兵種的培養。這個大家一直在努力,比如說新四軍就用區區十幾輛63式坦克培訓三百多個車組,每個車組一天也隻能練上個把小時,其他時候都是在聽教官講課或者對著空氣操作。延安那邊則用二十輛80式自行高射炮一口氣培訓五百多個車組,用楊詠福的話來說,總得多儲備一點人才,萬一有了戰損也好及時頂上去啊,人等裝備總比裝備等人強。至於空軍,練得更狠,幾十台模擬飛行器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猜猜唐譯他們一口氣招了多少飛行員?說出來嚇你一跳:不是一兩百,而是整整一千人!當然,絕大多數都隻能玩玩模擬飛行器,上上理論課,隻有第一批飛行員經常有登機飛行的機會。不過,唐譯這家夥簡直小氣到家,別說轟五,就連初教七也舍不得讓人多飛,所以空軍飛行員上的教練機並不是薛劍強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初教七,而是結實耐操的裏-2……這玩意可以用食品和藥品跟蘇聯交換,就算飛壞了也不用太過心疼。高強度的訓練很容易出事,幾乎每天都有人受傷,但強度隻增不減,為了能上天,那些從陸軍轉過來的飛行員都玩命了。此外還有傘兵,以從蘇聯歸國的遠東教導旅為骨幹,中央抽調了三千多名老兵,組建了全軍第一個傘兵旅,那些抗聯老兵就是教官。這些傘兵的訓練更加亡命,十幾堂理論課和基礎訓練之後就直接上天,甭管多惡劣的天氣,隻要飛機敢飛他們就敢跳,飛機不敢飛……那他們想跳都跳不了。相比之下,汽車兵的訓練是最輕鬆的,誰都知道三輪車有多容易開,這年頭沒什麽交通法規,更沒有交警,隻要不撞車不翻車不撞上人就沒事,所以汽車兵的培訓非常快,個把月就能教出一批,這效率,跟耗子下崽有一拚。相對而言,維修兵的培養就難一點,不過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因為三輪車的結構實在是很簡單。

  第四則是狂修機場,不僅要修可供轟五起降的機場,還要修可供螺旋槳飛機起降的,所修建的機場數量和起降能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現階段所擁有的飛機那可憐巴巴的數量,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第五,石油。

  對,就是石油。

  蘇北大戰在高潮階段戛然而止,一來固然有蘇聯駐華武官不合時宜地來訪的原因,二來,也是因為油料儲備快見底了,再打下去的話,隻怕還沒有殲滅掘井師團,那些汽車、坦克就要趴窩了!老革命們在第一次品嚐到機械化作戰的甜頭的同時也嚐到了油料短缺的苦澀。新四軍那邊沒有油田————勝利油田和渤海油田不敢開發,真要開發了日軍還不發了狂一樣來搶啊?隻能做來料加工,花天價引進生物柴油提煉設備,這套價格昂貴的設備可以將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乃至動物油脂轉化成可供車輛使用的生物柴油,原料充足的話一個月可以煉上千噸油呢。遺憾的是壓根就不會有充足的原料,這年代老百姓飯菜裏一點油水都沒有,還要把油拿去變成柴油?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隻能等薛劍強搬運地溝油過來了。當然,也可以想辦法從日占區和國統區購買豆油過來提煉的,隻是這樣實在有點浪費。至於延安這邊就簡單得多了,直接從地下抽上來提煉!

  ————在蘇聯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幫助下,位於安塞境內的第一座煉油廠已經建成。蘇聯專家不無感慨的說這麽短時間內建成一座年產量超過五萬噸的煉油廠,簡直就是玩命,負責這個工程的中國工人算是拿出搶修工事的勁頭來了!同樣是在蘇聯專家的監督之下,煉油廠進行了試產,又對機器進行了調試,最後提煉出來的柴油、煤油、汽油都質量一流。蘇聯石油專家不無詫異的說:“中國同誌基礎那麽落後,居然擁有這麽先進的技術設備,真是不可思議!”

  同樣的,位於安塞、延長、子長境內的三座小型火力發電廠也已經落成,雖說由於趕工倉促,存在不少隱患,但都能夠使用了。高效的鑽井隊鑽出了幾十口天然氣氣井,這些天然氣通過簡陋的管道輸送到發電廠,馬上,發電機組就轟隆隆的運轉了起來。與此同時,燃煤發電廠也投入運行,一股白煙從高聳的煙囪衝天而起。看著高聳的煙囪冒出白煙,晝夜趕工熬得整個人都變民形的工程師和工人都露出了開懷的笑容。有電了,這片古老的土地被喚醒了!

  電流以光速順著早就架設好的線路,再經過幾個變壓器中轉,輸往各個工廠、油田,很快,柴油發電機那吵死人不償命的噪聲消失了,機器的轟鳴卻越發的響亮起來。

  在安塞,一台鑽井機正在轟隆隆的往下鑽,首長、老z等領導人和蘇聯專家,還有無數負責石油開采的工程技術人員都在不遠處緊張地注視著,負責指揮鑽采的蘇聯鑽井工程師同樣緊張地盯著儀表上的壓力變化,眼也不眨。經過長達數個月的研究、鑽探,大家一致認為安塞是油氣資源富集區塊,在這裏開采可收事半功倍的功率,所以大家隻是在延長那邊打上十幾口油井維持每天三四十噸的產量,供整個邊區使用,主要力氣都集中在安塞這邊,當核心工事來啃了。幾個月來他們在這裏打數十口注水井作前期注水,提高油井的壓力,每天耗費的資源海裏去了,可一滴油都沒有產出,所有人都承受著壓力,所以對第一口井能否出油格外的緊張。

  鑽機以每天三百米的驚人速度往下鑽,大量泥漿源源不斷地注進去,以確保它正常運轉。所有人都緊張地注視著,等待著……

  突然,鑽井機仿佛失去了依托似的往上飄了一下,蘇聯專家用堪比排炮轟擊的聲音狂吼:“閃開!要出油了!”話音未落,就聽到一聲悶響,一股漆黑的液體順著油管呼嘯著噴向天空,跟間歇泉似的,但高度是後者的數倍!這玩意兒在空中散開,化作一陣黑雨灑向人群,躲避不及的人馬上就被噴得比非洲黑叔還黑了。但沒有人會在意被噴到點什麽,人群看著那條黑色油龍,瞬間陷入狂歡之中,衝向暴雨般落下的石油任憑它噴在自己身上,擠不進去的就用手接著然後往自己臉上塗,所有人都在歡呼:“出油了!出油了!是個大油田!”

  拉夫羅夫教授一個箭步衝過去,盯著儀表,手中的鋼筆在本子上飛快的記錄著,計算著,直到把所有有價值的數據都記下了,他才露出開懷的笑容,走向首長,大聲說:“恭喜你,你所領導的工農武裝力量史無前例地在最不適合開采石油的地區打出了一口高產油井————它今天至少要噴出一百噸油!”

  首長也被濺了一身,卻笑得非常開心,衝著那條張牙舞爪的油龍大叫:“噴吧!噴得多多的!噴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