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 快結束了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3      字數:4502
  一通雞飛狗跳的折騰之後,袁蕙最終發現自己是虛驚一場……也可以說是空歡喜一場:女兒隻是在外麵吃得太飽了,喝點甜醋消食而已,並不是像她想象的那樣有了孩子。這也就意味著她的寶貝女兒繼續是單身貴族,她還得繼續為女兒的未來發愁。

  唉,到底要到什麽時候才能有一位陽光帥氣的小夥子騎著白馬過來,帶走這個女魔頭呢?為這個女魔頭,她可是傷透了腦筋啊!

  甜醋還是管點用的,當飯菜上桌的時候,薛敏又恢複了幾分戰鬥力,開始大吃大喝。蘇菲吃得比較少,但頻頻向二老敬酒,讓二老笑逐顏開。當蘇菲提出要在他們家裏長住並且在附近的院校求學的時候,袁蕙心情燦爛得渾身都要閃光了,拍胸口保證一定找人把蘇菲送到最好的院校去。不過現在有個大麻煩,那就是蘇菲沒有證件,護照、學生證什麽的通通都沒有,跟個黑戶口差不多,在這個買張長途客車車票都要身份證的年代可謂寸步難行,哪怕是到院校去當旁聽生,沒有證件也是萬萬不行的。老太太表示完全用不著擔心,找人做假證就行了,實在不行,可以拿薛敏的證件給她用嘛,反正兩個人的年齡差不多,隻要不是特別重要的事情都能糊弄過去。對此薛劍強隻能翻白眼了……老媽,你也不看看,小鳥依人的蘇菲跟你這個渾身長三棱軍刺的寶貝女兒有哪一點是相似的!拿薛敏的證件給蘇菲用?準穿幫!

  當天深夜,等袁蕙睡著了之後,薛劍強把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離奇經曆一五一十的跟薛韌說了。薛韌先是搖頭失笑,接著是發愣,最後神色越來越嚴肅等薛劍強說完了,他沉默了好久才說:“也就是說,這幾個月來你一直在兩個世界來回的跑,甚至上了抗日戰場?”

  薛劍強說:“是的,大多數時間都呆在那邊,等那邊籌到了錢再返回現代幫忙購買武器裝備和物資,兩邊跑。”

  薛韌用手指敲擊著桌麵:“小敏和蘇菲也是誤打誤撞跑到了那邊,小敏還參加了戰鬥?”

  薛劍強苦笑:“何止參加了戰鬥!她把中東反美武裝那套照搬過去,將日本駐紮在兩淮地區的一個聯隊給折騰得口吐白沫,連聯隊長都成了她的俘虜!”

  薛韌也是苦笑:“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她投錯了胎,她應該是男孩子才對……這膽子,也太大了!”他忽然警覺起來:“你這樣兩頭跑,會不會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畢竟這麽多武器裝備、物資一次次的憑空消失,想讓人不起疑心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薛劍強說:“他們早就起疑心啦,我都不知道多少次在搬運過去的物資裏找到他們安裝的監控器材了。不過,大概是覺得我可以幫國家清理掉大量陣舊的武器裝備,順帶幫他們節省很多處理這些舊裝備的費用吧,他們並沒有作太過深入的調查,每次交易也很順利。”

  薛韌搖頭:“這樣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繼續這樣下去,你遲早會穿幫的。”

  薛劍強說:“我盡量少買武器裝備,至少這樣不那麽敏感。”

  薛韌否定:“不,恐怕你不僅不能少買,反而還得多買一些。別忘了,有關部門沒有對你進行深入調查,第一是因為你確實沒有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第二則是因為你可以幫軍隊清理掉陳舊的武器庫存,對軍隊大有好處,如果你失去了這方麵的作用,可能會有大麻煩。”

  薛劍強有點頭疼:“但是那邊的輕型武器裝備暫時已經夠用了,主席他們更希望將有限的資金用在購買工業、農業設備和技術上。他們認為,隻要彈藥管夠,哪怕是用三八式步槍他們都能打贏這場戰爭,打贏老蔣,無非就是多流一點血而已,但如果不能及時將工業和農業發展起來,整個國家將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會比打一場抗日戰爭還要沉重得多!”

  薛韌說:“他們一時半會不需要更多武器裝備,你就想辦法幫忙找幾個急需大批裝備的國家,將軍火庫裏那些陳舊的坦克、火炮、槍支彈藥賣出去!隻要你能不斷幫軍隊清理庫存並創造收益,就沒有人會動你!”

  薛劍強恍然大悟。其實在回現代之前他就已經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了,經薛韌這麽一提,這些設想頓時就清晰了起來,他重重的點了一下頭:“爸,我明白了!”

  薛韌欣慰地微笑:“你明白就好……”

  老人喃喃自語:“真的很想回那個年代看看啊……那個血淚交織,卻又孕育著希望的年代……”

  “我不明白!”

  克裏姆林宮裏,斯大林擺弄著一支外型跟普通步槍沒什麽兩樣,卻有著個修長的彈匣的步槍,沒錯了,就是63式,加裏寧上校十萬火急送回來的。在交到他的手之前,效率極高的蘇聯軍工部門已經對這種步槍進行了好幾輪測試,得出的結論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這支不怎麽起眼的步槍的性能輾壓一切步槍,包括美國的M1伽蘭德步槍!

  點射精度相當於一支高精度步槍,連發射速相當於一挺輕機槍,更擁有殺傷力巨大的三棱軍刺,這就是63式自動步槍!它的份量也許東方人用起來稍稍嫌重了一點,但是對於崇尚暴力的毛子來說,這份量剛剛好。它的人機功效、精度、火力、環境適應能力、精密程度,都讓用慣了粗糙的武器的蘇聯武器測試人員目瞪口呆,蘇聯槍械設計專家對它更是讚不絕口,聲稱這是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槍械!讓人困惑的是,這麽優秀的步槍,居然是一個軍工業極其落後的國家……不對,應該是一個軍工業極其落後的政治勢力研製出來的!這他娘的跟蛤蟆生出了一條金魚有什麽區別?所以鋼鐵大叔在琢磨了一通之後,直接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不明白,一股蜷縮在窮鄉僻壤勉強度日的政治勢力,為什麽突然會變戲法似的變出這麽多先進的武器裝備,甚至研製並大量列裝了一種世界頂尖的槍械!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嗎?”

  加裏寧上校上前一步,說:“斯大林同誌,中國同誌當中這樣的武器裝備其實並不多,就我所見,他們一個步兵師隻裝備有兩個營,一千多支自動步槍。”

  斯大林說:“上校同誌,也許你是對的,但是……據我了解,這些中國人很喜歡藏一手,絕不會把自己的底牌翻出來讓人看透的。”他卸下彈匣,從裏麵摳出一發子彈,反複看了好久,輕聲說:“跟我們最新研製的槍彈極其相似。”

  廢話,63式自動步槍所使用的56式中間威力彈就是蘇聯AK-47自動步槍所使用的M43型槍彈仿製的,能不相似嗎?站在一邊的蘇聯軍工專家都是一臉糾結,他們想破頭都想不明白,蘇聯在1943年才定型,1944年才投入生產的新型槍彈,怎麽就到了中國,並且大規模裝備紅色武裝了?

  加裏寧上校說:“中國同誌說他們是受一位從德國回來的留學生的啟發,將莫辛納甘的槍彈截短,減小威力,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了紅星式自動步槍。由於缺銅,他們選擇了用鋼製造彈殼,然後在表麵鍍銅防止生鏽……很高超的技術,不是嗎?”

  斯大林再度看了一遍手中這發不起眼的槍彈,點頭:“確實是很高超的技術,可就是太高超了,讓人想不懷疑都不行!對了,那些產自蘇聯的火炮中國同誌怎麽解釋?”

  加裏寧上校說:“中國同誌聲稱,這是他們通過歐洲華僑,從意大利買回來的武器裝備,這條特殊的渠道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運作了。”

  斯大林抬頭看了上校一眼:“你相信他們的解釋嗎?”

  加裏寧上校搖頭:“不相信!直覺告訴我,中國同誌並沒有對我們開誠布公,或者說,他們沒有對任何國家開誠布公,在我從延安搭乘飛機回國的時候,他們甚至以延安有遭到日軍轟炸機轟炸的危險拒絕了美國軍事觀察團進駐,要知道這幾年他們可是一直在邀請美國軍事觀察團進駐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的,美國好不容易點了頭,他們卻改變了主意,這與他們一貫注重政策的延續性和穩健性作風大不相同,這是很不正常的。”

  貝利亞插嘴,並且一針見血:“這隻能說明他們內部一定發生了巨大的變故,而且是好的變故,為了保住這個秘密,他們不惜拒絕送上門來的美國觀察團!”

  斯大林若有所思:“秘密麽……這幫中國同誌身上的秘密真的是越來越多了。加裏寧同誌,你立即返回中國,盡一切努力搜集相關的情報,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貝利亞同誌,你抽調一些精幹的情報人員配合他,直覺告訴我,這個秘密非常重要,對整個紅色陣營都非常重要!”

  領袖都這樣說了,自然沒有人敢怠慢,加裏寧和貝利亞都敬禮,表示明白了。

  斯大林將步槍交給一直在一邊等候的軍工專家:“拿去仿製,明年二月之前我要看到第一批仿製出來的步槍裝備我們的軍隊!”

  軍工專家敬禮:“明白了,斯大林同誌!明年二月之前,一定會有不少於一萬支同樣的步槍裝備前線軍隊的!”

  斯大林說:“下去吧。”

  眾人再度敬禮,下去了。

  斯大林又批了一份文件,然後起身,披上大衣走了出去,與一早就等候在外麵了的將領一起前去參加一場特殊的檢閱儀式。

  這次在莫斯科接受他檢閱的不是蘇軍,而是德軍。

  戰事進行到這一年的九月,蘇德戰場已經徹底分出勝負了。從六月到九月,蘇軍調集兩百四十萬大軍在白俄羅斯方向對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發動空前猛烈的進攻,此戰蘇軍不僅在兵力、裝備上壓製老對手,就連戰略戰術也壓製了德軍,“巴格拉季昂”行動,不管是前期的兵力秘密調動、戰略欺騙還是突破口的選擇,以及新型裝備的運用,蘇軍都占盡上風,整個戰役期間,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都是被動挨打,別說組織起有力的反擊,就連構建有效的防禦體係都異常困難,因為蘇軍總是從兩個方向實施突破,而中央集團軍群的裝備和兵力隻夠他們頂住來自一個方向的進攻,顧得了頭顧不了腚,除了兵敗如山倒之外他們還能幹什麽?經過長達三個月的血腥廝殺,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血被放幹了,二十多萬德軍士兵陣亡、負傷、被俘,德國不得不在失去中央集團軍群的情況下繼續這場毫無希望的戰爭。蘇軍一路衝到了波羅的海,並且從波羅的海取了三瓶海水用飛機運回莫斯科————莫斯科不相信前線指揮官已經望見波羅的海,所以下達了這道看似無聊的命令,因為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洋,那裏的海水鹽度低到幾乎可以直接飲用的地步,無法作假的。而前線指揮官照做了,空運回克裏姆林宮的三瓶海水證實了前線將領沒有吹噓,波羅的海真的重新回到蘇聯的懷抱了。但美英等國不相信蘇聯的戰績,對蘇軍的戰果提出了種種質疑,而斯大林回應質疑的辦法就是組織一場檢閱儀式,超過六萬名在巴格拉季昂行動中被俘的德軍將領和士兵在蘇聯騎兵的押送下浩浩蕩蕩地沿著莫斯科中央大街進行一次大遊行,讓蘇聯人民看看,也讓全世界看看蘇軍的輝煌戰績。現在這場遊行已經開始了。

  莫斯科中央大街人山人海,黑壓壓的人群塞滿了街道兩側,在千萬道仇恨與嘲弄的目光中,幾萬軍裝被硝煙熏黑的德軍戰俘在蘇聯騎兵的押送下踉蹌而行。望著遠處的克裏姆林宮,德軍將領顯得異常苦澀和迷茫。他們應該記得,在1941年的冬天,幾百萬德軍挾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輔等戰空前大捷之銳氣,從幾個方向向莫斯科撲去,滾動的鋼鐵洪流淹沒大地,呼嘯的機群遮住了莫斯科上空的陽光。在戰事最吃緊的時候,無數蘇軍將士冒著隨時可能被轟炸機轟炸的危險,沿著這條街道浩浩蕩蕩地奔赴紅場接受斯大林的檢閱,然後開上戰場,投入到艱苦卓絕的保衛戰,用血肉在冰天雪地中築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德軍最前沿的部隊已經抵近到距離莫斯科城郊隻有一公裏遠的地方了,然而,這一公裏,他們始終過不去。現在他們成為第一支開進莫斯科的德軍,卻是以一種他們最不願意接受的方式!想到這裏,這些德軍戰俘聳拉著腦袋,隻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麽沒有戰死在白俄羅斯!

  蘇聯軍民冷眼看著這一眼望不到頭的德軍戰俘,沒有人朝戰俘扔東西,沒有人咒罵,就這麽冷眼看著。這些德軍戰俘垂頭喪氣,讓他們根本就提不起報複的興趣來。

  斯大林同樣冷眼看著這些戰俘,低聲說了一句:“這場戰爭快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