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七 慘敗2
作者:流光飛舞      更新:2021-12-21 10:31      字數:3204
  在湯恩伯副司令長官拚死力戰,幾乎吸引了日軍絕大多數主力的那十多天裏,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依舊奉行著他抱頭蹲防的戰略,不作任何變更,麾下二十幾萬大軍全部老老實實的呆在黃河南岸,靜待日軍進攻。

  他們等來了一場鋪天蓋地的災難。

  攻占許昌後,日軍稍作休整,就把還沒有放涼的槍口對準了蔣鼎文司令長官的血肉長城,崗村寧次打響發令槍,至少四個師團的日軍排山倒海地朝黃河防線殺來。日軍戰機一批接著一批飛越黃河,對國軍河防陣地實施狂轟濫炸,日軍各部更是大肆搜集器材製造筏子,準備強渡。

  這個時候,蔣鼎文總算作出了一點反應:

  親臨前線鼓舞士氣,就連司令部也一並移至前線,顯示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

  很顯然,司令長官是被炸懵了,完全忘記了戰區司令長官親臨前線和戰區司令部親臨前線是兩個概念。戰區司令長官親臨前線,就算出了意外也不要緊,隻要司令部還在,指揮就不會中斷,了不起就火線換將,換一個司令長官而已;但是戰區司令部如果被打掉了,就算司令長官毫發無損,也無法繼續指揮作戰,二十幾萬大軍將群龍無首,被打垮是必然的。這樣的反應,還不如不作反應,繼續縮在後方抱頭蹲防。

  明知道日軍即將發動大規模攻勢而不采納李家鈺上將的建議主動出擊摧毀日軍在黃河北岸的橋頭堡,打亂日軍的部署是一大昏招,在湯恩伯與日軍苦苦周旋的時候不為所動是一大昏招,將司令部前移則是更大的昏招,蔣司令長官在這場戰役裏,基本上把自己能犯的錯誤都犯了,有這麽個司令長官,第一戰區的將士真的很無語。

  日軍並沒有浪費蔣鼎文送給他們的機會,嗅覺特靈的日軍情報機關立即就盯住了他的司令部。

  四月二十三日,夜。

  日軍四個師團在多個方向開始渡河。他們的情報工作做得很到位,渡河地點都選在了國軍防禦較為薄弱,警覺性較低的位置,第一波渡河部隊很順利利就上了岸,除了其中一部驚動國軍,爆發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之外,各部幾乎是悄無聲息的奪取了國軍的橋頭堡陣地。

  那次規模不大的戰鬥被上報到戰區司令部,蔣鼎文判斷:“這隻是一次試探性的攻勢,渡河的日軍隻是一支百餘人的小部隊,各部不必理會,加強警戒即可!”

  蔣司令長官真的是樂觀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

  判斷是樂觀的,現實卻極為恐怖:到子夜的時候,已經有不下於六個大隊的日軍成功渡過了黃河,隨著一枚信號彈騰空而起,打著哈欠巡邏的中國士兵駭然看到河岸瞬間沸騰,無數矮小而凶悍的身影端著長長的三八式步槍,嚎叫著向他們猛衝過來!日軍悄然進入陣地的炮群也去掉了偽裝,隨同步兵一起過河的炮兵偵察員通過電台猛報坐標,成排炮彈呼嘯著飛越河麵,落入國軍陣地,很多國軍士兵還在夢中就被炸成了碎片……遭到突然襲擊的國軍一團混亂,往往還沒有弄明白是怎麽回事,陣地就被突破了。各團長、師長瘋了似的往司令部打電話報告情況,結果電話根本就打不通!

  當然打不通。在日軍發動進攻之前,一支化妝成國軍的特工隊也悄悄摸到了司令部附近,剪斷了電話線和電線,隨後端著機槍、衝鋒槍殺入司令部,見人就開槍,並且朝每一個門窗狂甩手雷。猝不及防的警衛連幾乎連槍沒來得及拔出來就被掃倒了一大半,手無寸鐵的參謀人員和後勤機關人員驚恐地跑出來,結果出來一個就被打倒一個……當附近的部隊緊急趕到的時候,日軍特工已經撤退了,留給他們的是一百多具血淋淋的屍體,以及二十多輛熊熊燃燒的車輛,其中兩輛是至關重要的電台車。蔣鼎文運氣倒是不錯,剛好去視察一支部隊,沒有留在司令部,僥幸逃過了一劫,但是對於日軍來說,這個對手死活已經無關緊要,幾十名高級參謀戰死,電台車、沙盤、戰區地圖、作戰預案等一大批至關重要的器材、文件,不是被摧毀就是被卷走,短時間內蔣鼎文根本就無法有效地指揮他的部隊了。

  血肉長城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亂作一團。

  日軍各部趁機大舉渡河,工兵部隊頂著湍急的河水連日作業,在河麵上架起了十幾道浮橋,日軍主力和大批汽車、坦克、火炮通過浮橋源源不斷地抵達南岸,向預定作戰目標展開猛烈攻勢,失去統一指揮的國軍隻能各自為戰,混亂之下到處都是破綻,正好給了擅長迂回穿插的日軍極好的機會。短短幾天,二三十萬大軍堆砌起來的防線就被日軍多處打穿,空虛的大後方暴露在日軍的兵鋒之下,第一戰區各集團軍和軍現在要麵臨的問題不是還能不能守住南岸防線,而是還能不能撤下去!

  驚恐之下,蔣鼎文下達了撤退命令

  各部爭先恐後的撤退,日軍全線壓上,蔣鼎文的血肉長城沒能發揮什麽作用,便全線崩潰。在極度恐慌和混亂中,戰前曾建議蔣鼎文先發製人,摧毀日軍的橋頭堡陣地以打亂日軍的作戰部署,變被動為主動,顯示出非凡的戰略眼光和指揮藝術的李家鈺上將為掩護友軍突圍,指揮一支七拚八湊湊成的部隊拚死力戰,最後身中數彈,當場陣亡。這是繼張自忠上將之後,中國軍隊陣亡的第二位上將。也多虧了他的犧牲,好幾個集團軍和軍指揮部才突出重圍,擺脫日軍的追擊,轉危為安。

  現在豫中局勢已經糜爛到無法收拾的地步了,湯恩伯、蔣鼎文所部四十多萬大軍兵敗如山倒,他們扔下了輜重物資,扔下了重型裝備,扔下了行李,甚至扔下了家眷,沿著平漢鐵路一路抱頭逃竄,而日軍在後麵一邊追擊一邊猛撿戰利品,國軍敗得潰不成軍,日軍贏得潰不成軍。但是很快,日軍便放棄了殲滅國軍的計劃,一來,國軍逃得實在太快了,怎麽追也追不上,二來,戰利品太多了,已經嚴重遲滯了他們的行軍速度。日軍變更了部署,由一支五千餘人的部隊繼續追擊,各部在後麵搜集戰利品……畢竟日軍也很窮啊。平漢鐵路上遺棄的物資堆積如山,日軍沒費多大勁就搜集到了七百多噸大米、幾十萬袋美國援助的麵粉,以及海量的槍械、火炮、彈藥,有兩個旅團大多數士兵果斷扔掉自己手中的破爛,換上了繳獲的美式裝備,用他們的話來說:“用繳獲的繳獲美式裝備的彈藥供應反而比用國產裝備要充足得多!”

  日軍依然沒能實現殲滅中國軍隊主力的企圖,再一次打成了擊潰戰,包圍圈尚未形成,第一戰區主力就溜掉了。逃脫被日軍圍殲的厄運固然是值得慶幸,但是平漢線上堆積如山的被遺棄的物資,還有幾十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倉皇逃竄的狼狽給他們每一個人都打上了恥辱的烙印,中國曆經數年苦戰,付出無數犧牲換來的一點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美英中蘇四強聯盟名存實亡,變成了三強————中國已經沒有資格擠身於這個可以決定全世界命運的聯盟之中了。最可怕的是,豫中會戰的慘敗僅僅是災難的開端,更多的恥辱還在後頭。

  日軍乘勢攻陷鄭州、洛陽,兵逼潼關,陝西大門有被撞開的危險。

  老蔣再也坐不住了,緊急調派親信陳誠前往第一戰區收拾殘局。

  陳誠趕到第一戰區後立即命令一直駐紮在陝西的胡宗南所部開赴前線,利用山地構築防線,痛擊日軍,同時撤掉了第一戰區一大批玩忽職守的將領,火線提拔一批敢於與日軍死拚的軍官,殺氣騰騰地下令:“各部務必堅守陣地,擅自放棄陣地者,殺無赦!”他揮舞大棒一通狠敲,第一戰區總算是定下神來,依托山勢地形與日軍展開血戰。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進入山區之後戰力大減,隻能由步兵逐個山頭逐個山頭的跟中國軍隊拉鋸,那淩厲的攻勢戛然而止。

  豫中的局勢總算是穩住了。

  但湯恩伯和蔣鼎文頭頂的烏紗帽就不大穩了。他們在豫中會戰中那糟糕透頂的表現讓老蔣極為震怒,在他授意之下,陳誠主持了戰區作戰檢討大會,狠批這兩位在作戰中的種種失誤,並且逼他們深刻檢討。現在這兩位已經是眾叛親離,就連他們的老部下也對他們極為不滿,自然不會有人站出來替他們說話,沒辦法,湯恩伯和蔣鼎文隻好硬著頭皮,當著陳誠和各集團軍、各軍軍長的麵作了深刻的檢討。隻是散會之後他們就不認賬了,尤其是湯恩伯,更是破口大罵:“他媽的陳矮子,浙江人還整浙江人?老子記住你了!”

  記住也沒用,陳矮子的靠山是老蔣,他還能去咬老蔣的鳥不成?

  不久,老蔣的命令來了:收拾行李滾到西北吃沙子去,別再在戰場上丟人現眼了!

  這兩位司令官隻能哭喪著臉,收拾行李,帶著為數不多的親隨,淒淒慘慘戚戚的奔赴西北上任,對於他們而言,屬於他們的抗戰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