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明燈消孽業
作者:門中馬      更新:2021-11-29 22:19      字數:3234
  這燈樓恐怕本身就已經是一件法器了,有這樣的燈樓加持,再加上德宏大師的修為,恐怕消除自己的孽業,真的不算是什麽難事了。

  德宏大師說所用五年,還是自謙了,應該是用不了那麽長時間的。

  而且最重要的,這是一件唐代的物件,如果猜的沒錯,應該是與裴旻同時代的東西。

  “不知道德宏大師知不知道聞喜後人的事情?”葉楓想起那九劍上顯露出來的九個字,恭敬的問道。

  “那聞喜後人的啟示,想必你已經看到了。”德宏大師笑了笑,“雲門宗那些人,看來在我之前已經告訴你了。”

  “吐蕃戰地吾見龍宗源,這九個字是什麽意思?”葉楓恭敬的問道。

  “佛曰,不可說。”德宏大師搖搖頭,“依靠楓微子天師的聰明才智,猜透這九個字不難。

  即便是現在悟不透,將來也必然有悟到的那一天,老衲何必聒噪。”

  葉楓心說這佛家之人,賣關子的本領真的是和奇門遁甲有一拚。

  既然德宏大師不願意說,葉楓也不再深問了,說我這就去點燃長明燈。

  “好。”德宏大師點點頭,表示認可。

  葉楓過去,發現這燈樓中的長明燈是雙層結構,裏麵的一個容器內裝燈油,燈芯用醋泡製,外層裝水,用以冷卻燈油;

  葉楓不禁感歎這是個偉大的發明,因為油燈消耗的油主要不是點燃了,而是受熱揮發,醋泡過的燈芯不僅能保持低溫,油壇外麵的水也可以有效阻止油溫上升,這樣點燃之後,便是能夠達到長明的效果了。

  《達摩破相論》又長明燈者:即正覺心也,以覺明了,喻之為燈;是故一切求解脫者,以身為燈台,心為燈炷,增諸戒行,以為添油;智慧明達,喻如燈火。

  當燃如是真正覺燈,照破一切無明癡暗,能以此法,轉相開示,即是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故號長明。

  過去有佛,名曰然燈,義亦如是。

  愚癡眾生,不會如來方便之說,專行虛妄,執著有為,遂燃世間蘇油之燈,以照空室,乃稱依教,豈不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間一毫相光,上能照萬八千世界,豈假如是蘇油之燈,以為利益。

  審察斯理,應不然乎!又六時行道者:所謂六根之中,於一切時,常行佛道,修諸覺行,調伏六根,長時不舍,名為六時。繞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當令覺慧巡繞身心,念念不停,名為繞塔。

  過去諸聖,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時世人,不會此理,曾不內行,唯執外求;將質礙身,繞世間塔,日夜走驟,徒自疲勞,而於真性,一無利益。

  佛經中也有一個點燈成佛的故事,佛在世的時候,人們因敬仰佛陀所以用電油燈的方式供佛。

  有一貧民女子也想供佛,無奈因家境貧困做不了大的布施,隻能將乞來的一枚銅錢購買燈油。

  以虔誠的心點燃油燈供佛,但她又怕點燃的油燈會在半夜熄滅,於是向佛頂禮膜拜,發願“願意生生世世能做佛事,求佛加持此燈光明不滅”。

  快到天亮時,佛陀讓目犍連尊者把眾燈熄滅,結果隻有那位貧困女子的油燈還亮著。

  於是佛曰:“女信心不逆將滅先世罪業,更能廣發菩提心教化眾生,功德圓滿時,當來作佛,號“須彌燈光如來”。”

  此故事就是佛教點燈的由來,就是人們在佛寺所見的“長明燈”。

  點長明燈的意義就是隻要燈火不滅,就可以讓佛光普照,破除黑暗,消除孽業。

  真正的長明燈必須是將點燈之人的生辰八字寫在紅紙上,再用長明燈燒掉,讓灰燼就掉落在長明燈的燈油中,而且這燈還必須由長明燈主自己去點燃,之後還要接受高僧的誦經開光,才能掛在長明燈塔上,接受香火之氣。

  葉楓將自己的生辰八字寫在紅字上,又親手將長明燈點亮,這才回首對德宏大師坐了個稽首。

  之後的事情,也就全權拜托德宏大師消除孽業了。

  小六子適時走了進來,盤子中端著兩杯清茶,放在了德宏大師與葉楓的中間,德宏大師看了看葉楓:“道家也講究茶道,同樣的,我們佛家也是十分講究這個。

  還請楓微子品嚐。”

  葉楓點點頭,端著茶杯下的托盤一起端起,將杯蓋半推開,輕吹了幾口氣,在中國茶道中,講究“天人合一”,杯托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如果連杯托一起拿起,這種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茶水初入舌津,一股濃鬱的苦味瞬間通過舌尖傳到大腦,葉楓差點沒忍住給吐出來,都說佛家講究“禪茶一味”,以茶助禪,在茶中體味苦寂,來達到修禪的目的,不管禪有沒有領會到,至少這苦寂葉楓算是體會到了。

  而且葉楓本來就不喜歡喝這玩意,隻不過身為道士,還必須略懂一二。

  但是德宏大師上的這茶,除了苦,葉楓真的嚐不出任何的滋味。

  “楓微子,不妨再多喝幾口。”德宏大師看到葉楓的麵部表情,哈哈大笑道。

  “再喝幾口?”就這一口葉楓都覺得難受,“如果還要我再喝,到時候要是苦的反胃,吐你一臉可別怪我了。”

  “無妨。”德宏大師似乎對葉楓這種“以下犯上”毫不在意。

  連著三口茶水入喉,葉楓逐漸品味出一絲不同,這第一口似乎是苦澀,第二口就變得苦淡,到第三口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苦味減少,一股清雅的氣息開始纏繞舌尖,葉楓雙眼一亮,一口把剩下的茶水全部喝下去。

  “都說苦茶久飲宜思意,喝過大師這茶,我算是真明白了。”葉楓放下茶杯,口齒之間還殘留著清雅的淡淡香味。

  “楓微子能否說說這苦茶之中的禪機?”德宏大師出聲考驗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就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家講求清除人心的雜念,而茶則是洗淨上麵的汙垢,不留一絲痕跡。

  我曾經聽聞過這麽一句話:靜為佛之首,空為佛之本,苦為佛之身,隱為佛之理,欲守佛道,必參苦禪,欲破苦念,必習苦茶,茶者,真佛也!”

  “哈哈哈哈!”德宏大師聽完葉楓的話開懷大笑,“這是當年霽塵子與我所說之話,他讓我在這苦茶當中,尋求真佛。

  我本就生活在苦難之中,更需要在這苦難當中尋找到佛的滋味。

  你是道門中人,我說太多的佛理,難免有破壞宗門之嫌,但是我希望不論你遇到什麽苦難的時候,記住,那正是修行時,堅持過去,就能尋求出其中的道。

  這是霽塵子當年教導於我的,我再將此教導於你。

  畢竟你將來的路,要比我長很多很多……”

  德宏大師說著,葉楓也是長身稽首,“多謝德宏大師教化。”

  “中龍脈之事已經得到解決,你該繼續西行了。”德宏大師擺擺手說道,“此地隻剩九條潛龍,是不是還能生出真龍,也就是其造化天機之事了。

  至於這九條潛龍,應該不會再輕易出來了。

  現在中龍脈已經是苟延殘喘之勢,你必須趕快到昆侖山,找到一切事情的源頭,並且將其解決,護我華夏龍脈。”

  葉楓點點頭,其實他心中還是想問一個問題,就是依靠德宏大師的造化,在八十年前到底是遇到了什麽事情,才讓他手腳盡斷的呢?

  隻不過葉楓想了想,這麽問出這個問題,實在是有些不禮貌。

  苦難千萬種,何必糾結?

  於是他退出了禪房,去尋找關邪與丫頭等人了。

  德宏大師看著葉楓離開的身影,臉上的笑容漸漸收斂,看著那長明燈,德宏大師保持著眼觀鼻,口觀心的禪定神態。

  “南無阿彌陀佛!”

  德宏大師高呼了一聲佛號,隨後周圍竟然憑空響起了一陣木魚之聲。

  如果葉楓能看到這一個場景,必然是驚訝萬分。

  雖然德宏大師雙手殘疾,但是已經是做到了心中有佛的境界,這憑空響起的木魚之聲,便是證明。

  “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德宏大師接著又高呼三聲,那木魚之聲更加響亮。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如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德宏大師念的這幾句佛語,是地藏經的開經偈,請求的是地藏菩薩加持。

  在佛教中,地藏菩薩主管地獄輪回,曾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而地藏經也是佛教中的一本重要經文,主要是為了消除念經之人或者其親屬家人的業障,隻不過德宏大師接下去的話,已經是不能漸漸明了。

  所謂大音希聲,大道無形,隨著德宏大師的誦念,一道道佛光靈氣開始朝著長明燈的方向移動,匯聚在燈苗的上空。

  德宏大師頭頂的佛光愈甚,隨著靈光慢慢注入長明燈內,那長明燈的淺紅色的光暈在緩慢的變著透明,就像蠶食桑葉一般,速度不快,卻可以感受的到。

  那道淺紅色的光暈變成透明隻是時間的問題,光暈變的透明也就代表著這道孽業徹底化解,那速度,根本用不了五年。

  德宏大師念著,卻是忽然口噴出了一口鮮血,強行將這誦念終止了。

  隨後,禪房之門大開,一道身影緩緩的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