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討伐檄文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5      字數:2172
  楊修聽到後,便不假思索道:“臣建議討伐曹操。”

  “理由呢?”劉梟問道。

  楊修解釋道:“陛下奪取益州和涼州,如今涼州已經安定,不論有沒有匈奴人的事情,陛下也必須往外擴張。在並州郭汜、兗州曹操的選擇上,臣更趨向於攻打兗州曹操。”

  “並州郭汜,和袁紹毗鄰。”

  “一旦攻打郭汜,恐怕袁紹不會坐視不理,甚至可能曹操也會橫插一腳。到時候,陛下要麵臨的局麵太複雜。”

  “但攻打曹操則不同。”

  “袁紹之所以可能馳援郭汜,是郭汜實力弱,對冀州無法造成威脅。甚至袁紹的心底,還想著要拿下並州,但曹操則不一樣了。”

  “這些年曹操發展很快,實力相當不弱。”

  “曹操沒有稱帝,但卻占據了兗州,占據了大半個豫州,後續又攻克了青州一部分,實力已經極為強大,甚至連袁紹都已經對曹操忌憚不已。”

  楊修眼中閃爍著智慧光芒,道:“在袁紹忌憚曹操的情況下,陛下再攻打曹操,袁紹會期待著陛下和曹操兩敗俱傷,他好漁翁得利。”

  “陛下攻打曹操,袁紹極大的可能是作壁上觀,而郭汜實力弱,他不敢挑釁陛下,所以陛下攻打曹操期間,腹背能安穩,不會遭到夾擊。”

  “至於劉表,更不必放在心上。”

  “尤其曹操袒護於扶羅,這更是一步差棋。”

  “於扶羅身為匈奴人,在大漢境內不低調一點,反而入侵洛陽,擄掠百姓,鬧得天怒人怨。這事兒曹操袒護了,便等於天然失去了道義。”

  楊修道:“陛下安排一文士,撰寫檄文,利用曹操袒護於扶羅這個點進行攻擊,天然就是伸張正義的,攻打曹操名正言順。”

  劉梟聽得頷首讚許。

  楊修這些年是愈發成熟了,分析也極有條理。

  不過曹操袒護於扶羅,劉梟也清楚曹操的意思。劉梟熟悉曹操的性格,他對匈奴異族,是極為仇視的,恨不得蕩平匈奴、烏桓等外族。如果僅僅按照曹操的秉性來,劉梟讓曹操交出於扶羅,曹操不會拒絕。

  然而,曹操已經不是一個人。

  曹操如今是兗州刺史,手中有兗州、豫州和青州三州之地。

  這已經是一個極大的勢力。

  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事情已經是足以讓曹操進行妥協。因為曹操在其位就得謀其政,他必須考慮到方方麵麵的利益。

  於扶羅投奔,曹操接納了就不能隨意拋棄。

  否則,誰還敢投奔曹操。

  再者,於扶羅曾經背叛袁紹,他駐軍黎陽縣,便能作為冀州和兗州的一個緩衝。如果袁紹要南下攻打兗州,首當其衝的於扶羅。

  所以曹操隻能拒絕劉梟。

  否則交出於扶羅,後果反而更麻煩。

  劉梟看向徐盛等人,問道:“你們呢?”

  徐盛等人一聽,全都讚同楊修的分析,都支持討伐曹操。

  劉梟見眾人都是如此,再無其他異議,便下令道:“文和,令人撰寫討伐曹操的檄文,公告天下。不日後,朕將會出兵討伐曹操。”

  “臣遵旨!”

  賈詡拱手應下,道:“陛下,此番出征,以哪位將軍為主呢?”

  如今劉梟的麾下,諸多主將都坐鎮一方。

  徐晃坐鎮涼州,黃忠坐鎮河內,太史慈坐鎮益州,三大將各自坐鎮,而劉梟麾下還有張任、龐德、甘寧等將領。

  劉梟心思轉動,道:“此次出征,以徐榮為主將,張任、龐德、嚴顏、甘寧輔助。這一戰,朕將會禦駕親征,參謀部全體隋軍出征。”

  徐榮是極早歸順劉梟的。

  他此前一直獨領一軍,但在此前的戰事中存在感不強。

  然而,徐榮極有能力的。

  劉梟通過戰事磨礪徐晃,磨礪了太史慈等人,也要培養其餘的主將。徐榮歸順劉梟極早,論及資曆和能力,都是能夠勝任的。

  “喏!”

  郭嘉、楊修、徐盛等人躬身應下。

  賈詡道:“臣遵旨!”

  作為內閣首輔,賈詡必然是要留守的,以坐鎮後方,調理全國的政務。如今的大漢,治下雖然隻有涼州、益州和司隸地區,但地域遼闊,事務繁多,一點都不能掉以輕心。

  劉梟又安排了其餘各項事情,便擺手讓眾人退下。

  賈詡領著官員退下,又在內閣重新討論。

  短短一天時間,討伐曹操的檄文,便已經傳遍了長安,然後開始往大漢境內的各地散播。劉梟即將出兵討伐曹操的消息,這快速傳開了。

  長安是大漢帝都,有各國探子。劉梟發檄文討伐曹操一事,各國探子一得到消息,都知道戰事將啟,連忙將消息送出。

  三月初三,黃道吉日。

  這一日,劉梟在長安城內點兵出發。

  此番攻打曹操,劉梟調集了八萬精銳,這都是經過了戰爭洗禮的精銳,一個個能征善戰,悍不畏死,是戰場上的百戰之師。

  徐榮這是第一次統帥全軍,心中很是激動,但更加的謹慎。作為軍中的將領,徐榮雖立下的大功勳不多,但這不妨礙徐榮指揮大軍。

  徐榮內心,更有昂揚鬥誌。

  這一戰,必須打得漂亮。

  如果這一戰打敗了,他以後再想要獨領一軍就難了。如果這一戰漂漂亮亮的取勝,那麽接下來他便如太史慈、徐晃一般平步青雲。

  大軍從長安出發,往洛陽趕去。

  在大軍趕路時,消息已經先一步傳到了兗州曹操手中。

  兗州,昌邑縣。

  刺史府,書房。

  曹操正埋頭處理政務,如今治下的區域越來越龐大,曹操要處理的事情也非常多,整日非常忙碌。在曹操處理政務時,一陣腳步聲自書房外傳來,卻是戲誌才大步進入。

  “主公!”

  戲誌才麵色有些嚴峻,恭敬向曹操行禮。

  曹操看到戲誌才,擱下手中的筆,笑說道:“誌才來得好,我現在正有事情要和你商量。茲事體大,本官也拿不定主意。”

  戲誌才問道:“主公所慮何事?”

  曹操眼中掠過一道精光,沉聲道:“去年年底,劉梟遷徙豪強大族到他的陵寢長陵附近居住,極大的打壓了豪強大族,還收攏了民心,鞏固了實力。我琢磨著,我們能否也要削弱兗州、豫州和青州的豪強大族。咱們不能遷徙他們,但也有另外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