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談判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4      字數:2286
  白水關上,房間中。

  黃權和嚴顏賓主落座,黃權說了北上求和的來意,便開口問道:“嚴將軍,據你的了解,劉梟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嚴顏想了想,苦澀一笑,說道:“對於劉梟,本將知之甚少。這一次戰敗,其實我還沒遇到劉梟,就已經敗了。這一次戰敗,是被劉梟的部將擊敗的。”

  黃權聞言,有些失望。

  他對劉梟的了解,幾乎都來自於得到的一些消息。

  其餘,了解不多。

  這樣的消息,無法讓黃權有最合適的判斷。

  黃權又問道:“嚴將軍,這一戰你雖然敗了。但具體的情況,是怎麽回事呢?在下對這一戰,也隻是從龐司徒的口中知曉,具體情況完全不知道。”

  嚴顏歎息道:“這一戰說是大意,也不能說全是大意的錯。隻能說,運勢不足。”

  “怎麽說?”黃文問道。

  嚴顏當即說了戰敗的整個過程,從他得知陽平關落陷的消息開始,到散播消息算計楊任,然後是伏擊楊任,最後反攻畢彭山遇到馬超救援,以至於回程途中被埋伏。

  整個過程,嚴顏詳細闡述了一遍。

  他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替自己開脫。

  黃權聽完,歎息道:“時也,命也,這不能怪將軍,隻能是運勢不足。也就差那一丁點的時間,隻要多個兩刻鍾,多個半個時辰,就能拿下畢彭山。不過劉梟麾下的將領,的確是厲害,竟然在中途布下埋伏。尤其竹林中的伏擊,那是什麽武器,嚴將軍知道嗎?”

  “不知!”

  嚴顏搖頭,也很無奈。

  當日竹林中的一戰,地麵突然就爆炸了,他麾下的士兵渾身受傷,以至於身上血肉模糊,這樣的武器他百思不得其解。嚴顏在軍中多年,可謂是老江湖了,但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連聽都沒有聽過這樣的武器,著實是古怪。

  黃權思索一番後道:“這樣的情況,真是不利於我軍。此前在成都時,我力勸龐司徒開戰,要將劉梟逐出漢中。現在看來,劉梟的實力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要擊敗劉梟,不是一件易事。”

  嚴顏道:“如果要開戰,便是全麵開戰,要舉國之力才行。”頓了頓,嚴顏問道:“公衡自後方來,你可知道,帶兵來馳援廣漢郡的,是哪一位將軍。”

  黃權道:“是甘寧!”

  嚴顏聽到甘寧,反而笑了起來,說道:“甘寧來倒也不錯。”

  黃權有些意外嚴顏的回答,笑吟吟道:“甘寧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也是出了名的難以配合。他到白水關來,嚴將軍不怕和甘寧起衝突嗎?”

  嚴顏解釋道:“甘寧此人,我是了解的,而且本將和他有交集,關係也算是不錯。當初本將在巴郡為官是,就和甘寧有所往來。”

  “本將是巴郡人,甘寧也是巴郡人。”

  “尤其甘寧進入軍中,也是本將從中前線。他到白水關來馳援,我不擔心,也能鬆口氣。最關鍵的是,甘寧悍勇無比,是一員驍將,也懂得兵法運用。”

  嚴顏說道:“甘寧白水關,我安心。如果換做是其他的人,本將恐怕還要擔心了。”

  黃權很是驚訝,道:“嚴將軍和甘寧竟有這一層關係?”

  嚴顏笑道:“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黃權道:“如此說來,倒是不錯的結果了。隻要嚴將軍和甘將軍鎮守白水關,擋住劉梟的大軍,我也能更輕鬆的談判。”

  嚴顏問道:“甘寧帶兵多少?”

  黃權道:“兩萬兵力!“

  嚴顏皺起眉頭,說道:“劉梟的大軍,至少在五六萬以上。陛下讓甘寧帶兩萬人,怎麽能抵擋啊,真不知道陛下怎麽考慮的。”

  黃權安危道:“目前的情況,主要以防守為主,所以陛下派遣到的兵力不多。再者,陛下決定求和,更不會調動大規模的士兵出戰。”

  嚴顏道:“公衡啊,本將說句心裏話,你此去拜見劉梟,得小心一些。如今劉梟裹挾勝利的大勢,未必會接受求和的請求。”

  黃權道:“總要試一試。”

  他又向嚴顏了解了更多關於劉梟的情況,才出了白水關,往北行去。黃權策馬趕路,一路疾馳,走了一天半的時間,碰到了劉梟南下的大軍。

  如今,劉梟已然進入廣漢郡。

  隻是劉梟穩紮穩打,沒有貿然南下,趕路的速度要慢一些。黃權報上了身份後,士兵立刻去稟報。當劉梟得知黃權是來求和的,立刻安排人將黃權帶來。

  對於黃權,劉梟知曉。

  劉梟印象最深的是,曆史上黃權歸順了曹魏,劉備麾下的官員,請求誅殺黃權的家眷,但劉備卻說黃權之所以歸順曹魏,罪責在劉備自己,不是怪黃權。

  事實上,也的確是劉備不聽黃權的諫言,才導致黃權陷入困境。如果劉備不以身犯險,大軍就不會兵敗,不至於讓吳國取得勝利。

  劉梟清楚黃權的情況。

  對於黃權,倒也是頗為好奇,這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人。

  不多時,黃權大步而來。

  今日的黃權,身著一襲博領大衫,盡顯名士風度。他大步走來,站在劉梟的麵前,不卑不亢的行禮道:“在下黃權,見過陛下。”

  劉梟道:“你所為何來?”

  黃權昂首道:“在下今日來,是為了蜀漢和大漢兩國的萬千百姓而來。”

  劉梟笑道:“朕願聞其詳。”

  一聽黃權的話,劉梟知道這是黃權的話術,是專門為了引起他的注意。黃權一番引導的話後,才會進入正題,讓劉梟認同黃權的話。

  這其中的竅門,劉梟清楚。

  不過,劉梟卻要聽一聽黃權怎麽說,看黃權如何遊說他。

  黃權微微躬身,揖了一禮後,緩緩道:“蜀漢和大漢交戰,戰火紛飛,狼煙四起。不論是蜀漢,亦或是大漢,都會折損無數士兵,會有無數的人家破人亡,更有無數望夫歸家,望兒歸家,望父歸家的家庭殘破,於大漢,於蜀漢,都是不利的,陛下以為然否?”

  劉梟道:“戰爭有死亡,在所難免。”

  黃權說道:“戰爭帶來的傷亡,是可以避免的。在下這一次來,便是帶來我主的誠意,希望兩家罷兵,各自安好,讓百姓免於危難。”

  劉梟搖頭道:“黃權,你的話站不住腳。朕罷兵退走,短時間內雖然和劉璋不交戰,但遲早有一場決戰。長痛不如短痛,朕一鼓作氣南下,平定益州,才能讓益州的百姓,安享太平。甚至於,如果劉璋仁慈,他為百姓考慮,何不舉國歸順,做一個富貴閑人。”

  黃權聽了後,卻是皺起眉頭。

  劉梟不好說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