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甘寧出戰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4      字數:2437
  宮殿外。

  龐羲和趙韙並排站立。

  龐羲麵色肅然,鄭重道:“趙太尉,出使求和的人選,已經議定。不過嚴顏在前線兵敗,在議和敲定之前,至少得派遣士兵抵擋劉梟的進攻。你看,安排誰前往抵擋最合適呢?”

  趙韙笑說道:“甘寧此人,最為合適。”

  龐羲皺起了眉頭道:“甘寧此人,一向是膽大妄為,不受拘束,桀驁不馴。甚至於,曾經四處為禍。讓錦帆賊去抵擋,合適嗎?”

  趙韙笑了笑,說道:“恰是如此,他才是最合適的。甘寧此人在為官之前,便聚攏了一支軍隊。這一支軍隊,雖然隸屬於朝廷,但很多時候,都隻聽從甘寧的命令。”

  “偏偏,這支軍隊很有戰鬥力。”

  “當然甘寧桀驁不馴是真的,此人的確時常不停號令,需要敲打一番。這一次,本官讓甘寧統帥兩萬精兵前往抵擋。隻要甘寧去了,他麾下的錦帆賊士兵,自然也會前往。”

  “一方麵,甘寧的軍隊能征善戰,是剽悍之輩。另一方麵,也能籍此削弱甘寧。這是一箭雙雕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趙韙眼中,掠過一道精光。

  龐羲聽完後,捋著頜下的胡須,也是笑了起來,說道:“趙太尉言之有理,就這麽辦。”

  趙韙道:“本官這就去下令,調甘寧出征。”

  龐羲道:“本官去通知黃權。”

  兩人各自乘坐馬車分別,龐羲回到司徒府後,便安排人請黃權來見。

  黃權作為龐羲的佐吏,協助龐羲處理朝中的政務。他雖然不到三十歲,年紀不大,但是在龐羲的一眾佐吏屬官中,黃權卻是極有威望的。因為黃權處理事情,公正公允,且極有條理,而且黃權並不是驕矜自傲,恃才傲物的人。

  所以黃權在司徒府,很得到眾人的擁護。

  黃權正安排事情時,侍從來報,司徒龐羲請他去一趟。黃權擱下手中的事情,徑直往龐羲的書房行去,見到龐羲後,恭敬行禮道:“卑職黃權,拜見司徒大人。”

  “坐吧!”

  龐羲頷首點頭。

  對黃權,他也是讚賞有加。

  如果不是黃權有能力,且能言善辯,他也不會讓黃權出使。此番去見劉梟,和劉梟和談,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黃權落座,等候龐羲開口。

  龐羲說道:“趙太尉得到前線傳回的消息,嚴顏兵敗了。不僅如此,張魯也已經歸順了劉梟。如今劉梟的大軍,正往廣漢郡去,要來成都了。”

  黃權皺眉道:“司徒大人,張魯歸順,對蜀國極為不利啊。”

  龐羲歎息一聲,說道:“陛下斬殺了張魯的家眷,令張魯仇恨陛下。如今張魯歸順劉梟,成了劉梟的走狗,的確很麻煩。陛下不願意和劉梟開戰,所以讓你作為使節,趕赴前線向劉梟求和。具體條件,你全權處理,務必要促成此事。最關鍵的是,不能丟了蜀國的臉麵。”

  黃權一聽,麵色微變。

  這都去求和了,還要保全臉麵,求和的一方能有臉嗎?

  黃權心中嘀咕道。

  隻是,他也沒有說出來,想了想後說道:“陛下安排微臣作為使節前往,微臣自然沒有意見。隻是關於求和一事,卑職有些想法。”

  龐羲道:“你說說看!”

  黃權麵色肅然,鄭重道:“漢中一地,是蜀漢北麵的屏障。漢中在,則蜀漢安全無虞。漢中丟失,則是虎狼在側,臥榻不安。”

  “更何況,劉梟此人極為厲害。他到長安短短時間,就平定了朝廷的內亂,掃蕩了李傕、樊稠等人,可謂是戰功赫赫。”

  “這樣的人在漢中虎視眈眈,對蜀漢很是不利。卑職認為,為了蜀漢的長治久安,為了陛下的基業,必須舉國之力,和劉梟傾力一戰,將劉梟逐出益州。”

  黃權說道:“縱然付出大代價,也要傾力一戰。一旦求和,讓劉梟在漢中紮根立足,恐怕蜀漢就沒有安寧日子了。”

  龐羲聽完,也在權衡黃權的分析。

  黃權是有能力的人,而且龐羲也很欣賞黃權,知道黃權的為人。這不是個貪生怕死的人,絕不是因為怕作為使節,就拿出這樣的一番話搪塞。

  龐羲道:“黃權,你可知舉國之力和劉梟一戰,一旦戰敗了,蜀漢如何自處?”

  黃權正襟危坐,擲地有聲的道:“司徒大人,兩軍相逢,唯有全力拚殺,沒有別的選擇。如今各國林立,宛如春秋戰國,是大爭之世。”

  “現在不奮力一爭,就可能被人覆滅,淪為他人砧板上的魚肉。當初陛下執意要誅殺張魯一家,卑職曾諫言反對,可惜沒能阻止。”

  “如果不是張魯反叛,張魯割據漢中,至少是蜀漢的屏障。可如今的情況,張魯歸順了劉梟,便相當的不利了。”

  黃權說道:“司徒,求和是下下之策。”

  龐羲一聽,臉色冷下來,嗬斥道:“黃權,這話當著本官的麵,你可以說。但出去後,不可隨意亂說。你這番話,被有心人聽到,便會認為你對陛下不滿,知道嗎?”

  黃權微微欠身,道:“卑職也就是在司徒大人麵前,才如此說。司徒大人為了蜀漢的國事,日夜操勞,殫精竭慮,不應當讚同求和。”

  龐羲說道:“這是已經定下的決定,沒有更改的餘地。再者,本官也承擔不起死戰兵敗的情況。求和積蓄力量,再進行反擊,這才是最穩健的方式。”

  黃權的分析,龐羲也有些讚同,卻隻讚同一部分。因為在龐羲看來,暫且求和,才能夠積攢力量反擊。一旦現在就全麵開戰,失敗的後果,蜀漢也承擔不起。

  畢竟,劉璋繼位的時間不長。

  黃權頹然,點頭說道:“既然已經定下,沒有斡旋的餘地,卑職這就準備出使。但萬一,劉梟不同意求和呢?”

  龐羲捋須笑了起來,說道:“你這小子,真當劉梟是傻子嗎?劉梟不開戰,就可以得到無數的好處,非得和我們一戰嗎?”

  黃權心中不以為然。

  換做他站在劉璋的角度,便選擇會死戰到底,不會求和。而他換一個角度,站在劉梟的一邊,認為劉梟會一鼓作氣,徹底剿滅劉璋,掌控一個穩定的益州。

  這些話黃權也不說了。

  因為和龐羲交談時,已經看出了龐羲的態度,是偏向於求和的。

  黃權又詢問了其餘的情況,了解了如今的應對策略,最後才起身道:“大人,卑職這就去準備,然後馬上啟程北上。”

  “去吧!”

  龐羲擺手,目送黃權離開。

  黃權出了太尉府,回到家中換了一身衣服,便騎馬離開。他為了節省時間,是一人一騎。這樣的趕路速度,走在了甘寧的大軍前麵。

  進入廣漢郡後,黃在短短時間抵達了白水縣,來到了白水關。白水關,是從漢中進入白水縣後,南下的一處重要關卡。

  撤退後的嚴顏,便駐紮在白水關。黃權抵達白水關,立刻找到嚴顏,準備向嚴顏詢問情況。他要去求和,就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有利於和劉梟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