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奮進的楊修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2      字數:2306
  冀縣城內,城西一處宅子。

  楊修住在此地。

  後院涼亭內,楊修正在看書。

  他先一步抵達冀縣內,安置下來,便著手散布平蠻關李傕兵敗的消息。除此外,楊修更是仗著楊家的身份積極奔走。在短短時間,楊修和冀縣的大族搭上線,有了頗為不錯的關係。

  楊修出身弘農楊氏,名門之後,家族世代為官,是真正的士族。他是中原士子,來到涼州這等偏僻之地,以楊修的身份和地位,在冀縣大族中,簡直鶴立雞群。

  尤其楊修很會處事,他長袖善舞,令冀縣各大家族的人對他都奉為上賓。楊修沒有說明來意,也沒有透露自身的身份,所做事情也是暗中排布。

  雖說冀縣大族知曉楊修父親在長安為官,知道楊彪是劉梟的臣子,也清楚楊修突兀的來到冀縣,肯定有所圖謀,但各家族默契的沒有點破。

  楊修不說,各大家族不問,雙方相處倒是默契。

  腳步聲,從院子外傳來。

  一名武士進入院子,走到楊修麵前,躬身稟報道:“大人,李傕率領大軍返回了冀縣。李傕得知城內談論平蠻關的戰事,已經下令封鎖冀縣,嚴禁出入,還安排人抓捕傳播消息的人。不過平蠻關的消息滿天飛,官府派人掃蕩一會兒後,就撤退了。”

  楊修劍眉一揚,露出意外神色。

  李傕退回了冀縣?

  這有些意外。

  按照楊修的推斷,李傕是西涼軍的一員虎將,治下的飛熊軍能征善戰,有足夠的兵力抵擋朝廷大軍。李傕如今,應該會在上圭縣,乃至於望垣縣停留一段時間,不至於這麽快兵敗撤退。

  “看來,高看了你啊。”

  楊修輕笑起來。

  他眼眸轉動,計上心來,吩咐道:“立刻安排人,去賈家、薑家、成家、張家,請四大家族的家主來府上一趟,我有大事和他們商議。”

  “喏!”

  武士立刻去安排。

  賈家、薑家、成家和張家,是冀縣城內的大族。這四個家族的家主,雖然沒在李傕的朝中為官,但各自家中都有人做官,而且四家相互聯姻,勢力盤根錯節,滲透到了冀縣的方方麵麵。

  他們在冀縣極有能量。

  楊修抵達冀縣,便拜訪了這四家的家主,得到四家的隆重款待。按照楊修原定的計劃,他不會急於和四家的家主攤牌,會慢慢推進計劃。

  然而,李傕提前返回冀縣,以楊修的推斷,用不了多長的時間,朝廷的大軍就會兵臨冀縣,和李傕做最後的決戰。

  在這之前,楊修得做好準備,為劉梟的到來,做好鋪墊。他要通過一己之力,讓冀縣城內的百姓徹底對李傕失望,讓城內的士紳不看好李傕,甚至讓李傕朝中的官員,也暗暗倒向劉梟一邊。

  這是楊修的目的。

  楊修換了一身博領大衫,頭戴長冠,衣袂飄飄,豐神俊朗。他身材頎長,相貌出眾,收拾一番後,更有不凡的氣度。

  這便是大家族走出來的人,自信從容,睿智不凡。

  他進入大廳,在廳中等候。

  當大廳外傳來腳步聲,楊修站起身走到大門口,臉上堆起笑容,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他看到來人後,微微欠身以示尊敬,說道:“成公,請!”

  楊修口中的成公,名叫成韜。

  此人六十出頭,發須皆白,背脊都已經有些佝僂。在這個時代,六十出頭的人,已經是高壽了。他拄著一根拐杖進入,回禮道:“楊公子有禮了。”

  成韜進入落座。

  在成韜抵達後,又有一個皓首老者進入,此人名叫張奮,是張家的家主。他身材略微發胖,個子不高,眼睛也不大,但是一雙略顯渾濁的眸子,卻有著睿智光芒。作為一個活了數十年的老頭子,他對於楊修來冀縣的意圖,隱隱有所猜測的。

  楊修把張奮迎入,緊跟著又有兩人聯袂而來。這兩人都四十出頭,分別是賈拯、薑孚,是賈家和薑家的家主。

  兩人進入後,行禮後落座。

  待得四人落座,楊修才回到坐席上,一撩衣袍坐下。他環顧四人,不急不緩的道:“諸位前輩應邀前來,晚輩不勝感激。今天請諸位前輩來,是有一些事情,想和諸位前輩說一說,也是希望得到諸位的支持。”

  成韜心知關鍵來了,捋須問道:“楊公子要說什麽呢?”

  張奮道:“老夫洗耳恭聽!”

  賈拯和薑孚的眼中,也隱隱流露出期待的神色。他們兩家在冀縣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論及名望,兩家和楊家比就差遠了,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他們的能耐,也就在冀縣折騰折騰。相比於楊家這種名聞天下的官宦世家,兩家聯手都不夠看。

  楊修道:“不瞞諸位,在下來冀縣,是奉大漢天子之命而來。此前和諸位前輩接洽,不便於表露身份,請諸位海涵。諸位如果要揭發在下,我也無話可說。孤身一人在冀縣,我也逃不掉。”

  成韜老臉笑了笑,搖頭道:“楊公子名門出身,又是奉大漢天子之命而來,誰若是要揭發,老夫第一個不容他。”

  薑孚道:“楊公子安心便是。”

  賈拯和張奮也開口表態,他們其實早有猜測。此時聽到楊修的話,不覺得意外。而且對他們來說,這是隱隱期待的事情,早就等著楊修揭破身份,然後想借助楊修,搭上劉梟的這條線。

  楊修道:“諸位愛護之心,修感激不盡。在下請諸位來,是諸位能助我,幫助陛下拿下冀縣,覆滅李傕這等叛賊。”

  成韜卻是歎息,說道:“楊公子,我等雖然是冀縣的人,在冀縣也認識些官員。但實際上,各家的人有做官的,但都並沒有真正掌權的人,手中沒有實權,沒有兵力,要幫助楊公子奪取冀縣,恐怕非常的困難。”

  薑孚也道:“成公所言有理。”

  張奮和賈拯也開口附和,要讓他們直接參與其中,他們是不願意的。雖然他們都看好劉梟,認為李傕必敗無疑。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真要惹怒了李傕,一旦事敗後,李傕隻需要一道命令,大軍壓境,即使他們在冀縣根深蒂固,有盤根錯節的勢力,但在李傕絕對的實力麵前,隻能是被碾壓的命,連反抗的漣漪都掀不起。

  所以,一個個都不願意出手。

  楊修暗罵一群老狐狸。

  好處,這些人想要,但是又不願意參與其中。不過楊修也知道要勸服幾人,得費點心思,而且他早有腹稿,不擔心幾人會拒絕。

  楊修不急不躁的說道:“成公誤會在下了,諸位也誤會了。在下希望你們助陛下剿滅李傕,但不是讓你們出兵,也不是讓你們資助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