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刷好感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706
  劉協見劉梟行禮,笑吟吟的道:“太尉不必多禮,朕聽聞了你在青州的事跡,也是心向往之。宗正卿查了宗族世譜,論及世譜,太尉還是朕之兄長。”

  “臣不敢!”

  劉梟連忙自謙。

  小皇帝的話語中透出熱絡,有拉攏的意圖。

  想想劉協登基至今,一直是傀儡,手中沒有半點權利。即使王允除掉了董卓,但劉協年輕,許多的政務,都是王允一手安排。

  在劉協身邊,一直沒個真正的自己人。劉梟和王允、呂布等人不同,是老劉家的血脈,所以劉協想要籠絡劉梟。

  劉協道:“來人,給太尉賜座!”

  劉梟道:“謝陛下!”

  等劉協落座,劉梟才在殿中坐下。

  劉協正襟危坐,一雙明亮的眼睛,透過通天冠前的珠子,仔細打量劉梟。在他眼中,劉梟身材健碩,英武不凡,很是不錯。

  劉協語氣柔和,關心道:“太尉剛到長安,可還習慣?”

  劉梟道:“謝陛下關心,臣一切都好。”話鋒一轉,劉梟主動說道:“臣剛到長安,發現了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特來稟報陛下。”

  劉梟道:“直說無妨。”

  劉梟說道:“長安城,恐有傾覆之危。”

  刷!

  劉協聽到,麵色大變。饒是劉協早熟,心思深沉,但驟然聽到劉梟的話後,也是控製不住情緒,立刻就問道:“太尉,何出此言?”

  對劉梟,劉協天然信任,他在朝中沒有依靠,驟然看到劉家的人,仿佛溺水的人,遇到一根稻草,便想要死死的拽住。

  劉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陛下認為,董賊猖狂凶殘嗎?”

  提及董卓,劉協臉上的神情,多了一抹冷酷,更有猙獰憤恨,但更多的,卻是畏懼。他握緊拳頭,沉聲說道:“董賊凶殘成性,人人得而誅之。”

  劉梟微微頷首,又說道:“董賊猖狂凶殘,陛下認為,他的部將又如何呢?”

  劉協說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董賊和他麾下的部將,蛇鼠一窩,自然都是凶殘之人。太尉,你提及這些作甚?”

  這個時候,劉協有些暈。

  他不清楚劉梟的意圖,也不懂劉梟到底要說什麽?

  劉梟觀察著劉協的神色變化,見勾起了劉協的興趣,才說道:“陛下,臣聽說董卓被殺後,西涼軍各部紛紛潰散,擔心朝廷問罪。如今外麵已有消息傳出,都在說王司徒要殺盡西涼軍各部。陛下,西涼軍各部得了消息,您認為是束手就擒,還是瘋狂反撲呢?”

  劉協順著劉梟的思路,思索後,眼中多了一抹凝重,說道:“自然是反撲。換做是朕,也不會束手就擒的。”

  “陛下英明!”

  劉梟給劉協戴了頂高帽子,然後才繼續道:“西涼軍騎兵無雙,各個出身荒涼之地,凶殘無比。尤其是,西涼軍有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兵多將廣。”

  “如今長安城內,隻有呂溫侯一人。光靠呂溫侯的軍隊,一旦西涼軍反撲,肯定抵擋不住。而卑職的軍隊,又都在青州,無法調集軍隊迎戰。”

  “周邊諸侯,都各自為政。”

  “一旦西涼軍真的反撲,長安根本擋不住。到時候,西涼軍憤懣之下,恐怕長安城,就是下一個洛陽。”

  劉梟在陳述事實。

  他沒有危言聳聽,也沒有添油加醋,因為曆史上,李傕和郭汜打破長安後,便大肆劫掠,縱容士兵,甚至時常廝殺,局麵一團糟。

  劉協雖然年輕,仍是半大的孩子,卻心智早熟,懂得厲害關係。

  所以,他隻是分析。

  劉協聽完,冷不禁打了個寒顫。他之前在洛陽時,遷都的時候,見證了洛陽的皇陵被盜竊,眼見著宮殿被搜刮,一把大火下,洛陽許多地方焚為焦土,一片人間地獄。

  如果長安也這樣,他怎麽辦?

  劉協一直沒有安全感,如今聽劉梟一說,一顆心沉到了穀底,咬牙切齒說道:“都怪王司徒,這都是王司徒造成的。”

  “董卓死後,朝堂上,百官議論對西涼軍的處置。呂布曾經提議,收降一部分西涼軍。然而,王司徒卻斷然反對。”

  “如今這局麵,可怎麽得了啊。王司徒,真是給朕惹了大麻煩。”

  劉協話語中帶著不滿。

  所有的責任,卻是推卸到了王允身上。

  劉梟聽著劉協的話,眉頭微皺,心中卻是歎息。不管王允如何專權,如何處置西涼軍,毋庸置疑的一點,王允是忠於皇帝的。

  王允不是董卓,不會篡位,王允考慮的仍是中興漢室,重振朝堂。隻是王允得了權勢,失去了昔日的冷靜。

  劉協如今,被董卓殺怕。

  多年的窩囊,多年的戰戰兢兢,使得他骨子裏麵的血性和魄力,都已經失去。一遇到事情,便推卸責任,便拉人出來當擋箭牌。

  昔年,劉協和劉辯在外,被董卓遇到時。年少的劉協,尚敢嗬斥董卓,質問董卓不敬皇帝。如今數年過去,當了皇帝的劉協,失去了血性,失去了勇氣。

  他極力的拉攏劉梟,但骨子裏,仍然是個隻顧自己的人。

  曆史上,李傕和郭汜打破長安。

  呂布帶兵逃走了,為了平息李傕和郭汜的怒火,劉協把王允推出來,所有罪責都讓王允承擔,所以王允成了李傕、郭汜等人泄憤的對象。

  王允被殺,劉協不敢說一個字。

  後來李傕、郭汜等人內訌,曹操奉迎天子,遷都許昌後,劉協年紀大了,想要主持朝局。他不甘心作為傀儡,下了衣帶詔,讓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事情敗露後,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盡數被殺。

  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劉協所做的,依舊是把責任推卸出去,任由曹操殺了臣子和自己的女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協是曹操的傀儡,但曹操不敢弑君,也承受不起弑君的後果。

  偏偏,劉協直接慫了。

  臣子被殺,他不管。

  女人被殺,他也不管。

  反倒是劉協的皇後伏壽,更有血性。見曹操總攬大權,伏皇後寫信給伏完,希望父親能效仿董承,鏟除曹操。

  可惜,伏完也慫了。

  事情敗露後,伏皇後被抓,向劉協哭訴求救。可惜的是,劉協又慫了。麵對抓捕伏皇後的華歆,一句話都不敢說,任由曹操殺了伏皇後和兩個兒子。

  說起來,劉協很悲劇。

  然而,劉協的性子卻極為懦弱,更自私自利,認為所有人應該保護他。如今一聽劉梟說到長安被攻打的後果,劉協馬上就數落王允,認為王允有錯。

  至少,劉梟是看不起劉協的。

  太窩囊了。

  劉梟壓下心中情緒,不急不躁的道:“陛下,王司徒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朝廷。雖然王司徒的處置有不妥之處,但王司徒之心,可昭日月。”

  劉協焦急道:“忠心有什麽用?現在不是說忠心的時候,而是要解決眼下的危機。太尉,如果西涼軍殺來,朕如何自處啊?”

  劉梟回答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拜訪王司徒,說明利害,請王司徒赦免西涼軍,先穩住西涼軍,再徐徐圖之。”

  劉協說道:“萬一西涼軍不願意呢?”

  劉梟知道該刷好感了。

  這個時候,得向劉協表忠心,忽悠劉協,獲得劉協的信任。

  他神情肅然,正色道:“陛下,臣願意作為使節,親自前往招降李傕、郭汜等人。縱然有被殺的危險,但為了大漢的長治久安,為了陛下的江山。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協心頭大喜,心中是一個萬個滿意,誇讚道:“好,好,好。有太尉的話,朕放心了。時間緊迫,太尉去找王司徒,把事情處理好。”

  “臣遵旨!”

  劉梟揖了一禮,便告辭離開。他出了皇宮,回頭望了眼偌大的皇城,搖了搖頭。登上馬車,劉梟徑直往司徒府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