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富貴險中求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895
  田豐回答道:“要破解眼下的局勢,卑職有上、中、下三策。”

  劉梟道:“請先生細說。”

  田豐正色道:“上策,勸服王允,大赦天下,然後赦免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的罪行,並賜予他們相應的官職,讓他們繼續掌兵,穩定局勢。隻要穩住了西涼軍,就可以徐徐圖之,逐步的瓦解西涼軍。”

  “中策,令呂布備戰。”

  “呂布麾下,也有一支軍隊。如果籌劃和西涼軍的戰事,做足了準備,即使西涼軍殺來,也能借助長安城抵擋。西涼軍久攻不下,士氣低落後,必然退走。”

  “下策,掀翻王允,由主公攝政。主公掌權後,再赦免李傕、郭汜等西涼軍的罪行。然而這一策,耗費時間,耗費精力。主公在長安,也沒有根基,操作起來無比困難。”

  田豐道:“其餘也有一些破解之策,但如今的局勢下,都難以實施,也不易於操作。具體如何選擇,還看主公。”

  如今的局勢,田豐很擔心。

  時間太緊了。

  或許明天,或許後天,亦或者再過些時日,西涼軍就會反攻。王允不喜西涼軍,更憤恨西涼軍肆意劫掠,所以要斬盡殺絕。王允都要拿掉西涼軍了,西涼軍不可能坐以待斃。

  劉梟摩挲著下頜。

  他認可田豐的分析,而且他也清楚,西涼軍必然會反攻的。隻是劉梟考慮的,是他能從這裏麵,得到什麽好處?

  劉梟在長安,沒有根基。

  而且也沒有軍隊。

  僅僅靠身邊的八百騎兵,劉梟想要在長安立足,想攝政掌權,無異於癡人說夢。劉梟不是王允,不會把權利,建立在空中樓閣上。

  劉梟要的是真正掌權,不是借助他人的力量。

  劉梟問道:“先生,上、中、下三策,情況很明顯,我隻能選擇上策。明日一早,我得先入宮覲見天子。出宮後,我就去找王允,把赦免西涼軍的事情敲定。隻是,在這件事中,我要如何才能謀取到好處?”

  田豐暗道劉梟老辣。

  不愧是劉梟。

  直接戳在最關鍵的地方,劉梟忙前忙後,如果沒有任何的好處,豈不是白費勁。

  田豐說道:“主公官居太尉,已經是極高的官職,再擔任什麽職務,或者朝廷封侯,沒有太大的意義。不論是官職,亦或是爵位,都是水中浮萍。卑職認為,主公想得到好處,唯有出奇招,親自去赦免李傕、郭汜等人,再招攬軍隊。”

  劉梟道:“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是董卓的心腹,都極為狡詐狠辣。想要讓他們為我效力,難如登天。”

  田豐輕笑,解釋道:“招降李傕、郭汜等人,是替朝廷招攬,以穩住他們。憑借主公目前的力量,要招攬他們,也辦不到。”

  “卑職建議,招攬張濟。”

  “據打探到的情況,張濟也是董卓的部將。但相比於李傕、郭汜等人,張濟的實力很弱,官職也不高。要招攬張濟,難度不大。”

  “隻要張濟歸順,為主公效力,主公就有了第一支軍隊。”

  “有了兵權,一切就好辦了。”

  田豐繼續道:“當然,要完成這一步,最大的危險在於,如果李傕、郭汜等人,已經籌謀著反撲,主公去招降,會陷入困境。”

  田豐眼中也有擔憂。

  在他看來,王允簡直是蠢貨,沒有一點手段,殺了董卓竟然留下這麽大的隱患。

  如今,時不我待。

  劉梟眼中閃過精光,自信說道:“雖然有風險,但我要試一試。我會向王允說明,作為使節親自去宣召。我去宣召,也不是一個人去,會帶著軍隊前往。隻要事情辦成了,有了更多的軍隊,朝中的格局就有了變化,這盤棋就活了。”

  對田豐的提議,他很是心動。

  富貴險中求。

  這是他拉攏軍隊的機會。

  劉梟知道大勢走向,清楚李傕和郭汜必定會反撲,他必須在反撲之前,將事情壓下來。甚至於,通過這件事,打開長安的局麵。

  田豐也佩服劉梟的膽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這是風險極大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李傕、郭汜等人殺了。他提出的計策,很危險,但劉梟想破局,隻能出奇製勝。

  否則,劉梟難以聚集力量。

  這不是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時,爭鬥聚集在朝廷中,是權利的交鋒,少有涉及到軍隊的。但如今是亂世,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軍隊上。手中沒有軍隊,一切都是空談。

  劉梟道:“先生,你去休息吧,我再琢磨琢磨,完善下一步的計劃。”

  “喏!”

  田豐站起身退下。

  劉梟一個人坐在房中,思考下一步的走向。他已經決定要前往,自然要做足準備。他的心中,考慮著剛才的分析,推演著局勢的走向。

  忽然,劉梟眸子明亮。

  他的腦中,忽然想到了一個人,或許這個人對劉梟有幫助。他思路打開後,思緒不斷的發散,繼續琢磨,把計劃更完善了。

  到了深夜,劉梟才去休息。

  ……

  蔡家,後院。

  蔡琰和劉梟分別後,就徑直回到府上。她把消息告訴了蔡母,一時間,蔡母的心中,也多了一絲希望,總歸能看到一點希望,不至於眼睜睜的看著蔡邕被殺。

  兩人聊著天,但也難掩悲愴。

  兩個人都沒有睡意。

  房間中,燈火通明。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到了深夜,蔡琰仍是無心睡覺,蔡母幾次催促,讓蔡琰去休息,但她卻是搖頭。劉梟雖然應允了救助蔡邕,甚至劉梟都和蔡邕談了,可劉梟到底打算怎麽救出父親,這是蔡琰最為擔心的。

  她也不清楚,劉梟連夜去司徒府,能否說服王允。

  “老夫人,老爺回來了。”

  忽然,婢女的聲音,在房間外傳開。

  蔡母和蔡文姬聞聽,登時愣住了,兩人臉上,都盡是驚愕的神情。旋即,兩人神情又發生變化,露出狂喜神色。隻是蔡母的眼中,卻有豆大的淚珠,不由自主的滾落而出。

  “回來了,老爺回來了。”

  蔡母念叨著,激動不已。

  蔡琰連忙上前,攙扶著年邁的老母親,哽咽說道:“娘,不哭。爹爹回來了,這是好事,是大喜事兒。”

  “是,是,娘不哭!”

  蔡母兩鬢斑白,她顫顫巍巍的起身,在蔡文姬的攙扶下,快速出了房間,便徑直到了前廳,看到了返回的蔡邕。

  剛出獄的蔡邕,形銷骨立。

  蔡邕雖然蒼老年邁,但也是極為精神的。蔡母看到如今的蔡邕,悲從中來,哽咽不已。

  蔡琰現在,也喜極而泣。

  她控製不住的流淚,心中充斥著歡喜。

  蔡邕走上前去,看著流淚的妻子和女兒,輕笑道:“不哭了,老夫沒事兒了。夜深了,昭姬去休息吧,為父要洗漱一番。”

  “是!”

  蔡琰有一肚子的話想問。

  她想問,劉梟和蔡邕約定了什麽?她想問,劉梟是怎麽勸服王允放人的?一肚子的疑惑,又咽了回去,她徑直往自己院子行去。

  步履間,輕鬆了許多。

  劉梟說要救出蔡邕的時候,蔡琰本不報什麽希望,隻是死馬當活馬醫。如今的結果,令她喜出望外。

  父親終於出獄了。

  蔡琰腦中,沒來由的,浮現出劉梟的麵龐,浮現出那俊逸堅毅的那張臉。

  蔡邕在妻子攙扶下,洗漱後,發髻披散在肩上,整個人精神了許多。

  蔡母看著丈夫,一臉心疼。

  她想到女兒說是劉梟救了丈夫,問道:“夫君,昭姬說劉梟救了你,而且劉梟是連夜去司徒府找王允的。昭姬都認為沒什麽把握?王司徒怎麽,立刻就放人了。”

  蔡邕搖了搖頭,道:“王子師為什麽放人,老夫也不知。老夫出獄時,曾問了廷尉府的官員,據他們說,是得了司徒府的命令放人,便再無其他消息。劉梟如何操作的,老夫也不知道。當時在牢獄中,劉梟也沒有說如何救人。劉梟得了老夫的允諾,便離開了。”

  “允諾什麽?”蔡母問道。

  蔡邕說道:“劉梟救老夫的條件,是老夫為他效力。不過老夫也就寫寫文章,不能治國,不能打仗,又能為他效力什麽呢?無非,是替他助漲一下聲威罷了。”

  蔡母頷首,沒多說什麽。

  蔡邕吩咐道:“早些休息吧,明日一早,老夫親自拜訪劉梟,登門道謝。”

  “好!”

  蔡母應下,服侍蔡邕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