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劉梟的威脅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474
  王允思索一番後,緩緩說道:“劉太尉,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以呂溫侯的性子,你湊上去道歉,恐怕難以靠攏呂溫侯。”

  “你想化幹戈為玉帛,可事情,卻不一定如你所願。”

  “再者,劉太尉年少得誌,更是大漢宗親。劉太尉有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舍得拉下臉,去求呂溫侯嗎?”

  “就算是劉太尉願意道歉,甚至呂溫侯也接受。但是,劉太尉能承受魏續、宋憲等人的冷嘲熱諷嗎?嘴上說起來容易,實際上操作起來,卻很難呐。”

  王允嘖嘖兩聲,話語中帶著嘲諷,更有著不信。

  他不信劉梟能去道歉。

  劉梟輕笑道:“王司徒繆矣!”

  王允道:“為何?”

  劉梟解釋道:“其實道理很簡單,一個立誌要混跡官場的人,需要在乎麵皮嗎?想要往上爬,想在官場立足,如果還保持著清高,依舊想出淤泥而不染,恐怕是白日做夢。”

  “這樣的秉性,適合向家師鄭玄學習,不問世事,潛心研究學問。”

  “如此,豈不是更好?”

  “王司徒說我年少得誌,舍不下麵皮,那便大錯特錯。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做事自當能屈能伸。更何況,我今日收回了拳頭,是為了他日更好的出拳。”

  “王司徒還算錯了一點,呂溫侯雖然是武人,雖然不攙和朝政,卻不是傻子。本官主動求和,他不會拒絕的。”

  “呂溫侯殺丁原,得到了董卓的器重,權勢大進。而後,呂溫侯又殺董卓,執掌軍隊,權傾朝野,權勢再一步擴大。”

  “說起來,咱們的這位呂溫侯,雖然性格有些反複,但究其根本,仍是一個以利益為出發點的人,不是什麽盯著仇恨不放的人。”

  劉梟說道:“我如果一心求和,願意助他,呂溫侯不會拒之門外的。王司徒,你認為呢?”

  他強勢進行反擊。

  向呂布道歉,他是不會的。但忽悠王允,自是能怎麽說,就怎麽說了。

  王允捋著頜下胡須,卻笑了起來,說道:“好一個劉梟,一張嘴,犀利無匹。放在春秋戰國,你這一張嘴,便如縱橫家一般,足以縱橫捭闔。可惜,你說得在理,但漏了最重要的一點。”

  劉梟說道:“王司徒想說的,是可以舉薦本官,也可以罷黜本官嗎?”

  王允瞳孔一縮。

  他大為震驚。

  他內心的想法,竟被劉梟看破。他剛才,的確想通過罷黜來敲打劉梟。在王允看來,他執掌朝政,可以把劉梟捧起來,自然也可以把劉梟摔下去。

  隻要劉梟不再擔任太尉,就不可能再威脅他。

  王允一副老謀深算的神情,笑吟吟說道:“劉太尉果真睿智通達,一點就透。隻是不知道,老夫提及的這一漏洞,你如何破解?”

  劉梟道:“其實不必破解。”

  王允道:“為何?”

  劉梟說道:“朝堂上,雖說是王司徒說了算,但王司徒如今,隻是憑借誅殺董卓的威望行事,沒能真正的掌控朝堂,朝中也不是一言堂。”

  “你能將蔡邕下獄,是因為蔡邕犯了忌諱,為人人喊打的董卓惋惜。畢竟,董卓屠戮太多,甚至廢立天子,遷都長安,屠戮無數的士大夫,連夜宿皇宮的事情都幹出來了。”

  “蔡邕也是嘴上沒把門,以至於被抓住了把柄。你將蔡邕下獄,占據了大義,所以沒有人能阻攔,旁人勸說也沒用。”

  “但是,本官不同。”

  劉梟神色自信,微笑道:“我雖是王司徒舉薦的,但論及任命,不是王司徒任命的,而是天子詔令,是天子任命的。”

  “這一點,很關鍵。”

  “董卓能操控天子,但王司徒辦不到。除此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一,我是宗親出身。”

  “天子剛任命我為太尉,還沒有見到本官,就下令罷黜本官,你認為可能嗎?王司徒要罷黜我,至少得上奏天子,在朝堂上,和百官議論此事吧。”

  “否則,天下人把王司徒當作獨斷專橫的董卓,那就不好了。”

  “董卓不要臉,不在乎名聲,但王司徒是清流名士,名聲是你的立身之本。恐怕,你也不敢架空天子,也沒有實力架空天子,不敢胡來吧。”

  “否則,朝堂中的官員,都不再擁護王司徒。到那是,王司徒還如何執掌朝堂呢?一個漢室宗親擔任的太尉,既然得了命令,就不是那麽容易罷免的。”

  劉梟言語中透著強勢。

  他看得很透徹,王允看似強橫,實則是外強中幹,沒有董卓的權柄和實力。

  劉梟繼續道:“第二,呂布會幫我。”

  “剛才,我已經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向呂布服軟和解,從利益的角度出發,呂布不會拒絕我。有我在朝堂上支持,對他極有幫助。”

  “王司徒執掌朝政,而呂布掌握軍權,雙方各自占據一頭。如果王司徒要罷免我,而呂布不同意,王司徒的決定能貫徹嗎?”

  “答案很顯然,不能!”

  “不說第一個問題,光是呂布這裏,王司徒就過不去。否則惹怒了呂布,恐怕王司徒就是下一個董卓,也會身死族滅的。”

  劉梟聳了聳肩,問道:“王司徒,你認為呢?”

  王允眼中流露出忌憚神色。

  聽完劉梟的話,他突然反應了過來,這回任命劉梟為太尉,是請神容易送神難。把劉梟扶上了太尉一職,倒是尾大不掉了。

  當然,如果真按照劉梟所言,他想要罷黜劉梟,的確會引起軒然大波。將蔡邕下獄,是王允一意孤行,他雖然成功了,但朝中的議論聲很多。

  如果,王允再對劉梟這樣的宗親動手,宗室這一塊會反對,而劉梟沒有犯事,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朝廷官員更會議論紛紛,對他極為不利。

  最重要的是,呂布還在一旁虎視眈眈。他如今和呂布,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不幹涉。劉梟竟願意舍下麵皮,這令王允投鼠忌器。

  “呼!”

  王允長舒了一口氣。

  忽然,王允老臉上的神情,卻是恢複了平靜,緩緩道:“劉太尉,你我之間的交談,繞得有點遠了。現在,言歸正傳,你要做什麽交易?”

  劉梟知道王允服軟了。

  因為王允權衡利弊後,知道和劉梟撕破臉沒好處,讓王允服軟,是劉梟要達到的目的。

  先逼迫王允,再談蔡邕的事情。

  如此,他才掌握主動。

  劉梟順勢說道:“王司徒言之有理,剛才的談話,是你我之間的意氣之論,不足當真。我來找王司徒做一筆買賣,是希望王司徒釋放蔡邕,而我則盡心盡力的,幫助王司徒掣肘呂布。”

  王允大袖一拂,強勢道:“劉太尉,你真會開玩笑。老夫已經下令,要賜死蔡邕。如今,你竟然替我向蔡邕求情,你的請求老夫很難辦到。”

  劉梟一副無所謂的神情,說道:“我剛才說了,這是一個買賣,是一場交易。如果王司徒不願意,那麽,我就隻能找呂溫侯求助。相信我一番的勸說後,呂溫侯會幫助蔡邕。”

  “你……”

  王允眼神銳利,惡狠狠盯著劉梟,嗬斥道:“劉梟,你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