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交鋒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3:00      字數:2155
  五月的夜晚,圓月高掛。

  司徒府,燈火通明。

  已經有些晚了,王允還沒有休息,而是在書房中,琢磨著劉梟的事情。他舉薦劉梟到朝中擔任太尉,是看劉梟年輕,容易控製。

  然而,劉梟的表現,出乎意料。

  劉梟不容易控製。

  好在迎接劉梟時,他把呂布請到城門口,成功讓劉梟和呂布敵對,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即使劉梟不受控製,結果有些偏差,但呂布已經敵視劉梟,不影響大局。

  畢竟,朝廷由他說了算。

  劉梟擔任太尉,隻是一個空架子,無兵可用,隻能成為呂布敵視的人。

  “劉梟啊劉梟,外有呂布,內有老夫,看你如何翻出老夫的手掌心。老夫設宴,為你接風洗塵,你偏要逞能。逞一時之能,不算本事。等你主持政務,無人可用,看你如何逞能。”

  王允喃喃自語。

  他捋著頜下的胡須,嘴角噙著淡淡的笑容。

  “呂布,你會如何針對劉梟呢?”

  王允又思考著。

  對於呂布,王允雖是拉攏,甚至把貂蟬許配給呂布,但都是利用呂布,從沒有真正的相信呂布。在王允看來,呂布可以殺丁原,可以殺董卓,也可以殺他。

  呂布背信棄義,是靠不住的。

  他拉攏了呂布,又要製衡呂布。

  隻是朝廷的實力弱,名不副實,也無法號令諸侯,需要呂布維持局麵,才讓呂布掌軍。否則依照王允的性子,早就處置了呂布。

  王允貪戀權勢,但卻也是一心為國,想中興大漢,重振朝綱。曾經,董卓在的時候,王允就隻想著除掉董卓,為國家除去奸賊。

  殺死董卓後,王允掌握了權勢,他想法更進一步了,想中興大漢,成為流芳千古的名臣,這是他的野望。縱然得罪朝臣,得罪和蔡邕交好的士大夫,王允也不惜。

  百年後,誰又記得蔡邕呢?

  百姓能記得的,必定是他王允。

  正是有這般的理念,王允拉攏呂布,利用劉梟,將蔡邕下獄,都沒有半點愧疚。他認為,他所作所為,是為國為民的。

  “咚!咚!”

  敲門聲,在書房外響起。管家站在書房外,稟報道:“大人,劉梟求見。”

  “請!”

  王允吩咐一聲。

  管家下去安排,而王允心中有些疑惑。白天的時候,他宴請劉梟,當時劉梟什麽都沒說。到了晚上,劉梟卻單獨來見。

  莫非,有什麽事情?

  時間不長,書房外傳開一陣沉穩的腳步聲。

  “嘎吱!”

  房門被推開,劉梟從書房外進入。站在房中,劉梟麵帶微笑,不卑不亢向王允見禮。

  王允道:“劉太尉,坐!”

  劉梟道謝,撩起衣袍坐下。

  王允主動詢問道:“夜色深沉,劉太尉卻是連夜來訪。不知道劉太尉來,為了什麽事情?”

  劉梟道:“冒昧叨擾,本官想和王司徒做一筆買賣。”

  “買賣?”

  王允審視著劉梟。

  大晚上的,劉梟一進入書房,便直奔主題,說是為了做買賣來的。王允倒是有些好奇,劉梟打算和他做什麽買賣,他笑吟吟說道:“願聞其詳!”

  劉梟卻沒有立刻闡述,而是說道:“王司徒舉薦我擔任太尉,其目的,你我心知肚明,百官也清楚,是讓本官在朝中製衡呂布,不讓呂布坐大。”

  “或者說,本官是王司徒推出來,對抗呂布的。”

  “有我和呂布打擂,王司徒在不得罪呂布的前提下,可以居中平衡。”

  劉梟道:“王司徒,對嗎?”

  王允麵色微變。

  老臉上,多了一抹凝重。

  劉梟所提及的,誰都知道,但沒有人點破,畢竟看破不說破。偏偏劉梟當著他的麵,直接掀開蓋子,把事情說出來,這就很尷尬了。

  王允畢竟麵皮厚,他輕笑著道:“劉太尉說笑了,老夫舉薦你擔任太尉,是因為你能力出眾,不是因為其他。”

  “老夫身在長安,也清楚青州的局麵。曾經的青州,黃巾賊肆虐,賊匪無數,一片亂局。劉太尉執掌青州,在短短時間,肅清賊匪,整飭官場,令青州局麵煥然一新。”

  “如此能力,留在青州可惜了。”

  王允說道:“故而,老夫才把劉太尉調入中樞任職。”

  劉梟道:“當真?”

  “自然是真!”

  王允肯定的回答。

  他不清楚劉梟提及的買賣是什麽,但他不會公然承認利用劉梟製衡呂布。否則,這消息一旦傳開了,輿論沸騰,呂布會怎麽想?

  事情沒有傳開,和事情徹底傳開了,有著本質區別的。

  他不承認,便沒這件事。

  接下來,看劉梟如何應對?劉梟挪了挪屁股,不再正襟危坐,而是盤腿而坐,顯得很隨意。他雙手搭在膝蓋上,緩緩道:“王司徒這麽說,本官倒也不好再說什麽。”

  “說句實話,本官對呂溫侯,倒也頗為欣賞。”

  “呂溫侯,武藝的確厲害。”

  “白天在長安城的東門外,本官和呂溫侯之間,發生了一些衝突,鬧得有些不愉快。但如果本官登門致歉,並表示願意全力支持他,應該可以化幹戈為玉帛。”

  “甚至於,本官身為太尉,掌管全國的軍事,也可以為呂溫侯提供一應的便利。”

  劉梟身子微微前傾,道:“王司徒,您認為呢?”

  王允麵色大變。

  這一刻,王允再無法保持冷靜,沉靜的心忍不住快速的跳動起來,搭在膝蓋上枯瘦的手,不自覺的握緊,看向劉梟的眼神,更多了一抹銳利。

  劉梟觀察著王允的神態。

  見王允變色,他輕笑。

  王允主宰朝局,看似沒有破綻,看似是作壁上觀的人,實際上,王允有極大的破綻。

  這個破綻,是劉梟的立場。

  劉梟製衡呂布,王允可以居中協調。而劉梟一旦倒向呂布,王允沒有兵權,如果呂布再有什麽想法,王允就控製不住局麵。

  太尉一職,極為重要。

  如果劉梟這個太尉站在呂布的一邊,王允謀劃的一切,就不是製衡呂布,而是給他自己搞破壞,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當初,王允沒有從朝中選人擔任太尉,是擔心安排嫡係,會遭到呂布的抵觸。所以思來想去,才選了容易控製的劉梟。

  沒想到,劉梟如此難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