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誘餌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7      字數:2236
  “好!”

  劉梟大喜。

  等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太史慈掌握了軍隊,一切終於準備就緒。士兵整頓好,接下來,便是商議搬遷齊國治所的事情了。

  “來人!”

  劉梟下了命令。

  “大人!”

  徐盛進入房中,向劉梟行禮。現在的徐盛,和以往又有了些變化,變得更加精壯。他跟著劉梟,頓頓有肉吃,營養跟得上,再加上典韋時時操練,武藝進境很快。尤其徐盛還得聽太史慈講課,對行軍布陣方麵也有所了解。

  劉梟吩咐道:“去傳令,召集國相府的各官員,以及臨淄縣令杜質等人,到國相府議事。”

  “喏!”

  徐盛當即下去準備。

  太史慈麵色肅然,鄭重道:“主公,茲事體大,務必要小心。卑職從軍營調少許士兵來,以隨意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劉梟笑道:“沒必要。”

  頓了頓,劉梟道:“這一次的搬遷,本官有把握。你隻需要看著便是,需要動武的時候,你再調兵不遲。”

  “喏!”

  太史慈得令,也不多言。

  小半個時辰後,徐盛來到房中,稟報道:“大人,所有的官員都已經到齊,就等您了。”

  “走吧!”

  劉梟吩咐一聲,領著太史慈出了書房,往大廳行去。

  劉梟抵達,官員紛紛見禮。

  賓主落座。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劉梟身上。

  劉梟環顧齊國的所有官員,今天來的人很多,齊國的長史、功曹、主簿等都在,臨淄縣的縣令、縣丞、縣尉等,不論是官員,亦或是佐吏,都到齊了。

  隻是所有官員的內心,卻忽然有些忐忑,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但凡一個官員剛上任,都會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會有所動作,以貫徹自身的意誌和方針。

  然而,劉梟擔任齊國的國相期間,隻做了一件事,就是任命太史慈為都尉,抓了齊國的軍權。除此外,在齊國的施政方針上,劉梟沒有做任何的改變,也沒有插手任何事情。

  官員報上的,劉梟該批就批了。

  大體上,劉梟從善如流,按部就班的處理日常的政務。可是,劉梟越沒有動作,眾人的內心反而越是沒底,總覺得山雨欲來。

  劉梟輕咳兩聲,緩緩說道:“本相把諸位請到國相府來,是準備和諸位商議一件事情。”

  杜質道:“請劉相示下。”

  劉梟微笑道:“如今的齊國,已有一萬精兵。除此外,還有五千餘負責雜務的輔兵。這一萬五千多人,每天都要消耗無數的糧食。每個月都得發放俸祿,會消耗無數的錢財。本相調查了齊國的府庫,發現糧食和錢財都不足。這件事,諸位可有辦法?”

  國相府的主簿葉薛站起身,拱手道:“劉相,卑職認為,軍營的士兵太多了。”

  劉梟道:“多嗎?”

  葉薛鄭重道:“的確多了,尤其是太史都尉提高了士兵的俸祿。人數和俸祿都增多,自然導致錢財供應不足。卑職認為,要維持齊國的運轉,得減少士兵,再減少士兵的俸祿。”

  劉梟眼眸眯起,笑眯眯的道:“減少士兵的開支,再裁剪士兵,這個建議不可行。葉主簿,黃巾賊來了,你去抵擋嗎?沒有精悍的士兵,如何守住齊國。”

  葉薛登時啞然。

  他三十出頭,是文士出身,治理國政也頗有些能力。麵對劉梟的強勢,他隻得閉嘴,心中也有些後悔,不該頂撞劉梟的。不過在他看來,士兵的待遇的確好了些,也不該有這麽多士兵。

  劉梟繼續道:“諸位,可有計策?”

  眾人閉口不言。

  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相互歎息不說話。涉及到錢財的事情,處理起來很難。

  劉梟歎息一聲,說道:“諸位想不出解決的計策,那麽,本官來說。關於眼下的困境,本官想到了一個辦法。要讓軍隊能維持,唯有施行軍屯。士兵一邊進行訓練,一邊耕種田地。如此,士兵可以自給自足,也能給齊國增收,增加府庫的糧食。”

  眾人聞言,眼眸都眯了起來。

  葉薛覺得可行,想都不想,就開口道:“下官支持劉相的決定。”

  其餘人,紛紛支持。

  劉梟笑了笑,說道:“葉主簿和諸位都鼎力支持,本官很欣慰。不過本官查看了臨淄城的情況,發現一個大問題。臨淄縣境內的土地,官府竟然一丁點都沒有。”

  “所有的土地,都在臨淄城內的勳貴或者豪商手中。”

  “沒有耕田,怎麽軍屯呢?”

  “本官的想法是,由諸位牽頭,率先拿出些田來。然後,再由諸公勸說齊國的豪商和士紳,讓他們慷慨解囊,捐贈一些土地出來,讓本官進行軍屯。”

  劉梟說道:“屯田茲事體大,也關係著齊國的安全。諸公慷慨解囊,也是理所應當的。”

  官員們麵色微變。

  劉梟的要求,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大人,這麽做不妥啊。下官家中的確有幾畝良田,但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

  “一旦家裏沒了田,就沒了進項。劉相,還請三思啊。”

  ……

  一個個官員開口阻攔。

  他們算是看出來了,劉梟所謂的軍屯,是要算計他們。葉薛眼眸眯起,思考著劉梟這麽做的意圖。臨淄縣的縣令杜質等人,也眉頭皺起。他是臨淄縣的縣令,但杜家也是臨淄大族,占了無數田地的,所有人都開口反對。

  劉梟歎息一聲,道:“罷了,罷了!”

  眾人一聽,心頭大喜。一個個都開口稱讚劉梟英明,心中都鬆了口氣。隻要劉梟不割他們的肉,那就沒關係。

  劉梟說道:“齊國臨淄方麵,無法保證軍隊糧餉的供給。本相想了想,既如此,那就另起爐灶。齊國的國都,依舊定在臨淄。齊國的治所,搬遷到廣縣去。”

  轟!

  這聲音宛如炸雷般,陡然在每個官員的耳中炸響。所有人聽到後,全部都懵了。一個個的腦子裏,亂哄哄的,臉上更浮現出震驚的神色。

  搬遷治所!

  這太誇張了。

  齊國的治所在臨淄,是幾百年的事情。劉梟一擔任國相,陡然就要搬遷治所,這太突兀。這一刻,一個個回過神來,都明白了劉梟的意圖。

  劉梟剛才讓他們給田的話,都拋出來的誘餌,這才是劉梟真實的目的。

  眾人連忙反對。

  畢竟,他們的家業都在臨淄。離開臨淄去廣縣,又得重新購置家業。甚至在廣縣,他們什麽關係都沒有,很多事情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