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齊國局勢
作者:東一方      更新:2021-11-27 22:57      字數:2078
  劉梟進入軍營,徑直找到太史慈,把孔融給予一千匹戰馬、三千套甲胄和五千柄環首刀的事情說了一遍,便說道:“臨淄方麵有大事發生,我得離開趕回。你領著大軍,隨後就回廣縣。”

  太史慈皺眉道:“主公此去臨淄,也不知是什麽情況。末將建議,帶上八百精兵隨行。即使遇到了事情,有八百精兵,也能確保主公的安全。”

  “沒必要!”

  劉梟搖頭道:“八百精兵是步兵,趕路速度慢。而且有典韋在我身邊保護,安全無虞。我這次返回臨淄,輕裝簡行,有十個士兵隨行就夠了。”

  太史慈堅持道:“十個士兵太少,至少五十人。軍營內,找武安國挪出五十匹戰馬,還是可以的。我再挑選五十精兵,隨主公返回臨淄。”

  “也行!”

  劉梟也不反對。

  把各項事情安排好,太史慈、孫乾和管亥留在劇縣,劉梟則帶著典韋以及五十騎兵離開。出了縣城,一行人徑直往臨淄趕。從劇縣到臨淄,得途徑東安平縣,甚至還要途徑翠山。

  一行人馬不停蹄的趕路。

  短短四天,劉梟一行人就進入臨淄境內,抵達了城外。

  再回臨淄,沒什麽變化。

  隻是劉梟連續祭天的趕路,風塵仆仆,頗為憔悴。這一路上,都沒有好好的休息。

  “走,進城!”

  劉梟吩咐一聲,往城內去。

  進入城內,一行人徑直到了國相府。劉梟翻身下馬,登門拜謁。守門的衙役領著劉梟進入,劉梟在書房中見到了趙商。

  劉梟行禮道:“師兄!”

  趙商見到風塵仆仆的劉梟,擺手讓劉梟坐下,道:“師弟從劇縣趕回,辛苦了。”

  劉梟問道:“師兄,好端端的,朝廷怎麽突然將你調走。”

  趙商沉聲道:“這件事剛開始,我也不甚清楚。畢竟齊國方麵,也沒有什麽特殊的大事,一切都很平穩。尤其是,董卓遷都長安後,忙著抓權,哪有閑工夫關注齊國。”

  “朝中諸公,和我也沒有關係。”

  “直到傳旨的宦官將離開臨淄時,我以重金酬謝,才從宦官的口中得知,董卓竟然知曉老師在廣縣辦學。”

  “董卓為鞏固權勢,招攬了許多的名士,尤其當年因黨錮之禍受到影響的人,董卓幾乎都征辟了。譬如,荀爽、韓融、陳紀等人,全都入朝為官。”

  “董卓還威脅蔡邕,將蔡邕招到朝中。除此外,董卓還任命了一大批的名士,諸如韓馥、劉岱、孔伷等人為官。”

  “雖說董卓拔擢的許多人,後來都反對董卓。但董卓卻通過這一舉動,聚攏了一批士人。我估摸著,董卓讓我入朝為官,是一步探路的棋。下一步,估計就會請老師入朝。甚至於,為了避免老師拒絕,董卓或許會讓我來勸諫老師。”

  趙商眼中,有一抹憂慮。

  劉梟聽完後,眉頭皺起,鄭玄是書院的創建人。如果鄭玄離開廣縣,剛搭建起來的書院,必然分崩離析。劉梟也知道鄭玄的性格,他絕不會入仕。

  劉梟問道:“師兄有什麽打算?”

  趙商沉聲道:“朝廷的調令,我不能拒絕,否則便是違逆朝廷了。再等幾日,我會前往長安赴任。但為了齊國的穩定,為了老師的安全,我離任前,會上表朝廷,舉薦你擔任齊國的國相。”

  “你在齊國,那麽齊國就不會變,也能保護老師的安全,讓老師不受董卓的威脅。當初蔡邕得到董卓征辟,拒絕董卓。董卓便派人威脅,說蔡邕不從就要殺人。”

  趙商道:“在老師身上,不允許這類事情發生。”

  劉梟眼珠子轉動,詢問道:“師兄放心,老師的安全交給我。至於師兄上表舉薦我擔任趙相,萬一朝廷任命了齊國的國相呢?”

  趙商避而不答,反問問道:“這事兒,應該難不住你吧?”

  劉梟道:“師兄懂我!”

  這樣的事情,在太平盛世,劉梟不可奈何,不能拒絕朝廷的安排。但如今是大爭之世,各地諸侯坐大,早就不停朝廷的號令。

  曆史上,曹操在兗州時,想謀取東郡太守一職,但董卓不允許。最終,袁紹上表舉薦,曹操直接擔任了東郡太守。

  後來兗州刺史劉岱戰死,由濟北相鮑信牽頭,兗州的官員共推曹操為兗州刺史,曹操便擔任了兗州刺史。而董卓不希望曹操坐大,任命金尚為兗州刺史。金尚拿著朝廷的任命到兗州赴任,卻被曹操拒之門外,最後流落到袁術麾下任職。

  劉梟打算采取相同手段。

  他接任齊國的國相,如果朝廷再安排人來赴任,劉梟便拒之門外。青州和長安之間,隔了兗州等地,董卓即使惱怒,也打不過來。

  趙商繼續道:“時間緊急,便事急從權。你先回王府休息,明天上午,我召集北海國的官員,把你接任的事情定下。”

  “多謝師兄!”

  劉梟心中感激。

  趙商的安排,令他省了很多事,而且又得了天大的好處。

  趙商輕笑著搖頭,鄭重道:“你真要謝我,就好好侍奉老師。老師是讀書人,他這一輩子,隻想研究學問,傳道授業。你成為齊國的國相,能為老師營造一個安穩的環境,讓老師潛心治學。我離開臨淄後,老師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劉梟說道:“師兄放心。”

  對於鄭玄,劉梟也非常的尊敬。鄭玄待他如同兒子一般,劉梟不是冷血之人,他記著鄭玄的好,不會讓鄭玄受到傷害。

  趙商道:“回去吧,向你父王請安。然後,好好的休息。明天的交接,必定有衝突發生。養好精神,準備迎接明天的事情。”

  “多謝師兄!”

  劉梟道了聲謝,便起身告辭。

  他出了國相府後,便帶著典韋回到王府。劉梟見了齊王一麵,兩父子仍有隔閡,沒說多少話。劉梟回到院子中,洗漱後,卻沒有休息,而是派人把齊國的一些資料調來。

  趙商說了明天有衝突,他自然得做足準備。

  有備方能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