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郭淮的憂慮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2      字數:3058
  壽春都督府內

  經過一連數日的謀劃,郭淮基本掌握了城中魏軍的部署,也逐漸獲得了魏軍的信任,在王淩的授意下,全權負責壽春的城防。

  郭淮拿起手中的令牌,巡視了一下堂下眾人。

  ”城門是壽春門戶,分派諸將守護,如有丟失者,立斬!“

  “張特聽令,你領三千軍守東門!“

  ”張球聽令,你領三千軍守西門!“

  ”楊弘聽令,你領三千軍守北門!“

  ”諾!“三將出列抱拳回道。

  “南門,是壽春正門所在,也是城防的命脈所在,吳軍一定會集中重兵攻擊!“郭淮頓了頓,看了看眾人。

  大家都左右相望,不知這個重任該何人承擔。

  ”我自領五千軍守正南門!“郭淮正色道。

  眾人一聽都肅然起敬。

  王淩也不禁點了點,”我與郭將軍同守南門!郭將軍不愧是名將風範,好,即日起,老夫正式將壽春城防統一交由郭將軍指揮,凡有軍令所到之處,包括我在內,軍民一體遵行!“

  郭淮一聽,心中滿是感激,”謹遵兄命!”

  “王彧聽令,你領三千軍巡視城內,以為後援!凡有身著盔甲而不出戰者,臨陣怯敵後退者,自我而下,立斬!”郭淮交出最後一道令牌。

  ”諾!“

  發完令牌,郭淮義正言辭地說道:”自古以來,守城若想獲勝,隻有兩個字,死戰!戰端一開,便是死戰。凡守城將士者必英勇殺敵,在我們的背後是壽春城中的父老百姓,我們絕無退路!”

  “謹遵將令,不退東吳誓不罷休!”眾人大喊道,一片群情激奮。

  ......

  壽春城頭很快忙碌起來,大家都在按照部署依次準備,垛口、敵台、望樓處處人頭攢動,弓弩、滾石、鐳木都有條不紊地放置到指定位置。

  “這裏,每五人為一隊,由一名飛軍任伍長,協助城樓防守。”郭淮在城樓巡視下令。

  郭淮帶來的三千無當飛軍極善防守,各個身經百戰,將他們分批安插在城樓守軍當中,有聚沙成塔之效。即使是老弱新兵,有了富有經驗的統一指揮,也能爆發出強大的戰力如此一來也能彌補壽春兵力的不足,畢竟經過接連兵敗,城中真正的能戰之士已經不多了,很多都是臨時招募的農民走販和原有留守的老弱殘軍。

  “妙計啊!”王淩在一旁拍手叫好,“原本我還擔心新募之兵不可用,伯濟此舉甚妙,有了無當飛軍協助,便是如同憑空為壽春增加了幾萬兵士,佩服佩服!”

  郭淮搖搖頭,“阿兄過獎了,畢竟還是新募,精兵非一日可至,如此安排也不過是撐個架子,要退吳軍還是需要更好的辦法。”郭淮說完眺望遠方,目露憂慮。

  王淩一眼便看出郭淮憂慮戰事,便寬慰道:“壽春城內糧草充足,如今城防日益穩固,人心逐漸安定,依我看,孫權此次即使強攻也會徒勞無功,不知伯濟所憂何事?”

  郭淮笑了笑,“我正愁孫權不來強攻呢。”

  “啊?”王淩大驚失色,“此話怎講?”

  郭淮歎息道:“行軍打仗靠的是士氣人心,守城也是一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如今鬥誌旺盛,渴望與吳軍一戰,但是如果孫權在城外安營紮寨,深溝高壘堅守不出,我軍的士氣就會逐漸懈怠,到時孫權再派兵強攻,我們可就危險了。”

  “這....”王淩還有些疑慮,“孫權如果不進攻,士氣也會逐漸低落,那時我們就彼此相持,看他能熬到幾時!之前也都是這麽退兵的....."

  郭淮微微一笑,”此一時彼一時啊,之前孫權常懷投機之心,是以屢屢出手,但並無取下淮南的勇氣和決心,加上壽春尚有各路援軍,所以孫權每每占不到便宜,便會知難而退。如今形勢完全不同了,孫權傾巢而出,對淮南是誌在必得,而反觀壽春此時並無中原援軍,猶如孤城,孫權必定會更加輕視我們,視壽春城為掌中之物。除非重挫吳軍,否則,孫權不會輕易退兵了,這樣長期持續下去對我軍不利啊......"

  王淩一聽恍然大悟,“哎呀,是這個道理......那麽我們如之奈何,伯濟可有應對之法?"

  郭淮無奈地搖了搖頭,王淩見狀也歎氣低頭。

  郭淮思慮片刻,忽然抬起頭笑了笑,輕拍著王淩,“阿兄勿憂,我雖未有應對之法,但我知有一人,也許會有辦法!”

  “何人?”王淩急問道。

  “此人足智多謀,藝高膽大,常有出人意料之計,如果邀其相商,興許會有破敵之法。”

  “哎呀,伯濟,你別賣關子了,到底是何人,現在身在何處?快快請來相見啊!”王淩愈發急切。

  郭淮哈哈大笑,“此人你也見過,那日城外他與我一同現身,還好一番”強詞奪理“說服了阿兄,此刻不正在城外麽?”

  王淩一聽猛拍大腿,“你說薑維薑伯約啊,不錯不錯,他是諸葛丞相的得意高徒,那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既然如此,快快派人去請入城中,共商大計啊!”

  “諾!”

  翌日。

  壽春都督府中。

  眾人都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堂下的那個俊朗青年。

  不錯,正是薑維。

  雖說魏蜀此時已經聯手,但是諸將對薑維還是存有疑慮,他真的如傳聞中說的一樣足智多謀麽?

  此刻薑維聽完郭淮的憂慮,正低頭沉思。

  “有了!”薑維笑著說道。

  郭淮大喜,“伯約有何計?”

  薑維並未直接回答,“我聽諸葛丞相曾經說過,當年先帝和劉璋爭奪西川時,有個叫鄭度的謀士給劉璋出了一計,建議把城外的百姓全部遷走,百姓留下的倉廩糧食全部燒毀,然後深溝高壘以拒敵,先帝聽聞此計還頗為憂心。”

  “伯約所說,莫非是堅壁清野之計?”郭淮問道。

  “正是!”薑維笑了笑,“吳軍多以水軍和步兵為主,如今棄水上岸,大軍長途跋涉行至壽春,糧草補充極為不便,必須倚靠搶掠當地民眾作為補充。如果我們盡驅城外之民,焚毀多餘糧草,吳軍屆時到來必無所得。如此一來,孫權絕不敢拖延,必會尋求攻城,以期速戰速決。而我們以逸待勞,憑借壽春堅城,必可擊退吳軍。等到吳軍糧盡退兵,我們再出兵追擊,破之不難矣!”

  “不成,不成!”王淩一聽連連擺手,“我一向愛民如子,隻聽過拒敵安民,沒聽過遷民避敵的。況且百姓離開家園,住在哪裏?把糧食都燒了,以後吃什麽?如此大費周章,百姓太過艱難,我心何忍呀!再說,這如果是好計策,當初劉璋為何不用?”

  薑維一聽便知王淩又犯起了“名士風範”的老毛病,於是不慌不忙地說道:“劉璋愚昧懦弱,不識得此計精要,況且當時蜀中戰事並未陷入絕境,所以其不願擾民。如今壽春形勢則完全不同,壽春已至絕險之時,凡是當以大局為重。堅壁清野,百姓的確十分艱難,但是倘若吳軍殺來,必對城外百姓燒殺搶掠,以充軍資。如此一來,不僅生靈塗炭,還助長了吳軍戰力,使得壽春十萬軍民陷入危難。此間孰輕孰重,都督,應該知曉!至於百姓遷移住所和糧食,我們隻是暫時遷走百姓,可遷入城中,或者到臨近山穀躲避,令百姓隨身攜帶糧草,城中府庫定期救濟賑撫即可。等到戰事結束,再回遷不遲。”

  薑維說完頓了頓,“真正仁政愛民者,當以百姓的身家性命為重。軍情如火,還請都督速速決斷!”

  “這......”王淩雖然覺得薑維所說有理,還是有些猶豫。

  郭淮見狀,也顧不上許多,連忙說道:“是啊,阿兄,我覺得伯約所言甚為妥當。阿兄切莫為了一時名聲,舍大義而取小義。將士們的家眷、壽春城內外數十萬軍民可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請阿兄不要遲疑,趁吳軍還未到達,速速行事吧!”

  王淩抬起頭,看了一眼郭淮,然後左右巡視了一下眾人,見眾人也多有點頭附和之態,於是歎了一口氣,“唉,好吧!事到如今,也隻能如此了。我雖心憐百姓,但是奈何吳軍暴虐,隻能先為百姓謀一條活路了。就請伯濟代為下令,安排部署遷民吧.....”

  “諾!”郭淮抱拳回道。

  .......

  經過連日的籌備動員,城外的百姓陸續收拾離開,一時間火光衝天。匆忙的百姓扶老攜幼,在路上形成一個長長的蛇形,到處是人聲鼎沸和各種孩童的哭鬧聲。人們在衝天的火光中邊走邊轉身望向故鄉,偷偷地抹掉眼淚,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見此情形,王淩郭淮等人亦是無不落淚,但願這一切的犧牲都是值得的,上天保佑壽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