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淩的無奈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2      字數:2781
  壽春都督府內

  “什麽?郭淮!都督居然聽信一個反賊的片麵之詞?”偏將軍張虎拍案而起。

  ”是啊,郭淮既然已經投降蜀漢,怎麽可能還來相助我大魏,此間必然有詐,請都督明察!“樂綝也出聲反對。

  王淩低頭默不作聲。

  原來那日王淩見過郭淮後,反複拿不定注意,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和張、樂二將共同商議。雖然預知二人肯定反對,但是還是想聽聽他們的看法,畢竟平日與二將相處不錯,即使二人不同意也不會是那種投機誣告的小人。

  張虎見王淩不作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萬一王淩人老智衰,被郭淮一時花言巧語迷了心智可怎麽辦?他隻好一個勁給樂綝使眼色。

  樂綝雖是武將,但不似張虎那麽魯莽,還是頗有幾分智謀。他見王淩不做聲,知其已有心動,於是起身說道:“都督,如今國家正在危難之際,你我一言一行都得小心行事,且無論郭淮所說是真是假,就單說都督這私見郭淮一事......張將軍與我自然是相信都督一心為公,但是壽春城中魚目混珠、人多口雜,萬一有人撞見了上奏朝廷,到時候可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陛下的性情,您知道的.....”

  樂綝的話很有份量,王淩立馬抬起頭來,他微眯著雙眼,思考著。樂綝剛剛的話雖然心平氣和,卻是不動聲色的向他傳遞出幾個關鍵信息。

  第一,對於王淩個人而言,與如何保衛淮南相比,眼下洗清私通敵國的罪名似乎更重要。丟失淮南,曹魏即使治罪也最多不過削爵罷官,但是如果是勾結敵國勢力,對於邊疆重臣來說,絕對是沒有好下場。曆來沒有那個皇帝可以容忍這種邊疆的勾結反叛,尤其是麵臨大戰之前,寧可錯殺也絕不會放過。因此,無數功勳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因為一道敵方的反間計死在自己人手裏,典型的如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被趙王殺害。這些還是莫須有的罪名,更別說王淩的確和郭淮相見了。

  第二,曹睿雖然年輕,但是精通權術,而且繼承了曹操、曹丕的帝王無情殘忍。對於勾結叛國,絕對是嚴懲不貸,而且極有可能誅連相關,參見郭淮前事。所以在這種威壓情況下,知情者很難隱匿不報。即使樂、張二人決心與王淩同進退,但是很難確保其他人也有這種忠肝義膽,萬一有人偶然撞見或者聽聞.....

  王淩越想越後怕,他在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政治敏感可以說是不錯了。與郭淮相見的風險他不是不知曉,隻是大概上了歲數,一時被感情所迷,加上自認問心無愧,所以才決心赴約。但是此事細想的確冒失了,此刻他心中深感後悔,這邊對吳功業未成,自己就身陷萬劫不複的危機中,真是得不償失啊。

  王淩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轉頭麵向樂、張二人:“兩位將軍所言甚是啊,雖然我問心無愧,但這次確是我行事魯莽了,一時糊塗,平白多添了這禍水......“,王淩頓了頓,”那,依二位之見,如今應當如何?”

  張虎大喜,心想樂綝這小子不懶啊,三言兩語就把這頑固的老頭說服了。他狂使眼色給樂綝,樂綝心領神會,微微頷首,笑著說道:“此事不難,請都督下令辦好兩件事情即可!”

  王淩一時好奇起來,“敢問是哪兩件事情?”

  樂綝胸有成竹地說道:

  “第一,即刻下令關閉城門,全城收捕郭淮,他既然敢來,未達目的此刻定然還在城中。都督抓獲郭淮後,立即斬首示眾,並傳首京師,以示與反賊不共戴天。

  第二,請都督下令準我與張將軍出戰,我二人屯兵合肥,與都督前後前後夾擊,必破東吳!東吳一敗,陛下龍心大悅,自然不會追究都督的細枝末節。”

  王淩一聽皺起了眉頭,雖然自己後悔與郭淮見麵惹上了嫌疑,但是用親屬故交的頭顱邀功這種事情他做不出來,況且他也相信郭淮的確沒有惡意。至於下令出戰這個嘛,倒是可以商議。

  其實樂綝這麽說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他之所以提出兩件事,就是知道以王淩的性情捕殺郭淮是很為難的,那麽出於愧疚,王淩極有可能在出兵一事上做出退讓補償。

  果不其然,王淩搖了搖頭,“下令收捕郭淮,便會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何必擴大事端呢。依我看隻需不再理睬他便好,諒他孤身一人在城裏也掀不起什麽風浪。”說完,王淩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二人一眼,“至於出戰嘛,我隻是有些擔憂兵力不足,二位將軍前去合肥難有勝算啊。”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連張虎也聽出來了王淩已經有所動搖,他連忙起身離席跪拜在地,“請都督放心,兵不在多而在精,昔日我父以7000人就能大破孫權十萬,如今我軍已有數萬,何畏於東吳?倘若使我出兵,必定大破敵軍,殺敵斬賊為都督建功!”

  王淩聽了心中苦笑,這個張虎隻知前半句是兵不在多而在精,怎麽不知後半句還有將不在勇而在謀呢?倘若他能有他父親張遼一半的勇略,早就派他出征了。

  樂綝見王淩還在猶豫不決,知道機不可失,於是也連忙離席跪拜,“出兵合肥,與壽春互相犄角之勢,甚合兵法。合肥新城遠離河流,若孫權來攻合肥,必舍棄水路上岸步戰,城池堅固,孫權一時難以攻下,都督可以逸待勞,待東吳兵疲力竭再與我出兵夾擊。若孫權繞道直攻壽春,則合肥駐軍可於敵後騷擾,使其難以專注攻城,久之則敵軍心不振,糧草不濟,必定退兵。這是兩全之策,請都督明察!“

  王淩聽了微微頷首,樂綝所說不無道理啊,確合兵法。

  樂綝見狀連忙趁熱打鐵,”請都督不要再遲疑了,遲則生變,若大軍一直按兵不動,遷延日久,恐怕,落人口實啊!“

  王淩猛地一驚,對啊,如今自己的叛國嫌疑還沒洗清,如果大軍一直毫無動靜,萬一被哪個無恥小人參上一本,說他勾結蜀漢圖謀自立,那麽真的就是有口說不清了。

  王淩轉過身去,背著手來回踱步,想來想去,似乎眼下也隻有樂綝說的這個辦法了。

  ”好!“王淩停了下來,他麵色嚴肅的走向案台,一把抓起令牌,鄭重地說道:”就依你二人之計,樂綝、張虎聽令!“

  ”末將在!“二人大喜過望,連忙起身抱拳答道。

  ”令你二人挑選一萬五千精銳之士,立即奔赴合肥新城,加固城防,謹防敵軍來犯!“

  ”諾!“

  王淩走下台來,將令牌交到二人手中,語重心長地說:”張將軍勇猛善戰,樂將軍果敢堅毅,望你二人能夠精誠合作,共抗東吳!“

  ”謹遵都督教誨!“二人異口同聲地說答道。

  ”好好好。“王淩微笑著點了點頭,揮手示意二人退下。

  二人行了禮,剛剛轉身準備離開,忽然被王淩叫住。

  “慢著!”

  二人心中一驚,莫非都督要反悔?

  無奈之下也隻好轉身俯首聽命,“敢問都督還有何指教?”

  王淩見二人表情,立馬明白過來,笑著說:“勿驚勿驚,無他,隻是多叮囑幾句。”二人臉色這才緩和了下來,好你個王淩!

  王淩繼續說道;“你二人到達合肥後,需將城池布防畫於我看,此外,凡事不可擅自做主,萬望小心謹慎,慎之慎之!”

  二人相視一笑,原來就為這個事情,簡單簡單。

  “諾!請都督放心,我二人此去必定全力以赴,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不破敵軍誓不還!”說完轉身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王淩心中頓生一種不祥之感,甚至讓他有點後悔出兵的決定。這樣的豪言壯語,當年在朝堂上好像有些似曾相識。

  他老了,一時想不起來。再抬頭時,發現二人已經走遠,隻能微微歎息。

  但願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