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群臣激辯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2      字數:2159
  東吳都城建業太初宮中

  孫權鼎盛時期,麾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如今時過境遷,不少文武重臣如周瑜、魯肅、呂蒙、程普、韓當、甘寧、淩統等紛紛逝去,但此時東吳朝廷,仍有一批賢臣良將,讓人不敢小視。

  文臣之首為江東之望、輔吳將軍張昭、另有丞相顧雍、大將軍諸葛瑾、太常潘俊、衛尉嚴畯、侍中闞澤、太子太傅吾粲、尚書仆射薛綜等。

  武將之首當屬上大將軍、東吳之柱、昭侯陸遜,另有車騎將軍朱然、驃騎將軍步騭、衛將軍全琮、前將軍朱桓、左將軍朱據、鎮北將軍孫韶、安南將軍呂岱、平南將軍丁奉、奮威將軍張承、撫越將軍諸葛恪等。

  時人說吳國以張昭以為腹心,有陸議、諸葛瑾、步騭等以為股肱,有朱然、朱桓等以為爪牙,分任授職,乘間伺隙,遂成鼎足之勢。

  但孫權性格多猜忌,果於殺戮,又勇而好鬥,自從曹操逝世,丕、叡繼世,孫權以為中原有可圖之機,便屢屢北伐。可是東吳以水軍居多,不善於陸戰,加上東吳特殊的私兵部曲製,眾將並不願意死戰消耗實力,所以往往自保防禦有餘,而攻城拔寨屢屢失利。

  可是如今正直魏蜀大戰的絕好時機,東吳絕對不會坐觀其變了。

  朝堂上。

  除了車騎將軍朱然、驃騎將軍步騭、安南將軍呂岱、太常潘俊鎮守荊州西陵前線,鎮北將軍孫韶、奮威將軍張承在北部邊境防禦曹魏、撫越將軍諸葛恪在南方平定山越之外,東吳的文武重臣齊聚一堂,這其中包括剛剛歸來述職的上大將軍陸遜和太子孫登。

  當張昭宣布前線魏蜀交戰結果後,朝堂上瞬間仿佛炸開鍋,眾人和孫權初得知消息時一樣,震驚不已。尤其是幾位當初看衰蜀漢,力主乘機圖謀西川的主戰派如衛將軍全琮、前將軍朱桓、左將軍朱據等,更是驚地說不出來話來。

  衛將軍全琮忍不住,率先發問道:“這是大事,此間消息是否當真?”

  全琮是孫氏宿將,娶孫權之女孫魯班。他很有謀略,曾參與多場重要戰役的謀劃,可謂功勳卓著。憑借宿將外加女婿身份,全琮位列二品大將衛將軍,上次更是直言不諱地提出圖謀蜀漢的計劃。如今蜀漢大勝,他是又驚又羞。

  “哼,自然是假不了!”重臣張昭冷笑道,“不出幾日,諸葛亮便有戰報送到。將軍真有本身,還是好好想想應付之策吧!省得和上次一樣,誤人誤君!”張昭心中不禁又對全琮多了幾分鄙夷,真是眼光短淺的武夫,上次孫權還好沒有聽從全琮建議,不然現在已經得罪了蜀漢。

  全琮一聽氣的滿臉通紅,但是又知道自己理虧,加上他為人恭順,從不忤逆冒犯,因此強壓著怒火不說話。

  全琮有這個好脾氣,別人可沒有。前將軍朱桓也是一個暴脾氣,朱桓勇而有謀,曾設計大敗曹魏元老曹仁,又隨上大將軍陸議於石亭大破曹魏大司馬曹休。但是朱桓性格高傲,恥於被人驅使,常常希望獨自領兵行事,而陸議屢屢不準,所以朱桓也時常埋怨激憤,簡直堪稱“吳國魏延”。

  朱桓眼見全琮敢怒不敢言,便挺身而出,出言譏諷道:“全將軍滿腔熱血,自然是一心為了國家。不像有些人,不能開疆擴土也就罷了,成天就知道搖舌鼓噪,空談誤國。”

  眼見張昭就要拍案而起,左將軍朱據趕緊出來打圓場。朱據,是朱桓從弟。他為人謙虛,多交士人,善於論辯詰難,加上儀表堂堂,文武兼備,孫權非常器重他,不僅任命為四方將軍之一的左將軍,還將幼女孫魯育嫁給他。

  隻見朱據趕緊叉開話題說道:“諸君都是為了國家著想,如今之計,既然蜀漢已經大勝,我們不如按照上大將軍之前的謀劃,趁勢增兵攻取壽春和襄陽!”

  張昭鄙夷地看了朱據一眼,心想人家落難時不惜背盟去瓜分蜀地,現在眼見人家獲勝了,立馬想著去蹭便宜,還真是不知羞恥。不過鄙夷歸鄙夷,張昭身為東吳重臣,還是明白此時進軍的確對東吳大大有利,因此也就默然不語了。

  朱據不愧於善於辯論,不僅言之有理,還順勢搬出了陸議。連張昭這樣的暴脾氣都熄了火,陸議的權威還是沒人敢輕易挑戰的。

  朱據這麽一說,大家這才紛紛望向前排的陸遜。對啊,上大將軍之前已有預言對策。眼下雖然震驚,仍然可以依計行事。不過,奇怪的是,從剛剛到現在,上大將軍為何一言不發呢?

  大將軍諸葛瑾見陸遜似乎在低頭沉思,於是起身離座,走到陸遜榻前,笑著問道:“伯言!伯言所思何事啊?”但是陸議居然不加理睬,諸葛瑾也不氣惱,耐著性子多問了幾次。

  諸葛瑾,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胞兄,也是吳國重臣。他胸懷寬廣,儀表堂堂又溫文大方。與張昭截然不同的是,諸葛瑾善於揣摩孫權的心思,每次同孫權無論談話、勸諫,從不急迫直言,而是恰到好處地點到即止。因此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雖然諸葛瑾不如弟弟諸葛亮一樣擅長軍事,孫權稱帝後,仍封諸葛瑾為大將軍,領豫州牧,可見恩寵之至。

  陸遜這才發覺諸葛瑾到了跟前,連忙起身回禮道:“哦,是子瑜啊,見諒見諒,剛剛一時失了神…..子瑜,有何事?”

  一句話把諸葛瑾逗樂了,心想我正欲問你所思何事,你反倒問起我來。不過好笑歸好笑,諸葛瑾還是恭敬地問道:“請問伯言剛剛所思何事?是否和魏蜀前線有關呢,諸君正在等待伯言給出個主意,我們該何去何從?”

  陸遜笑著也不答話,轉過身看了看眾人,回頭對著諸葛瑾,笑道:“不敢不敢,我哪裏有什麽好主意,還是先聽聽諸位的建議。剛剛可有決議否?”

  諸葛瑾無奈著笑著搖了搖頭,這陸遜就跟剛剛完全不在場一樣,“諸位認為,既然蜀漢已經大勝,不如按照伯言之前謀劃,出兵攻取壽春和襄陽!不知伯言意下如何?”

  陸遜聞言,鄒了鄒眉頭,“我看,似乎有些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