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應對東吳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2      字數:2812
  洛陽丞相府

  “你說的對,又說的不對。”諸葛亮笑著輕搖羽扇。

  楊儀不解地搖了搖頭,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既對又不對,這算什麽事?

  諸葛亮望向薑維,笑著問道:“伯約,可否解釋一二?”

  “諾!”薑維領命說道:“楊司空說東吳會出兵,這事不假。孫權首鼠兩端,善於坐收漁人之利,如今曹魏大敗,他絕不會坐等我軍做大,一定會出兵攻略。但是,他出兵的方向,不會是西川,而是荊襄與揚州!”

  “哦,伯約何以見得?”楊儀問道。

  薑維笑著答道:“昔日孫權偷襲荊州,是因為荊州扼守長江上遊,大軍可順江而下威脅江東。荊州是江東的咽喉門戶,不得不奪。

  西川則不同,西川於東吳並無戰略意義,東吳在西陵已經做好防禦,可抵擋川中來犯。而如果要強行攻取西川,須派水軍逆流而上。大軍行動緩慢,極易被我軍阻擊。我軍隻需堅守入川要道,憑借蜀中艱險,足可抵禦孫權。

  可見,如此勞師遠征,損兵折將的虧本買賣,孫權是不會做的。他所想的,不過是趁火打劫罷了。”

  眾人一聽紛紛覺得有理。

  薑維自信地繼續說道:“如今曹魏新敗,中原各郡軍心動搖,孫權一定會趁機出兵掠奪。尤其是他之前屢攻不下的荊襄前線襄陽和揚州重鎮合肥,他勢必取之。

  如此,打著援助盟友的幌子,既可以不撕毀盟約,又可以獲得進入中原的戰略要地,何樂而不為?”

  眾人一聽恍然大悟,說的對,說的好啊!孫權還是那個孫權,獲利的永遠是東吳!

  ”可惡小人,和孫權拚了!奪回荊州,先滅東吳,再滅曹魏!”人群中有人喊了出來。

  喊話的正是蜀漢中的荊州派係。荊州派係士人思念舊土,國仇家恨,誰不想奪回荊州。隻不過蜀漢國力難以支撐兩頭開戰,諸葛亮聯吳抗魏後,眾人不得不將仇恨壓下。如今眼見蜀漢兵鋒正盛,曹魏節節敗退,是時候騰出手來收拾這個昔日的反水盟友了!

  “伯約所言甚是!”諸葛亮笑著點了點頭,似乎沒有聽見人群中的諫議。他深深明白,眼下還遠不到和東吳開戰的時機。

  他又轉頭看向郭淮,問道:“那請問伯濟,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東吳?”

  郭淮一愣,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原本作為新近降將,很少出現在蜀漢的核心決策圈。許昌一戰打出了威名,大家對他刮目相看,自然能夠出席如此重要的決議。但是能夠被丞相諸葛亮點名垂詢,還是莫大的榮耀。別說郭淮,眾人也是吃了一驚,要知道以諸葛亮的才智,能夠問計的也不過那麽寥寥幾人。可見郭淮在諸葛亮心中的重視程度。

  “末將不敢當!”郭淮感激地抱拳說道,他略一思考,嚴肅地說道:“末將以為,東吳雖然可惡,但是他們賢才尚多,將相和睦,又有長江天險拒守,非一時可定。眼下我們的主要敵人,仍然是曹魏,而不是東吳,我們還需繼續東和孫權,北伐曹魏,以免陷入兩線作戰。待滅魏之後,再徐圖東吳。”

  諸葛亮聽了微微點頭,示意郭淮說下去。

  郭淮繼續說道,“至於伯約所說,我深表讚同,東吳必定會趁曹魏新敗,出兵北上。如果讓孫權趁亂奪取了襄陽和合肥等重鎮,那麽孫權將會危害中原,我們將提前麵臨與東吳的決戰。而孫權為了利益,也必定會和殘喘的曹魏聯合,如此一來,我軍將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麵。

  郭淮頓了頓,“所以,末將認為,當務之急,我們應該放緩對中原的攻略,甚至暗中對襄陽和合肥的守軍提供情報支持,以便其拖緩孫權對中原的入侵。據末將所知,曹魏在襄陽和合肥一線的部署尚且得當,所任文聘和王淩都是當世良將,隻要我們不施加壓力,他們足以挫敗孫權。還望丞相三思!”

  郭淮言論一出,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什麽?不僅要放任孫權不管,還要暗自幫助曹魏?這叫什麽事啊!

  ”說的好!”諸葛亮情不自禁地起身來拍掌叫好,“伯濟所言十分精辟,可見深知用兵之道。兵法貴在應權通變,順應形勢,不拘泥常理。我們在北方要東和孫權,以便繼續攻伐曹魏。在南方又需要聯合曹魏,以便抵禦東吳入侵中原。這些看似矛盾,但都是根據彼此不同形勢所定。隻有通曉敵我形勢變化,采用靈活的策略,才能讓我們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諸葛亮說完又欣賞地多看了郭淮幾眼。前有薑維,後有郭淮,都是天賜大漢的涼州上士,大漢的未來更加有望了。

  眾人被諸葛亮這麽一說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地對郭淮又多了幾分敬佩。

  大將軍費禕也出列說道:“我以為兩位將軍都說的很有道理,況且我軍剛剛接連大戰,急需休養生息。此時的確不宜急切出動大軍,以免軍民怨恨,反生禍亂。

  我意以安撫民心、經略地方為主,攻略城池為輔。曹魏新敗北遁後,中原空虛,有多地無人鎮守,我軍可派輕騎收取這些城池,有負隅頑抗者,也不必強攻。然後與民休養生息,囤積軍械糧草,待國力恢複,民心安定後,再出兵一舉收複中原,方是上策!”

  費禕名義上是大將軍,但是對具體的軍事謀劃並不精通。可他為人精明能幹,對於軍中糧草籌措、軍械打造、兵員補充、安定軍民等大小事務都得心應手,加上個性幽默豁達,與同僚關係極佳,所以辦起事來更加事半功倍。他與司空楊儀一起,都是諸葛亮軍中內政的得力助手,每次諸葛亮出征,他都在後方留守,保證諸葛亮足兵足糧。北伐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費禕功不可沒。

  諸葛亮對費禕所說十分滿意,說道:“文偉(費禕字文偉)高瞻遠矚,深知我心啊。兩國對陣,最終拚的就是國力。而國力的強弱來自於人心的向背。我軍已經連戰數月,軍民疲憊,如果一味追求戰功,不顧軍民死活,過度索取,便是窮兵黷武。反之,如果注意與民休養生息,與將士休整調養,如此取用有度,軍力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何愁不能勝利呢?”

  眾人見薑維、郭淮、費禕和諸葛亮都先後發言,也都紛紛點頭認同了。

  諸葛亮舉起令牌,說道:“傳令!令蜀中譙周領益州刺史,監管益州各郡。川中各處,令南中庲降都督張表,江州都督李豐,永安都督陳到,繼續鎮守川中各郡,務必保證川中安定。

  令驃騎將軍李嚴兼任雍涼大都督,率領涼州刺史徐邈,雍州刺史王經,共同經略西涼和關中。西涼羌胡混雜,民風剽悍,須小心謹慎,不可激化矛盾。胡人多好利,可令地方大姓豪強出金帛聘羌胡勇士為部曲,聘多者可獲得朝堂世襲官職。羌胡部曲平時歸屬豪強大族,戰時須受朝堂征發。一如南中模樣。此外,可打通蜀中與羌胡通商,重開西域貿易之路,蜀錦質量上乘,可換取諸多金銀、戰馬等物質,充實國庫,以備戰時所需。”

  “諾!”傳令兵領命而去。

  ”費禕,令你主持洛陽、許昌等地軍政。撫恤傷亡將士親屬,讓士兵就地屯田休養;減輕民眾賦稅,讓百姓安居務農。務必要穩定民心,積蓄糧草軍械!”諸葛亮又下令道。

  ”費禕領命!”費禕上前恭謹地接下令牌。

  諸葛亮說完又望向薑維、郭淮二人,說道:“薑維、郭淮聽令!令你二人領西涼精騎,休整幾日後,速速收取中原各無人鎮守的城池,並相機暗自支援襄陽和合肥的魏軍,提防東吳入侵。記住,隻可智取,不可強行!”

  薑維、郭淮驚喜地相互對視了一眼,太好了,兩人年紀雖然有些差距,但對彼此的能力頗為欣賞。如今已是相逢恨晚,可以一同出征,實在是人間快事!

  “諾!必將不負丞相期望!”二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

  新的一輪博弈,就此又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