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漢雙星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2      字數:1571
  洛陽丞相府

  諸葛亮封賞完眾人後,大家各歸其座,繼續歌舞酒宴起來。

  酒飽飯足後,楊儀起身向諸葛亮進言:“丞相明鑒,如今魏軍新敗,天下大勢已經重歸大漢啦。我們應該順天承命,一鼓作氣,先收複中原各郡,再趁機進兵河北,掃除曹魏餘孽,一舉匡複天下!”

  一番話說的眾人群情激昂,摩拳擦掌。實際上楊儀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他眼見魏延立了大功,羨慕嫉妒,心想也得趕緊出頭立個大功,否則日後就要事事被魏延壓著一頭了。

  “說的好!”車騎將軍吳懿借著酒勁,帶頭喊道。他這次被安排與費禕守護洛陽,雖然責任重要,但是卻不如眾人上陣殺敵痛快。功績不顯,自然也想找個機會施展拳腳。

  丞相諸葛亮輕輕放下酒杯,搖著羽扇,示意二人坐下,然後微笑著看著眾人,問道:“諸位都認為我們應該進軍嗎?”

  “是啊是啊,丞相,我們快快乘勝進兵吧,恢複大漢江山指日可待啦!”諸將見國舅帶頭,也趁著酒勁紛紛響應,這可是再造漢室的功勞啊,想想都讓人激動!

  諸葛亮笑而不語,左右巡視著眾人,似乎在期盼著什麽。

  ”末將以為不妥!”堂上同時響起兩個清亮的聲音。

  眾人心中一驚,循聲望去,發現有兩人起身抱拳站立。正是諸葛亮的愛徒薑維和剛剛獲勝歸來、備受讚譽的郭淮。

  他二人聽聞對方出聲起初也是一驚,相視一眼後,又彼此點頭,輕輕微笑了起來。大漢帝國未來的雙星在一刻碰撞出了火花,已有惺惺相惜之態。

  薑維是諸葛亮的高徒,之前已經讓眾人見識過諸多高見,每每出人意表,眼光獨到。而郭淮在突襲許昌一戰中也是奇計迭出,大放異彩,眾人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郭淮的事跡出自一向高傲的魏延口中,也是八九不離十。這二人同時出麵反對,眾人也不禁好奇起來,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薑維畢竟資曆更久些,率先禮貌性地笑著問道:“請問伯濟,為何不妥?”

  郭淮笑了一笑,並未直接作答,回道:“敢問伯約,為何不妥?”

  薑維一愣,不由地笑了起來,心中對郭淮的機智又多了幾分好感。

  不過眾人可就沒有這個耐心了,紛紛囔囔著兩人別賣關子了。

  諸葛亮也來了興趣,他想了想,笑著說道:“這樣吧,你二人都不必說,且寫在手掌中,看同是不同。左右,取筆墨來!”

  隻見薑維和郭淮都認真地在右手心一筆一畫的寫起來。沒多久,二人幾乎同時放下筆,彼此對視一眼,舉起了右手。

  眾人定睛一看,隻見薑維手中寫的是“東吳”二字,再看郭淮,手中寫的也正是“東吳”!

  真是神了,眾人不禁嘖嘖稱奇。

  薑維和郭淮互看了對方手中所寫後,也不禁哈哈大笑了起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諸葛亮望著二人,滿意地點了點頭,語重心長地說道:“伯約和伯濟不愧是大漢的棟梁之材,思慮深遠啊。你二人所寫,正是我心中所憂。曹魏敗局已定,遲早被我大漢所滅。此刻我所憂者,不是曹魏,而是東吳了!”

  司空楊儀起身說道:“難道丞相擔心東吳會撕毀盟約,與曹魏聯手,攻我西川?”

  眾人聞言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要知道,當年蜀漢在漢中大勝曹操後,聲勢如日中天,關羽又趁機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形勢一片大好。就在這個時候,東吳孫權背棄盟約,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害的蜀漢大好形勢付諸東流。

  後先帝劉備東征孫權,又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輸的幾乎血本無歸,次年劉備就鬱鬱而終,蜀漢從此一蹶不振。

  雖然經過諸葛亮的一再努力,蜀漢恢複了一定國力,但是失去了荊州的戰略要地和諸多優秀人才後,諸葛亮的北伐還是顯得處處吃力。如果當初荊州還在,如果劉備沒有東征…….北伐的一切可能會順利很多。說到底,都是東吳孫權這個首鼠兩端的小人造成的。

  盡管諸葛亮從現實考慮,後來恢複了和東吳的聯盟,約定一起北伐曹魏。但是在眾人心中,尤其是蜀漢荊州派係心中,孫權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如今諸葛亮北伐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再度形成蜀強魏弱的局麵,天知道東吳會不會為了自保,和當年一樣棄蜀聯魏,背地裏對昔日的盟友再次舉起屠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