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誓要決一死戰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1      字數:2652
  片刻後。

  大都督滿寵對劉曄言論頗為不滿,“軍師休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諸葛亮如今大敵當前,分兵出擊豈不是兵家大忌?再說轘轅關山川險阻,道路險隘,又能有多少兵馬通過?就算有蜀軍出關,深入敵境,外無援救,內無補給,必自取滅亡,掀不起風浪。依我看,如果真有蜀軍出關,更說明諸葛亮此時兵力不足,心慌膽怯,不惜使詐誘使我軍回援來拖緩進軍速度。越是如此,我們越該趁此良機猛攻洛陽,必可一戰而定!”

  眾人一聽都點頭覺得有理。

  劉曄號陳神算子,算無遺策,自然思慮長遠,隻見他想了一會,向曹睿和滿寵作了一揖,說道:“陛下,大都督,以為諸葛亮是什麽人物?”

  “這有什麽好說的,雖有些才能,終究是不識天數,窮兵黷武的逆賊。”滿寵不以為意地說。

  劉曄微微一笑,“諸葛亮自然是不識天數的逆賊,但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陛下長於深宮,大都督長期對吳作戰,未必足夠了解諸葛亮。”

  “哦,請先生賜教。”曹睿一時來了興趣。

  劉曄繼續說道:“臣早年有幸隨太祖武皇帝征伐漢中,對諸葛亮有所耳聞,後與司馬懿、蔣濟等書信往來也談及此人。近日又在虎牢關與蜀國降卒交談,結合諸葛亮前後用兵方略,臣才對他了解多一些。

  諸葛亮其人,居草廬而知三分天下,目光可謂長遠。劉備前如喪家之犬,漂泊伴生,得諸葛亮後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戰赤壁,取荊州,入川蜀,勝漢中,遂成王霸之業,可見諸葛亮達治知變,確有王佐之才。

  諸葛亮才識遠勝其主劉備、劉禪,托孤授命以來,內撫國家,外伐強敵,夙興夜寐,矢誌不渝。上不違君臣禮製,下和順軍民百姓。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使得蜀國上下君臣一心,可謂忠臣義士。

  諸葛亮以劉備喪敗之師,從新崛起,南征北討,講武練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蜀軍已然成為天下精銳。其用兵,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可攻,夜不可襲;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蜀人心不憂,實在是英雄豪傑,古今罕至。

  諸葛亮集王佐之才、忠義之心、豪傑之氣於一身,任何人也不能小覷。

  諸葛亮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其策略是想頻繁調動我大軍,等待時機,於運動之隙消滅我軍主力。又因為每次諸葛亮入寇,我邊兵不能製敵,需中軍奔赴,所需錢糧兵馬巨多,而諸葛亮卻可就食於敵,不動搖國本,來去自如,於調動中取勝再從容奪下城池。長此以往,則我州郡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國困民乏,錢糧大損,勝負已決。

  司馬懿等人知諸葛亮謀略,又知諸葛亮平生謹慎,所以堅守不戰以拒敵。可前陣子在五丈原已經傳出諸葛亮病危,怎知他詐死大敗司馬懿。我觀他用兵,自此以後,奇謀詭計頻出。大概是生死覺悟,自知時日不多,一味求穩難有勝算。

  偷襲許昌,是圍魏救趙之計。我軍之前攻他後方,諸葛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頃刻間便反客為主。諸葛亮如此了得的人物,加上魏延等膽略之輩,如今突然發兵出現在許昌一帶,如果沒有把握,諸葛亮不會行此險棋。許昌是我根基,一旦有失,三軍大亂,怎麽能不令人擔憂?”

  曹睿聽到劉曄如此誇讚諸葛亮,心中頓感不悅,可又覺得所言非虛,於是歎了一口氣說,“唉,如此大才,可惜不為我用。如果有此人輔佐,我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滿寵見狀冷笑道:“依軍師所說,諸葛亮便是神人了。這世上哪裏有神人!諸葛亮越是使詐,越是心虛。

  他兵力不足,又多是步兵,洛陽周邊一馬平川,我十五萬步騎穩紮穩打,合圍洛陽,又有陛下神威天佑,就算是孫武再世,又能奈我軍如何!

  況且許昌城高池堅,又有數萬兵馬,諸葛亮就算偷襲又怎能攻下?這必定是諸葛亮的疑兵之計!

  請陛下不要再裹足不前,如果遷延日久,士氣受挫,糧草不足,便會白白錯過最佳時機!”滿寵剛剛從邊境調回朝廷,而且早就聽聞諸葛亮的威名,如今正是大展宏圖之機,會戰諸葛亮指日可待,怎麽肯輕易放棄。

  曹睿一聽也覺得有理。

  劉曄見曹睿搖擺不定,情急之下說道:“稟陛下,我先前獻計五路圍攻洛陽,本是指望諸葛亮分散兵力,顧此失彼,在我大軍威逼之下主動放棄洛陽回撤。不戰屈人之兵,這是上策。

  虎牢關大勝後,我軍趁諸葛亮兵力尚未集結,以大勝之勢猛攻洛陽,這是中策。

  如今諸葛亮竟然快速平定四路,可見他已有充足準備,無後顧之憂,決心與我軍在洛陽會戰。此時率軍與他正麵交戰,便是下策。

  諸葛亮用兵,軍容齊整,進退有序。蜀軍多經戰陣,兵精將勇,又有利器連弩,任何人與其正麵交鋒都難有勝算。而我軍此行兵馬雖多,但多是新征屯田兵卒,難是蜀軍銳士之敵。昔日司馬懿之所以堅守不戰,也是敵不過無奈之舉。恕臣失禮,就算是太祖武皇帝在世,此時與諸葛亮正麵交手也怕是勝負難料。

  諸葛亮以逸待勞,就是要等我軍與他決戰,陛下千萬不要中了諸葛亮的圈套!這是我大魏最後的精銳了,如果一旦戰沒,則國家不保。

  我軍在此已成雞肋之勢,退雖可惜,但可自保。請陛下三思!”

  眾人聽完更覺得有理,紛紛附議,其實大家更加擔心的是許昌的妻妾家人、田園產業。

  滿寵一聽怒火中燒。“大膽劉曄!居然敢辱及武皇帝,諸葛亮何德何能,可與太祖並論!你把諸葛亮吹上了天,我看你是被嚇破了膽。想太祖武皇帝,橫掃八方,何其雄壯,文帝也是威震四海!

  如今大魏出動傾國之兵,奪下虎牢,洛陽近在咫尺,卻不戰自退,豈不讓天下人笑?東吳孫權、遼東公孫軒淵也會小覷我們。

  況且諸葛亮之前數次入寇,都是使詐取勝,是避實擊虛之計,更加證明他不敢與我軍正麵交戰。

  我軍如今占據地利,兵精糧足,兵馬數倍於諸葛亮。陛下威加四海,親自掛帥,三軍無不振奮,人人莫不思以死報效。以此敢戰之師,穩步推進,不留破綻,諸葛亮就算有陰謀詭計,在我軍泰山壓卵之勢麵前,也是螳臂當車,我軍怎能不勝?”

  曹睿本來聽聞劉曄誇讚諸葛亮就心中不悅,劉曄又把諸葛亮和太祖曹操並列,曹睿更是憋了一肚子火。更可氣的是,眾人居然紛紛讚同,萌生退卻之意。曹睿正想發作,突然聽到滿寵豪壯之論,大感欣慰,不禁也雄心萬丈。想自己堂堂一國之君,率五路大軍親征諸葛亮,如今諸葛亮的麵都沒碰到,就被擊退了四路,自己坐擁十五萬大軍卻不戰自退,傳揚出去,君威何在!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放手一搏!

  曹睿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群臣,突然拔出佩劍,狠狠的砍下了案桌的一角,指著說道:“我意已決!即日起,進軍洛陽,與諸葛亮決一死戰!再有言後退者,有如此案!”

  “諾!”滿寵胸有成竹地喊道。

  眾人一驚,嚇得靜若寒蟬,也都紛紛稱諾領命。

  劉曄回想之前蔣濟,怕重蹈覆轍,也就不再反對,隻是祈求曹睿分出部分兵馬回援許昌,並緊密關注許昌動態,曹睿也欣然同意。

  至此,影響魏蜀兩國命運的決戰才真正登上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