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黃月英的遠憂
作者:華夏智囊      更新:2021-11-27 11:10      字數:1411
  黃月英收回思緒,問道:“我剛才看夫君麵有愁容,似乎有難事。我願為夫君分憂一二。”

  諸葛亮笑了笑,他與黃月英早已同為一體,也沒什麽朝政可以避諱的。他指了指桌上的地圖,“有夫人相助,事半功倍。來,這是洛陽周邊地圖,夫人看看有何奧妙。”

  黃月英湊過前來,細看了一陣地圖,笑著說:“我並不精通地理,還請你這個丞相賜教。”

  “夫人過謙了。”諸葛亮笑著撫了撫胡須,“人言道洛陽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今天才知道所言非虛。洛陽居天下之中,西阻崤穀,東據虎牢,北倚邙山,南對伊闕,又兼有伊洛平原良田無數,水路發達,漕運便利。我數萬大軍雲集於此,退可據險堅守,進可遙控天下,伺機出擊四方。有如此戰略要地在手,大漢的複興基業有望了。”

  “既然如此,那麽夫君還擔憂什麽呢?”黃月英一臉平和地問道。

  諸葛亮歎了一口氣,“我軍新平定此處,還需休養生息,積蓄實力。可是我怕眾人立功心切,才下洛陽,又想出擊許昌了!”

  “夫君之憂,隻怕不止於此吧?”黃月英神色平靜地繼續問道。

  諸葛亮微笑著說:“哦?那依夫人隻見,還有何事?此處並無他人,夫人有什麽見教,但說無妨。”

  黃月英忽然變得鄭重起來,她向諸葛亮作了一揖,嚴肅地說道:“我是一婦人,也沒什麽見識,本不該妄言國政。但是夫君既然讓我說,我也就直言不諱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

  黃月英抬頭思考了一陣繼續說道:“我聽聞古人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如今我軍屢戰屢勝,連下二都,軍威如日中天,正如那天上的滿月,地上的水缸一樣。可是眾人都一味進取,謀取眼前利益,全無長遠打算,豈不聞人無遠憂,必有近患嗎?怕是會盛極而衰。”

  諸葛亮一聽,站了起來,連忙向黃月英拜了一拜,麵色凝重地說道:“夫人言之有理,為夫慚愧。還請夫人細說何為遠憂?”

  黃月英回了一禮,“我不懂兵法,我隻聽聞,為將帥者,不僅要識天時地理,更要懂得體察人心。地理之像,圖上;人心向背,在圖外,才是遠憂。我看別說攻取許昌,洛陽尚有憂慮。”

  諸葛亮越聽越覺得有理,一再示意黃月英繼續講下去。

  黃月英沉思半晌,說道:“正如夫君所言,洛陽是恃險防禦、龍蟠虎踞之地。但是古人雲,固國不以山川之險。洛陽屏障雖險峻,但關隘眾多,可據守但難保全。如果魏軍多路來犯,該如何抵擋?這是一憂。

  夫君初得洛陽,民心新附,人心未安,大軍日耗錢糧巨大,怕是還需關中接應,如此根基不穩,這是二憂。

  漢軍雖然數月來連戰連勝,但魏國還是兵多將廣,城池錢糧數倍於漢。可是近日我看眾將沾沾自喜,已有驕兵輕敵之態。豈不知漢軍多蜀兵,人心思歸,怕是已無戰心。此時已如強弩之末,如果遇上魏國另選賢明,統領大軍前來爭奪洛陽,夫君用此惰兵傲將迎敵,那麽勝負未知,這是三憂。

  收複中原不是一日之功,還得慢慢收民心,養戰心。這便是我的遠憂。”

  諸葛亮聽完,口中反複的念道:“收民心,養戰心.....”,片刻後諸葛亮起身深深作揖拜道:“說的好!夫人哪裏是不懂兵法,這兩句已經是深得兵法精要了!知我者,夫人也。夫人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字字珠璣,每每戳中我軍要害,實在是令我刮目相看。為夫慚愧啊,心中一直猶豫不決,今日夫人教誨,受益匪淺,為夫已有決定了!”

  黃月英忙扶諸葛亮起身,笑著說:“夫君快起來,別折煞我了。哪裏是什麽兵法,我不過是翻過幾本書,看過一些先賢的教誨罷了。如果能夠幫到夫君一二,那便是我最大的福氣了。”

  諸葛亮握住黃月英的手,輕輕地拍著,欣慰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