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不忘初心
作者:眉眉      更新:2021-11-27 09:20      字數:2194
  杜正平說不清心裏的感受。

  掌門曾數次歎息,言他的道非為正途,可惜了這麽好的資質。師尊素來支持他,卻在坐化前撐著最後一口氣,抓著他的手歎息:“是我錯了,不該帶你回瓊宇派。為著一己私心,卻是害了你。”

  他能夠預見,自己隕落後杜正平會遭遇的事情。他把私庫鑰匙交給杜正平,吩咐他上交掌門,換取改投掌門席下的機會。

  杜正平接受了。不止如此,他連自己的珍藏一並拿出來,分給掌門身邊的幾位同門,順利做了掌門弟子。他不蠢,隱約猜到了背後另有隱情,否則師尊的私庫為何不直接上交、非要在他手裏轉一圈?卻沒人給他一個交待。師尊的存在被刻意淡化,他從天之驕子成了無人關注的小透明。

  地位的落差不算困擾,困擾他的是師尊臨終前的後悔,讓他生出前所未有的迷茫:真的錯了嗎?他的道非是正道?

  可是李靈韻說:吾之道,與他人何幹?

  她身上有股特別的力量,像是荒原上的野草,無論遇到什麽樣的挫折,哪怕粉身碎骨,依然牢牢地紮根大地,並在春風中不依不饒地冒出來。初時不惹眼,當你注意時,已是滿眼翠綠。

  他問李靈韻:“你就沒有迷茫的時候嗎?”

  李靈韻哈哈大笑:“怎麽可能?連聖人都有迷茫的時候,我就是個普通人而已,還能比聖人更厲害?”

  聯係他先前關於“道”的問題,李靈韻大概知道他的心結在哪裏了。她沒有強行給杜正平灌輸自己的想法,而是拍拍他的肩膀,笑嘻嘻地說道:“我的家鄉有句話:不忘初心,才能更好的前行。”

  “若是連前行的路都看不見呢?”

  “那就停下來,四處看看,總能找到路。”

  說完這話,看到杜正平若有所思的樣子,她立刻毫無心理負擔地扔下他,拉著書易轉身離開:“你可以跟家人說說話,我就不攙和啦!很久沒有逛過坊市了,我隨便看看。”

  杜正平站了一會兒,深吸一口氣,推開厚重的宮門。

  時隔多年,先皇和他的生身父母早已薨逝,弟弟杜禮義白發蒼蒼,在宮人的攙扶下,顫巍巍的向他下跪。旁邊的少年倒是滿眼好奇,相貌與他有兩分相似,正激動地抬起眼,偷偷打量年輕的皇伯父。

  多年的修仙生涯隔斷了杜正平的親情,他看著滿臉皺紋的老人,勉強跟記憶中的小豆丁對上號,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杜禮義當然不會允許冷場,熱淚汪汪地表達一番對兄長的思念,夜不能寐,惟有勤勉國政,將話題順利拐到國計民生上,然後哭訴某某等地有妖獸為禍,幾番征討卻束手無策。

  他是個合格的國君。兄長離家時他都未曾記事,哪有什麽思念?不過是為求助做鋪墊罷了。杜正平心裏明明白白,卻沒有半點芥蒂,一口答允:“我這便去看看。”

  他是個行動力極強的人,說完連地圖都沒看,身影一閃便消失不見。

  少年太子露出驚歎的表情,躍躍欲試地問:“父皇,皇伯父好厲害!他會幫我們收服作亂的妖獸嗎?到時候能不能求皇伯父帶我去長長見識?”

  杜禮義瞪他一眼,斥責道:“慎言!須知仙凡有別,叫仙長!”

  他當然能感覺到兄長態度間的疏離,誰讓他是國君呢?黎民不得安居,便是他的責任。平日見不著仙長便罷,既然見著了,少不得舍下臉皮求告試試,希望他看在相似的血緣上,能原諒他的冒犯,肯出手相助。

  另一邊,杜正平立於半空中,散開神識,很快察覺到幾縷微弱的妖氣。

  他修為確實倒退許多,本質上依然是實實在在的修仙者。金丹初階的實力,對付這些低階妖獸綽綽有餘。凡人眼中遙遠的距離、凶殘的爪牙,於他而言根本不算困難,連法劍都未曾出鞘,一盞茶的工夫就收拾完畢,折身返回皇宮,呯地扔下幾具妖獸屍身。

  少年太子長見識的機會就這麽沒了。宮人們驚懼又敬畏,生怕衝撞仙人,硬生生憋住了尖叫,紛紛俯首跪下。杜正平袖手立於庭中,眉眼疏淡,仍然是未染塵埃的模樣,看起來與凡人涇渭分明。

  杜禮義心口怦怦直跳,客套地慰問兩句,又大著膽子說起某某地洪澇成災,某某地卻三年大旱。

  杜正平想了想,取出件法器遞給他,大方地表示不用歸還:“此物可納百頃汪洋。可於澇處取水,送往旱地。”

  其實就是修仙者日常儲水用的水囊,根本不是什麽寶貝,否則他失去權默長老的庇護後,根本留不住。但在凡人眼裏,卻無異於神器,是無數人渴望可不及的珍寶,甚至堪稱國之重器。

  稚嫩的太子仰頭瞧著頭,雙眼亮晶晶地盯著他,充滿仰慕。

  那眼神,就像他當年第一次見到權默長老、得知他的身份後,也是這麽眼巴巴地看著。他當時想:等學會了仙家手段,就能安置流離失所的百姓,讓他們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卻萬萬沒想到,修仙的第一課,是斷絕塵緣。就連先皇延請名師大儒教導他的治國韜略,都被棄如敝履。

  初心,何謂初心?

  權默長老“為著一己私心”才收他為徒,又是什麽樣的私心?

  杜禮義蒼老的聲音將他從沉思中拉出來。他恭恭敬敬地雙手捧著法器:“仙長仁慈,寡人立刻下旨,在全國範圍內所有郡縣修建長生祠,家家戶戶為仙長立長生牌。”

  杜正平拒絕道:“此舉興師動眾,不妥。”

  杜禮義以為他嫌不夠,咬牙道:“往後每年所出,願以三成為仙長供奉。萬望仙長莫要嫌棄。”他活了一輩子,嫡親的兄長都入了仙門,卻從未聽說過,哪位仙長不要供奉的。如果仙長拒絕,必然是發怒的前兆。

  杜正平搖頭,以為自己說得足夠清楚:“無需如此。百姓之財,取之於民,自當用之於民。何況這些東西,我都用不上。”

  哪知杜禮義把頭垂得更低,姿態越發戰戰兢兢:“敝人愚鈍,請仙長示下。”他腦海中已經想到傳說中仙長們移山倒海的本事,再想想庭院裏的妖獸屍身,簡直要絕望了。

  杜正平望著他滿頭白發,一時無言。

  仙凡有別,說的原來不是僅僅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