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
作者:扇景      更新:2021-11-12 03:26      字數:5188
  三日後,翊坤宮後殿裏。

  趙瓊華已經收拾好細軟,半個多月前她進宮時,帶的東西還不大多;如今她準備回府時,要帶回去的東西卻多了不少。

  都是這段時日以來,各宮娘娘賞賜下來的。

  大致看了一下,估摸著東西的數量,趙瓊華有些惋惜地搖搖頭,這次回府,恐怕兩輛馬車都不夠裝的。

  就這麽大搖大擺地走出去,估計她又要被好多人惦記上一筆了。

  刺激。

  “瓊華啊,你看看這些東西夠不夠你用。要是不夠的話姑姑就再給你添點兒。”趙淑妃在一旁替趙瓊華清點整理著東西,細細問著,生怕趙瓊華會受半點委屈。

  自從三天前,她在金鑾殿和仁宗說過要回府後,這幾日淑妃便經常送東西過來,不僅送的次數比前段時間多,就連東西的價值和數量都翻了個倍。

  若是再多一些,她怕是真的回不了府了。

  依據從前的經驗,這次趙瓊華長了教訓,應得很快:“姑姑不用了。我的東西都夠的,府裏也沒人敢虧待我。”

  雖然許周氏掌管著公中,這麽多年來在府中安插了不少心腹眼線,但從沒敢虧待過她。

  至少在明麵上,她待她是極好的,挑不出一點不合禮數規矩的地方。

  淑妃親自清點好所有的東西,確認趙瓊華該帶的都帶全了之後,她這才收了手,似乎還有些遺憾。

  “你回府之後多小心一點。我們雖然不害人,但卻不能不防著人。”

  吩咐人把東西都送到宮外的馬車上,淑妃帶著趙瓊華走在後麵,一邊輕拍著她的手,一邊叮囑著。

  “這次你那表妹也要跟著七公主去京郊,雖然是賢妃去求的皇後娘娘,但這件事畢竟也和你有關。”

  兩日前,賢妃突然去了翊坤宮,沒多久宮中便傳出許錦湘也要陪同七公主去京郊的消息。當天皇後便差人去了鎮寧侯府。

  聽說,許周氏當時差點昏過去,但還是接了皇後的懿旨,受了皇後的賞賜。

  說好聽點是賞賜,難聽一點,那些東西不過是為了安撫人心罷了。

  臨了要出翊坤宮時,淑妃放低聲音,同趙瓊華說了一句,“許文淵如今外派到他省,姑姑算了算,他應該比你父親兄長回來得要早一點。”

  “在府中你也事事小心,姑姑送給你的人,你安心用著。”

  許文淵是許錦湘的父親,也是老侯爺名義上的遠房親戚。入仕之後,他在朝堂上左右逢源,從不輕易得罪人,倒也吃得開。

  趙淑妃從小便不喜歡他,做得來表麵功夫,卻改變不了對他的成見。

  但這畢竟多多少少都涉及到朝堂的事,後宮不幹政,她也得謹慎幾分。

  況且老侯爺這麽多年來一直都護著許文淵一家人,雖沒有明確地表明過立場,但明眼人一看都明白的事情,本就也不需要點破。

  趙瓊華聞言,並沒有表現出太多驚訝,隻是平靜應聲,“嗯,姑姑我都知道的。等這次回府,該處理的事我都會著手開始的。”

  “對了姑姑。”像是突然想什麽事一般,她側著臉,和淑妃小聲說著悄悄話,“那天同我一起去金鑾殿作證的宮女,還麻煩姑姑之後多照顧一下。”

  “要是快要放出宮的話,多給些銀兩首飾也是好的。”

  那日在金鑾殿,站出來為她作證的人,都是她提前安排好。

  上輩子她和七公主打了五六年,對七公主的脾性再清楚不過。和她一樣的驕縱,隻不過七公主比她多了一份橫衝直撞。

  見有阻攔她的人出現,七公主一定會讓身邊人動手的。

  哪怕她知道這樣會發生意外。

  她提前叮囑過,讓她們在七公主帶人衝進來時,一部分人出麵象征性地抵抗一下,另一部分人在暗中等著,要是情態失控,便去幫忙。

  順便營造出翊坤宮人不多的假象。

  雖然是為了給七公主下套,但那些人到底都是因為她才受得傷。

  能補償一些的,她也不會吝嗇。

  傷藥、銀兩她都給過,隻是她到底不在宮中,也不能時時護著這些人。

  “你放心,姑姑都安排好了。”

  那日的事,後來淑妃也都聽趙瓊華說了,清楚來龍去脈,她也不是好壞不分的人。

  “嗯嗯,下次我一定不給姑姑惹麻煩了。”趙瓊華抱住淑妃的胳膊,撒著嬌。

  這種話,淑妃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了。

  結果該趙瓊華惹的事她惹了,不該她摻和的事,她也沒少摻和。

  伸手輕輕戳了戳趙瓊華的額頭,淑妃沒好氣地說:“你哪天要是少給我惹點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從翊坤宮到正宮門的這段路,趙瓊華走過無數次,這次趙淑妃送她出宮,姑侄兩個時不時搭幾句話。

  偏趙瓊華又是個嘴甜的,慣會哄長輩開心,一路上趙淑妃的笑容就沒消失過。

  宮門口,前後排著三輛馬車。

  今日休沐,宮門前也清靜了許多。

  送她回去的都是宮裏的侍衛,遠遠望過去,第一輛馬車旁還等著一位嬤嬤,很是麵生。

  趙瓊華微微眯眼,看了好久也沒認出來是誰,隻能轉頭去問趙淑妃。

  等在她回府的馬車旁的人,八成也是要同她一起回去的。

  難不成這是舅舅說的要撥給她的那位嬤嬤?

  趙瓊華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問趙淑妃的。

  “那位是太後身邊的人。”趙淑妃看了片刻,才認出那位嬤嬤是誰,頗有些訝異,繼而解釋道:“嬤嬤姓唐,離宮也有十多年了。沒想到皇上這次竟然又把她請了回來。”

  “皇後娘娘要是知道,恐怕又要氣好幾日了。”

  先皇後是仁宗的生母,唐嬤嬤則是先皇後的心腹,深得重視。隻不過在仁宗登基三年後,太後隨著先帝去後,沒多久唐嬤嬤便請辭回了隴西老家照顧孫子,再沒進京。

  原本皇後還想和仁宗討個恩典,讓唐嬤嬤到她身邊。結果仁宗沒答應不說,唐嬤嬤更是再沒歸京。

  久而久之,雖然沒人再提這件事情,但到底成了皇後心裏的一個結。

  若是她知道因著趙瓊華一句話,皇上就把唐嬤嬤從隴西請回京城。

  嘖。

  淑妃沒再往下想,隻帶著趙瓊華走了過去,“唐嬤嬤會的很多,有她在你身邊,姑姑在宮中也能安心。”

  “她是太後身邊的老人,你小時候還見過的。在侯府,你一定不能虧待唐嬤嬤。”

  “好。”

  趙瓊華跟在淑妃身後走了過去,呆愣愣地應聲。

  她也沒想到,仁宗竟然會把太後身邊的人給她。

  在她初初記事時,還是見過太後的。隻是那時的她太過年幼,即便有記憶,經過這麽多年的磨損,印象已經很淡了。

  隻依稀記得太後對她很溫柔寵溺,經常抱她。

  對於這位唐嬤嬤,她更是印象無幾。

  盡管如此,在走到唐嬤嬤麵前時,趙瓊華還是行了長輩禮。唐嬤嬤是太後身邊的舊人,照顧過太後和長公主,她行這一禮,並不算逾矩。

  “郡主快起來,我受不起郡主的禮。”唐嬤嬤扶住趙瓊華的手,好讓她起來。

  到今年,唐嬤嬤正整五十年歲,兩鬢雖已經添上了幾分霜白,但看模樣卻像剛四十出頭的人,整個人精神很好。

  “我前日剛到京城,皇上也同我說了郡主的事。正好郡主今日要回府,我便自作主張地等在宮門口,還望郡主不嫌。”

  唐嬤嬤依著禮數,朝淑妃行過一禮後,開口說道。

  趙瓊華驚訝,“嬤嬤前日便到了京城,這麽快的嗎?”

  隴西離京城並不近,快馬加鞭少說也要三四日的時間。

  而且唐嬤嬤上了年紀,舟車勞頓,也定不可能一路騎著馬上京。

  可她記得,她和仁宗提這件事,是在三日前吧……

  唐嬤嬤隻笑不語,主動岔開話題,“郡主和小時候不一樣了,當年長公主第一次抱著你進宮時,郡主還在繈褓裏,見到喜歡的人就笑。”

  見到不喜歡的人,她連哭都不哭一下,隻閉眼,埋到長公主懷裏。

  淑妃也記得這事,便和唐嬤嬤搭了幾句話。但她畢竟是宮妃,不好在宮外停留太久,臨了要回宮時,淑妃便把趙瓊華拉過來,往旁邊走了幾步。

  “你回府後,公中上若是有不懂的,盡管問唐嬤嬤。”

  “雲嵐姑娘的事,等你回府後,姑姑便差人給你送過去。”

  聽到雲嵐兩個字,趙瓊華眼睛一亮,整個人都支棱起來,連忙應聲,“嗯嗯好,瓊華乖乖等著。謝謝姑姑!”

  “行了,別說好話來哄姑姑了。你那表妹也來了,平日裏仔細些。”淑妃瞥了一眼宮門處,“若是老侯爺因著許家說你,你不用理他。”

  老侯爺偏向許家,雖然她也隻知道這事和她妹妹趙婉有關,但淑妃畢竟也不知道具體緣由,不好插手。

  隻要許家不威脅到鎮寧侯府,她便也由著去了。

  “嗯嗯。”趙瓊華一味點頭,也沒有反駁什麽。

  同進宮時一樣,回府時趙瓊華也和許錦湘坐在同一輛馬車上,唐嬤嬤和白芍青鳶等人則在隨後的馬車上。

  三日不見,許錦湘看著臉色都不大好了,精神也有些萎靡,即便是抹著胭脂水粉,都遮掩不住那股疲憊。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七公主的刺激。

  闔宮上下都知道,是賢妃去求了皇後娘娘,許錦湘這才要跟著去京郊陪著七公主。

  至於賢妃為何突然有這種舉動……不用想也是被七公主鬧的。

  想來被自己小姐妹在背後捅一刀的滋味,定是十分不好受的。

  許錦湘怕是也沒想到,七公主會這樣坑她一把。

  京郊兩個月,在這期間會發生什麽,沒有誰能知道。

  淡淡看了兩眼,和許錦湘點頭致意後,趙瓊華就斜斜靠在馬車上,閉眼養神,都未曾開口。

  “堂姐,你這幾日怎麽沒來看七公主?”許錦湘主動問道,“五皇子知道七公主受了委屈,這幾日經常去看她。”

  “你要是也來的話,說不定就能經常見到五皇子了。”

  同趙瓊華一樣,一上馬車,許錦湘就下意識看向趙瓊華。但與趙瓊華的雲淡風輕不同,許錦湘卻滿是不甘心。

  因著要陪七公主去京郊的事,這幾日她想了不少推脫的辦法,卻沒有一個能奏效。

  她日日焦灼,趙瓊華卻過得有滋有味。

  兩相對比之下,更顯得她淒慘。

  趙瓊華聞言,睜眼望向許錦湘,一手支頤,笑容裏滿是玩味,“哦?你的意思是我該去看七公主嗎?”

  “難道妹妹不怕七公主再同我打起來,鬧上金鑾殿,罪加一等?”

  再鬧上金鑾殿,到時候七公主的懲罰,可就不是去京郊種兩個月地能解決的了。

  她折騰,即便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七公主也落不著好,到時候許錦湘還是要被牽連的。

  平日裏許錦湘挺聰明一人,這是被七公主氣傻了嗎?

  “堂姐,你明明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許錦湘一噎,偏委屈地望了趙瓊華一眼,手裏不安地抓著衣裙,“我知道因為七公主的事,堂姐不想讓五殿下為難,和他之間也難免有了罅隙。”

  “堂姐放心,在京郊這段時間,我一定會幫著姐姐勸七公主,讓她放下對你的芥蒂。”

  許是說的話多了,感覺也上來了,許錦湘越說越順,“等我和七公主從京郊回來,姐姐再和公主好好談談,你們一定會和好如初的。”

  和好如初?

  是她沒睡醒還是許錦湘在做夢?

  趙瓊華沒好氣地翻了一個白眼,對許錦湘這種自我感覺良好且十分自信的言行,十分不解。

  上一世還沒覺得,如今她跳出了局,成為扮演著局中人的局外人後,她才發現許錦湘說的話,翻來覆去就那麽幾句。

  不是勸她和七公主好好相處,就是讓她和五皇子不要生出嫌隙,話裏話外許錦湘都在為她和五皇子美好的婚後生活著想。

  該月老星君做的活兒倒是全讓她給搶了。

  “倒是讓妹妹操心了。”趙瓊華一手托腮,整個人都側躺在馬車裏,她懶懶抬手,假意撣了撣裙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樣。

  “萬事萬物都講究一個水到渠成,我不急。”

  所以你也別再打著為我著想的由頭來勸我。

  後半句話,趙瓊華雖然沒說出來,但許錦湘也能意會的到。

  許錦湘笑容一僵,啟唇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麽,等她好不容易想開口,為自己圓場時,她便聽到了趙瓊華的話。

  一字一句都像是插在她心口的刀一般,話落刀落,鮮血淋漓。

  趙瓊華說:“倒是表妹,這兩個月在京郊要好好的。姐姐別的幫不上你,但你若是需要農書,夫子可給了我不少本,正好能借給你。”

  “多謝堂姐,我有。”

  不知道用了多少忍耐力,許錦湘才硬生生接下趙瓊華這句話。

  趙瓊華點點頭,不詫異也不失望,隻平靜地點點頭,“那就行。”

  說罷,她就翻了個身,背對著許錦湘,闔眼小憩。

  許錦湘也移開視線,深呼吸好幾次,再沒主動開口。

  *

  馬車緩緩駛離皇宮,漸行漸遠。

  五皇子好不容易從賢妃那邊脫身,就得知了趙瓊華要離宮回府的消息。等到他匆匆趕過來時,最後一輛馬車都隻剩了個影子。

  即便是他想追上前攔住趙瓊華,可這是在宮門前,他一有動作,賢妃馬上就能得知。

  這幾日因著七公主被罰去京郊的事,賢妃和七公主沒少在他麵前哭,話裏話外都是在抱怨,聽得他頭疼,隻想著逃離。

  可賢妃和七公主是他的血親,哪怕知道賢妃是在故意攬著他去見趙瓊華,他也隻能生生忍著。

  “真是荒唐。”五皇子仰頭,忽然感歎了一句。

  說起來可笑,當初是賢妃讓他主動親近趙瓊華,如今阻攔他的人也是賢妃。

  又在宮門處佇立了片刻後,五皇子剛踏入宮門,尚且還沒走幾步,迎麵便走過來一個小太監,腳步急匆匆的,人也不看路,直直撞在了五皇子身上。

  與此同時,那小太監還手快地往五皇子懷裏塞了一封信,“五殿下,這是瓊華郡主吩咐奴才交給您的。”

  話音剛落,他就跪下磕頭謝罪,“是奴才不長眼,衝撞了五殿下。還望五殿下恕罪,是奴才的不是。”

  五皇子抬手攔住了身後的隨從,將信封藏到寬袖中,“起來吧,下不為例。”

  他認得,這是翊坤宮的人,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跟在趙瓊華身後。

  這人送來的信,應該是真的。

  既然如此,他也不好再怪罪下去。

  “奴才多謝殿下。”

  他擺擺手,放小太監離開。

  書房裏,五皇子拆開信又讀完後,整個人都明朗了幾分。

  方才因為沒見到趙瓊華的鬱悶心情,也因為這一封信的出現一掃而空。

  五皇子一邊笑著,一邊細細品讀著信箋上飄逸卻又飽含情深的字句,過了好半天後,他才依依不舍地把信箋小心折疊起來,重新放回到信封中。

  “瓊華你放心,輕花節那天我一定早早去找你,帶你去玩。”

  “這次我一定不會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