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八王之亂 續29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7      字數:2078
  打仗必須號令統一,且隻能有一個指揮官,如果三人互相不聽從對方的號令,會造成軍隊政令不一,互相掣肘。

  這幾個人首戰獲勝後,就開始輕視司馬潁,沒有做有效的防備。

  當司馬潁的精銳襲擊孫會等將領的時候,他們隻得倉促應戰,戰爭雖然很慘烈,但是,由於孫會等將領號令不一,是進是退,沒有統一指揮,最終司馬潁的部隊擊潰了孫會的部隊,孫會等將領丟下部隊倉皇逃跑,司馬潁的部隊乘勝追擊,並渡過黃河。

  自從司馬冏等人起兵,朝廷文武百官都想殺了司馬倫和孫秀,孫秀也知道自己成為了千夫所指的人,非常害怕,早晚不敢離開中書省,當聽說河北的軍隊全部失敗後,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如何是好。

  這時,司馬威勸孫秀到尚書省與大臣商議戰爭防禦的事情,孫秀接受了司馬威的建議,朝議結果是讓京城所有四品以下官員的子弟,年齡在15歲以上的,都要參軍,準備隨司馬倫出戰。

  可是,想殺孫秀的人越來越多,司馬威害怕了,趕緊溜回自己家中。

  孫會、許超、士猗已經逃回來了,孫秀趕緊和他們商議對策,他們有的建議把殘餘兵力聚起來再戰,更有的建議燒毀宮殿,把不服從的人殺掉,挾持司馬倫南逃,投奔孫旂、孟觀。

  還有的提議乘船向東入海,總之,幾個人七嘴八舌,沒有商議出一個結果。

  當他們議而不決的時候,一個人反水了,這個人就是王輿。

  王輿本來與孫秀是一個戰壕的朋友,當初淮南王司馬允發動政變要入宮攻打司馬倫的時候,就是王輿關了宮門,不讓司馬允入宮,導致司馬允最後兵敗。

  王輿因為阻止淮南王入宮,得到趙王司馬倫的信任,成為心腹之人,這個時候反水,完全是投機,他憑嗅覺已經感覺到司馬倫、孫秀要完蛋了,因此,實際上也是一個牆頭草。

  4月,王輿與廣陵公司馬漼率領700多士兵從南掖門攻入,命宮中士兵各自守衛宮門,三部司馬作為內應。

  王輿自己帶領部分士兵向孫秀的中書省進發,孫秀一看情形不對,趕緊關閉了南門。

  王輿讓士兵翻牆進去,並放火燒房,孫秀、士猗、許超等倉惶出逃,左衛將軍趙泉抓住孫秀等人並將他們斬首。

  孫秀的兒子孫會在右衛營被逮捕後殺死。

  接著,前將軍謝惔、黃門令駱休、司馬都王潛、孫奇、孫弼等一眾黨羽都被誅殺。

  王輿駐守在雲龍門,召集朝廷八個部門的高級官員進入宮殿,逼迫司馬倫下詔書:“我被孫秀等人誤導,因此激怒三位王爺,現在孫秀已經被誅殺,請求迎接太上皇複位,我則告老還鄉。”

  同時,命令將士解除武裝,宦官把司馬倫從華林園東門帶出,和太子司馬荂一起送回到汶陽裏的府邸。

  又派一隊士兵到金墉城迎接惠帝,百姓看到惠帝,都高呼萬歲。

  惠帝從端門進宮,登上宮殿,大臣們立刻跪拜叩頭請罪。

  惠帝複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詔令把司馬倫、司馬荂等人立即送到金墉城關押起來。

  廣平王司馬虔從河北回來,到達九曲,獲悉朝廷變故,就拋下部隊,帶了十幾名親信隨從趕緊回家。

  司馬倫被關押後,舉國上下熱鬧非凡,紛紛慶祝,朝廷又宣布大赦天下,放假五天。

  朝廷還派了使者專程去慰問三個舉事的王爺。

  梁王司馬肜奏表司馬倫父子篡權謀逆,應當誅殺。

  朝議時,百官都表示要誅殺司馬倫父子。

  於是,派尚書袁敞持節賜司馬倫死罪,命其喝金屑酒。

  司馬倫這時似乎有悔意,慚愧地說:“孫秀誤我!孫秀誤我!”然後抬起頭,一口喝下毒酒。

  司馬倫的兒子司馬荂、司馬馥、司馬虔、司馬詡也全部被抓起來後處死。

  文武百官中凡是司馬倫任用的全部罷免,台、省、府、衛中隻有極少數人得以留任。

  處死司馬倫的當天,成都王司馬潁來到了京城。

  過了兩天,河間王司馬顒也來到了京城。

  成都王還派了趙驤、石超到陽翟去協助齊王司馬冏討伐張泓等人,張泓戰敗,投降了齊王。

  自從戰爭爆發,60多天,共有近十萬人在戰爭中喪命。

  司馬倫的黨羽閭和、張衡、孫髦、高越從陽翟前線回京,伏胤戰敗後回京,都在東市被誅殺。

  蔡璜在陽翟向司馬冏投降,回來後也自殺了。

  王輿因有功,沒有被誅殺。

  5月,義陽王司馬威因為依附司馬倫,受牽連被誅殺。

  襄陽太守宗岱依據司馬冏的檄文捕殺了孫旂,孫旂被殺還是比較冤的,他自己非常潔身自好,主要是他的兒子及侄子們攀附孫秀,因而遭牽連。

  同時,孟觀也因為關鍵時刻站隊司馬倫,支持司馬倫而被處死。

  叛亂被平定,詔令立襄陽王司馬尚(司馬遹的第三子)為皇太孫。

  6月,齊王司馬冏率領部隊進入洛陽,將部隊安頓在通章署,全副武裝的兵力幾十萬人,威震京都洛陽。

  惠帝前往拜會司馬冏,拜司馬冏為大司馬,賜加九錫,禮節如過去的宣帝、景帝、文帝、武帝輔佐曹魏時那樣。

  拜成都王司馬潁擔任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假鉞、賜加九錫、入朝不趨,佩劍上殿。

  拜河間王司馬顒擔任侍中、太尉,加賜三錫。

  拜常山王司馬乂擔任撫軍大將軍、統領左軍。

  拜廣陵公司馬漼進封為淮陵王,並兼任尚書、加封侍中。

  拜新野公司馬歆為新野郡王,都督荊州諸軍事、加授鎮南大將軍。

  齊王、成都王、河間王三位王爺可以設置僚屬40人,所有武將按官階等級排列,井然有序,而文官則是隨意配置。

  人們從王爺府的僚屬配置中可以發現端倪,就是非常重視武將,這就向外釋放出一個信號,武將大有作為,戰爭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