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偃武修文 續17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6      字數:2115
  刺史徐邈有個才貌雙全的女兒,因為要求高,因而待字閨中。

  一天,徐邈又在家裏設宴款待同僚,這次宴會是有目的的,讓女兒挑選自己的中意人。

  宴會開始後,徐邈就讓自己的女兒在裏麵通過一個小孔觀察,看看哪個符合女兒的心意。

  女兒看中了王濬,並親自指給自己的母親看,於是,王濬就成為了徐邈的女婿。

  王濬事業的上升還是碰到了伯樂羊祜,羊祜那時任征南大將軍,他很看好王濬,就征召他為參征南軍事,羊祜待王濬也很好,把他當作知己。

  羊祜的侄子羊暨對王濬看法頗不以為然,他對羊祜說:“王濬這個人誌向太高了,生活又過於奢侈沒有節製,不能讓他獨擋一麵,應該有節製的使用他。”

  羊祜卻說:“王濬這個人很有才,將來可以實現我的願望,是可以堪大任的。”

  後來,羊祜推薦王濬做了車騎將軍兼從事中郎。

  王濬的事業日益上升,沒多久又任巴郡太守,巴郡與吳國接壤,百姓苦於戰爭徭役,生了兒子都不想養育。

  王濬根據實際情況,減輕了老百姓的一些負擔,生育者都可免除徭役,於是,很多男丁得以活下來。

  公元272年,王濬轉任廣漢太守,上任後廣施德政,深得百姓愛戴。

  不久,又做了益州刺史,一個人如果立了功,就容易升官,人們為了增加神秘感,就杜撰了一個迷信的故事。

  據說,有一次,王濬做了個夢,他夢見有三把刀懸在屋梁上,一會,又增加了一把。

  王濬驚醒後,非常厭惡這個夢,就講給下屬聽。

  主簿李毅比較聰明,也會來事,聽說後,略一思索,馬上就拜了兩拜,對王濬表示祝賀。

  大家莫名其妙,不得其解。

  這時,李毅解釋道:“三個刀是一個州字,又增加一個,府君要做益州刺史吧。”

  不久,益州牙門將張弘發動叛亂,殺死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就任命王濬為益州刺史。

  王濬上任後,就設計將張弘等人全部殺死,平息叛亂,因功升為關內侯。

  王濬在任上,勤政愛民,當地各族百姓,都來歸附。

  王濬在益州因為政績突出,被拜為右衛將軍,大司農。

  車騎將軍羊祜當時正籌劃平吳,很賞識王濬的才智,就秘密上奏章,請求王濬仍留守益州,參與平吳大計。

  當年,晉武帝接受羊祜的建議,又讓王濬做益州刺史。

  晉武帝為了滅吳,下詔讓王濬修造戰船,王濬領命後就開始著手造船。

  王濬造的船很大,大到什麽程度呢?

  每艘船可以裝2000多人,長寬各120步,大船上麵還修建了柵欄,還修了城樓的瞭望台,有四道門供出入,船上還可以供戰馬馳騁。

  還在船首畫了各種鳥首怪獸圖像,一方麵裝飾,另一方麵恐嚇江神。

  戰船規模之大,數量之多,亙古未有。

  王濬在益州造船,船廠大多在江邊,因而,無用的木碎料漂浮在江麵,順江而下,吳國建平太守吾彥發現後,馬上警惕起來,認為這是晉國在造船。

  吾彥立即給吳主孫皓上奏:“晉國一定會攻打吳國的,應該在建平增兵,加強防守,如果建平不破,晉軍就不敢東下。”

  孫皓隻知道享樂,根本沒有重視吾彥的奏書,因而,也沒有增兵加強建平的防守。

  當時的吳國已經流傳一首童謠:“阿童複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

  而王濬的小字正是阿童。

  晉武帝於是拜王濬為龍驤將軍,署理梁、益二州諸軍事。

  當時朝中大臣議論紛紛,認為不可伐吳,理由千奇百怪,其實很多人擔心伐吳,太長日久,花掉很多金子,會讓國庫空虛,影響自己的利益。

  王濬很了解大家的想法,他認為,伐吳是千秋大業,利於國家統一,一定要進行。

  而且,已經做了那麽多年的準備,船也修了,水軍也訓練了,總不能白白訓練了吧。

  王濬給武帝上書:“我對吳國的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和研究,孫皓現在很荒淫殘暴,荊州、揚州一帶的官員和百姓,沒有不憎恨他的,應該趁此機會,速速伐吳。”

  王濬分析指出這是有利的條件。

  那麽,有沒有不利的條件呢?

  有。

  王濬認為,如果現在不伐吳,形勢將變得不可預測。

  因為,人有旦夕禍福。

  萬一孫皓突然死了,怎麽辦?

  如果孫皓死了,那麽吳國一定會立一個賢君。

  賢君治國,一定會使用賢良的文武大臣,這樣,吳國局勢就會好轉,那麽,吳國就成了強敵,要討伐他們就不那麽容易了。

  王濬還說到了自己,他已經造船7年,有的船已經快腐朽爛了,而且,年紀也大了,快70歲了,過不了多久就會死去。

  總之,王濬勸武帝盡快伐吳,如果準備期過長,也不利於伐吳。

  武帝內心非常讚同王濬的建議,還是猶豫不決,不能下決心。

  以賈充、荀勖為首的反對派依然不停陳說伐吳的不利之處。

  朝中大臣隻有張華主張伐吳,其他人迫於賈充等的勢力,都反對伐吳。

  這時,鎮守荊州的杜預也給武帝上表,請求伐吳。

  武帝終於同意伐吳,於是,下詔部署伐吳兵力。

  王濬被任命為水軍主帥,之前受他保護的那些男嬰已經成年,紛紛參軍,誓死效忠王濬。

  公元279年11月,滅吳戰爭打響。

  王濬受命率水軍從成都出發,浩浩蕩蕩,沿江而下,一路到達秭歸附近。

  王濬率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生擒吳國丹陽監軍盛紀。

  然後,繼續東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在江中的攔江鐵索和暗置江中的鐵錐。

  由於之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對於江中的情況了如指掌,因而,王濬早有準備。

  王濬準備了幾十個大木筏,每個長寬一百多步,筏上紮了許多草人,穿上鎧甲,拿著兵器,讓水性好的士兵乘筏先行,鐵錐刺到筏上都被木筏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