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偃武修文 續15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6      字數:2154
  杜預還向武帝指出,由於攻打東吳的消息已經泄露,如果東吳采取對策,則給滅吳戰爭增加許多新的困難。

  第三次上書被送到武帝那裏的時候,大臣張華正陪武帝下棋,張華看到信後,馬上推開棋盤,勸武帝不要猶豫了,應該采納杜預的建議。

  張華的勸說無疑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支持伐吳的人太少了。

  大臣荀勖、賈充、馮紞等人仍然反對伐吳,但是,武帝這次已經下了決心,要發兵攻吳,建立千秋功業。

  公元279年11月,晉武帝調集20萬大軍,兵分六路攻吳,水路並進。

  杜預在這次戰役中並沒有擔任主帥,被任命為西線總指揮,負責攻取荊州、江陵,保障益州水軍的順利東下。

  公元280年正月,杜預指揮晉軍包圍了江陵,杜預的不想在這裏浪費時間和精力,因為江陵城防堅固,易守難攻。

  於是,杜預包圍了江陵之後,就切斷了江陵和外界的聯係。

  他抽調部分兵力向西進攻,攻打一些小型的城池。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杜預命令得力的將領率領800名精壯的士兵去偷襲江南的樂鄉,在夜幕的掩護下,這支部隊得以成功渡江。

  渡江之後,他們按照杜預的計策,一方麵去攻打一些防禦的要塞,一方麵在周邊到處放火,虛張聲勢,嚇得樂鄉城裏的東吳守將孫歆坐臥不安。

  然後,又趁機喬裝打扮,混進樂鄉城內,活捉了守將孫歆。

  杜預這種用智慧打仗的方法很得部下敬重,大家非常的信任他。

  在掃清江陵外圍的障礙後,順利拿下江陵,占領了荊州。

  這時,杜預開始東進,配合其他部隊挺進建業。

  任何事情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的,在進軍的過程中,天氣越來越炎熱,雨水又多,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容易產生疫病,很多人產生了畏難情緒,一些將領建議冬天再進軍。

  杜預是個文人,並非真正的武將出身,他很擅長分析,他說:“我們現在接連取勝,士氣正旺,正好一鼓作氣打到建業。”

  他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把打仗比作劈竹子,隻要上頭劈開幾節,下麵就迎刃而解了。

  大家一想也是,即便現在不打,將來還要再來打,太折騰。

  這樣,大家又統一了思想。

  杜預東進的同時,也分兵南下。

  南下部隊趁機向湖南、廣東、廣西一帶進發,占據了大部分地區。

  杜預心胸寬闊有雅量,凡事能顧全大局。

  王濬是位老將,一直在益州建造戰船,訓練水軍,戰爭打響後,他奉命帥水師東下,並受杜預節製。

  王濬到達荊州後,杜預並沒有想貪功,而是希望王濬率領水師繼續東下,直指建業,建立不世功勳。

  在杜預的授意下,王濬客服阻礙,率先攻取建業。

  整個滅吳之戰,杜預功勳卓著,斬殺、俘虜東吳都督、監軍高級將領14人,牙門、郡守一類的中級將領120多人。

  杜預作為一個高級指揮官,既不會騎馬,也不會射箭,但是,他的卓越軍事才能在戰爭中被充分展示出來。

  滅吳之後,杜預因功被封為當陽縣侯,繼續鎮守重鎮襄陽。

  杜預反對天下太平了就廢棄軍備的觀點,因此,他任職期間,始終沒有放棄軍事訓練。

  杜預在荊州的時候,興修了一些水利工程,既可以灌溉軍屯,也可以灌溉百姓農田。

  杜預還開鑿運河,既解決長江的排洪問題,又改善了荊州南北間的漕運。

  杜預的政績,在當地頗受稱頌。

  公元285年初,杜預被征調到朝廷擔任司隸校尉,途中行至鄧縣時去世,享年63歲。

  武帝聞訊,大為悲痛,深切悼念,追贈他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杜預雖然去世了,但是,作為一個文人武將,他的功績被曆代帝王追認。

  公元647年,唐太宗詔令曆代先賢先儒22人配享孔子,杜預在列。

  公元782年,顏真卿向唐德宗上書,追封古代名將64人,杜預在列。

  公元1123年,宋徽宗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72名將中也包括杜預。

  杜預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個進入文廟和武廟的曆史人物。

  杜預有?左傳?癖,他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左傳?注解流傳至今最早的一種,對後世?左傳?研究頗有影響,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劉毅

  劉毅(公元216-285年),東萊郡掖縣人(今山東萊州人),西漢宗室劉章的後代。

  少年時就很有孝行,人品很好,喜歡品評人物。

  曹魏時期被選為功曹,上任後,比較嚴格,對於不合格的官吏勇於說不,采用淘汰製,受到很多人的稱讚。

  由於政績不錯,不久又被本郡推舉為孝廉,征召為司隸官從事,京都一時井然有序。

  劉毅由於起點好,名聲也好,於是,又獲推薦,被推舉為博士。

  公元263年,司馬昭成為相國,欲征召劉毅為相國掾,劉毅的做法和當初司馬懿的做法一樣,以有病為由,推辭不就。

  劉毅的做法很好理解,他是曹魏的官,不想和司馬氏攪在一起,能夠得到忠臣的稱號。

  可是,司馬昭認為他首鼠兩端,非常生氣,要治他的罪,劉毅害怕了,就應召而來,轉為主簿。

  當初的司馬懿不也是這樣嗎,害怕曹操治罪,病也沒有了,趕緊回來上班。

  因此,我們很難說這些文人出生的人不怕死,其實,還是害怕的。否則,要做忠臣,可能死;要保命,就來做官。

  公元265年,司馬昭代魏,建立晉朝,劉毅升為尚書郎,後又遷為散騎常侍,執掌過諫官,又拜為尚書。

  也曾有過不順,因事而被免職。

  公元278年,劉毅升為司隸校尉,專門負責糾正豪門貴族的不軌行為,豪門貴族領教過劉毅的正直、剛正,因此,不敢有違法行為,京城秩序肅然。

  那些郡守、縣令等更是嚇破了膽,很多人去官府自首。

  當時的百姓都稱頌劉毅的公正不阿,劉毅的人氣達到了頂點。

  劉毅執法之嚴到了什麽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