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偃武修文 續14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6      字數:2105
  杜預主要參與法律的製定,即公元268年頒布的?晉律?,這部律法對後世的封建法律有很大影響。

  這部律法名義上是賈充負責,實際工作上杜預付出的最多,所有的注解都是由杜預完成。

  司馬炎代魏稱帝後,其統治基礎仍是依靠世家大族,因而,對他們實行比較寬鬆的法製政策。

  這樣的後果,導致他們狼狽為奸,結黨營私。

  杜預針對這種情況,曾向司馬炎建議按照官員的實際情況評定優劣,考核官員,司馬炎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公元270年初,杜預因為得罪司隸校尉石鑒,被解除河南尹的職務。

  6月,武帝啟用杜預出鎮邊關,任安西軍司,後任秦州刺史。

  杜預就任不久,與他素來不睦的石鑒也來到此處。

  石鑒的職務是安西將軍,都督秦州諸軍事,是杜預的頂頭上司。

  真是冤家路窄,不是冤家不聚頭。

  當時,杜預所在的隴右地區很不安定,鮮卑人禿發樹機能起兵造反,經常搞事情,而且,勢力很大。

  武帝多次派兵鎮壓,派去鎮壓的將領很多不是戰敗就是被殺。

  這個時候,石鑒覺得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

  石鑒想借禿發樹機能的手除去杜預,就派杜預去攻打禿發樹機能。

  而杜預兵少,隻有幾百人,馬匹更少,隻有一百多匹,杜預心想,這就是借刀殺人啊,想借機除掉我。

  因為,好幾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帶領那麽多的兵都不是對手,我這區區一點人馬不是去送死嗎?

  杜預是個聰明人,又有智慧,自然不會去送死。

  當石鑒要他去打仗的時候,他就幹脆頂撞石鑒,並且找了兩條理由。

  杜預認為6月不適合和鮮卑人打仗,這個時候,遍地青草,對馬背上生活的鮮卑人有利,對不擅長騎馬的漢人不利,這是其一。

  其二是現在兵員、給養都不足,需要朝廷提供補給,補給需要時間,因此,第二年的春天比較合適。

  石鑒本來就是想借刀殺人,眼看計劃要落空,就惱羞成怒,找個罪名,把杜預關起來,押送回朝,交給廷尉治罪。

  杜預因為娶了公主,所以也是皇室貴胄,有特權,可以赦免死罪,性命保全下來了。

  可是沒有多久,石鑒親自去攻打禿發樹機能,結果,被禿發樹機能打敗。

  公元271年,杜預又被起用,擔任度支尚書,掌管國家的財政大權,這個職務共擔任了7年,提出了很多治國治軍的建議,包括常平倉的興建、穀價的調整、鹽運的管理和邊防的建設等。

  此外,杜預還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發明創造,為了解決洛陽的交通問題,他力排眾議,主持修建了富平津大橋。

  他不僅親自設計,而且還參與施工,解決施工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公元278年秋,兗州、豫州等地連降暴雨,造成大麵積災害,晉武帝下詔問計。

  杜預曾先後兩次上書陳述救災計劃。

  杜預認為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是根本原因,要救災除了政府的救濟外,還可以動員百姓捕獲一定的水產品作為補充。

  建議官府把不用的種牛租借給災民使用,同時,希望官府能提高辦事效率。

  這年春天的時候,荊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羊祜突然病重,一直優柔寡斷的武帝有些後悔,想讓病重的羊祜帶病出征,剿滅東吳,可惜,羊祜很快就去世了。

  在羊祜去世之前,羊祜舉薦杜預接替自己。

  羊祜舉薦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麵杜預始終站在羊祜一邊,支持滅吳,在眾多有權勢的反對派麵前,還能有人支持,羊祜心存感激,自然也不能推薦一個反對派;另一方麵杜預確實具備卓越的軍事才能。

  11月,武帝任杜預為鎮南大將軍,杜預開始南下襄陽,鎮守邊關。

  杜預到達襄陽後,積極進行軍事部署。

  杜預認為西陵要塞是關鍵,如果拿下西陵,則益州的戰船就可以順江東下,直搗建業。

  如果要拿下西陵,則要除掉西陵守將張政。

  西陵的重要性對晉國和東吳而言都極其重要。

  西陵不僅是東吳的西大門,丟掉西陵則荊州不保,因此,吳國曆代名將很重視西陵的防守。

  吳國名將陸遜及其他的兒子陸抗,從來沒有放鬆過對西陵的防守。

  但是,陸抗死後,吳主逐漸削減了這裏的兵力。

  於是,杜預打算從張政這裏打開突破口。

  杜預早就想好了計策,借刀殺人。

  杜預一上任,就從軍中挑選了一批精兵,夜襲西陵。

  張政料到杜預的到來應該會有所動作,但是,沒有聊到杜預的動作太快,迅雷不及掩耳。

  張政雖然也是東吳名將,但是,由於重視程度不夠,準備不夠充分,打了敗仗。

  勝敗本乃兵家常事,由於孫浩非常的殘暴,張政很害怕,不敢如實匯報。

  杜預利用孫浩多疑,對領兵將領的不信任,就故意把在戰爭中抓到的俘虜直接送到了都城建業。

  孫浩認為張政蒙蔽了他,非常生氣,就召回張政,另派劉憲去接替他。

  公元279年8月,杜預認為時機成熟了,就上書晉武帝,請求伐吳。

  而此時,在揚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王渾竟上表稱東吳欲發全國之兵攻打晉國。

  那些反對派趁機發表各種對開戰不利的言論。

  晉武帝在各種言論麵前也猶豫不決,不知何去何從,隻得將進攻東吳的戰事推遲。

  杜預得知武帝的決定,非常的著急,隻得再次上表,陳述自己的意見。

  杜預擺出事實,東吳的兵力也很緊張,已經無力西顧,隻能把主要兵力放在夏口以東。

  杜預同時也抱怨,認為武帝不該聽信謠言,放棄滅吳大計,給敵人喘息的機會。

  對於杜預的上書,武帝仍然不置可否。

  杜預也是一個固執的人,一次不答應,再上書,還不答應,還上書。

  這次的杜預在表中,言辭激烈,很憤怒,他批評反對派不僅不顧國家利益,還害怕別人立功的陰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