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偃武修文 續2
作者:風花雪月17      更新:2021-11-08 23:36      字數:2088
  晉武帝認識到張華是有才能的,本是丞相的最好人選,又有了召回張華的想法。

  馮紞此時正在武帝身邊侍候,得知武帝的想法,他肯定很著急,絕不能讓對手再回到武帝身邊。

  於是,他不慌不忙地和武帝談到了鍾會。

  馮紞說:“鍾會之所以謀反,很大原因在於太祖。”

  晉武帝一聽,臉色大變,說:“你這是什麽話!”

  馮紞趕緊脫掉帽子,向武帝謝罪,說道:“我知道駕車的人一定要六根韁繩的力度適度。”

  然後,他又用孔子的兩個弟子作說明,仲由因為過度有才,不受大家待見,冉求因為軟弱、膽小,而得到舉薦。

  還擔心不能說明問題,又把漢高祖、光武帝拿出來說事。

  馮紞說:“漢高祖尊敬的五位王,最後都被除掉了。光武帝壓製各位將領,但是,他們都得到善終。”

  他想用這說明並非是聖賢和帝王有仁愛、殘暴的區別,臣子有聰明和愚昧的不同。

  而是都要適度的問題。

  馮紞認為,鍾會的謀略、才能有限,但是,太祖對他的讚賞沒有度,讓他擔任重要的職位,把大軍托付給他,使鍾會自以為謀劃周密,沒有遺漏,當有了功勞沒有賞賜的時候,就開始謀反。

  馮紞還認為,假設太祖用他的小才能,用大的禮法規範他,用權力約束他,使他的行為在法製的軌道上,那麽他就不敢有作亂的心了。

  一番詭辯說完,晉武帝卻認為他說的對。

  馮紞見武帝同意了他說的話,立刻下跪,說:“陛下既然同意了我說的話,就應該想想冰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不要讓鍾會那樣的人再產生。”

  晉武帝疑惑的問:“現在還有象鍾會那樣的人嗎?”

  馮紞一步一步誘導,覺得是時候火上澆油了,他屏退左右的人,對晉武帝說:“為陛下謀劃的大臣,功勞很大,現在據守一方,統領兵馬的人,就是陛下要考慮的?”

  晉武帝認為馮紞說的很有道理,而且馮紞的指向性很明確,就是張華,於是,默默不做聲,暫時不打算征召張華回來了。

  張華因此失去了難得的機會,毀在小人手裏。

  賈充因為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不是太好,病了。

  這天晉武帝派太子去探望賈充,並問候他的日常生活。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賈充因為壞事幹的太多了,自己也擔心。

  他最擔心的是,死後的諡號及修史的人對他的評價。

  他的侄子賈模倒是很聰明,對他說:“是非功過,日子久了,大家自然就會知道的,沒有辦法掩蓋的了的。”

  4月25日,賈充去世。

  賈充的長子賈黎民死的早,沒有留下後代。

  賈充的妻子叫郭槐,她想到一個辦法,讓賈充的外孫韓謐作嫡長孫。

  郎中令韓鹹和中尉曹軫趕緊勸阻說:“禮法中沒有讓異姓作後代的條紋,現在如果這樣做了,這會讓賈公在後世受到譏笑,在地下也會充滿愧意的。”

  郭槐不聽,堅持要這樣做。

  為什麽要過繼一個呢?

  很簡單,爵位可以繼承,有男性後嗣,還可以做官,光大門楣。

  韓鹹等人認為郭槐這樣會壞了禮製,因此,又上書,請求更改立嗣,朝廷也覺得沒有這樣的先例,很為難,就把此事擱置下來,沒有答複。

  但是,郭槐這個女人,不簡單,不答應,我就繼續上書。

  郭槐上書說:“這是賈充的遺願。”

  把賈充搬出來,晉武帝也不想和一個死人較勁,何況賈充還是太子的嶽父。

  終於,晉武帝同意了。

  晉武帝擔心以後開了這個風氣,不好辦,接著就下了一道詔書:“如果功勞不如太宰的(賈充追封太宰),初次封號、沒有後代的,都不可以和賈充比。”

  這個詔書,其實告訴大家,下不為例。

  因為,很少再有人能達到如此高位。

  而且,賈充和司馬家的關係非同一般啊,賈充的長女嫁給了晉武帝的弟弟齊王司馬攸,次女嫁給了太子司馬衷,地位無人能比。

  在討論賈充的諡號(後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與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時,爭論比較激烈。

  有個叫秦秀的博士說:“賈充違反禮法,沉迷於私情,因而敗壞了綱理倫常的大道。”

  一聽前麵這句話,就知道,來者不善,一頂大帽子扣過來,給賈充定了性,說明賈充這個人不得人心,壞事做盡。

  接下來,秦秀舉例說。

  春秋時,鄫國養育外孫、莒公的兒子為後代,最後為莒人所滅。這樣,後代祭祀時就沒有父係的人了,開了朝廷禍亂的根源。按照諡法的有關規定,混淆毀壞綱紀法度應叫作荒,請求給賈公諡號為荒公。

  可見博士秦秀有多恨賈充,反過來,也說明賈充幹了多少壞事,得罪了多少同僚。

  晉武帝自然不敢苟同秦秀的說法,如果認同,說明自己用人不當,自己也有錯,於是,改賈充諡號為武。

  在司馬家族諸王之中,齊王司馬攸因為德行操守很好,因而口碑不錯,聲望也日益漸濃。

  按理說,這是好事,但是,荀勖、馮紞、楊珧這幾個小人很不高興,非常的憎恨司馬攸。

  馮紞趁機挑事,對晉武帝說:“陛下已經下令諸侯回到自己的封國去,應當從自己的親屬開始執行。與您最親的人就是齊王了,如今隻有他還留在京城,這難道可以嗎?”

  問題是,封王的主要就是司馬家族的人,都是司馬炎的親人,不是爺爺輩,就是叔叔輩,或是同輩的,因此,這純粹是沒事找事。

  再說了,天下都是司馬家的,與他人有什麽關係?

  接下來,荀勖的話就觸及到了武帝的心思深處最柔弱的部分。

  荀勖說:“朝廷裏的百官,都已心向齊王,陛下萬年之後,太子就不可能即天子之位了。”

  聽到這裏,晉武帝心裏哇涼哇涼的,這是要大權旁落啊,親兒子繼承自己的位子是應當應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