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開設衙門
作者:夢回東京      更新:2021-11-08 20:27      字數:2995
  第七十三章 開設衙門

  一聽到這話,高俅直接愣住,後背冷汗漣漣,後怕不已。

  從太祖立國以來,幾乎所有大宋皇帝都想收複燕雲十六州,同樣的,也幾乎所有的皇帝都在忌憚著武將,生怕當年黃袍加身的戲碼再度上演。

  高俅乃是趙佶最親近的寵臣,他要是和武將結交,這事兒傳到了趙佶耳朵裏,他該作何想?

  想到這,高俅不由深吸了一口氣,感歎道:“差點誤了大事,大郎提醒的是!”

  高俅明白,如果他真的深夜帶著厚禮去拜訪折克行,隻怕往後趙佶就不再信任他了!

  說完,高俅又是一臉的懊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要眼睜睜地看著童貫使壞,搶了我的功勞不成?”

  林誠哈哈一笑,搖頭道:“自然不是,咱們既然要去拜訪折克行,那就大大方方的去,讓滿朝文武,讓官家都挑不出錯來!”

  “大大方方的去?”

  聽這話,高俅更疑惑了。

  但林誠卻沒有解釋,隻是讓高俅等著明日見分曉。

  一夜無話。

  第二日,早朝。

  看著底下的文武百官,趙佶打著哈欠,頗有些無聊。

  也是,這滿大殿的糟老頭,哪有尤珍珍那樣的少女有意思。

  趙佶回想起昨晚尤珍珍如泣如訴的嬌吟,柔軟的腰肢,就一臉的回味無窮。

  而底下百官的奏報,則都被他當成了耳邊風給無視了。

  “陛下?!”

  就在趙佶沉溺在溫柔鄉中不可自拔之際,韓忠彥幾聲輕喝總算是把趙佶給叫醒了過來。

  一睜眼,看到韓忠彥那張老臉,趙佶麵帶不滿。

  韓忠彥卻不管這麽多,隻是沉聲道:“陛下,戶部已經擬定了鹽引法,以及西北邊軍湊糧的章程,隻等高俅赴任便可準執行。”

  “那便執行就是,些許小事,韓愛卿自己拿主意吧。”

  說罷,趙佶隨意地伸了個懶腰,朝身後的小內監瞄了一眼。

  那內監會意,立刻站出來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便在這時,高俅忽又站了出來!

  “官家,臣高俅有事要奏!”

  “哦?高俅你還有何事?”

  看到高俅,趙佶的臉色稍緩,笑著問道。

  “臣奏請,今日便開秦州糧草轉運衙門!”

  “陛下有所不知,所謂兵貴神速,能早一日湊到糧草,便能早一日為那些被西夏賊子掠去的百姓報仇,臣夜不能寐,連夜寫出了一些轉運使衙門的章程!”

  說著,高俅恭恭敬敬的遞上一封奏折。

  趙佶讓人拿來一看,發現高俅這封奏折不同以往,上來就一通吹捧。

  高俅這封奏折有理有據,尤其是羅列出了很多數據,展示在汴京開辦秦州糧草轉運衙門的必要性。

  這封奏折讓趙佶看得津津有味,不由一拍大腿,果斷叫了一聲好。

  按照慣例,這封奏折也在大臣中傳閱了一遍。

  看著這封條理清晰的奏折,眾大臣都是一愣,繼而再一次打量起高俅來。

  這還是那個隻會蹴鞠媚上,不學無術的高俅?

  戶部尚書孫重鶴看著奏折,眉頭輕皺,忍不住看向高俅問道:“高俅,你奏折中說的,要在汴京辦一場鹽引拍賣會是何意?”

  拍賣一詞看上去頗為現代,實際上就和合同一詞一樣,早在宋代就有了。

  如果林誠沒有提出鹽引拍賣,十幾年後的宰相蔡京也同樣會提出來。

  後世人的人都知道,蔡京是個大奸臣,大貪官,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個當之無愧的能吏。

  他提出的許多政策,一度影響了後世千年,被一直沿用。

  高俅笑了笑,暗暗佩服自己那林誠兄弟早料到了一切,也替他準備好了答案。

  想到這,高俅不卑不亢,沉聲回答道:“鹽引法諸位相公都已經知曉,而若論天下最繁華,商人最多的地方,莫過於汴京。下官以為,這秦州轉運使衙門應該開在汴京,而非秦州。”

  滿朝文武一聽,倒也是這個道理。

  秦州本就是四戰之地,這些年和西夏打了不知道多少次站,就算想賣鹽引換糧,又能賣給誰去?

  戶部尚書孫重鶴頓了頓,又道:“可你奏折中有一條,把此次拍賣事宜交由四大商行承辦,並許他們每百引抽一引的傭金,莫非是你想要貪汙不成?”

  孫重鶴說道最後,頗有些嚴厲,讓滿大殿的氣氛為之一靜。

  誰知,高俅卻並不害怕,目光灼灼地與孫重鶴對視著,口中道:“那我且問孫尚書一句,若由朝廷來辦此事,需要多少人手召集滿汴京的商人,並居中調停,解決商人間的糾紛。”

  “這些且不論,鹽引法施行後,下官可保證每年所收鹽稅不下往年,且不費一兵一卒!”

  聽到這,就算孫重鶴再不滿,也隻能閉嘴。

  原本掌管鹽稅的衙門,就歸戶部管轄,而鹽引法一旦施行,那就意味著原本的鹽稅衙門無用武之地,可以全麵裁撤!

  “好!就依高愛卿所言,著戶部調撥土地,在汴京設立秦州糧草轉運使衙門!”

  高位上的趙佶來了精神,當即拍板!

  鹽引法這條計策的高明之處在於,不但解決了曆年鹽稅貪汙之問題,更解決鹽稅衙門的冗兵冗吏問題,可謂是一石二鳥。

  趙佶有了命令,在加上當朝左相韓忠彥的大力支持,僅僅一個晌午,秦州糧草轉運使的衙門就找好了地方,搭了起來。

  戶部調撥的地方說來也巧,正好就在離金明池不遠的一處宅院。

  這座宅子本是前朝犯官,原禮部侍郎的宅子,後來充入國庫後,因為離內城比較遠,一直沒能賣出去。

  有了辦公衙門,高俅雷厲風行,當即去樞密院登基造冊,卸去了殿前指揮使的職位,轉任了秦州糧草轉運使。

  他把原先殿前司的幾個用的趁手的屬下,以及林誠一並調撥到了自己手下。

  加上有趙佶便宜行事的旨意,高俅大大方方給屬下都升了職。

  尤其誇張的是林誠,從原先一個末流的虞候,一躍成了秦州糧草轉運使麾下的指揮使之一,從六品的官職。

  衙門雖然有了,但不出林誠預料的冷冷清清。

  別說朝堂上的大員,就算是那些個胥吏都無人上門。

  平常最會鑽營的商人們,更是一個個在暗中觀望,沒有來衙門的意思。

  高俅看著冷清的衙門口,愁的嘴上都起泡了。

  “大郎,這可如何是好,鹽引法的布告已經全城張貼,可過了一天連一個鬼影子沒見著。再過幾日哥哥可就要去秦州了,到時候若是一粒米都沒湊集到可怎麽辦?”

  “老哥稍安勿躁,靜待兩日便可。”

  林誠神秘一笑。

  也正是從這天起,秦州糧草轉運使衙門變得異常高調。

  首先,給所有西軍北軍的將門去信,大大方方邀請他們參與三日後的拍賣會。

  其次,雇傭大量民夫,一日間就把糧草換鹽引的法子傳遍了全城。

  與此同時。

  汴京城內的各商家匯聚一堂。

  其中就有被高俅指明,要承辦鹽引拍賣的孫家商行和褚家商行。

  至於另外兩家嘛,林誠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給了許家商行以及白糖商行。

  “孫掌櫃,您可算是到了,大家夥現在都摸不著頭腦,你說那高俅搞得鹽引拍賣會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眾人口中的孫掌櫃,名喚孫德功,和許家商行的許忠等人一樣,都是孫家養的家生子,對主家頗為忠心。

  此刻聽到一眾汴京糧商的詢問,孫德功無奈道:“你們問我,我問誰去,此事還是等後天的鹽引拍賣結束再商議吧。”

  從孫德功這談聽不到什麽口風,一眾商人頗為無奈。

  鹽引法利國利民,這事兒誰都能看出來。鹽商這一肥肉,同樣誰都想咬一口。

  但不患寡就患患不均,你想咬口大的,他也想咬一口大的,這鹽引到底如何分配,這些商人吵了兩天都沒吵出個子醜寅卯。

  不過,這些人在孫家的指示下倒是達成了共識,絕不在高俅的轉運使衙門以糧換鹽引,就等著看高俅湊不到糧,灰溜溜的回來!

  想到這,孫德功頗有些閑心地端起茶湯喝了一口。

  油膩膩的茶湯,順著喉嚨流入小腹,讓孫德功舒坦的輕吟了一聲。

  可就在這時。

  門外忽有小廝急匆匆跑進來,高喊著:“老爺,有人去轉運使衙門買鹽引了!”

  “哦?!”

  一聽這話,在場諸位大商人都是目光一沉,紛紛叫嚷著,要去看看是誰膽子這麽大,敢違抗他們幾大糧商聯合下發的命令。

  孫德功沉吟片刻,果斷道:“如此,咱們大家夥便一起去見識下,這位高俅高指揮到底葫蘆裏賣的什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