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姑蘇美景好婉約
作者:張三耶      更新:2021-11-07 05:56      字數:1605
  講完蘇州,金一山給關軍說起顧家的故事。

  顧家的先祖顧開羽,少年時期為蘇州的玉工,有幸得到過陸子岡的指點,雖未正式拜師,但已得陸子岡技藝之精髓,(一代玉王陸子岡並無子嗣,亦未收徒,晚年出家為僧)因此顧家世代奉陸子岡為師祖,顧家發家於萬曆年間,曆經明清,清朝軍隊攻打蘇州後屠城並大肆劫掠,顧家受波及,人員和財產受損嚴重元氣大傷,為了避禍,先後遷上海和天津繼續從事玉器生意,建國後政局穩定,家族重新回蘇州定居,後來在七十年代中再次受到衝擊,顧玉的爺爺顧正器與妻子郭玉鳳多方周旋,解散玉工隊伍,轉移家族生意,投身國營玉器公司,人身安全才得以保全,改革開放後政策放寬,顧家由郭玉鳳重新牽頭組織成立玉器公司,家族生意恢複舊觀。

  這個郭玉鳳就是顧玉的奶奶,與顧正器生有4個兒子,兩個閨女。

  6個孩子起名按照風雲際會,英姿颯爽來起,按輩分字為家,從大到小依次為顧家風、顧家雲、顧家際、顧家會,顧家英、顧家姿。

  顧家風就是顧玉的爸爸,排行老大為長兄,也是長枝,按顧家的家族慣例挑頭管理顧家的生意;老二顧家雲,為人聰明圓滑,負責後勤與玉石珠寶原料的采購;老三顧家際老四顧家會負責技術與生產。顧家英與顧家姿嫁為人婦,隻享有股份按期分紅,不參與家族生意。

  顧家的生意從90年代初期開始興旺了20年,在全國開了多家分店,在國外也有分店,近幾年受緬甸玉石出口政策影響發展變緩。

  顧家的生意有多大?僅僅上海一個分店,珠寶玉器的年銷售額就有6個多億。珠寶行業的利潤率高,可想而知顧家的財富多麽驚人。

  顧家有讀書和多子多福的祖訓,顧家的後代哪怕是花錢也要求上大學;顧家娶婦,除家世性格好以外,以能生養為重要標準,顧家四兄弟,家家都有子女數人。

  這是大家族能夠發展維持的重要秘訣,祖傳的手藝、資本加上足夠的人丁,隻要政局不動蕩,就能夠開展生產從社會獲得財富。

  在珠寶行業,無論是女子嫁到顧家或者是從顧家娶回女子,都是倍有麵子的事,當然也很實惠。

  說到這個地方,金一山給關軍開了個玩笑“小關,你想娶顧玉,這顧玉啊,是長房的小女兒,人長得漂亮,還是研究生學曆,在顧家那就是高貴的身份,你要做好有難度的思想準備啊。

  關軍麵有尷尬之色。

  金一山哈哈哈大笑“開個玩笑而已,這顧玉啊是金貴不錯,可顧玉已經看上你這個有情郎,所以啊,咱們要的就是這顧玉奶奶跟顧玉爸爸點個頭,然後就風風光光的把顧玉娶回家去。”

  車進蘇州,景色果然不同。

  唐代詩人杜荀鶴有詩《送人遊吳》描寫蘇州景色。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而今雖然已過去了千五百年,但蘇州城的韻味仍在,老城內的街巷,如棋盤格狀分布,巷裏的民宅粉牆黛瓦,臨水而建,牆邊地上種有桂花樹和多種綠植,牆麵有爬山虎攀附,雖冬仍顯青翠,城內路邊多植香樟樹,香樟樹高大挺拔冬不落葉,乃是蘇州的市樹。這些老式的街巷凸顯了江南獨有的特色。

  蘇州是城,亦是水鄉,城內有多條河流,河流多自然多橋多船,橋多呈拱型,形式各異,橋下通船,這裏的船叫“烏篷船”,這種船大多是城外的農民來賣菜用的,烏篷船是木質的,有4米長,船身狹小,船頭尖,船尾寬而平,船頭微微翹起。還有專門載遊客遊覽用的遊船,遊船就大得多也狹長得多,長10餘米,寬約三米,為給遊客遮陽有四麵無遮的涼亭式船棚,船棚下是成排的木製座位,遊客可以坐在座位上遊覽沿河的風光。

  平江路就是一條臨水而建的街市,也是無人不知的蘇州景點,這裏上橋下橋,船來船往,船上四季蔬果、魚蝦河鮮,小販沿水巷叫賣,居民開窗探頭即可買賣,在春去秋來的江南繁華裏,這些都是構成水城風光的重要元素。

  關軍久居濟南,濟南當然也很美,泉城嘛,山東的省會城市有老天爺賞的72名泉,還有大明湖的荷花與垂柳,可見到了蘇州,便覺得泉城少了些許雅致和婉約。

  有美景不賞,豈不是暴殄天物,所以關軍看的目不轉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