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雞鳴寺內悟禪機
作者:張三耶      更新:2021-11-07 05:55      字數:3505
  關軍和薛薇電話聯係了第二天去雞鳴寺遊玩,當然在這之前,張欣跟薛薇做通了工作,讓薛薇意識到誤會了關軍,薛薇也通過張欣表達了歉意。

  關軍坐公交到達雞鳴寺的時候,薛薇已經買好了票在等候了。

  今天薛薇換了一身紅色的李寧牌休閑型運動服,運動服非常合身,上衣無領,露出白白的脖頸,在黑發的襯托下人顯得格外秀麗,運動褲褲腳用拉鏈收緊,腳下是一雙白色運動跑步鞋,一個體型優美的青春活力少女讓關軍眼前一亮。

  關軍不算是小肚雞腸的人,主動打招呼”早啊,美女”

  薛薇嫣然一笑”早,關軍,抱歉啊,昨天是我敏感了,向你道歉”

  關軍做詫異狀”昨天有什麽問題嗎”

  薛薇也是七竅玲瓏之人,瞬間明白關軍的意思”那就是是我記錯人了”揚了揚手裏的門票”票買好了,記得給我報銷哦”

  兩人相對一笑,昨日的不快和裂隙在泯然一笑中煙消雲散。

  雞鳴寺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曆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裏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敕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占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鹹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製,雞鳴寺逐步恢複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藥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遠觀雞鳴寺,規模宏大,廟宇重重,數株高大的古樹林立其間,廟宇的牆體是寺廟特有的黃色,廟宇頂部為青色瓦片,藥師佛塔在周圍廟宇的映襯下顯得高大巍峨,更遠處是高大的古城牆和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都市的繁華和喧囂更加襯托出寺廟安靜的珍貴。

  寺門外兩座石獅看門,沿台階而上,經過高大的牌坊進入寺內,牌坊上題四個金字”古雞鳴寺”,乃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為寺院所題寫。

  寺內古樸而幽靜,一處牆壁上滿壁刻著《般若波羅密心經》,張欣解釋道”般若”是梵語,意為妙智慧,比智慧還高的層次,是世人夢寐追求的法寶”

  繼續登階而上,迎頭匾額上”天王殿”三個大字威嚴莊重,殿中央坐著開懷大笑的彌勒佛,右殿是紅臉黑鬢左手捏珠右手持龍的廣目天王和麵如書生手撐寶傘的多聞天王,左殿是棕臉黑須威嚴正義的增長天王和白麵無瑕一身正氣的持國天王。

  左側鼓樓裏供著地藏菩薩,右麵鍾樓供著財神爺,正中央是毗盧寶殿,毗盧寶殿供著菩薩,菩薩雙手凝於胸前,慈眉善目,像前掛一盞華麗精致鑲嵌金佛的燈籠,供桌點著兩盞長明琉璃燈。

  銅佛殿前立一大鼎香爐,有香客紛紛往爐洞裏投幣。銅佛殿的佛龕裏供著泰國僧王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

  出殿,見到有兩塊匾額,一塊是”度一切苦厄”,另一塊是”觀音寶殿”。

  觀音寶殿裏前來叩拜觀世音菩薩的善男信女較多,關軍因為大聖的緣故對觀音菩薩最有好感,也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

  觀音寶殿從左殿數起有15個法身,分別是佛身、聲聞身、帝釋身、大自在身、毗沙門身、宰官身、比丘尼身、長者身、童男身、龍身、迦樓羅身、居士身、童女身、非人身、執金剛身。

  右殿對應著也放置15個法身,分別是辟支佛身、梵王身、阿修羅身、天大將軍身、小王身、婆羅門身、自在天王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婦女身、優婆夷身、夜叉身、乾闥婆身、人身、緊那羅身。

  這些法身形態各異,色彩多變。

  隨遊客們遊覽至藥師佛塔,藥師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層八麵佛塔,是雞鳴寺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約44.8米,外觀為假九麵,實為七級八麵,鬥拱重簷,銅刹筒瓦。塔身建有內梯外廊,此塔名為消災延壽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

  寶塔南麵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

  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南京市市長所題。

  塔內供奉有藥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雍和宮,1972年由趙樸初向國務院提請、經周總理批準送給南京靈穀寺,靈穀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

  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楠木的藥師佛像,共24尊。

  藥師佛像據傳是紀念南朝齊梁年間的寶誌大師,以藥師身份藥人濟世,活人無數,後得道成佛,為後世紀念之。

  行走間,關軍看到一處牌子上寫”胭脂井”,胭脂乃是女子梳妝打扮之物不由奇怪廟宇之內乃方外之地何以有胭脂井一說,因為身處廟內不好出言詢問,就把疑問的眼光看向薛薇,薛薇低聲解說起來:

  南朝陳禎明三年(589年),隋兵南下過江,攻占台城,陳後主聞兵至,與妃張麗華、孔貴嬪投此井。至夜,為隋兵所執,後人因稱此井為辱井。隋唐以後,台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遂在雞籠山的雞鳴寺立井。

  關軍恍然,原來是這樣。

  可是陳後主李煜乃是曆史上有名的詩詞大家,流傳下來的《虞美人》一詞寫盡了亡國之恨,原文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由感慨道”李煜做皇帝寫得一手好詞,卻亡國被囚,可惜了”

  薛薇難得反駁道”這李煜錯生在皇家,糟蹋了好好的詩詞天賦,當時的南朝地處江南農業發達衣食無憂,以為長江天險能讓他們隔江而治,所以兵備薄弱,被滅也是理所當然,不過李煜據說很荒淫所以我不覺得有什麽可惜的”

  跟一個女孩爭辯一個曆史上的皇帝荒淫不荒淫實在不是關軍的興趣,他也羞於啟齒討論這個話題,關軍很幹脆的停止了這個話題,聳聳肩不再發表意見就當薛薇贏了,邁步繼續遊覽。

  雞鳴寺依山而建,藥師佛塔建在寺廟最高處,從山頂而遠觀東麵遠處有紫金山,後麵近處為玄武湖。紫金山三峰聳立山形彎曲起伏狀如巨龍,玄武湖湖麵寬闊水波浩淼,今日天氣晴好,碧空如洗,白雲朵朵點綴瓊宇,臨高遠望天際浩渺,觀景愉心,讓人心胸為之開闊。

  寺內有僧人此時正在念經,山風吹動鬆樹輕輕晃動,梵音低唱隨風遠遠傳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有信徒聞經聲而雙跏趺坐,舉單掌於胸閉目受教,關軍也緩緩坐下,如信徒般雙手扶膝盤坐閉目入定。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關軍的神識在經聲中如蛻皮之金蟬突然增長,從原來的方圓二三十米猛地擴展到一百餘米,遠處鬆樹上鬆鼠咬噬鬆子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關軍、關軍,醒醒醒醒,十二點了”薛薇的呼喚聲把關軍從入定中喚醒,睜開眼看到薛薇複雜的表情,”十二點了?我坐了多長時間”

  “你整整坐了兩個小時,剛開始我以為你就是學別人一樣坐坐聽聽念經而已,結果你一動不動坐了兩個小時,我好奇你能坐多長時間所以沒叫你,後來怕你有意外,就叫醒了你,你不會是在練什麽功夫吧,我有沒有打擾你?”薛薇好奇的問道。

  “佛曰,不可說,不可說”關軍不好回答,身在寺廟,幹脆用佛家的話糊弄了過去。

  “哼,裝神弄鬼”

  “抱歉讓你等了兩個小時,中午請你吃好吃的補償你,說吧想吃什麽”

  “蒸餃怎麽樣?蒸餃也是南京的經典名吃”

  “好啊,走吧”

  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一格,不但形狀好看、口味更是以清新著稱,油一點膩一點就達不到爽口的效果了。

  薛薇點的是香菇蒸餃,香菇蒸餃一籠是八個,知道關軍飯量大所以點了四籠,自己一籠八個,關軍三籠24個,香菇蒸餃的餡心是由新鮮豬肉和香菇調製而成,加上鮮美的香菇汁水,上蒸籠蒸熟後肉嫩汁飽,輕輕一吸,一股濃濃的清新氣息就在口腔中彌漫,所謂油而不膩可能就是指這種狀態吧。

  香菇蒸餃沾蒜泥吃味道更好,關軍在蒜泥裏加了醋和一小勺辣椒油,味道更加豐富起來,三籠香菇蒸餃又是吃的一個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