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跳高再爆大新聞
作者:張三耶      更新:2021-11-07 05:55      字數:3067
  跳高和跳遠都是特別注重助跑節奏和速度的運動,相對來說跳遠更要求很好的速度。所以要多練習加速跑,對跳遠和跳高而言,最後三步一定要塊,跳遠的話,當起跳腳踏板的一刹那另一隻腳一定要迅速向前上方擺動,這樣才能有力的帶動身體騰空,不然單憑起跳腳的力是不夠的。在空中時腰要用力向前頂,最後屈膝落地。而跳高平時要多練習弧圈跑,注意跑時的節奏,起跳的那一步要小,而且是腳跟先著地,迅速過度到腳尖,速度要塊。並且多練習蹲杠鈴(半蹲)對跳高和跳遠的起跳很有幫助。

  世界上有許多運動員是同時進軍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的,如美國的傳奇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200米、400米),還有泰森·蓋伊(Tyson Gay),泰森·蓋伊在2007年包攬了全美室外田徑賽的100米和200米的雙料冠軍,跑出了19秒62的男子200米史上第二快成績。

  呼延東同意關軍練習跳高一是因為關軍秋運會報了跳高項目,二是關軍的摸高成績太過逆天,3米50 的摸高成績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以為NBA那些能竄能跳的黑人知名運動員摸高能到多少啊,比如哈登,身高為1米96,臂展達到恐怖的2米10,足足比身高多出14公分,而站立摸高為2米63。哈登的最大彈跳為94公分,最大摸高為3米57,原地彈跳80公分,原地跳躍摸高為3米43。就單項跳高潛力值來看,關軍的素質在黑人裏麵也是拔尖水平。

  為了穩妥,呼延東首先做的是講解跳高的訓練知識

  跳高在世界各地流行很廣,有跨越式、剪式、俯臥式和背越式等多種跳高姿勢,最流行的是背越式。人體通過助跑、起跳,以背對橫杆的姿勢越過橫杆並以背先著墊的跳高方法叫背越式跳高。1896年第1屆奧運會和1928年第9屆奧運會,分別將男子和女子跳高列入比賽。最年輕的奧運會跳高冠軍是聯邦德國的女運動員邁法特,她1972年16歲時奪得奧運會跳高冠軍,成績是1.92米。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男運動員是古巴的索托馬約爾,他在1993年跳過2.45米,女運動員是保加利亞的科斯塔迪諾娃,她在1987年跳過2.09米。跳高訓練方法:

  1、爆發力訓練:訓練時應注意速度和力量的密切結合,訓練的主要方法是進行中等重量的負重練習,如負重提踵、負杠鈴原地跳、負重弓箭步走等;在發展快速力量的同時,也要進行大重量的負重練習,以增加肌肉力量。主要練習有負大重量蹲起等。並且要同跑和放鬆練習結合起來進行。重量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尤其是杠鈴,最好是在有保護或是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才好,這樣比較安全。

  2、彈跳力訓練:發展快速力量和跳躍能力能有效發展彈跳力,其主要練習有:

  1、一般跳躍練習:單足跳、跨步跳、分腿跳、蛙跳、直腿跳等;

  2、跳躍障礙練習:跳躍欄架、跳深(即跳下-跳上練習,效果非常顯著,簡單易行)、摸高練習等。

  3、腰腹肌訓練:仰臥起坐、俯臥挺身、負重仰臥起坐、負重俯臥挺身等來提高腰腹肌的力量。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助跑采用側麵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杆後,向杆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過杆時,軀幹向橫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杆後,身體側對橫杆,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衝。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杆的外側30厘米處。

  先在橫杆中間外側30厘米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經過反複練習,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步點。

  背越式跳高:1968年,在第19屆奧運會上,美國男子跳高運動員R.福斯伯裏又采用了一種新的跳高姿勢,人們稱之為背越式(不少國家稱作福斯伯裏式)。福斯伯裏以2.24米的成績獲得了金牌。此後,這種姿勢在世界各國很快流行。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德意誌聯邦共和國16歲女跳高運動員U.邁法特用背越式跳過了1.92米,成為曆屆奧運會最年輕的女跳高冠軍。從此,各國運動員采用背越式跳高的人越來越多。到1984年,我國選手朱建華用此姿勢三次打破世界紀錄,成績分別是2.37米、2.38米和2.39米。

  背越式的技術要領是:弧線助跑,遠離橫杆的腿起跳,異側臂引臂、擺動腿屈擺內旋,使身體背對橫杆騰空而起,高仰的頭部越過橫杆以後,髖部接著挺起,形成一個反弓形,雙腳急速上提。頭靠前,背靠下,雙腳提起,整個身體依次越過橫杆。以肩背落墊,滾翻緩衝。該技術因身體重心離橫杆較近,甚至低於橫杆高度,能充分利用騰空高度,是目前最優越的過杆方式,在比賽中被廣泛采用。

  關軍現在的身體修長基本成型,肌肉沒有經過強化訓練,彈跳力驚人,身高不好才1米85,比較適合的就是背越式。呼延東不看好關軍跳高的前景,但為了一個模糊的體育夢想,還是盡心盡責的講解,重點講的也是背越式。

  當然,作為現代體育教學,有一套比較好的模式:課堂理論講解+視頻播放教學+係統體育訓練+比賽經驗積累。

  所以,要不是將就關軍就近訓練,呼延東作為一個知名教練怎麽會把訓練放在淮海工學院這麽一個普通的大學裏。

  林虎已經安排好跳高場地,呼延東和關軍剛來到,林虎小跑迎上來”呼延教練,場地已經就緒,請您安排訓練吧,我能旁觀一下嗎”作為教練,林虎知道每個教練都有自己一套訓練辦法,有的教練不願意外人旁觀,所以有此一問。

  “哈哈,一起看看吧”呼延東也沒計較這些。

  “關軍,咱們訓練呢要循序漸進,首先你研究一下場地,找找感覺,背越式是先從弧線助跑開始,找準步點準備從橫杆的中部做騰空動作,這個動作做10組,這個動作做熟練了可以做過杆動作,過杆呢不要急於求成,先從1米40開始練習,慢慢來不著急,我先給你做一遍示範,有不明白的隨時提問這樣好不好”

  “好的,辛苦您了教練”

  呼延東放鬆身體,由慢到快,起跑加速跑弧線到橫杆中部時身體已經側轉,後背對橫杆豎直起跳然後落地”就是這麽個意思,你先練習10組”

  “身體略顯僵硬,放鬆放鬆”

  “繼續”

  “好可以了,林教練來搭把手把橫杆調到1米40,關軍準備過杆”

  “過杆的時候挺起髖部,身體呈反弓形,肩背著地,自然翻滾緩衝,哪怕這是1米40你很輕鬆的就能跳過去,這是練習動作,動作熟練成為自然,才能衝擊高度”

  “呼延老師,關軍騰空高度不錯,要不升30厘米讓他練習?練習難度過低也不利於做動作啊”

  林虎在旁看得真切,建議呼延東提升高度。

  “可以”

  “1米70過杆動作10組,跳高動作做得好會充滿一種韻律,你自己感覺,既要充分發力又要身體舒展”

  “碰杆的原因是因為你收腳過早,注意不要刻意的收腳,”

  10組過杆有一次因為收腳過早碰杆導致失敗,其餘9組完成動作優秀。從過杆時身體與橫杆的間隙看,還可以升高橫杆。

  “林教練搭把手再加10公分”

  “好”

  “順利過杆”

  “再加10公分”

  “好”

  “順利過杆”

  “再加10公分”

  “現在是2米了啊”

  “試試唄”

  “順利過杆”

  “停”呼延東果斷叫停”這節訓練課結束,關軍放鬆身體,擦汗喝水休息”

  林虎教練不爽了”呼延老師啊,關軍跳的很好啊,咋停了呢,他還能挑戰下一個高度呢”

  “這是我的徒弟,你有嘛意見嗎”

  “你狠你厲害”

  2米啊,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成績啊,這徒弟咋是你的呢。林虎真的有點眼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