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彼此(六千)
作者:秦晾晾      更新:2022-02-08 16:15      字數:6498
  左內監的聲音又尖又細,像是跟針一樣刺進每個人的耳朵,張炳文率先回頭,看著那個蒼老的人手持拂塵,一副鎮定自持的樣子。

  他心裏有些不安。

  聖人不上朝,卻單獨會見韓來。

  還當著這麽多人的麵。

  這是什麽意思?

  張炳文想著,回頭看了一眼曹燮,那人目視前方,無動於衷。

  似乎出了什麽事情,都不會撼動曹燮分毫。

  但曹燮如此,不代表張炳文也可以鎮定自如,倘若韓來在聖人麵前說了些什麽,動搖了那人的心思,還不叫他們知道。

  處事中,最怕被蒙在鼓裏。

  再看匡王,那人還緊緊的盯著死去的吳玹。

  他不知道,匡王的心裏已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為什麽。

  有人願意為了老三去死。

  吳玹這一撞,把他的心撞得七零八落,碎成齏粉。

  而左內監看著遙望著自己,眼中也有些疑慮的韓來,說了一句請吧。

  韓來至此,回頭看了一眼還抱著吳玹的宋端,這才撩衣快步進去建武宮的正殿裏,身後的門轟隆一聲合上,殿內突然陷入一片昏暗之中。

  韓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麽漆黑的建武宮。

  聖人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

  韓來見狀,立刻跪地道:“微臣給陛下請安。”

  “起來吧。”

  聖人淡淡道。

  那聲音似乎是貼著地磚襲來的,偷溜進韓來的袖口,纏繞在他的四肢百骸上,又像是帶了尖刺,將那嬌嫩的皮肉勾的血流成河。

  “謝陛下。”

  韓來的聲音不卑不亢,拂袖起身。

  整整三日,他終於見到了心心念念的聖人,可是這一刻他卻沒有著急訴說心中的苦楚和冤屈,因為韓來清楚,聖人必定是看了自己呈上的奏折。

  如今說多錯多。

  隻是他沒有開口,龍椅上的聖人幽幽開口道:“千年,你連上十數道折子給朕,想必是有很多話要說,如今朕給你開口的機會,你怎麽不說了。”

  韓來聞言,如實答道:“微臣心中所言,都在那奏折之上。”

  “朕,沒有看那奏折。”

  聖人突然道。

  韓來猛地抬頭,隻是視線內昏沉一片,看不清聖人的表情。

  沒看?

  這是何意。

  是在誆騙自己吧。

  “陛下。”

  韓來不能爭辯,隻是陳情道:“三殿下的過身事出蹊蹺,況且身死過後張炳文立刻來橫踩一腳,陛下就不覺得奇怪嗎?”

  “什麽奇怪?”

  聖人反問。

  韓來咬了咬牙,心裏的冷意也逐漸凝聚,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聖人這是要摒棄川王,擁立匡王了。

  可是正如他昨晚和宋端說的那些,他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給川王申訴,更要緊的是保全他身後的黨羽,不叫他們受累於曹家的施威下。

  “三殿下的身體素來康健,怎麽會無端暴斃,這是其一。”韓來徐徐的說道,“其二,陛下怕是不知道,三殿下過身的當晚,微臣同他一起去了善緣寺的祈福堂,那堂中供奉的青玉觀音有異。”

  “何異?”

  “觀音玉損。”

  韓來說道:“觀音像所用的玉石那極北的青玉,一向是最堅硬的,素有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一說,怎麽會輕易有損,除非有人故意為之,而後為了不耽誤第二日的冊禮,殿下叫微臣取來自己家的那尊調換,誰能想到,等微臣趕回善緣寺的時候,殿下就……已經出事了。”

  說到這裏,韓來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川王最後的模樣,像是被人狠狠的打了一拳,腦袋有些刺痛,還有些嗡鳴的聲音。

  “陛下……”

  韓來強忍著身體的不適,訴說道:“退一萬步講,就算川王當真是突發頑疾暴斃過身,那寺中的住持和那個叫寶來的小僧又為何遭人偷襲,分明是他們看到了事情的真相,險些被人滅口。”

  他說完,呆呆的看著聖人。

  那人一言不發。

  韓來突然覺得有些筋疲力盡,可即便知道說出來都是徒勞,他的心裏還是有著最後的希冀,噗通一聲再次跪了下來,說道:“陛下!微臣自小和三殿下一同長大,您是他的親生父親,他的品性才學……您是知道的,太子之位舍他其誰,可是……可是……他卻死在冊禮的前一夜,是有人狗急跳牆,是曹……”

  “千年啊。”

  聖人突然有些語重心長的開口,不叫他繼續說下去。

  韓來隻得住口。

  聖人則繼續道:“身為人臣,侍奉君主鞠躬盡瘁是常理,你這樣為老三辯白朕不甚欣慰。”

  韓來聽到這話,眼睛微微發亮,呼吸也稍微急促了些。

  是有望嗎?

  “可是。”

  聖人用短短的兩個字謀殺了他的希望。

  “誰又能說得準,朕百年之後,這萬裏江山就一定會交給老三呢?”他道,“朕隻是封了他做太子,太子可立,也可廢。”

  聖人揮手,左內監將一物呈給韓來,是張炳文搜出來的密信。

  韓來接過,打開來看著,殿中昏暗,他不得不湊得很近,瞧著那信上的每一個字的運筆藏鋒,的確都是川王的親筆。

  就連那過從親密的語句,也是。

  韓來的瞳孔微顫,他不相信這是川王寫的,抬起頭來,往前膝行兩步:“陛下,不會,就算其餘的信都是元白寫的,這兩封絕對不會,元白不是這樣的人,陛下!微臣和他自幼……”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聖人說道:“就連朕從前也不曾想過,朕的這個三兒子,對朕居然有這許多不滿。”

  韓來知道他說的是上次因尤氏夫人之事,匡王的急切之言,遂道:“陛下誤會了,元白對您隻有敬畏之心。”

  “敬畏?”

  聖人冷笑:“可是他言之鑿鑿的指摘朕的時候,朕怎麽看不到絲毫的敬畏,隻看得到身為兒子,對老子暴行的不滿。”

  他這樣若即若離,不屑一顧的態度,讓韓來的怒火像是溪流一般聚集起來,更因為聖人滿口搪塞,不願為川王伸冤而憎恨非常。

  “陛下。”韓來低低道,“可是那些話,不都是您逼得他嗎?”

  此言一出,始終眯著眼睛的左內監猛地一顫,眼睛瞪大,轉頭看著韓來,這人是被川王的死刺激的失心瘋了嗎?

  “韓千年,你好大的膽子。”

  果不其然,聖人的口氣也沉重了起來。

  韓來捏著那信,緩緩的站起身來,這一刻他和聖人對視,正如同當日為尤氏分辨的川王一般,拋去恐懼,置之死地而後生。

  “匡王不配做太子,您這樣逃避維護,九泉下的元白如何安息,他被自己的親手足害死,就在臨死前,還同微臣說,怕做不好來日之主,叫陛下您的百年功績盡數糟踐,可您呢?卻還是要維護趙元洲那個蠢貨!”

  韓來憤怒的喊了出來。

  左內監握著拂塵,手心裏全是汗水。

  龍椅上的聖人久久未言。

  “將趙國交給匡王,便是交給了曹家。”

  韓來終於說出這句話。

  左內監以為聖人會龍威震怒,誰知道這人隻是說道:“韓千年,你不是趙元白的屬臣,你記住,你是這趙國的臣子,你終身要侍奉的,是這龍椅之上的人,冕鎏戴在誰的頭上,誰才是你的君。”

  左內監看向韓來。

  聖人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這也是韓來最後的台階。

  誰知那人冷屑一笑,堅毅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

  “微臣韓來,此生侍奉之主,唯川王趙元白一人耳。”

  這樣的話,讓左內監有一瞬的動容,身上的恐懼也褪去,隻剩下對韓來的敬佩和對這兩人友誼的感慨。

  隻是韓來說完這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到底還是做錯了。

  “韓千年啊韓千年。”聖人氣極反笑,“你這脾氣,當真是和你父親從前一模一樣,韓綏……罷了。”

  聖人似乎並不想回憶什麽,於是道:“既如此,朕就成全你。”

  左內監有些不忍:“陛下。”

  “鸞台的事情,就先交給底下人去做吧,朕看你是累了。”聖人道,“就先歇一歇吧。”

  這是要奪自己的實權。

  韓來明白。

  聖人是在給匡王鋪路,也是讓韓家給曹家讓路。

  “回去吧。”

  聖人平靜的說道。

  韓來無言,將地上的信全都撿起來放進袖中,轉身離開。

  那建武宮的殿門緩緩打開,一道刺眼的光從縫隙中投射進來,韓來下意識的閉了閉眼睛,隨後抬起腳,拖著千萬斤的力氣,走了出去。

  建武宮裏沒有光了。

  這靖安城裏,也再無公道可言。

  “左世。”

  聖人又道。

  那老內監忙應。

  聖人摩挲著龍椅的扶手,冰冷刺骨,說道:“傳朕口諭,安川並脂興的兩道駐兵總督徐宰,即刻回京。”

  徐宰是韓來的舅舅。

  左內監了然,應聲道:“是。”

  -------------------------------------

  出了建武宮,麵前的廣場上空無一人,唯獨剩下宋端。

  “公子。”

  那人一臉擔憂的看著他。

  韓來渾身的力氣都散盡了,而看著他的神色,宋端也垂下眼眸。

  “吳玹呢?”韓來問道。

  “杜大夫他們已經帶下去安頓了。”

  韓來點了點頭。

  “吳夫人……”

  宋端心酸的別過頭去。

  韓來知道她在想什麽,伸手道:“先回府吧,我有話和你說。”

  宋端端詳著他,疲憊的頷首。

  青鳳早就在府裏等著了,看著回來懷閣更衣的宋端,在身後問道:“那臭小子怎麽樣了?”

  宋端脫下外衫,由蘇合伺候著更換常服,臉色謹慎:“公子被奪了實權,鸞台現在已經不歸他管了,百官的奏折以後不會再經他手了。”

  青鳳也有些詫異,皺眉道:“這臭小子到底在禦前和聖人說了些什麽。”

  “公子和川王手足情深。”

  宋端這麽說,也是便向的回答了。

  “這個臭小子,都什麽時候了,學不會虛與委蛇,非要去強辯黑白。”

  青鳳頗有些責備的意味。

  “公子一直都是這樣的人。”

  宋端將最後的腰帶係好,抬頭看著青鳳,正色的解釋道:“不會屈服於這世間不公之事,便是刀山火海,也定是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也是徒兒想要一直留在他身邊的原因,人若不能秉公理於心,而隨波逐流的話,枉為人臣。”

  宋端這一席話,倒是讓身邊的蘇合感慨萬千。

  青鳳也沒想到,不過他沒有表露出來,而是意味深長道:“隨心而行,在我看來這想要隨心的不是韓來,而是你宋端午吧。”

  宋端被說中心事,也不想和師父爭辯,便沒有言語。

  “罷了。”

  青鳳道:“這臭小子的脾氣秉性,當真是和韓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姑娘。”

  素問從外麵進來,說道:“公子讓您去長鯨居一趟。”

  宋端看了眼青鳳,轉身去了長鯨居,堂屋裏,韓來也換了常服坐著,瞧見推門進來的宋端,淡淡道:“行禮都收拾好了嗎?”

  宋端一愣,心中微懸:“公子何意?”

  “已經三個月了。”韓來道,“我準備將辭呈交給上禦司,叫他們準許你致仕了,你可以和青鳳先生回太丘了。”

  宋端沒想到,這前些日子還言辭激烈,不願放自己離開的人,突然轉變了性子,是怕這件事情牽連到自己嗎?

  可是她轉念又是一驚。

  都三個月了嗎?

  狐狸玉佩的事情沒有發作。

  川王茲事體大,讓她把身世能否暴露之事都忘在了腦後。

  本以為不會重複上一輩子的禍事,卻不曾想,竟然是一難接著一難。

  “公子,眼下事情焦灼,下臣不能……”

  宋端還未說完,韓來就搶白道:“當初說好了的,你宋端何時成了胡攪蠻纏之人,你自己說過的話,勢必要做到才行,這些年我就是這麽教你的?”

  “可是你當初抱著我,讓我別離開你,我也答應了。”

  韓來本以為自己的激將法會管用,誰知道宋端根本不上套不說,還換了對彼此的稱呼,語氣冷靜的反問出來,他愣了愣,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韓來,你若是想以如此拙劣的方式保護我,那大可不必。”宋端清亮的眼睛一下不眨的盯著無地自容的韓來,“若論起人前唱戲,我不知要比你強上多少倍,我不會走,更不會在這個時候走。”

  “宋端。”

  韓來有些無奈的說道:“別這樣,你先回去太丘,我會去找你。”

  “兩情相悅為什麽要分開。”

  宋端直截了當道。

  韓來猛然怔住,抬眼對視著她。

  “你不是屬意我嗎?”宋端幹脆道,“韓來,我也屬意你,我寧可在刀山火海上和你在一起,也不願意山水相隔的來信平安,彼此傾心就不要分開。”

  宋端的這一行話,說的堅定,不容韓來反駁。

  而這誠心的態度,和突如其來的坦白,更讓韓來措手不及。

  他不由自主的站起身來,緩緩往前。

  宋端也沒有躲。

  “可是。”

  韓來伸手扶住宋端的肩膀,漆黑的眼眸緩緩化開,就像是融在水中的墨,蔓延著,無有盡頭,隻蕩漾著激動和複雜,還有隨著紅意浮出的歡喜。

  “若有萬劫不複的那一天……”

  “若萬劫不複。”

  宋端的心髒也隨著說出來的話劇烈跳動。

  她直白道:“我也會陪著你。”

  就像吳玹陪著川王一樣。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端午,你何苦這樣。”

  韓來道。

  宋端記得,前世斬行的那天,韓來被架在刀下的那時候,看著自己,眼底沒有絲毫的怪罪和憤怒,有的隻有無盡的憐惜和不舍。

  這一世,她一定要保護好韓來。

  這世間太多道理都寫在了書本上,唯獨一個情字,是耗盡天下筆墨,都寫不出的萬分之一的。

  “太傻了。”

  韓來將宋端摟在懷裏,他將臉埋進那人的發間,淚水細細流出,宋端也伸手摟住他的腰身,輕輕道:“韓來,我陪著你。”

  而韓來的力道加緊,顧不得別的,隻說出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表達。

  “端午,別離開我,我想與你日日得見。”

  “都見了九年了。”

  “那就先再許我九年。”

  -------------------------------------

  出了長鯨居後,宋端的耳朵才燒紅起來,想起放在自己在韓來麵前的言之鑿鑿,將情愛說的那樣坦然,真是厚臉皮。

  比杜薄還厚臉皮。

  進了懷閣後,素問忙迎過來,為難道:“姑娘,青鳳先生……”

  宋端大抵猜到了些,快步進去堂屋,瞧見坐在那裏的青鳳,他的旁邊擺著打包好的行囊,見到這丫頭,似笑非笑的說道:“當真不和我走?”

  宋端倒吸一口氣,隨後緩緩吐出來,點了下頭。

  “罷了。”

  青鳳故意悵然道:“女大不中留啊,看來我這張老臉,還是趕不上韓綏生的那個好兒子,細皮嫩肉的,叫你花了眼睛,迷了心智。”

  “師父。”

  宋端有些慍怒。

  “你知道徒兒不是那樣的人。”她解釋道。

  青鳳當然知道,不過是故意逗弄這丫頭罷了,他伸手拽了拽那行禮,目光深遠,思緒回到半年前,淡淡道:“那小兔崽子,我實在是不喜歡,可是瞧著他為了匡王奔走的樣子,讓我想起了……他爹死的時候了。”

  宋端微微皺眉。

  “韓綏那個老不死的。”青鳳失意的笑了笑,“從前在我麵前舞刀弄槍的那麽起勁兒,說我成日不習武,肯定活不長久,可誰知道,我現在活得好好的,他卻去喝閻王賞的茶了,你說,這上哪兒說理去。”

  “隻是啊。”

  青鳳眼底也微微泛紅:“韓綏一死,我也覺得這世道沒什麽趣兒了,人這一輩子若總是對牛彈琴,自然會對知己惺惺相惜。”啐了一口,“這該死的韓綏,早知道這樣,就該把他趕出去,或者放豬拱死他,做什麽朋友,可笑。”

  “公子和三殿下,必定是如此了。”宋端感慨道。

  “是啊。”

  青鳳拍了拍腿:“臭小子倒是個有情有義的,這一點我高看他。”不緊不慢的站起身來,“雖然脾氣臭了一些,但這樣的品性,你跟著他,我放心。”

  宋端有些不安,往前兩步:“師父,你這就要走?”

  “當然。”

  青鳳說道:“那製作狐狸佩的玉佩匠還沒有找到,我得再去打聽打聽,希望老天保佑,這人早就死透了。”又看無可奈何的宋端,伸手指了指,“我真是欠了你爹的,又欠了韓綏的,現在又欠了你的,也不知道上輩子是造了什麽孽,被你們給牽連上,勞累一生。”

  宋端癟了癟嘴,有些淚目。

  “行了,可別再我麵前掉金疙瘩。”

  青鳳道:“從前習武一身的傷都不曾哭,怎麽來了這靖安城後,三天兩日的沒出息,是跟韓來那個小兔崽子學的吧。”

  宋端被逗笑,偷偷抹了眼淚:“師父,您說什麽呢。”

  “罷了罷了。”

  青鳳拿起行禮,倒也不沉:“這南方的氣候和吃食我都不慣,況且你也不跟我回去,我也就不在這裏多留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已經不想再操心了。”

  宋端道:“師父放心,徒兒會照顧好自己的。”

  青鳳微微頷首,一步一步的往出走,聲音離老遠的傳來:“端午啊,你既然要隨心而行,師父就由著你了,畢竟這人活一世,活得就是一個心,否則就算是再活一輩子,又有什麽意義呢。”

  宋端聞言,呆愣在原地。

  等她反應過來,青鳳已經離開了。

  師父是知道自己重生的事情嗎?

  她應該問問的。

  可是青鳳那樣的人,晦測高深,有些事情不明白,要比明白了好很多。

  亦或者,是自己想多了。

  隻是他方才口中的隨心而行,宋端是勢必要做到的。

  重來一世最大的心願便是護韓來安好,若此刻離開,豈非本末倒置。

  更何況,今日證心。

  她要和韓來共進退。

  還好狐狸佩的事情沒有牽扯進來,宋端疲倦的坐了下來,她伸手捂著酸澀的眼睛,已經好幾日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姑娘。”

  素問走進來,說道:“青鳳先生已經送出去了。”

  宋端點了點頭。

  素問關切道:“膳堂已經備好了午膳,姑娘要用嗎?”

  宋端長呼了一口氣,起身道:“不了。”

  “可是姑娘您已經好幾日沒有正經吃東西了,再這樣下去,身子會扛不住了。”素問說道,“就算是為了郎君,您也吃一些吧。”

  “無妨。”

  宋端往出走道:“我還要去川王府。”

  還要處理吳玹的後事。

  她邁出門檻,有清風拂麵。

  此一行崇山峻嶺,千裏迢迢,她不能停下。

  ——————————————

  話外:嗯,還算有一點點兒甜。